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节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10-14 08:11: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1.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
—— 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2.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 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
3.工业的分布于发展
——国民经济的主导
```
A
B
C
D
1.从上面四幅图中,我们知道,农业主要的四个部门是 。主要劳动对象是有生命的 ,获得的产品是 本身。
2.高青县的主要农业部门是 ,看看你能说出几种当地的主要的农产品?
3.夏天,你一定吃过小炒 “炒 ga la ” (贝类),你认为它出于哪个农业部门? “烤羊肉串”羊肉来自哪个农业部门?
1.从上面的对话中,你可以看出农业的地位是: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 产业。
2.对比记忆: 交通运输业 工业的地位
A
B
A
A
B
B
C
C
D
D
D
D
你能说出图中红线是多少毫米等降水量线?A、B、C、D处主要的农业部门?
1.我能归纳:东西部农业有差异,东部主要是 业,西部主要是 业,东西部是以 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
2.我还知道:D代表的是 四大牧区。这里是 季风区,降水少,地形主要是 ,在利用过程中,可能存在 问题,造成 现象。课本78页漫画《小草的哀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3.我还能说出:
A
B
C
D
E
北方
分界
字母
地形区
耕地类型
熟制
主要作物
A
B
E
C
D
一线, 等温线, 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
南方
通过对比,我国南北方的差异,主要在 等方面。
讨论: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部与西部(主要农业部门),南方与北方(耕作制度、熟制、主要农作物)的差异,那么,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
B
C
D
1.A、B、C、D四处最适合发展的农业部门是什么?说说你的理由。
讨论:
1.A、B 处发展的农业部门能不能互换一下,说说你的理由。这样做可能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2.我们当地农民能不能种植香蕉、菠萝等水果?“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你知道这句话的含义吗?
3.下列地区适合发展何种农业:太行山区、华北平原、内蒙古草原、洞庭湖沿岸。你从哪些因素考虑的。
农业的因地制宜,就是根据当时的自然环境(地形、气候等)把要发展的农业生产部门或农作物,布局在适宜它本身发展、生长的有利的地区。
人类既可以对不利的环境进行改造,使之朝着有利的方向发展;同时不合理的行为也可能使得有利的环境变得不利。人类的生产活动一定要符合自然规律,这样才可能持续地发展下去。
1.完成课本113页活动题。
2.归纳:影响农业因地制宜的社会经济条件有哪些?
讨论:
1.BC两处自然环境相差不大,但种植的农作物对换一下,农民的收入会增加还是减少?
2.在气候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如果种果树,应该安排在什么地方?
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1.农业
与我们
2.农业的
地区分布
3.发展农业
因地制宜
1.主要部门
2.地位
3.与我们生活的关系
1.东西部的差异
2.南北方的差异
1.自然环境
2.社会经济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