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河北省邯郸市第七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测试卷(word版 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2021学年河北省邯郸市第七中学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测试卷(word版 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沪教版(试用本)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2-02 21:4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0-2021学年九年级(上)化学期中试卷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1个硫原子的质量约为5.3152×10﹣26kg,碳12的质量的1/12约等于1.67×10﹣27kg,硫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32g B.32
C.5.3152×10﹣25kg D.1/12g
2. 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是(  )
A.氧气 B.氮气 C.二氧化碳 D.稀有气体
3. “厦钨股份”正在研究和利用的白钨矿,其有效成分CaWO4中钨元素(w)的化合价为(  )
A.+2 B.+3 C.+6 D.+7
4. “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2020年我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上升到70%以上,为使我市人民生活环境更美好,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为增加节日气氛大量燃放烟花爆竹
B.不用木炭进行露天烧烤
C.生活垃圾集中处理不随意倾倒
D.大力植树造林,增加植被面积
5.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不同元素的根本区别在于其相对原子质量的不同
B.元素化学性质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目关系非常密切
C.一种元素只能组成一种单质
D.含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
6. 偏二甲肼(C2H8N2)与N2O4反应放出的能量能把火箭送入太空,该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2X↑+3N2↑+4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CO
B.偏二甲肼中碳的质量分数为40%
C.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D.生成N2和H2O的质量比为14:9
7. 下列图示中的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B. C. D.
8. 下列每组物质中,前者属于化合物,后者属于单质的是(  )
A.液氧、冰水 B.氧气、空气
C.天然气、食盐 D.二氧化碳、氦气
9. 2020年“世界水日”和“中国水周”活动的宣传主题为:“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行河长制”.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水通过天然循环完成了水资源的重新分配,对地球上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
B.大力推广工业用水循环利用的方式
C.为避免水体污染,保障粮食安全,农业上应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
D.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储水库
10.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自然界的物质都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
B.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
C.冰块与水混合得到混合物
D.凡是含氧元素的物质都是氧化物
11. 下列化学仪器对应的名称书写正确的是(  )
A.
长劲漏斗
B.
量桶
C.
坩埚钳
D.
椎形瓶
12. 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从铝土矿(主要成分是Al2O3)中提炼金属铝
B.秸秆、杂草、粪便等在沼气池中发酵
C.二氧化碳气体经加压、降温得到干冰
D.排放到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形成酸雨
13. 知识归纳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方法.某同学有以下的知识归纳:①鉴别软水和硬水的方法是加入适量的肥皂水;②离子是带电荷的微粒,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③稀有气体(氦除外)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所以最外层电子数为8个的粒子一定是稀有气体的原子;④净化水时可以加入明矾吸附水中的异味和色素;⑤分子可以构成物质,所以物质都由分子构成.其中错误的个数是(  )
A.2 B.3 C.4 D.5
14. 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  )
A.Si B.Fe C.Al D.O
15. 下列物质中含有氧气的是(  )
A.水 B.氯酸钾 C.液态空气 D.过氧化氢
二.填空题(共6小题,满分25分)
16. a克氯酸钾和b克二氧化锰混合后充分加热后,生成c克氯化钾,则生成氧气  克.a克氯酸钾和b克二氧化锰混合后充分加热后,得到固体c克,则生成氧气  克.
17.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的  决定.不同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18. 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多种,有的物质是由  构成的,如:水、二氧化碳等;有的物质是由  构成的,如:铁、汞等;有的物质是由  构成的,如:氯化钠等.
19. 尿素[CO(NH2)2]在工农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1)尿素溶液能除去工业废气Cl2.化学方程式为:CO(NH2)2+H2O+3Cl2=N2+CO2+6X,则X的化学式是   .
(2)尿素是目前使用量较大的一种氮肥,适用于各种植物,某水田施加7.2千克尿素,其最多可为农作物补充氮元素   千克.
20. 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
(1)用适当的化学用语(化学符号)填空:
①氮元素   ;②2个氮原子   ;③1个二氧化碳分子   ;④2个氢氧根离子   ;
(2)对图1中有关数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a:表示2个氢分子
B.b:表示2个氢原子
C.“+1”:表示水中氢元素的化合价为+1
D.“﹣2”:表示每个氧离子所带电荷数为﹣2
(3)图2微视示意图中,能表示混合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下同);能表示氧化物的是   ;能表示3个氧分子的是   .
21. 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学习我们已经知道:
(1)房屋装修后,可在室内放一些活性炭来吸收装修材料释放出的甲醛、苯等有毒气体,这是利用活性炭的   性.
(2)自然水经过净化,才能成为饮用水,净化水时,清除不溶性杂质要通过   (填操作名称)而实现,该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和烧杯等,为降低水的硬度并杀灭水中病菌,生活中常用   的方法.
(3)在养鱼的缸里经常放一些水草,这样做的目的是水草进行   作用,产生氧气供给鱼儿呼吸.
