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六单元 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 能力提升卷
学校: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英国当代仍有象征着封建王权的女王存在,这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A.没有最后战胜封建专制统治 B.是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典范
C.是经过长期、反复和激烈的斗争才获得胜利的 D.具有不彻底性,向封建势力妥协
2.下列属于历史观点的一项是
A.詹姆士一世推崇“君权神授” B.共和国时期,克伦威尔就任“护国主”
C.1688年英国发生宫廷政变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
3.法律文献是国家统治的有力支柱,它为国家权力配置提供了法律依据。以下哪部文献为限制英国王权、促进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最终形成提供了法律依据
A.《权利法案》 B.《人权宣言》 C.《独立宣言》 D.1787年宪法
4.找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17世纪80年代”“社会上层政变”“不流血”等关键词相吻合的历史事件是( )
A.日本大化改新 B.英国光荣革命 C.美国独立战争 D.法国大革命
5.1689年英国议会与威廉国王和玛丽女王达成了一项财政协议。根据协议君主对财政的支配权非常有限他们不得不经常召集议会来获得他们需要的资金。与君主权力受限有关的文件是(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1787年宪法 D.《人权宣言》
6.下图是某国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从世界现代化的视角,该国王权与议会的关系演变过程揭示了
A.美国历史发展的独特过程 B.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趋势
C.专制走向民主的艰难历程 D.法国政治形势的变化
7.观察下列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相关史实不相符的是
A.A点处,查理二世被推上断头台,英国宣布为共和国
B.B点处,“光荣革命”标志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
C.C点处,英国通过《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该示意图反映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曲折发展历程
8.1640年,议会重新召开,议员们不断抨击国王专权,揭开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该“国王”是
A.詹姆士一世 B.查理一世 C.查理二世 D.詹姆士二世
9.“独立战争的枪声刚停息,他便解甲归田;第二届总统任期结束,他坚决放弃连任。”材料中的“他”是
A.克伦威尔 B.华盛顿 C.罗伯斯庇尔 D.康华利
10.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是
A.《独立宣言》 B.《人权宣言》 C.1791年宪法 D.《共产党宣言》
11.它是美利坚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法,是美国最高法。它的最重要意义在于它将法国启蒙运动以来人类对理性政治的追求变为现实。“它”是指( )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1787年宪法》 D.《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12.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来临。请问英国、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影响是( )
A.都建立了联邦制国家 B.都推翻了殖民统治
C.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国家 D.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13.与“三权分立”“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相吻合的法律文件是( )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独立宣言》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1787年美国宪法
14.“这场战争主要是始于为了对抗他国的经济政策,但后来却因为法国、荷兰的加入战争对抗,而使战争的范围远远超过了本国之外”材料中“这场战争”的性质与其他国家相比,不同点是
A.是一场民族解放战争 B.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C.是一场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 D.是一场改革运动
15.下列革命具有双重性质的是(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B.美国独立战争 C.法国大革命 D.大化改新
16.有学者指出,美国的建国之父们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国家与国民的关系,其实质是关于国家权力的来源问题;二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其实质是如何处理“州权”问题;三是中央政府内部行政、司法和立法部门的关系。下列,解决层次一的措施是( )
A.确立民主共和政体 B.采取联邦制的形式
C.实行三权分立原则 D.维护国家主权独立
17.欧洲各国君主结成反法同盟,干涉法国大革命的主要原因有( )
①惧怕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②维护本国人民的利益
③欧洲封建专制王权受到威胁④欧洲各国转移国内矛盾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18.麦克尼尔《世界史》:“事实上直到1815年,那些拿破仑最根深蒂固的敌人都被打上了革命的烙印,之后欧洲君主们知道如何通过效法法国臣民呼吁他们国民的感情和兴趣来激发爱国热情。”这段材料强调的是
A.拿破仑军队英勇善战 B.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
C.法兰西帝国覆灭的原因 D.欧洲君主国团结一心
19.1789年7月14日这一天,法国发生了“惊天大事”,这件大事应该是
A.攻占巴士底狱 B.三级会议召开 C.建立法兰西共和国 D.雅各宾派专政
20.将下列法律文献按颁布的时间顺序排序,其中正确的是( )
A.abc B.bac C.bca D.cab
21.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是( )
A.攻占巴士底狱 B.热月政变
C.雾月政变 D.莱克星顿的枪声
22.“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这反映了拿破仑对外战争客观上
