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高频考点过关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
班级: 姓名: 得分: .
一、读拼音,写词语。(15分)
qī hēi yè mù jiū zhènɡ shù shāo
( ) ( ) ( ) ( )
pāo kāi lí mínɡ xián yì zhǎnɡ cháo
( ) ( ) ( ) ( )
(1)夜幕jiànɡ lín( ),站在jiānɡ pàn( )的诗人yù fā ( )yōu chóu( )。
(2)划着chuán jiǎnɡ( )经过小岛,他看见了一株大rónɡ shù ( ),一阵风吹来,令人xīn kuànɡ shén yí( )。
二、选字组词。(9分)
【拨 拔 泼】 ( )河 点( ) ( )水
【桩 庄 压】 ( )力 树( ) 村( )
【暇 遐 瑕】 ( )想 闲( ) ( )疵
三、选择题。(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红晕(yùn) 纠正(jiū) 一更(ɡēnɡ) 果实累累(léi)
B.袅袅(niǎo) 空旷(kuànɡ) 嫉妒(jì) 不可计数(shù)
C.山寺(shì) 聒噪(ɡuō) 凛冽(lǐn) 嫦娥(chánɡ)
D.瓷盆(cí) 木桩(zhuānɡ) 未免(miǎn) 悄然无声(qiāo)
2.对下列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随意春芳歇(歇:尽)
B.聒碎乡心梦不成(聒:这里指风雪声)
C.王孙自可留(王孙:指姓王的人的孙子)
D.枫桥夜泊(泊:停船靠岸)
3.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茂盛的榕树 翠绿的颜色 B.蒙蒙的细雨 朦胧的微光
C.凛冽的清晨 明亮的月夜 D.闲逸的心情 七彩的红霞
4.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运用的修辞手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
A.一只画眉站在一根小枝上兴奋地叫着,那歌声真好听。
B.月亮款款地悄没声儿地溜进来,出现在窗前的穿衣镜上了。
C.榕树茂盛的枝干向四面伸展开来,树叶密不透风,像一把撑开的大伞。
D.月亮还在竹帘儿上爬,那满圆儿却慢慢儿又亏了。
5. 将下列句子排成一段话,正确的排序是( )
①雨像丝线一样,又轻又细,听不见淅淅的响声。
②在春雨的滋润下,麦苗长得更油绿了,菜花开得更灿烂了。
③阳春三月,雨是最寻常的。
④只觉得这好像是一种湿漉漉的烟雾。
⑤瞧,又下起雨来了。
⑥柳树、杨树也在春雨里舒展枝叶,贪婪地吮吸着甜甜的雨水。
A.③⑤②⑥①④ B.③⑤①④②⑥
C.⑤③①④⑥② D.⑤③②⑥①④
6.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月迹》一文中月亮的足迹先后出现在中堂、院中、河边三个地方,这也正是孩子们寻找月亮的足迹。
B.巴金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傍晚去,没有看到鸟,第二次是早晨去,看到了众鸟纷飞的景象。
C.《四季之美》一文中描写冬天早晨的美时,作者主要采用了静态描写的写法。
D.“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句话应用赞美、感慨的语气来朗读。
四、按要求写句子。(14分)
1.抬头看着天空,星儿似乎仿佛就比平日少了许多。(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2.夜晚,也有萤火虫在飞行。(把句子写具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按要求仿写句子)
______变得热闹了,到处____________,到处____________。
4.难道大榕树不是“鸟的天堂”吗?(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月亮出现在穿衣镜上。(改为拟人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请从下面的叠词中挑选至少4个词语,写一句话。 (2分)
款款 渐渐 匆匆 满满 袅袅 淡淡 粗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例:夕阳西下,乌鸦归巢。 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
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仿照例子,把句子写具体)(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精彩回放。
1.《四季之美》是按照_____________顺序描写的。春天最美是_______,夏天最美是_______,秋天最美是_______,冬天最美是_______。
2.榕树正值_______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_______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_______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_______。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_______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_______。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3.《枫桥夜泊》是唐代诗人_______的作品,是写“愁”的代表作。前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通过视觉写“愁”;后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通过_______写“愁”。
4.根据提示写诗句,并写出它的下句。
夜 思 月
照 松 低
间 明 头
诗句:________________
下句:________________
六、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12分)
