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 数学一年级上册 比多少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 数学一年级上册 比多少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02 19:48: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比多少》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具体的情景让学生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估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比较等多种能力,培养数感。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并能用它描述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具学具准备:金鱼挂图、小棒、铅笔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揭示课题
  1、师:我们已经学会了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现在小精灵聪聪考考你们,看谁会比大小,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比较的。
  50○1510○1525○75
  师: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比多少。(板书课题:“比多少”)
  【点评:以旧引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便于教学的展开。】
  二、创设游戏情境,激趣引入
  1、师:下面我们来做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在老师的手中有一些铅笔,猜猜大约有多少枝?(出示铅笔让学生猜)
  2、老师数出10枝铅笔,捆成一捆,让学生了解到10枝铅笔有这么多,再观察其余的铅笔,做第二次估计。
  3、师:为什么第一次猜时,有的人猜的数量与实际数量相差那么远,第二次猜时,就比较接近40枝呢?(学生互相讨论,发表意见)
  4、小结:今后我们在估计物体的多少时,可以先找出参照物,然后再估一估,就比较接近正确答案了。
  【点评:通过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初步感知“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三、探索新知
  1、出示3捆铅笔:第一捆10根,第二捆50根,第三捆是1个十和5个一组成的铅笔,是15根。随意抽出2捆铅笔作比较,让学生说都发现了什么?
  ⑴50根和10根比较,怎样?(从10根数到50根)
  50比10多得多或10比50少得多(板书:多得多少得多)
  ⑵10根和15根比较,又怎样?(从10根数到15根)
  10比15少一些或15比10多一些(板书:多一些少一些)
  师:上节课我们是用符号来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的,即
  50>1510<1525<75
  今天我们用语言来描述,同样也能表示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2、出示“金鱼图”让学生用用一句话描述他们之间的大小关系。
  小组讨论,组长汇报讨论情况
  【点评:通过数一数、比一比、说一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
  三、巩固新知
  1、动手动口,加深理解新知
  以小组为单位,(4人一组),一人摆放两堆小棒,其余的同学用刚学的语言描述两堆小棒之间的多少关系。
  2、猜一猜:
  教科书第43页第4题
  【点评:把数学知识的学习融于生动有趣的、学生感兴的活动中,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巩固所学知识。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数学”的理念。】
  四、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师:今天同学们都能用一句话来表示出两个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想一想,在我们身边你能用语言描述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吗?
  (如:我们班的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一些,我的年龄比老师少得多,……)
  【点评:注意数学学习和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挖掘大量的生活实例,实践了《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使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的理念。】
  五、课堂小结
  1、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2、回去之后,把你学到的知识告诉爸爸、妈妈。
  【总评:本节课中,教师将数学教学活动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背景下,针对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对“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建立了一定感性认识的特点,大胆改编教材,通过创设游戏情境唤发了学生的直观、熟知的生活经验,有效地感悟、内化了“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等数学概念;在练习中,积极创设现实、有趣、开放的教学情境,努力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不但有效巩固了数学知识技能,而且初步培养了学生的数感和应用意识,激发了学生积极的学习情感,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促进了学生的主动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