A.加速了欧洲一体化进程 B.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C.得到欧洲各国人民的支持 D.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思想
23.《马赛曲》既是反对“旧秩序”的序曲,又是宣扬爱国主义的战歌。法国国王路易·菲利普十分推崇这首歌曲。七月革命后的政治审判中和第二帝国时期,这首歌被诬蔑为“煽动暴乱”“煽动颠覆”的歌曲。第三共和国成立后,这首歌被选定为法国国歌。《马赛曲》的遭遇反映了法国民主制度确立的过程充满了( )
A.彻底和纯粹 B.挫折和失败 C.反复和曲折 D.保守和孤立
24.《法典》明确规定女性从属于她们的父亲和丈夫。工会与罢工被定性为非法,工人在雇主面前处于下等地位。《法典》还剥夺了刑事被告人的权利,取消了陪审团制度。这反映了《法典》( )
A.不利于法国发展 B.传播了民主思想
C.具有世界性影响 D.存在一定局限性
25.法国大革命时期,《马赛曲》被广泛传唱:“前进!前进!祖国的儿郎,那光荣的时刻已来临!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我们祖国鲜血遍地。……公民们,武装起来!……万众一心,把敌人消灭净!”据此你认为《马赛曲》所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 B.体现人文主义思想
C.反对专制暴政,争取民主自由 D.突显封建神学观念
二、非选择题(共4大题,共50分)
26.(12分)阅读大事年表,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1)提炼材料一中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通过设计示意图的方式将其关系展示出来,并说明设计理由。
(2)依据材料二,概括英国政治体制的变化。这一变化体现了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潮流是什么?
27.(14分)世界近代史主要是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完善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完成相关问题。
材料一 随着封建社会的衰落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世界在发生剧变。在神学笼罩的黑暗中,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上,勇敢的探险者找到了沟通世界的新路;腐朽的封建城堡在风雨中动摇,资本主义的新时代即将到来。
材料二 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
——《世界文明史》
材料三 我们以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为了保障这些权利,人类才在他们之间建立政府,而政府之正当权力,是经被治理者的同意而产生的。
——《独立宣言》
(1)材料一中“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该事件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2)材料一中“在惊涛骇浪的大海上,勇敢的探险者找到了沟通世界的新路”指的是什么重大历史事件?试举例说明“勇敢的探险者找到了沟通世界的新路”。
(3)材料二中,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确立起来的“全新的政体”,指什么?这种“政体”确立的标志是什么?
(4)依据材料三,指出政府应该保障人民的哪些权利?结合所学,回答美国人民如何“保障权利”的?
28.(12分)17世纪、18世纪,是一个社会大变革的时代,期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步入资本主义社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这次英国革命从1640年开始,历经曲折,先后经历了内战、共和、军事独裁、王朝复辟等阶段,直到1688年革命结束……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法案……
——摘编自马可盍《世界文明史》等
(1)1689年的法案颁布后英国确立了怎样的制度?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我们可以从英国革命过程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二:他兴起于美洲大陆,是一个没有“童年”、没有母语的国家。……殖民者在此先后颁布了《糖业法》《印花税法》等一系列新税法,激化了矛盾,使他和母邦兵戎相见。
——摘编自《图说天下》
(2)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回答,导致材料中“和母邦兵戎相见”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标志着该国诞生的法律文献有什么地位?
材料三:旧时的法律是贵族,它把人分成一些不平等的阶级……现在社会是德谟克拉西(民主)的,它已使一切人在法律之前平等。
——(法)薛纽伯《现代文明史》
(3)结合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法国为改变“把人分成一些不平等的阶级”而爆发的革命开始的标志。这次革命后法律对人的意义是什么?
(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社会变革和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29.(12分)公平是国家、社会的根本价值理念,也是法律所追求的基本价值。李老师以“公平”为主题设计了下面的学习任务单,请你一起参与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任务一(解读图文——谋求制度公平)
(1)根据下面的图文信息,左栏的制度是如何体现公平的?右栏中的科举制度发挥了怎样的作用?
任务二(释读文献——法律保障公平)
(2)下面两部法律文献在保障公民的自由平等方面有何历史贡献?
任务三(对比分析——社会福利公平)
西方国家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历程 2021年两会体现“公平”的话题
1935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实行了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向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 1948年,英国宣布全面实现了社会保障, 建成福利国家。不久,法国和联邦德国也宣布成为“福利国家”。 20世纪六七十年代,西方主要资本主义 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发展。 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 高校招生继续加大对中西部和农村地区倾斜力度,让广大学生健康快乐成长,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成为2035年远景目标。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写入纲要草案。
(3)你如何看待西方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4)上述材料中的两会“话题”从哪些方面体现了公平原则?