三.实验探究题(共3题,满分25分)
22. 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并结合如图所示装置回答有关问题:(F中盛放的是浓硫酸,浓硫酸具有强吸水性,能用来除去某些气体中的水蒸气)
(1)指出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
(2)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符号表达式为   ,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可以用E装置收集氧气的原因是   ,当观察到   现象时,说明氧气已收满,集满氧气的集气瓶应   (填“正”或“倒”)放在桌面上.
(3)某老师带领同学在进行上述实验时,发现一同学不慎碰倒装满氧气的集气瓶,迅速扶起后,瓶中剩余的氧气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于是,老师让该同学重新做实验;先往集气瓶中装入半瓶水,再用排水法收集1/2集气瓶的氧气,发现瓶中的氧气也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①用下列方案收集“集气瓶的氧气”,其中合理的是   (填字母).
②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为21%.本实验中,该同学收集的集气瓶内的氧气约占总体积的   %,(保留1位小数)所以用“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来检验集气瓶中充满氧气的方法并不能保证收集到的氧气很纯净.
(4)实验室制取并收集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写出反应的符号表达式为   ,如果用F装置干燥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从   导管(填“左”或“右”)进入.
(5)用收集到的氧气和二氧化碳分别完成如图G,H所示实验,G中集气瓶底部盛有少量水的原因是   ,H中喷有紫色石蕊溶液的纸花显   色,写出纸花变色的反应符号表达式   .
23. 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
(2)用氯酸钾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选用的装置是  (填序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发现水槽中的水变成了紫红色,你认为产生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
(3)图 F 是某学生设计的一种有贮气、测量气体体积等用途的装置:若用该装置收集并测量氢气的体积,还需要的仪器是  ,具体操作为:①  ;②待冷却到室温读数.若读数时仰视读数,测得气体体积比实际体积  (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某同学称取30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20.4g,试计算已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
24. 李阳同学做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但在实验过程中没有见到火星四射的现象.通过改进实验,最后获得成功.小华想帮助李阳搞清铁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的原因,查阅了不少资料.小华发现用来做燃烧实验的铁丝往往是生铁,生铁中含有少量的碳元素,而纯铁中不含碳元素,会不会是这个原因造成现象的差异呢?如果你能从炼铁厂收集到纯铁丝或含碳量很低的钢丝,在实验室里能找到木炭,请设计一个实验验证上述原因造成的现象差异.
(1)设计实验: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做木炭在纯氧气中燃烧实验或做将铁丝绕在木炭上在纯氧气中燃烧实验 有火星四射现象
(2)得出结论:铁丝含碳量越高,火星四射的现象越明显.
(3)分析原因:碳元素在燃烧过程中生成了CO2气体,气体将铁与氧气反应生成的金属熔化物  (填写化学式)推了出去,从而产生了火星四射现象.
(4)李阳同学在实验时,在集气瓶底放了少量水.这是为了  .
四.计算题(1小题,共20分)
上海世博会上,燃料电池观光车,靠氢气和氧气反应提供能源,由于只生成水,真正实现了“零排放”.若有1千克氢气反应,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多少摩尔?(写出计算过程)
参考答案
一. 1. B 2. B 3. C 4. A 5. B
6. B 7. C 8. D 9. C 10. B 11. C 12. C 13. C
14. D 15. C
二. 16. a﹣c;a+b﹣c.
17. 最外层电子数;质子数(或核电荷数).
18. 分子;原子;离子.
19. (1)HCl , (2)3.36
20. (1)①N;②2N;③CO2;④2OH﹣;
(2)C;
(3)C;D;A.
21. (1)吸附;
(2)过滤;漏斗;玻璃棒;加热煮沸;
(3)光合.
三. 22. (1)长颈漏斗;水槽;
(2)2KMnO4K2MnO4+MnO2+O2↑;A;氧气不易溶于水;大气泡从集气瓶口向外冒出;正;
(3)①a;②60.5;
(4)BD;CaCO3+2HCl=CaCl2+H2O+CO2↑;左;
(5)防止铁的熔化物溅落,而炸裂集气瓶;红;CO2+H2O=H2CO3;
23. (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2)AD;2KClO32KCl+3O2↑;试管口没有塞一团棉花;
(3)将气体发生装置与b相连,通过a管将水排出;偏大;
(4)取30g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加热,反应一段时间后,称得剩余固体质量为20.4g,则产生氧气的质量为:30g﹣20.4g=9.6g,
设已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245 96
x 9.6g
x=24.5g
答:已参加反应的氯酸钾的质量是24.5g.
24. (1)
实验方法 实验现象
将纯铁丝绕成螺旋状,放在纯氧里燃烧, 铁丝发红,火星四射现象不明显
(2)Fe3O4
(3)防止溅落的熔融物炸裂瓶底.
四:
解:设1千克氢气完全燃烧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为x
2H2+O22H2O
4g 2mol
1000g x
=
x=500mol
答:反应1千克的氢气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为500mol.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