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狐假虎威
【教学目标】
1.会认15个生字,读准多音字“转、闷”,会写10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分角色朗读、表演“狐假虎威”的故事,并试着把“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等词语的意思表现出来。
3.理解“狐假虎威”的意思,懂得与人相处时,要有智慧,但不能太依仗人势。
【教学重难点】能分角色朗读课文,抓住提示语,读懂故事内容。
【教学过程】
【板块一】:读好课题,初识“威”
1.准确读问题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怎样读好故事。要想读好故事,首先要从读好题目开始。这是故事的题目,谁会读?指导学生读好“假、威”两个生字。
2.理解读(1)猜一猜,理解“威、假”你们觉得这里的“威”可能是什么意思?(威风)那“假”呢?(借,假借)谁带着你的理解读课题?(2)理解“狐、虎”所代表的动物这两个字老师相信( 指名 )一定认识,你来读读?(狐、虎)它们代表两种动物,是谁?——“狐”是狐狸和“虎”是老虎狐狸和老虎正是故事的主角,谁再来读课题?我们一起读!
【板块二】:整体感知,集中识字
1.读课文。播放第一自然段的录音。【课件出示大森林的背景、配适当的音乐渲染气氛。】
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请同学们翻开课本97页,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故事读完,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想办法记住他们。
2.认读生字(1)自主认读。这是本节课要求会认的字,先自己拼一拼,读一读。(2)小先生教读,分类识记。这么多生字,你想教大家认识哪一个?①多音字 “转”——你有什么好方法?这些生字中,还有一个多音字,谁知道?(闷)我们先看“转”的两种读音,一起读。大家伸出小手指,我们一起转一圈再转一圈,转了一圈又一圈。这样就叫“转”。现在请同学们调整坐姿,转头面向你的同桌,微笑一下,再转头面向老师。刚才我们做了转的动作,也做了转的动作,那什么时候用转,什么时候用转呢?
②加一加的方法我们再看这个字的读音,一起读。(闷)“纳”也是这节课的生字,你怎样记住他?加一加是识字的好方法,哪些字也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其实这些字都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嗓、神、猪、借、扯、趟)快速记住他们。③在词语中识字有些生字我们也可以在词语中认识,一起读。 ——纳闷 违抗 受骗④语境识字你们觉得哪个字最难记?为什么觉得“派”难记?那我们先看“派”所在的句子,自己来读读(老天爷派我来管你们百兽......)谁派谁来做什么?你觉得派是什么意思?(让、安排)谁也会用“派”说句话?对照生字,同桌之间读一读,看你记住了哪些字,没记住的帮帮忙记住它。都记住了吗?
【设计意图:这一板块主要放手给学生,让学生当小老师相互教读,这样更能促进学生在自主认读的过程中,用心观察每一个字,动脑思考,加深记忆,同时锻炼了学生的表述能力,通过他们自己知道的识字方法来讲给大家听,真正达到了学生自主识字这一目的。】【板块三】:学读故事,感知“威”
1. 感受虎之威。生字记住了,那怎样才能读好这个故事呢?【出示第一自然段】这是故事的开头,你觉得谁能读好?——学生推荐读你觉得你哪里读的最好?你是怎样读好的?你采用了想象画面读的方法,真会读故事!你们觉得他哪里读的好?为什么要这样读?——我觉得“窜过”读的好,因为读的很快。你抓住了里边的重点词语,这也是读好故事的一种方法。你们觉得他哪里可以读的更好?说说你的理由?——扑过去。因为老虎的速度很快、力量很大。你来读试试。你觉得他的的建议好不好?你再读读。读故事就该这样,想象着画面、抓住重点词语读。大家也来读读。
2.分角色朗读,感受狐之“威”。老虎的一“扑”一“逮”充分显示了它森林之王的威风。此时的狐狸可以说是命悬一线,【课件出示狐狸和老虎的对话】这是狐狸和老虎的对话,请同桌之间先读一读,想一想:怎样才能读好?(1)抓提示语“扯着嗓子”哪对同桌来读第一组对话?他们这样读行不行?为什么?——我觉得不行,他们的声音太小了,不够大。声音太小怎么就不行了?——声音太小吓不住老虎。看来你读懂了狐狸的心理。——我觉得狐狸的第一句话读得不太好,书上说“扯着嗓子问老虎”,就说明老虎的声音很大,很有力量。【课件出示:狐狸眼珠子骨碌碌一转,扯着嗓子问老虎:“你敢吃我?”】
带着你的理解读一读。同学们,从他刚才的朗读中,除了声音大,你还听出了什么?——我还听出了狐狸在吓唬老虎。嗯,此时的狐狸正被老虎摁在爪子底下,随时会被老虎吃掉,这大声里还有什么?——狐狸的害怕。是啊,这“扯着嗓子”一问中有震慑、有威力、还有一丝丝恐惧。看来,抓住提示语就能读出很多信息呢!(2)抓提示语“骨碌碌一转”提示语不仅仅有“扯着嗓子”,找一找,还有谁?——骨碌碌一转从这个词语中,你读出了什么?——从骨碌碌一转这个词语中,我读出了狐狸在想办法。是啊,再不想办法,就会被老虎吃掉了!谁能想象着狐狸的处境,完整读这一段?狐狸,你重新读一读。抓住提示语理解着读,确实不一样。自己试着读一读。
【再出示完整地对话】指板书:就用这样的朗读方法,自己再读一读2-6自然段,一会儿把你觉得读的最满意的一段,读给大家听。(看书读)你想把哪一段读给大家听?为什么想读这段?其他同学有没有更好的建议?大家越来越会读书了!谁来读试试?谁还有建议?——老师,我觉得可以加上动作读。好主意,请你上来试试(请同学到前面)——学生加动作读。
(教师板贴:带动作读)加上动作,就更能体会角色的心理,也就更容易读好了。你还想读哪句话?读的怎么样?好在哪?读的确实不错,要想读的更好,有没有更好的建议?——我觉得可以加上得意的表情请你读试试。这样可以吗?