任务四(阐述史实——致力争取公平)
(5)从下面的关键词中任选三个,结合相关史实,以“公平促发展”为题,写一篇150字左右的小短文。
参考答案
1.D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中,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达成妥协,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仍保留象征着封建王权的君主,说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不彻底性,向封建势力妥协,D项正确;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最终战胜封建专制统治,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排除A项;保留象征着封建王权的国王,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特点,不是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典范,排除B项;材料未体现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是经过长期、反复和激烈的斗争才获得胜利的,排除C项。故选D项。
2.D
【解析】根据所学,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的发展,属于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认识,属于历史观点,D项正确;ABC项都是历史表述,不是观点,排除ABC项。故选D项。
3.A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颁布《权利法案》,限制了王权,确立了君主立宪制,A项正确;法国大革命时期颁布《人权宣言》,排除B项;《独立宣言》是在美国独立战争时期颁布,排除C项;美国独立战争后颁布1787年宪法,排除D项。故选A项。
4.B
【解析】根据材料“17世纪80年代……社会上层政变……不流血”及所学可知,1688年,英国议会作出决定:废黜詹姆士二世,迎请他的女儿玛丽和女婿威廉人主英国,史称“光荣革命”,因为没有流血,因此被称不流血的战争,B项正确;日本大化改新是古代日本在7世纪进行的社会政治变革运动,排除A项;1775年莱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排除C项;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以死伤近百人的代价,攻占了象征国王统治的巴士底狱,由此引发了全国城乡的暴动,法国大革命开始了,排除D项。故选B项。
5.A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了《权利法案》,其中规定议会拥有最高权利,国王权利受到严格限制,A项正确;《独立宣言》宣告美国的诞生,排除B项;1787年宪法确立了美国三权分立的原则,建立了联邦制国家,排除C项;《人权宣言》是法国的文件,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排除D项。故选A项。
6.C
【解析】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从1640年开始,1688年“光荣革命”完成。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英国国王的权力受到大大限制。因此,数轴说明的是英国专制与民主的较量,体现出专制走向民主的艰难历程,C项正确;美国是经过独立战争获得民族独立,排除A项;数轴说明的是政治民主化的进程,不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趋势,排除B项;数轴说明的是英国政治民主化,不是法国政治形势变化,排除D项。故选C项。
7.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1649年英国议会宣布成立共和国,随后处死了查理一世,A项错误,符合题意;1688年通过光荣革命使荷兰执政威廉和玛丽登上王位,英国政局恢复稳定,标志着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结束,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起来,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1640从革命爆发到1649年成立共和国,再到斯图亚特王朝复辟,直至光荣革命和《权利法案》最终确立君主立宪制,体现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具有曲折性和渐进性的特点,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项。
8.B
【解析】根据所学,查理一世推行君主专断政策,议会呈递《权利请愿书》,表达了议会限制王权的意图。查理一世假意应允,在得到拨款后解散议会,议会与王权矛盾激化。之后爆发了资产阶级革命,故B项正确;詹姆士一世统治时期是17世纪初,在查理一世前,排除A项;CD项都在查理一世之后,排除。故选B项。
9.B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华盛顿领导了北美独立战争,独立战争胜利后,便解甲归田;1789年华盛顿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后主动放弃了继续当选美国总统的权利,所以材料中的“他”是华盛顿,B项正确;克伦威尔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排除A项;罗伯斯庇尔是法国大革命的领导者,排除C项;康华利是英军统帅,排除D项。故选B项。
10.A
【解析】《独立宣言》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而独立。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件,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A项正确;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法国大革命由此爆发。1789年8月,法国制宪议会颁布《人权宣言》,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体现了反对封建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要求,《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是反封建专制的旗帜,是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排除B项;1791年宪法属于宪法,与题意无关,排除C项;D项是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属于社会主义理论,排除D项。故选A项。
11.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将法国启蒙运动时期以来人类对理性政治的追求变为现实”,结合所学可知,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他的著作《论法的精神》中系统提出了三权分立的学说,一个国家的权力分为立法权、行政权和司法权,三者互相独立而又互相监督。1787年宪法规定了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体制。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享有行政权;国会掌握立法权,最高法院掌握司法权。这就使得权力相互制衡,避免了专制和集权,是最早将三权分立思想付诸实践的法律文件,C项正确;《权利法案》是英国的文件,排除A项;《独立宣言》标志着美国诞生,排除B项;《解放黑人奴隶宣言》是美国南北战争时期的文件,解放了黑人奴隶,排除D项。故选C项。
