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核心素养培优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核心素养培优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2 18:31: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八单元核心素养培优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
班级: 姓名: 得分: .
一、读句子,看拼音写字词。
1.我在chú fánɡ( )外的空地上sǎ( )下秕谷,准备捕鸟。
2.闰土jiā jǐng(   )不好,随他父亲到我家帮着管jì qì(   )。别看他年纪小,遇见cì wei(   )也不tuì suō(   )。听了他的那些不平凡的jīng lì(  ),我的内心shùn jiān(   )充满对他的敬佩。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对应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参差(cī)   正月(zhènɡ) B.三更(ɡēnɡ) 逝世(zhé)
C.供品(ɡònɡ)  明晃晃(huǎnɡ) D.畜生(xù) 水浒传(zhuàn)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家景 预告  凌乱 惶然大悟
B.项圈 稀奇  刺猬 川流不息
C.祭器 退缩  橱房 络绎不绝
D.熟识 何尝  慈详 囫囵吞枣
3.下列每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正月/正在 排行/五行 B.供品/供词 畜生/家畜
C.参差/参加 桂冠/冠军 D.号叫/号角 挨近/挨个儿
4.给下列句子中的“牛马”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3分)
牛马:①牛和马;②供役使的人;③受奴役而艰苦劳累。
(1)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 )
(2)当时的劳动人民过着牛马般的生活。 ( )
(3)草原上牛马成群。 ( )
5.下列句子中,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状状多次代表学校参加长跑比赛,饱经风霜,很有经验。
B.领导竟然张冠李戴地将“最佳员工奖”颁给了未获奖的人。
C.学习不能囫囵吞枣,只有精益求精,才能更上一层楼。
D.听了张老师的讲解,我们恍然大悟。
6.“有的人/骑在人民头上:‘啊,我多伟大!’/有的人/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2分)
A.比喻 B.对偶 C.排比 D.对比
7.鲁迅曾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句话中的“中国的脊梁”体现的是( )(2分)
①独具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
②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精神。
③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和精神特征。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三、在括号里填入表示“看”的意思的词语。(不能重复)
我停下脚步,(    )着蓝天白云,心情舒畅极了。
变色龙挂在枝叶上一动不动,似睡非睡地(    ),伺机捕捉昆虫。
奶奶手捧泛黄的老相片(    )着,泪水充满眼眶。
前来(    )岳飞墓的游人,无不触景生情,潸然泪下。
我正要(    )他们时,骤然一惊,睁开眼,云锦也已皱蹙,凌乱。
四、将词语补充完整,然后选词填空。
张( )李( ) ( )经风( ) 一( )无( )
( )( )大悟 ( )( )吞枣 ( )更( )夜
1.数学老师的这番讲解令我_____________。
2.阅读名篇佳作一定要认认真真,千万不能_____________,一知半解。
3.上课时冬冬开了小差,老师让冬冬回答问题,冬冬就_______________地乱说一通。
五、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我呆呆地望着来来往往吊唁的人,想到我永远见不到伯父的面了,听不到他的声音了,也得不到他的爱抚了,泪珠就一滴一滴地掉下来。(4分)
(1)这句话运用________的修辞手法,描写了“我”的________活动,表达了“我”内心的悲痛。
(2)请你用这种修辞手法,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下列词语中任选一个,把你想到的用一段话写下来。(4分)
宽广的海洋 宽广的领域 宽广的胸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积累与运用。
善于奔跑的人地上有路,敢于攀登的人山中有路,勇于远航的人海里有路。正如鲁迅先生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__________的人,有___________的人,有____________的人,有___________的人……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少年闰土》选自__________的小说______________。课文通过“我”的回忆,刻画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农村少年——闰土的形象,表现了“我”与他儿时短暂又真挚的友谊以及对他的_______________之情。文中,闰土给“我”讲了四件新鲜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的伯父鲁迅先生》是____________写的回忆伯父的纪念性文章,文中回忆了伯父生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件事,说明了伯父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有的人》是诗人____________写的一首纪念鲁迅的诗,从诗中前三节可以看出:鲁迅是一个____________的人。(多选)
A. 虽然死了,却活在人们心中     
B. 俯下身子给人民当牛马
C. 情愿作野草,等着地下的火烧
D. 珍惜时间
七、阅读语段,完成练习。
我素不知道天下有这许多新鲜事:海边有如许五色的贝壳;西瓜有这样危险的经历,我先前单知道他在水果店里出卖罢了。
“我们沙地里,潮汛要来的时候,就有许多跳鱼儿只是跳,都有青蛙似的两个脚……”
阿!闰土的心里有无穷无尽的希奇的事,都是我往常的朋友所不知道的。他们不知道一些事,闰土在海边时,他们都和我一样只看见院子里高墙上的四角的天空。
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4分)
(1)素:___________ (2)如许:______________
(3)单:___________ (4)希奇:______________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所表达的意思可以用“____________”这个成语来概括。(2分)
3.选文主要表达了“我”怎样的思想感情?( )(多选)(3分)
A.对闰土见多识广、知识丰富的赞叹。
B.对农村生活的向往之情。
C.对闰土生活的嫉妒之情。
D.对深宅大院里的生活的不满。
八、课外阅读。
琐忆(节选)
①一九三三年至一九三四年之间,鲁迅先生经常在《申报》副刊《自由谈》上写稿,攻击时弊,为了避免反动派的检查,他不断更换笔名。我当时初学写作,也在这个副刊上投稿,偶尔写些同类性质的文章。
②我的名字在文艺界是陌生的,那些看文章“专靠嗅觉”的人,就疑神疑鬼,妄加揣测起来,以为这又是鲁迅的化名。他们把我写的文章,全都记在鲁迅先生的名下,并且施展叭儿狗的伎俩,指桑骂槐,向鲁迅先生“呜呜不已”。
③自己做的事情,怎么能让别人去承担责任呢?我觉得十分内疚,很想当面致歉,但又害怕鲁迅先生会责备我,颇有点惴惴不安。正当想见而又不敢去见的时候,由于一个偶然的机缘,我却不期而遇地晤见了鲁迅先生,互通姓名之后,鲁迅先生接着说:
④“唐先生写文章,我替你在挨骂哩。”
⑤一切都在意料之中,一切又都出乎意料。我立刻紧张起来,暗地里想:这回可要挨他几下了。心里一急,嘴里越是结结巴巴。鲁迅先生看出我的窘态,连忙掉转话头,亲切地问:
⑥“你真个姓唐吗?”