有谁想读老虎的话?老师看到你“一愣”的表情了,太棒了!什么事情让老虎一愣?你俩配合读一读二、三自然段。一只威风凛凛的老虎竟然被一只小小的狐狸质问,这可是从来没有的事呀,所以老虎——一愣我老虎可是森林之王,吃一只狐狸算得了什么?你竟然这样问我,所以老虎——一愣问——为什么不敢?
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这句话可以怎样读?(第5段)——轻轻地读,慢慢地读,因为老虎被蒙住了你来读读试试。师小结:我们一起看,狐狸从试探成功到进一步发威再到后来想在百兽面前“示威”,一步一步把自己从即将被吃掉的危险境地解救出来,而老虎从威风凛凛到充满疑惑一直到最后完全“被蒙住了”,同学们就是这样抓住他们的心理一步一步解读出来了,你们太棒了!现在老师想请两位同学合作完整地来读狐狸和老虎的对话。
3.情境表演,辨别真“威”假“威”。他们刚才读的故事好听吗?(1)读一读,找一找就这样,老虎跟着狐狸朝森林深处走去。请你认真默读课文七、八自然段,用横线画出狐狸表现的词语,用曲线画出老虎表现的词语,圈出小动物们表现的词语。黑板上有一些词语,谁来给他们找主人,分分类?我们一起读读这些词语。
(2)说一说,演一演:
现在我要请两位同学戴上头饰分别扮演狐狸、老虎,其他同学扮演野猪、小鹿、兔子。在表演之前,还是先请小导演们来说说戏,教大家怎样读、怎样演更好?哪位导演先来说?——狐狸应该走在前面,老虎在后面,因为老虎是跟着狐狸——狐狸还要表现出神气活现、摇头摆尾的样子请你表演示范一下。谁来接着说?——老虎要有半信半疑、东张西望,有疑惑、不理解的表情,四处看看。你们是野猪、小鹿、兔子,该怎样表演?——看到狐狸时要有纳闷的表情,得往狐狸身后看,看到老虎的时候要表现出很害怕,然后快速地逃跑什么样是纳闷?你们为什么纳闷?这是你们看到老虎时的反应,该怎样读?【课件出示】
大家知道该怎样演了吗?老师读旁白,我们合作着读一读,演一演。【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旨在加深学生对狐狸、老虎表现的词语的理解,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理解大胆发言,表演出来更形象,这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3)分辨真威、假威老虎,你看到野兽都被吓跑了,在想什么?你们刚刚看到狐狸的时候,害怕吗?那你们为什么要跑?你们真正害怕的是谁?这是故事的结尾,自己读一读。【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自己的表演,更能体会每一个角色的心理,此时抓住角色进行追问,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老虎的愚笨、狐狸骗局得逞。】
【板块四】:回扣课题,理解“狐假虎威”
1. 理解成语意思。到这里,故事就讲完了,谁能说一说狐假虎威这个成语的意思?
2.故事拓展,明白道理。这只小花猫让你们想到了哪个成语?——狐假虎威通过今天这两个小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在与别人交往时不仅要有智慧,更重要的是不能倚仗别人的势力。3.再读课文,加深理解。这节课我们学会了这些读故事的方法,懂得了“狐假虎威”这个成语告诉我们的道理,下面请同学们运用今天学习的方法再来读一读这个小故事,体会故事带给我们的深刻含义。
【板块五】:写字指导
1.读生字,组词。这是本课要求会写的生字,先自己读读,我们一起读。你会给谁组词?
2.生字分类,记忆字形。给大家一分钟的时间,看你能记住哪些字的写法。整体出示生字表:认真观察字形,根据你的写字经验,谁能给他们分分类?——我想提醒大家,“神、猪、物、活、借”是左右结构的字,并且这些字是左窄右宽的。(写的时候,要注意右宽的字的谦让和穿插。)——就也是左右结构的字,它的左右差不多宽——食、爷、命(上下结构,上下有包含关系。)——食、命、爷、爪的撇和捺都应要舒展。
3.书写“食、命”。(1)对比观察“食、命”的异同。这节课我们就来写两个字(食、命)。我们先来看“食”,仔细观察,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良”的点写在竖中线上——最后一笔是长点,不是捺长点应该怎样写呢?轻轻的入笔,向右下点,稍长一些,重重收笔,回峰。请同学们用小手指在桌子上写一写。我们来写一下“食”。“食”会写了吗?再来看“命”,他们的哪部分不同?——下半部分写“命”时要注意不要漏掉中间的短横,下半部分左右两边差不多宽,最后一笔是长竖。(2)强调书写姿势。请同学们拿起铅笔,注意执笔姿势,调整坐姿。就用这样的姿势写一写“食”和“命”。描红一个,写一个。写完了的同学,对照前面的范字修改一下。
【板块五】:推荐整本书阅读
在《狐假虎威》这个故事中我们认识了一只聪明的、但又太倚仗别人势力的狐狸。其实,不同的故事塑造了不同的狐狸形象,老师给大家推荐一本书,《狐狸列娜的故事》,看看这本书中写了一只怎样的狐狸。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