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期末复习检测题(一)(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期末复习检测题(一)(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73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粤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02 18:37:3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
2021-2022学年高一物理粤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期末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期末复习检测题(一)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沿斜面匀加速下滑,物体和斜面间动摩擦因数为μ,斜面处于静止状态。关于物体和斜面受力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
B.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为μmg
C.物体对斜面的作用力斜向右下
D.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与下滑的速度大小有关
2.如图所示,AB物体通过轻绳跨在光滑的定滑轮上,B与地面接触。其中物体A重20N,物体B重40N,则(  )
A.B的重力与绳拉B的力是一对平衡力
B.A拉绳的力与B拉绳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C.B拉绳的力与绳拉B的力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D.A的重力的反作用力是绳对A的拉力
3.伽利略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能更深刻地反映规律,有关的实验程序内容如下: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角度,小球在这斜面上仍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使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的高度。
④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会沿水平面一直运动下去,既不变快也不变慢。
请按程序先后次序排列,并指出它它究竟属于可靠事实,还是通过思维过程的推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事实②→事实①→推论③→推论④
B.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③→推论④
C.事实②→推论③→推论①→推论④
D.事实②→推论①→推论④
4.如图所示,一只猴子吊在树枝上静止不动,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猴子的重心一定在其体外生的
B.猴子所受重力是地球吸引猴子产生的
C.猴子所受树枝给其的力是由于猴子手发生形变产生
D.猴子所受重力与树枝给其的力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5.如图所示,用倾角为37°的光滑木板AB托住质量为m的小球,小球用轻质弹簧系住,当小球处于静止状态时,弹簧恰好水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重力加速度为g,sin37°=0.6,cos37°=0.8)(  )
A.小球静止时,弹簧弹力的大小为mg
B.小球静止时,木板对小球的弹力大小为mg
C.当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g
D.当木板AB突然向下撤离的瞬间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g
6.下面一组照片记录了一名高速骑行的人因自行车前轮突然陷入一较深的水坑而倒地的过程。下面是从物理的角度去解释此情境的,其中正确的是(  )
A.因为自行车的前轮陷入水坑后,自行车的惯性立即消失,而人由于惯性将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故人向原来的运动方向倒下了
B.骑车人与自行车原来处于运动状态,车前轮陷入水坑后前轮立刻静止,但人与车的后半部分由于惯性仍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因此摔倒
C.因为自行车的前轮陷入水坑后,自行车还能加速运动,所以人和车一起倒地了
D.自行车行驶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所以造成人车倒地现象
7.运动员原地纵跳可分为快速下蹲和蹬伸向上两个过程,若运动员的重力为G,对地面的压力为F,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下蹲过程的减速阶段,F<G
B.下蹲过程的加速阶段,F<G
C.蹬伸过程的加速阶段,F<G
D.蹬伸过程的减速阶段,F=G
8.2015年9月30日,乒乓球亚锦赛中中国男团以比分3∶0击败日本男团,实现了亚锦赛男团项目的九连冠。如图,假设运动员在训练中手持乒乓球拍托球沿水平面做匀加速跑动,球拍与球保持相对静止且球拍平面和水平面之间夹角为θ。设球拍和球质量分别为M、m,不计球拍和球之间摩擦,重力加速度为g,不计空气阻力,则(  )
A.运动员的加速度大小为gsin θ
B.球拍对球的作用力大小为mgcos θ
C.运动员对球拍的作用力大小为
D.运动员对地面的作用力方向竖直向下
9.图甲中的塔吊是现代工地必不可少的建筑设备,图乙为150kg的建筑材料被吊车拉着运动过程的简化图像,g取10m/s2,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前10s悬线的拉力恒为1500N
B.46s末材料离地面的距离为22m
C.在30~36s钢索最容易发生断裂
D.36~46s材料处于超重状态
10.如图所示,一辆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向左行驶,一个质量为m、半径为R的球,用一轻绳悬挂在车厢竖直的光滑的后壁上,汽车以加速度a加速前进,绳子对球的拉力设为T,车厢后壁对球的水平弹力为N,则当汽车的加速度a增大时(  )
A.T不变,N增大 B.T增大,N增大
C.T不变,N减小 D.T增大,N减小
11.如图所示,一物块用绳悬挂于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则绳对物块拉力的反作用力是(  )
A.物块对绳的拉力 B.物块的重力
C.绳对天花板的拉力 D.天花板对绳的拉力
12.跑和走是两种简单的锻炼方式,跑和走的区别之一是跑具有腾空过程。关于跑和走过程中人与地面的相互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跑的过程中,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力
B.走的过程中,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小于人对地面的压力
C.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和人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不管是跑还是走,地面对人的支持力始终大于人对地面的压力
13.质量分别为2kg和3kg的物块A、B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并用轻质弹簧相连,如图所示,今用大小为F=20N作用在A上,使AB相对静止一起向前匀加速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8N
B.弹簧的弹力大小等于12N
C.突然撤去F瞬间,A的加速度大小为0
D.突然撤去F瞬间,B的加速度大小为6m/s2
14.用计算机辅助实验系统(DIS)做验证牛顿第三定律的实验,如图所示是把两个测力探头的挂钩钩在一起,向相反方向拉动,观察显示器屏幕上出现的结果。观察分析两个力传感器的相互作用力F随时间t变化的曲线,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效果相互抵消
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的同一物体上
D.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
二、解答题
15.如图所示,一小车水平向右运动,车厢内有一轻绳的上端固定在车厢的顶部,下端拴一小球,当小球相对车厢静止时,悬线与竖直方向夹角为,车厢底部放有一质量为m的木箱,与车厢相对静止,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
(1)小车运动时的加速度大小;
(2)木箱受到的车厢底部的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16.滑沙游戏中,游戏者从沙坡顶部坐滑沙车呼啸滑下。为了安全,滑沙车上通常装有刹车手柄,游客可以通过操作刹车手柄对滑沙车施加一个与车运动方向相反的制动力F,从而控制车速。为便于研究,作如下简化:游客从顶端A点由静止滑下,当速度达到16m/s时,操纵刹车手柄使滑沙车匀速下滑至底端B点,在水平滑道上继续滑行直至停止。已知游客和滑沙车的总质量m=70kg,倾斜滑道AB长LAB=128m,倾角θ=37°,滑沙车底部与沙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滑沙车经过B点前后的速度大小不变,不计空气阻力。(sin37°=0.6,cos37°=0.8),求:
(1)求游客加速下滑时的加速度;
(2)求游客从A滑到B的时间;
(3)若游客在水平滑道施加制动力,使其在水平滑到的最大滑行距离为不加制动力滑行最大滑行距离的,则他需在水平滑道对滑沙车施加多大的水平制动力?
17.如图所示,质量为1 kg 的物块放在倾角为的固定斜面底端,在与斜面底边平行的力作用下,物块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已知物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0.5,重力加速度,斜面足够长,已知:,求:
(1)在经历时间t=4 s后,物块的瞬时速度;
(2)若4s时,撒去拉力F,则撤去拉力F后再经过多长时间物体沿斜面向上运动距离最远。
试卷第1页,总3页
参考答案
1.C2.C3.C4.B5.D6.B7.B8.C9.B10.A11.A12.C13.B14.A
15.(1);
(2),方向水平向左。
16.(1)2m/s2;(2)12s;(3)210N
17.(1)4m/s;(2) 0.4s
答案第1页,总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