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京剧现代戏 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4.8 京剧现代戏 教学设计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1.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2019)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1-12-03 09:3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音乐鉴赏模块
第四单元《国之瑰宝—京剧》
第八节 京剧现代戏 教学设计
【教学理念】
以“面向全体、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培养兴趣爱好”弘扬京剧现代戏曲,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理解音乐文化的多样性为基本理念。教师在课堂上不过多地分析乐曲、讲背景、讲历史、讲曲式结构,通过听辨法、对比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及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
教学环节设置上,进行知识分层教学,从点到面铺开讲授,根据三首音乐作品各自的曲式特点来设计的内容,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歌曲的学唱和感受情绪中来,本课选取现代有代表性的优秀京剧现代戏选段供学生欣赏,旨在让学生感受时代发展的脉搏,通过反复聆听,感知其独有的内容、风格、音乐要素和表现手法,培养正确的审美能力。
由于是戏曲作品,可通过适当模仿简单的身段动作、学唱作品中一两个乐句,体验提升学生的表演、歌唱能力,感受京剧现代戏的特点,进而树立正确的舞台表演理念,同时也对教师的身段表演、演唱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通过对三首作品的不断深入学习,引导学生分析其显现的社会价值、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等,在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同时树立更广阔的艺术文化视野和爱国情怀。可以用多媒体播放历史影像,通过艺术的直观感,4.教师在课堂上不要过多地分析乐曲、讲背景、讲历史、讲曲式结构,应通过听辨法、对比法、合作探究法、讨论法等方法引导学生理解歌曲的情感及文化内涵。
【教材分析】
《望人间》 这是京剧现代戏《圣洁的心灵——孔繁森》中,一段反二黄唱腔。故事讲的是作为援藏的共产党员干部孔繁森,前后三任,苦干十年,与藏区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点滴生活。全剧通过不同角度的故事反映出孔繁森艰苦朴素、正直善良、一心为公,舍小家为大家的共产党人的优秀品格,最后把生命奉献在这片热土的感人故事。全剧在音乐方面有两大创新,一是京剧音乐与藏族音乐的结合,另一点就是伴唱的运用。
《望人间》一段是全剧的最后,用了超现实写意的手法。孔繁森的神魂出现在云端,使全剧升华到一个浪漫主义的层面,反映了一个普通革命者的深情思辨,一个高尚情操的精神召唤,完成了一个华美的艺术结尾。全曲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反二黄散板进入,表现的是身先去、业未尽的遗憾,尤其是“又怎能壮志未酬,离开了同胞同志身先丧”一句,荡气回肠,感人肺腑;第二层表现的是对家人的愧疚,用了接近吟唱的方法,就像是主人公的内心独白。唱腔中“妻”“爱”等字都标有延长记号,进而表现孔繁森对亲人无限情思与一腔挚爱之情;第三层抒发了主人公誓要把未尽事业进行到底的雄心壮志,借以激励后人不要被“奢风侈雨”遮住眼,要为祖国的强盛“化作春风走四方”的革命情怀。这一层有很多速度上的变化,例如“看一眼妻子叫一声娘”是渐慢,“补天浴日干一场,再为党旗添辉煌”是渐快等,一方面体现了反二黄唱腔的表现力,另一方面也使剧中人物更加立体丰满,有血有肉,有张力。
《家住安源》这是京剧现代戏《杜鹃山》中经典的反二黄唱腔。讲述的是党从井冈山派柯湘到湘赣边界的杜鹃山领导一支农民自卫军。途中柯湘被捕,恰巧被自卫军营救,自此,柯湘担任了自卫军的党代表。她宣传党的阶级政策,团结群众,不断扩大武装,清除了叛徒,改造了这支自发的农民自卫军,带领大家走向真正的革命道路的故事。