我们的船渐渐逼近榕树了。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 )目不可计数( )。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一部分树枝垂到水面,从远处看,就像一株大树卧在水面上。
榕树正值茂盛的时期,好像在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堆在另一簇上面,不留一点儿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1分)
2.从文段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4分)
靠近——( ) 面貌——( )
震动——( ) 数不胜数——( )
3.读选文的第1自然段,我感受到这是一棵______的榕树。读选文第2自然段,我感受到这是一棵______的榕树。这两个自然段都是______(静态 动态)描写。
(3分)
4.从文段画横线的句子中,我感受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2分)
5.作者用“这美丽的南国的树!”这句话直接赞美了榕树,请你也用一句话来赞美这棵大榕树。(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课外阅读。
雾
雾是一种常见的天气现象。秋冬时节,当低层大气中的水汽达到饱和时,水汽凝结物悬浮在空中,使能见度小于1千米,气象学上把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雾是怎样形成的呢?原来,空气中能容纳一定量的水汽,气温越高,空气中所能容纳的水汽越多,反之越少。白天的温度一般比较高,空气中可容纳较多的水汽;到了夜晚,地面热量散失,温度下降,使接近地面的空气的温度也降低,当温度低到空气不能容纳原先所有的水汽时,过剩的水汽便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浮游在近地面的大气中,雾就形成了。
大雾天气对交通影响很大。在大雾天气,飞机不能起飞和着陆,汽车也因能见度低而容易发生交通事故。雾对农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危害。如果连续数天大雾,将使农作物缺乏光照,进而影响生长,诱发病害。如小麦抽穗时遇上连续3天以上的大雾,就容易引起赤霉病。雾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的危害。据测定,雾滴中含有的对人体有害的酸、碱、盐、胺、酚、尘埃、病原微生物等物质的比例,比通常的大气水滴高出几十倍。人们如果在雾中活动,就会吸入雾中的这些有害物质,从而可能诱发或加重气管炎、咽喉炎、结膜炎等诸多疾病。
既然雾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那么怎样才能消除它呢?
针对雾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进行人工消雾,就是用人工影响的方式消除局部的雾滴以提高能见度。一般采用三种方法:一是加热法,对小范围雾区加热空气使雾滴蒸发而消失。二是吸湿法,播撒盐、尿素等吸湿催化剂,形成降雨或降雪,从而达到消除的目的。三是人工搅动混合法。用直升机把干燥空气驱赶下来促使雾滴蒸发消失。2002年12月,陕西就曾通过播撒液态二氧化碳来改变雾,使其变成雪后降落。经过现场勘察,在第一次作业20分钟后,现场下风方1.2千米处开始降雪,降雪时间持续约3小时,降雪区域内能见度由原来的不足20米增加到了300米。
1.这篇文章从什么是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方面做了介绍。(3分)
2.简要介绍一下大雾有哪些危害。(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填一填。(2分)
(1)雾对农业生产也有一定的危害。如小麦抽穗时遇上连续3天以上的大雾,就容易引起赤霉病。( )
(2)降雪区域内能见度由原来的不足20米增加到了300米。( )
4.第三自然段最后一句话去掉加点的词语行不行?为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加横线的部分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漆黑 夜幕 纠正 树梢 抛开 黎明 闲逸 涨潮
(1)降临 江畔 愈发 忧愁
(2)船桨 榕树 心旷神怡
二、拔 拨 泼 压 桩 庄 遐 暇 瑕
三、1.A
2.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文言字词的能力。C选项出自唐代王维的《山居秋暝》,“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自己。故C选项错误。
3.D
4.C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与辨析修辞手法的能力。例句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C选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来表现榕树的“大”,故与例句不同。
5.B 6.C
四、1.
示例:2.即使是蒙蒙细雨的夜晚,也有一只两只萤火虫,闪着朦胧的微光在飞行。
3.街上 都是行人 都是车辆 4.大榕树是“鸟的天堂”。
5. 月亮是长了腿的,爬到了穿衣镜上。
6.淡淡的烟雾像款款走来的仙女,她袅袅地上升,一点儿也不显得匆匆。
7.夜幕降临的时候,玉盘似的月亮沿着树梢,慢慢地爬上了夜空,夜空顿时变得明亮起来了。
五、1.时间(季节) 黎明 夜晚 黄昏 早晨
2.茂盛 生命力 堆 缝隙 照耀 颤动
3.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视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听
4.明月松间照 清泉石上流
六、1.shù shǔ 2.逼近 面目 颤动 不可计数
3.巨大 茂盛 静态
4.大榕树充满活力和蓬勃生机 对大榕树的喜爱和赞美
5.示例:多么生机勃勃的大榕树啊!
七、1.雾是怎么形成的 雾的危害 怎么消除雾
2.①导致能见度低,交通受影响甚至引发交通事故;②影响农作物生长,诱发病害;③对人体可能诱发或加重疾病。
3.(1)举例子、列数字(2)列数字、作比较
4.不行。加点的词语表示估计,不很确定,如果删去,则太绝对,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谨性。
5.承上启下,承接上文雾的影响,启示下文消除雾的方法。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