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19一次函数 习题训练课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数学下册 19一次函数 习题训练课 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03 19:25: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19章 一次函数习题训练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和一次函数相关的面积问题.
2.内容解析
本课时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的基础上,发现学生再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次函数相关的面积问题掌握的并不理想。通过课堂的学习探究,让学生初步掌握跟一次函数相关的面积问题,也为后续学习二次函数、反比例函数的综合运用打下重要基础。
基于以上分析,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探究和一次函数相关的面积问题。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目标
(1)用字母表示坐标系内图形的面积.
(2)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在坐标系内找到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2.目标解析
达成目标(1)的标志是:学生能够通过独立思考,借助小组合作交流发现坐标系内三角形面积的表示方法,利用割补法求去图形的面积。
达成目标(2)的标志是:学生能够通过独立思考,借助小组合作交流发现通过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处处相等,利用一次函数的性质,求出函数解析式,从而找到特殊点的坐标,构造出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由于添加辅助线的经验不足,对于何时需要添加辅助线、如何添加辅助线仍然没有规律性的理解。事实上,添加辅助线本身就是一项探究性数学活动,是获得结论所采取的一种尝试。通过本节课的探究,学生获得相应的解决数学问题的经验。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和面积相关的常见辅助线添加和对一次函数性质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设计
引言:
通过前一个阶段的学习,同学们掌握了一次函数的图象及性质。在我们学习和检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对于与一次函数相关的面积问题的解决是教学的难点。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对一次函数相关的面积问题进行探究学习。
1.探究用字母来表示三角形面积
问题1 通过书上复习题19第10题来引出本课的学习任务。
师生活动:同学们独立完成教材总复习题19中的第10题,利用投影展示同学们的解题过程。
设计意图:为本课需要探究的问题做好铺垫。
问题2 由教材复习题进行变式练习。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每个小组安排同学利用几何画板进行解题思路讲解。
设计意图:运用割补法进行对面积问题的解决,利用几何画板更直观的体现解题的思路和过程。
师生活动:学生整理解题过程,重新思考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学生板演,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给学生整理、反思、内化知识的过程。
如图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 点(,)在第一象限,且,点的坐标为
(3,0). 直线:交轴于点.
(1)求直线的解析式;
(2)求的面积(用含的式子表示);求出当时,m的值.
图1 图1(备用)
2.利用一次函数性质、平行线性质探究面积相等三角形的存在性
问题3 由教材复习题进行变式练习。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每个小组安排同学利用几何画板进行解题思路讲解。
设计意图: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过程,运用一次函数性质、平行线性质探究面积相等三角形的存在性,找到一般方法。学生利用几何画板的功能对问题进行讲解,直观、易懂。
师生活动:总结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让学生整理解题过程,重新思考解决此类问题的一般方法。学生板演,教师点拨。
设计意图:给学生整理、反思、内化知识的过程。
如图2,在(2)的基础上,在直线y=2x-2上找到点Q,使△QAB和△PAB的面积相等,求出点Q的坐标.
图2 图2(备用)
布置作业:完成题卡上的问题4—问题8。
五、目标检测设计
点P(x,y)在第一象限,且x+y=8,点A的坐标为(6,0),设△OPA的面积为S.
(1)用含x的解析式表示S,写出x的取值范围,画出函数S 的图像.
(2)当点P的横坐标为5时,△OPA的面积为多少
(3)△OPA的面积能大于24吗 为什么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对坐标系内面积问题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