《家住安源》一段是柯湘在向同志们介绍自己的悲苦身世时的一段唱腔。这段唱腔是念白引领“吐不尽满腹苦水,一腔冤仇···”演唱是反二黄中板起,渐慢的速度,给听众以娓娓道来的感受。全曲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控诉自己悲惨的家事“地狱里度岁月不识冬夏与春秋”,从“闹罢工 --- 一家数口尸骨难受”一段用了原板稍快的速度,表现出愤恨之情;第二部分用了三个板式“秋收暴动风雷骤···”为摇板,“才懂得翻身必须枪在手···”为原板,“工友和农友···”为流水。速度越来越快,突出了人物形象,充分表现出革命党人,不畏艰险,视死如归,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决心和信心。唱腔中有很多字是非常讲究的,例如:开始四个字“家住安源”,既要慢,还要体现人物身份——咬字要清晰流畅,不能拖泥带水;还有“尸骨难收”的“收”字,字头含在嘴里,不是马上出音,字尾却要干净利落,这一个字就能表现出柯湘,“满腹苦水,一腔冤仇”走投无路的悲惨命运。
三、《甘洒热血写春秋》出自《智取威虎山》打进匪窟一场。是杨子荣在这一场的最后唱段。杨子荣打入敌人内部,取得座山雕的信任后,一语双关的唱段,其意,反其道而行之,表面上说给匪徒们听的表白。内心却是向党,向同志们所表现的决心,忠于之心。寓意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方得始终。
【学情研判】
本节课教学对象为高一年级学生,在戏曲学习上形成了自己的初步经验,这个阶段的孩子对音乐已经有一定的学习基础和鉴赏能力,曾在之前课堂接触到了传统京剧的作品,却喜欢演唱流行歌曲,但对京剧现代戏知之甚少,还缺乏表现意识,学生平时表演的机会不多,难以调动,比较腼腆。
【教学目标】
审美感知 学生在聆听《望人间》过程中体会【反二黄散板】【慢板】【原板】等板式在速度和情绪中的变化,从而通过唱腔来理解人物性格、情绪以及形象的塑造。知道《杜鹃山》的故事梗概,了解京剧,京剧现代戏的发展。
艺术表现 对比《望人间》与《家住安源》的异同,从唱腔入手,分析同一板式,在不同行当、不同人物中的表现力。通过模仿演唱或聆听,体会剧中人物柯湘的英雄形象。跟唱《甘洒热血写春秋》。
文化理解 通过京剧现代戏的作品,了解京剧传统艺术与京剧现代戏的发展轨迹,理解艺术发展与社会发展存在的联系。
【教学重点】
聆听《望人间》及《家住安源》,感受、体验其变化着的音乐情绪,掌握一些有关声腔、板式、伴奏、行当及现代京剧的知识。
【教学难点】理解声腔(以西皮、二黄为主)、板式、伴奏,在戏曲情感、情绪渲染表现中各自独立而又相互帮衬的重要作用。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教 学 内 容 教 师 活 动 学 生 活 动
导入新课:直接展示课堂五大部分 分析对比:首先请同学们聆听两个音乐唱段,点出问题思考,进而引领学生走进京剧现代戏。 老师展示新课五大部分 播放《霸王别姬》中《看大王在帐中和衣睡稳》选段及《杜鹃山》中《家住安源》选段(MP4格式) 引导学生思考: 辨析两视频,分辨哪一段是传统戏,哪一段是现代戏? 思考:传统戏与现代戏的区别。 小节:老师对京剧传统戏与现代戏作区别对比 学生大致认知课堂内容 学生思考 传统京剧与现代戏对比
新授 了解京剧现代戏 (二)京剧唱腔 (三)京剧音乐 (四)京剧板式 (五)观看录像《望人间》及《家住安源》 老师对京剧现代戏的背景、发展,进行简要介绍。 老师简要的讲述京剧唱腔,解释西皮和二黄。 播放现代戏《杜鹃山》选段《三起三落几经风浪》和《乱云飞》 老师具体讲述京剧两大场面:文场和武场,点出现代戏继承和发展了传统戏,融合了西洋音乐和西洋乐器。京剧乐器的三大件:京胡、京二胡、月琴 详细的讲解京剧板式,一一罗列各板式特点及通过展示其视频欣赏、对比 播放两个唱段的录像,要求学生通过视听感受、体验两个唱段变化着的音乐情绪,教师顺带讲解反二黄的相关知识 简单了解剧情 学生聆听、观看、思考 直观了解西皮和二黄,对比认识两种唱腔风格 参考教科书P97京剧音乐知识 学生聆听、观看、思考 学生认真聆听鉴赏两个唱段,分组讨论,进而理解、掌握声腔及板式
拓展与探究 拓宽学生在京剧方面的知识领域 引导学生参与自学完成: 音频辨析:听辨京剧行当 2.跟唱《甘洒热血写春秋》,练习唱《甘洒热血写春秋》。展开:学生可以自编动作配合演唱表演。 3.你知道京剧脸谱吗?它是怎样起源的吗?这其中有个很有趣的故事,如果不知道的话,请查阅相关资料,并将故事说给大家听。 4. 人们将京剧视为综合艺术,那么京剧艺术的综合性表现在哪里呢? 1.2.师生配合完成 4.5.课后讨论完成
本课学业质量标准测评点
(模块1:音乐鉴赏)
序号 审美感知 艺术表现 文化理解
水平1 在听赏京剧现代戏乐作品时, 能够感受到乐曲的基本情绪或表现内容; 能用完成对歌曲旋律熟悉,能按照教师要求完成几个歌曲的音乐实践! 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修养和思想情感,了解京剧传统艺术与京剧现代戏的发展特点与发展轨迹。理解社会发展对京剧发展的相互联系
水平2 能够学唱作品几个乐句;做简单的身段动作
水平3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