12.D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得,英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美国通过独立战争走上资本认主义道路,促进资本主义发展,D项正确;美国是联邦制国家,英国不是,排除A项;美国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不符合英国,排除B项;英国建立了君主立宪制,美国不是,排除C项。故选D项。
13.D
【解析】1787年,各州派出代表齐聚费城,由华盛顿主持召开了制宪会议,经过争论和妥协,最终制定出1787年美国宪法。宪法依据分权制衡原则设计了一个联邦制共和国。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总统、国会与最高法院及其相关机构各司其职,相互制衡。联邦政府与地方政府分享权力。总统和议员由选举产生。1787年美国宪法是世界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成文宪法,对后来许多国家的政治变革产生了重要影响。D项正确;《权利法案》、《独立宣言》都不是宪法,排除AB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排除C项。故选D项。
14.A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这场战争主要是始于为了对抗他国的经济政策”,结合所学可知,英国政府在北美殖民地颁布了一系列新税法,激化了北美人民与英国殖民地之间的矛盾,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美国在1783年推翻了英国的殖民统治,获得真正的独立,因此美国独立战争是民族解放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扫除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障碍,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因此美国独立战争又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而英国、法国革命都只是具有资产阶级革命性质,A项符合题意;排除BCD项。故选A项。
15.B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美国通过独立战争摆脱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可以体现出美国独立战争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美国独立战争使美国确立了本国的资本主义制度,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促进了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体现出美国独立战争又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因此,美国独立战争具有双重性,B项正确;AC项是资产阶级革命,不具有民族解放性质,排除AC 项;D项是大化改新是封建性质的改革,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故选B项。
16.A
【解析】根据材料“一是国家与国民的关系,其实质是关于国家权力的来源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民主共和政体的主要特征是国家最高权力执掌者由选举产生,即国家权力来源于人民,因此,确立民主共和政体可以解决关于国家权力来源问题,A项正确;联邦制解决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排除B项;三权分立解决的是中央政府内部行政、司法和立法部门的关系,排除C项;维护国家主权独立是解决材料“中心问题”的前提,排除D项。故选A项。
17.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欧洲各国君主视拿破仑为革命的后继者,怕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波及本国,惧怕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的传播,同时拿破仑的对外战争使欧洲封建专制王权受到威胁,所以他们干涉法国大革命,①③符合题意,C项正确;欧洲各国君主干涉法国大革命并不是为了维护本国人民利益和转移国内矛盾,②④不符合题意,排除ABD项。故选C项。
18.B
【解析】根据材料“那些拿破仑最根深蒂固的敌人都被打上了革命的烙印,之后欧洲君主们知道如何通过效法法国臣民呼吁他们国民的感情和兴趣来激发爱国热情”可知,材料反映拿破仑对外战争中把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体现法国大革命影响深远,B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拿破仑军队英勇善战,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法兰西帝国覆灭的原因,排除C项;材料没有体现欧洲君主国团结一心,排除D项。故选B项。
19.A
【解析】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大革命的序幕,法国大革命由此爆发。A项正确;1789年5月召开三级会议,排除B项;1789年8月,废除君主制,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排除C项;雅各宾派专政是革命的高潮时期,排除D项。故选A项。
20.B
【解析】依据题干的图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查士丁尼民法典是在东帝国皇帝查士丁尼主持下于529-565年完成的法律和法律解释的汇编;《汉谟拉比法典》是中东地区的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大约在公元前1776年 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具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1804年,《拿破仑法典》颁布;由此可知,正确的时间顺序是bac,B项正确;ACD三项的顺序是错误的,排除。故选B项。
21.A
【解析】1789年7月14日,法国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轰轰烈烈的法国大革命开始,A项正确;1794年热月政变宣告法国大革命的高潮过去,排除B项;1799年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取法国政权,排除C项;莱克星顿的枪声标志着美国独立战争的开始,排除D项。故选A项。
22.D
【解析】根据材料“拿破仑在其所有征服地区都贯彻法国革命的一些基本原则。他废除封建制度,承认所有公民的平等,实施其著名的法典”及所学可知,拿破仑对外战争客观上传播了自由平等的思想,D项正确;欧洲一体化是在二战后出现的,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拿破仑对外战争,与对内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无关,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得到欧洲各国人民的支持,排除C项。故选D项。
23.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材料中《马赛曲》几经废立的曲折遭遇,也正是法国民主制度建立过程的反复性和曲折性的缩影,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彻底和纯粹,排除A项;挫折和失败、保守和孤立是对材料的片面解读,排除BD项。故选C项 。
24.D