⑦“真个姓唐。”我说。
⑧“哦,哦,”他看定我,似乎十分高兴,“我也姓过一回唐的。”说着,就呵呵地笑了起来。我也随着先生轻松地笑了。
⑨从那一次和以后多次的交谈中,鲁迅先生给我的印象始终是:平易近人。他留着浓黑的胡须,目光明亮,满头是倔强得一簇簇直竖起来的头发,仿佛处处在告白他对现实社会的不调和。然而这并不妨碍他的平易近人,“能憎,才能爱。”或者倒可以说,恰恰是由于这一点,反而更加显得他平易近人了吧。和许多伟大的人物一样,平易近人正是鲁迅先生思想成熟的一个重要的标志。
⑩对待青年,对待在思想战线上一起作战的人,鲁迅先生是亲切的,热情的,一直保持着平等待人的态度。他和青年们谈话的时候,不爱使用教训的口吻。他以自己的行动,以有趣的比喻和生动的故事,作出形象的暗示,让人体会到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
有些青年不懂得当时政治的腐败,光在文章里夸耀中国地大物博;看得多了,鲁迅先生叹息说:“倘是狮子,夸说怎样肥大是不妨事的,如果是一口猪或一匹羊,肥大倒不是好兆头。”
有些青年一遇上夸夸其谈的学者,立刻便被吓倒,自惭浅薄;这种时候,鲁迅先生便又鼓励他们说:“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却浅得澄清,倘是烂泥塘,谁知道它到底是深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
记得在闲谈中,鲁迅先生还讲起一些他和青年交往的故事,至于自己怎样尽心竭力,克己为人,却绝口不提。
在苦难的、梦魇一样的日子里,鲁迅先生不止一次地给我以勇气和力量。他的深刻的思想时时散发出犀利的光彩。他说话时态度镇静,亲切而又从容,使听的人心情舒畅,真个有“如坐春风”的感觉。 (有改动)
1. 解释下列词语。(4分)
惴惴不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平易近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联系文章内容,将描写“我”第一次见鲁迅先生前后心情变化的词句填在横线上。(3分)
_____________—惴惴不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画线的句子是________描写,这样写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 在苦难的、梦魇一样的日子里,鲁迅先生对“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
5. 概括文章第①~⑧段的主要内容。(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习作表达。
题目:__________,留在记忆深处
在成长的过程中,一定有一些人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许是你的父母、老师、伙伴,也许是帮助过你的陌生人……请以“__________,留在记忆深处”为题写一篇记叙文。先把题目补充完整,横线上可以填写这个人的姓名,也可以填写对这个人的称呼。
要求:1.通过一两件事写清楚这个人为什么会留在记忆深处。2.把重点部分写具体,语句通顺,情感真实,书写工整。
参考答案
一、1.厨房 撒 2.家景 祭器 刺猬 退缩 经历 瞬间
二、1.C 2.B 3.B 4.(1)② (2)③ (3)① 5.A 6.D 7.B
三、示例:1. 仰望2. 窥探3. 端详4. 瞻仰5. 凝视
四、冠 戴 饱 霜 望 际 恍 然 囫 囵 三 半
1.恍然大悟 2.囫囵吞枣 3.张冠李戴
五、1.(1)排比 心理
(2)示例:我心里总是充满着太多的喜欢。我喜欢倾听春天的声音,我喜欢欣赏大
地的容颜,我喜欢凝视草原的辽阔。
2.示例:大海广阔无垠,海水是那么的蓝,好像一匹宽阔光滑的蓝绸子,一直铺到天边。海面上一只只海鸥忽飞忽降,仿佛给蓝绸子绣上了美丽的图案。
六、1. 其实地上本没有路
2. 埋头苦干 拼命硬干 为民请命
舍身求法
3. 鲁迅 《故乡》
聪明活泼、见多识广、机智能干
怀念 雪地捕鸟 海边拾贝 看瓜刺猹
看跳鱼儿
4. 周晔
借谈《水浒传》教育“我”
笑谈“碰壁” 除夕放花筒 救助车夫 关心女佣
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
5. 臧克家 ABC
七、1.(1)向来。 (2)如此,这样。 (3)只。 (4)罕见而新奇。
2.坐井观天 3.ABD
八、1. 形容又发愁又害怕的样子。
态度谦逊和蔼,使人容易接近。
2. 内疚 紧张 轻松地笑了
3. 外貌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鲁迅先生倔强的性格,体现了他坚决不向黑暗势力屈服的顽强的革命主义精神
4. 鲁迅先生不止一次地给“我”以勇气和力量
5. “我”在《自由谈》上发表了一些文章,反动派以为是鲁迅先生写的,对他指桑骂槐,“我”很内疚。一次晤见鲁迅先生,他幽默地化解了这件事给“我”带来的窘状。
九、习作表达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