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探索
1917年鲁迅为北大设计的校徽
北京大学创始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1912年改为现名,是近现代中国进步思想和革命的发源地和中心。你知道最早奠定北京大学这一地位的是什么重大事件吗?
(1)领导阶级:
(2)学习对象:
(3)性质:
1915年
激进民主主义者
西方先进思想、文化
思想大解放运动
新文化运动( 年— 20世纪20年代)
一、背景:
1、辛亥革命后,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观念深入人心。
2、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了“尊孔”、“复古”思潮。
材料一:1913年春,袁世凯派人刺杀想要限制总统权利的宋教仁,1914年废除限制总统权利的临时约法,同年12月,率文武百官祭孔。
尊孔复古,复辟帝制
开始标志
时 间
旗帜/口号
阵 地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新青年》
“民主”和“科学”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陈独秀
胡 适
李大钊
鲁迅
代表人物:
二、开始的标志: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为《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开始。
民主:指西方的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科学:
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也包从西方传入的社会科学理论。
二、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前期的主要内容
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四个提倡
四个反对
矛
头
指
向
封建礼教和儒家思想
前期
后期
宣传马克思主义
民主
科学
(德先生) (赛先生)
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提倡科学,反对迷信。
(3)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旧道德:指孔子学说为代表的儒家传统道德。其核心内容是三纲五常(三纲指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通常指仁、义、礼、智、信)。历代统治者以此来束缚人们的思想。
新道德:指男女平等、个性解放等
《狂人日记》把反封建的思想和白话文形式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
鲁迅
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胡适《文学改良刍议>
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主张形式与内容全面革新
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
陈独秀《文学革命论》
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等
(4)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希望
——胡适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
感受新文学的魅力
1918年,《新青年》改用白话文和新式标点。
1920年,全国各个学校的教科书改用白话文。
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
三、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后期:1918年后,宣传马克思主义
李大钊
走近伟人 重温历史
颂扬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
李大钊成为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1918年底在北京创办《每周评论》
《庶民的胜利》
开始时间
开始标志
阵 地
旗帜/口号
代表人物
内 容
前 期
发 展
性质/地位
影 响
1915年
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
《新青年》
“民主”和“科学”
四“提倡”四“反对”
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
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积极:追求…探索…创造…
消极:绝对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三、新文化运动的评价
积极的影响
1、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2、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3、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局限性
1.对东西文化存在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
的偏向。
2.没有同群众运动相结合。
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次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一个拥有伟大思想的国家,才能拥有不断前行的力量。
洋务运动
技术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制度
新文化运动
思想
材料解析
“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器物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是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 —— 梁启超《五十年中国进化概论》
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1)“从器物上感觉不足”,中国人进行了什么探索?
(2)“从制度上感觉不足”,中国人进行了什么探索?
(3)“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中国人又进行了什么探索?
(4)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经历了怎样的过程?有什么特点?
运动名称时间 领导人物 学习层面 目的
洋务运动
19世纪60
到90年代
地主阶级洋务派
军事技术
(器物)
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戊戌变法
1898年6月
至9月
资产阶级维新派
政治制度
建立君主立宪制
辛亥革命
1911年10月
到1912年3月
政治制度
资产阶级革命派
追求民主共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新文化运动1915年到1919年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思想文化
追求民主和科学
运动名称 性质 主要特征
洋务运动
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引进西方先进军事技术。
戊戌变法
是一次资产阶级自上而下的改良运动。
宣传维新思想,推动变法实行。
辛亥革命
是一次反帝发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推翻帝制
新文化运动
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宣传民主和科学
运动名称 口号 思想主张 目的
师夷长技以自强
变法图强
驱除鞑虏 恢复中华 建立民国 平均地权
洋务运动
自强
求富
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
戊戌变法
变法图强
建立君主立宪制
辛亥革命
三民主义
追求民主共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新文化运动
民主
科学
民主、科学
追求民主和科学
运动名称 代表人物 及其所做的努力
中央:奕?
地方: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
办洋务,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
康有为
梁启超 组织公车上书,创办报纸学会,宣传并领导维新变法运动。
孙中山 领导辛亥革命,建立中华民国,积极与中共合作,开展国民革命。
陈独秀、
李大钊、
胡适、鲁迅 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发动和领导新文化运动。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根据以上表格,请总结出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从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到政治制度再到思想文化。层层递进、由表及里、逐渐深入。
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启示
1、中国人民具有不懈的探索精神。
2、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道路是行不通的;
3、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兰花草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 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 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 期待春花开,能将宿愿偿。 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