【解析】通过材料中“女性从属于她们的父亲和丈夫”“工人在雇主面前处于下等地位”“还剥夺了刑事被告人的权利”这些关键信息,可以看出材料强调的《法典》在某种程度上还存在一定的局限性,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排除A项;B项与题干材料的内容无关,排除B项;具有世界性影响超出了材料的范围,排除C项。故选D项。
25.C
【解析】根据“法国大革命时期”、“专制暴政在压迫着我们”、“把敌人消灭净”等信息可以看出,《马赛曲》体现的反对专制暴政和争取民主自由,故选C项;综合材料内容可知,《马赛曲》体现的是反对专制暴政和争取民主自由,不是争取民族独立、人文主义,更没有凸显封建神学的观念,排除ABD项。故选C项。
26.(12分)(1) 精神动力 → 开辟途经
文艺复兴 → 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资本主义发展→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文艺复兴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解放为新航路开辟提供精神动力,新航路开辟为早期殖民扩张奠定了基础,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奠定基础。
(2)君主专制政体变为君主立宪制政体;潮流:资本主义制度确立。
【解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的重大历史事件“但丁《神曲》、莎士比亚《哈姆雷特》”体现的是文艺复兴运动,“哥伦布、麦哲伦体现的是新航路开辟,“詹姆士一世、查理一世、新议会召开"体现的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英国开始殖民北美体现的是早期殖民扩张,文艺复兴促进了资产阶级思想解放为新航路开辟提供精神动力, 新航路开辟使世界连成一个整体,为早期殖民扩张奠定了基础,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英国资本的原始积累,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爆发奠定基础。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可知,1689年英国议会通过的《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在欧洲,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开辟了道路,法国大革命摧毁了封建统治,资产阶级开始掌握政权,北美的英属殖民地人民,在反抗英国殖民当局统治的过程中,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美国独立战争既是一次民族解放战争,也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对法国大革命和拉丁美洲的独立运动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当时世界历史发展的主潮流是确立资本主义制度。
27.(12分)(1)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2)新航路的开辟;哥伦布发现美洲。
(3)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的颁布。
(4)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独立战争,推翻英国的殖民统治,颁布1787年宪法。
【解析】(1)根据材料一“在神学笼罩的黑暗中,思想文化的巨人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思想文化的巨人”指的是但丁、达 芬奇、莎士比亚等。他们“向愚昧和无知发起了挑战”指的是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兴起于14世纪的意大利,15至16世纪扩展到欧洲其它地方,文艺复兴通过弘扬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反对教会宣扬的陈腐说教,发起了一场崭新的、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其实质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的兴起。其核心思想是人文主义,新兴的资产阶级要求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追求人在现实生活中的幸福。文艺复兴是一场促使人们思想解放的文化运动。代表人物有但丁、达 芬奇和莎士比亚。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勇敢的探险者”指的是哥伦布、达 伽马、麦哲伦。“勇敢的探险者找到了沟通世界的新路”指的是新航路的开辟。1492年,哥伦布率领船队横渡大西洋,经过两个多月的航行,历经千辛万苦,哥伦布船队到达今天美洲的古巴、海地等地,发现了美洲新大陆,打破了美洲大陆与世隔绝的状态。
(3)据材料二“英国革命的最大成果,也是它在现代民主政治创制试验方面的最大成就,就是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政体……”可知,英国确立起来的“全新的政体”是君主立宪制。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为了限制国王的权利。以法律形式对国王的权力进行了明确的制约,1689年,英国议会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
(4)第一小问,根据“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可归纳出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1775-1783年的美国通过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独立,同时还制定《1787年宪法》,确立了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8.(12分)(1)君主立宪制;新制度代替旧制度不是一帆风顺。
(2)英国殖民压迫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3)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社会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前提,社会发展反过来促进社会变革。
【解析】(1)问题一:依据材料一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英国议会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问题二:结合材料“这次英国革命从1640年开始,历经曲折,先后经历了内战、共和、军事独裁、王朝复辟等阶段,直到1688年革命结束”的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资产阶级革命是曲折的,新制度代替旧制度不是一帆风顺的。
(2)问题一:依据材料二信息“他兴起于美洲大陆”“殖民者在此先后颁布了《糖业法》《印花税法》等一系列新税法,激化了矛盾,使他和母邦兵戎相见”并结合所学可知,美国独立战争爆发根本原因是:英国政府对北美殖民地的残酷压迫且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最终导致了美国独立战争的爆发。问题二:依据所学可知,《独立宣言》是第一个以国家名义明确表述资产阶级政治要求的纲领性文献,被称为“第一个人权宣言”。
(3)问题一:依据材料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三描述的是法国大革命,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问题二:依据材料三信息“旧时的法律是贵族,它把人分成一些不平等的阶级……现在社会是德谟克拉西(民主)的,它已使一切人在法律之前平等”可知,法国大革命后法律对人的意义是: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依据所学可知,社会变革是社会发展的前提,社会发展反过来促进社会变革。
