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单元试卷练-2021-2022年粤教版必修第一册高一物理上册
一、单选题
1.关于质点和参考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诗句“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河岸为参考系来描述山的运动
B.我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太阳为参考系描述地球的运动
C.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可以看作质点
D.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做转体运动时,运动员不可看成质点
2.下列各组物理量都属于矢量的是( )
A.位移、路程、温度
B.时刻、时间间隔、质量
C.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度变化量
D.加速度、速率、密度
3.一辆汽车以速度v1行驶的路程,接着以速度v2跑完了其余的路程,则汽车程的平均速度为( )
A. B.
C. D.
4.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一条打点纸带上的点迹分布不均匀,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大
B.点迹密集的地方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
C.点迹不均匀说明物体一定不是做直线运动
D.点迹不均匀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
5.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速度增大时,加速度不一定增大
B.速度减小时,加速度可能减小
C.速度改变量很大,加速度可能很小
D.加速度很小,速度可能变化的很快
6.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则在此过程中( )
A.速度逐渐增加,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
B.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
C.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不再继续减小
D.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位移不再继续增大
7.区间测速是在同一路段上布设两个相邻的监控点,检测车辆通过该区间的总耗时,再依据该路段上的限速标准判定车辆是否超速违章的测速手段。如图为高速公路上某一限速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长度是指路程
B.长度是指位移大小
C.区间限速是指瞬时速度的大小
D.区间限速是指平均速度的大小
8.在机器人大赛中,某机器人在平面内由点出发,沿直线运动到点,然后又由点沿直线运动到点,然后又由点沿直线运动到点,最后又由点沿直线运动到点,平面坐标系横、纵坐标轴的单位长度为。整个过程中机器人所用时间是,则( )
A.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直线
B.机器人不会两次通过同一点
C.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大小为
D.整个过程中机器人的位移与由点运动到点的位移方向相同
9.如图所示,汽车向右沿直线运动,原来的速度为,经过一小段时间之后,速度变为,表示速度的变化量。由图中所示信息可知( )
A.汽车在做加速运动 B.汽车加速度方向与的方向相同
C.汽车加速度方向与的方向相同 D.汽车加速度方向与的方向相同
10.如图所示,0点为x轴的原点1m。一质点沿x轴做往复运动,且质点由A点出发沿x轴正方向运动至B点后返回,并沿x轴负方向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质点从A→B→C的位移为2m,路程为4m
B.质点从B→D的位移为-4m,路程为4m
C.当质点到达D点时其位置可用D点的坐标-2m表示
D.当质点到达D点时相对于A点的位移为-3m
二、多选题
11.关于速度的说法,下列各项中正确的是( )
A.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大表示物体运动得快
B.平均速度只能粗略描述一段物体的运动,而瞬时速度可以精确描述物体的运动
C.速度越大,位置变化越快,位移也就越大
D.平均速度的大小就是平均速率,平均速度是矢量,平均速率是标量
12.下列情况中的物体,哪些可以看作质点( )
A.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速度
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运动情况
C.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赛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
D.研究地球公转时的地球
13.某赛车手在一次野外训练中,先利用地图计算出出发地A和目的地B的直线距离为9km,实际从A运动到B用时5min,赛车上的里程表指示的里程数值增加了15km,当他经过某路标C时,车内速度计指示的示数为150km/h,那么可以确定的是( )
A.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位移是9km
B.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路程是9km
C.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平均速度是180km/h
D.通过路标C时的速率为150km/h
14.我们现在的教材中加速度的定义式为,而历史上物理学家把单方向的加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用位移的比值叫做“另类加速度”,其定义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的单位相同 B.与数值上可能相等
C.若且保持恒定,则 减小 D.某段时间,可能不为零
15.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3m/s2,对任意1s来说,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某1s末的速度比该1s初的速度总是大3m/s
B.某1s末的速度比该1s初的速度总是大3倍
C.某1s末的速度比前1s末的速度大3m/s
D.某1s末的速度比前1s初的速度大6m/s
三、实验题
16.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纸带,该同学所用的交流电源的频率为。在纸带上从点开始依次取了五个计数点,且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3个点未画出,其中。
(1)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_____。
(2)打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_____。(结果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7.(1)如图为电火花计时器的示意图。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_________(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50 Hz时,每隔________s打一次点,其工作时的基本步骤如下:
A.当纸带完全通过电火花计时器后,立即关闭电源
B.将电火花计时器电源插头插入相应的电源插座
C.将纸带从墨粉纸盘下面穿过电火花计时器
D.接通开关,听到放电声,立即拖动纸带运动
上述步骤正确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按顺序填写步骤序号)
(2)在用该电火花计时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O、A、B、C、D几个计数点,如图所示,则相邻两个计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___s。用刻度尺量得OA=1.50 cm,AB=1.90 cm,BC=2.30 cm,CD=2.70 cm。由此可知,纸带做____(选填“加速”“减速”或“匀速”)运动,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为___m/s。
四、解答题
18.一辆汽车在一条直线上行驶,第内通过,第内通过,第内通过,第内通过,则此汽车最初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中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全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19.我校足球运动员张明轩在做足球训练时,将一个以6迎面飞来的质量为0.4的足球,以8的速度踢出,求:
(1)若踢球的时间为0.2,则张明轩踢球时足球的平均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足球被踢出后沿草地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1.6,足球在草地上运动了多长时间。
20.某质点由A点出发做直线运动,前5 s向东行驶30 m到B点,又行驶5 s前进了60 m到达C点,在C点停了4 s后又向西行驶,经历了6 s运动了120 m到达A点西侧的D点,如图所示,求:
(1)最后6 s时间内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和方向;
(2)全过程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
1.D
【详解】
A.诗句“看山恰似走来迎”是以行驶的船为参考系来描述山的运动,A错误;
B.我们常说“太阳东升西落”,是以地球为参考系描述太阳的运动,B错误;
C.只有当物体的大小、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影响可以忽略时才可以看作质点,C错误;
D.研究跳水运动员在空中做转体运动时,肢体动作对成绩有影响,故运动员不可看成质点,D正确。
故选D。
2.C
【详解】
A.位移是矢量,路程、温度是标量,选项A错误;
B.时刻、时间间隔、质量都是标量,选项B错误;
C.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度变化量都是矢量,选项C正确;
D.加速度是矢量,速率、密度是标量,选项D错误。
故选C。
3.D
【详解】
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前的路程所用时间
t1=
其余的路程所用时间
t2=
则全程的平均速度
故D正确。
故选D。
4.B
【详解】
AB.点迹密集的地方说明相等时间内物体运动的距离较小,则物体运动的速度比较小,选项A错误,B正确;
CD.点迹不均匀说明物体一定不是做匀速直线运动,但是不能说明打点计时器有故障,选项CD错误;
故选B。
5.D
【详解】
A.当物体做加速度越来越小的加速运动时,速度增大,而加速度减小,A正确;
B.当物体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时,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B正确;
C.根据可以知道,速度改变量很大,而时间也很大时,加速度则很小,C正确;
D.根据可以知道,当加速度很小时,速度变化也很小,D错误;
本题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D。