29.(12分)(1)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伯里克利时期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都是公民大会的执行机构等。(答出任意一点)
科举制度: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推动了教育的发展等。(答出任意一点)
(2)《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以法律的形式宣传和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自由平等的思想成果;成为今天许多国家民法的参照蓝本等。(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选举等各方面的自由和权利;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等。(答出任意一点)
(3)随着西方国家社会福利政策的推行,逐步建立起了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说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创造了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答出任意一点得1分)社会保障制度不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4)社会保障;教育公平;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
(5)示例:
公平促发展
公平是人类社会所追求的永恒的价值目标,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1862年,林肯政府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是美国历史上黑人奴隶实现人权自由的重要里程碑;新中国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公平;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公平发展。
总之,社会公平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能够为其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条件,能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评分说明:围绕主题,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逻辑关系清晰;观点论述与3个事件及影响建立联系,并能解释和扩展出材料本身的意义可得7分。之后逐条减分。
注:非选择题答案言之有理均可酌情给分。
【解析】(1)根据左栏图文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左栏的制度是指雅典民主政治。雅典建立了民主政体,伯里克利时期扩大了公民的权利,公职人员几乎都是从全体公民中抽签产生;代表各地的10个主席团轮流主持城邦日常事务,召集公民大会;主席团由各地抽签产生,主席团主席也经抽签产生;五百人议事会和民众法庭都是公民大会的执行机构等。科举制的创立,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变革,加强了皇帝在选官和用人上的权力, 扩大了官吏选拔的范围,使有才学的人能够由此参政, 同时也推动了教育的发展。
(2)根据图文,可知《拿破仑法典》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拿破仑法典》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以法律的形式宣传和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的自由平等的思想成果;成为今天许多国家民法的参照蓝本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选举等各方面的自由和权利;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等。
(3)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颁布了《社会保障法》,实行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向无依无靠者提供救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缓和社会矛盾,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调整政策,建立起社会保障制度。1948年, 英国宣布建成“福利国家”。不久,法国和联邦德国等国也宣布成为“福利国家”。20世纪50年代,美国几次修订《社会保障法》,扩大受益群体,提高最低工资,资助贫困学生。因此随着西方国家社会福利政策的推行,逐步建立起了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等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说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创造了一个有利于经济发展的稳定的社会环境。
(4)根据材料,由“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可知社会保障;由“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可知是教育公平;由“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可知与共同富裕相关;由“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可知与乡村振兴相关;因此两会“话题”从社会保障、教育公平、共同富裕、乡村振兴等方面体现了公平原则。
(5)本题综合考查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与阅读素养,开放探究,表达、交流、共享等六个维度的能力,解答本类试题需要熟练掌握初中阶段的历史主干知识,并深刻理解知识间的联系。回答本题时,首先,应结合本小题给定关键词选定三个,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对三个事件进行叙述,并建立它们之间的联系,最后落脚到社会公平促进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如公平促发展。公平是人类社会所追求的永恒的价值目标,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和进步。1862年,林肯政府发表了《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宣布南方叛乱地区的奴隶永远获得自由,是美国历史上黑人奴隶实现人权自由的重要里程碑;新中国土地改革,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劳动者的公平;世界贸易组织的宗旨,是以非歧视性、开放、公平为原则,促进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提高人类的生活水平。世界贸易组织成立后,贸易壁垒进一步减少,促进了全球贸易公平发展。总之,社会公平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石,能够为其社会成员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保障条件,能够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