6.A
【详解】
因为物体的加速度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则当加速度的大小逐渐减小到零时,速度仍然增加,当加速度减小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此过程中速度的方向不变,位移一直增加。故选A。
7.A
【详解】
AB.长度指的是路程,不是位移,故A正确,B错误;
CD.区间限速指的是平均速率,即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故CD错误。
故选A。
8.C
【详解】
A.机器人的运动轨迹是一条折线,A错误;
B.由于折现存在交点,因此机器人会两次通过同一点,B错误;
C.位移是从起点指向终点的有向线段,由于起点是(0,0)而终点是(2,2)因此位移的大小是,C正确;
D.位移的方向是由起点指向终点的方向,由(0,0)指向(2,2)的方向,与由点运动到点的位移方向相反,D错误。
故选C。
9.D
【详解】
A.由于,所以汽车在向右做减速运动,故A错误;
BCD.加速度是描述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由定义式
可知,加速度的方向一定与相同,但不一定与、相同,故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A
【详解】
A.质点从A→B→C的位移为-2m,位移是矢量,初始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故A错误;
B.质点从B→D的位移为-4m,路程为4m,故B正确;
C.当质点到达D点时其位置可用D点的坐标-2m表示,故C正确;
D.当质点到达D点时相对于A点的位移为-3m,故D正确。
故选A。
11.AB
【详解】
AC.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它表示物体位置变化的快慢,不能表示位置变化的大小,位置变化的大小用位移表示,即速度越大,物体运动得越快,物体位置变化也越快,但位移并不一定越大,位置变化也就不一定越大,C错误A正确;
B.平均速度只能粗略地表示物体在一段时间内的运动快慢;瞬时速度是物体在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表示物体的瞬时运动快慢,可以精确描述物体的运动,B正确;
D.平均速度是位移与时间的比值,是矢量;平均速率是路程与时间的比值,是标量,平均速度的大小不等于平均速率,D错误。
故选AB。
12.AD
【详解】
A.火车的长度相当于北京到上海的距离来说可以忽略,能看成质点,A正确;
B.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运动情况,此时车轮的形状不能忽略,不能看成质点,B错误;
C.体育教练员研究百米赛跑运动员的起跑动作,运动员的形状不能忽略,运动员不能看成质点,C错误;
D.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的大小合形状可以忽略,能把地球看成质点,D正确;
故选AD。
13.AD
【详解】
AB.位移是从物体运动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大小为初、末位置之间有向线段的长度。路程则为物体运动轨迹的实际长度,所以由题知,在整个过程中赛车手的位移大小是9km,路程为15km,故A正确,B错误;
C.平均速度等于位移与时间的比值即
故C错误;
D.汽车速度计显示的是瞬时速度的大小,所以赛车经过路标C时的速率为150km/h,故D正确;
故选AD。
14.BC
【详解】
A.的单位是m/s2;的单位是s-1,单位不相同,选项A错误;
B.与数值上可能相等,选项B正确;
C.若且保持恒定,物体做匀加速运动,由于位移增大越来越快,而速度变化量保持不变,根据可知,减小,选项C正确;
D.某段时间,则物体匀速运动,则也为零,选项D错误。
故选BC。
15.AD
【详解】
AB.因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加速度为为3m/s2,知单位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为3m/s,则某1s末的速度比该l s初的速度总是大3m/s,不是3倍的关系,B错误,A正确;
C.这1s初与前1s末是同一时刻,所以速度相等,C错误;
D.这1s末与前1s初的时间差为2s,则速度的变化量
D正确。
故选AD。
16.0.08 1.08
【详解】
(1)[1]由于所用电源频率为,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有3个点未画出,故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2)[2]打D点时的速度大小
17.交流 0.02 CBDA 0.1 加速 0.25
【详解】
(1)[1][2]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交流电源,当电源的频率是50Hz时,每隔0.02s打一次点。
[3]实验步骤要遵循先安装器材后进行实验的原则进行。即先安装打点计时器,再安装纸带;先接通电源再拖动纸带,打完后要立即关闭电源。故步骤为CBDA。
(2)[4]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则
[5]由图可知相同时间两点间距离越来越远,则小车做加速运动。
[6]打C点时纸带的速度大小
18.;;
【详解】
(1)最初内通过的路程
此阶段的平均速度为
(2)中间内通过的路程
此阶段的平均速度为
(3)整个过程通过的路程
此阶段的平均速度为
19.(1),方向为球踢出去的方向;(2)5s
【详解】
(1)根据加速度公式
方向为球踢出去的方向。
(2)足球运动的时间
20.(1),方向向西;(2),方向向西
【详解】
(1)最后经历了6s运动了120m到达A点的西侧的D点,该过程平均速度大小
方向向西;
(2)由题分析可知,质点的总位移大小是
方向向西。
时间为
则平均速度大小为
方向向西。
试卷第1页,总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