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3.5 光的反射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3.5 光的反射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03 09:14: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光的反射》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思路
本节主要内容有:光的反射现象、探究光的反射定律、用反射定律解释平面镜成像的原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以及光的反射的应用。
本节课是光的直线传播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兴趣,接着利用平面镜改变的光的传播方向,帮助学生感受并理解光的反射这一物理现象。通过寻找入射光和反射光重合的位置确定法线,进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通过多媒体演示和老师讲解,让学生认识到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引起的。一个小实验引入镜面反射和漫反射,让学生能够正确的理解光的镜面反射及漫反射现象并能用来解释一些物理现象,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白光的漫反射现象中每一条光线也是遵守光的反射定律的。最后联系生活实际,通过讨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光的反射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会用专门术语描述光的反射现象。
(2)初步理解光的反射定律,了解平面镜成像的原理。
(3)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及其应用,能在生活、生产中判别光的反射的具体运用。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光的反射定律”的探究过程,进一步提高学生通过观察现象来提出问题和猜想、根据探究目的制定探究计划,设计和进行实验,收集、辨别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观察反射现象中光束与镜面之间的位置关系,体验自然现象的对称和简洁。
(2)通过解释平面镜成像的原理,领略自然现象与自然规律间的和谐与统一,从而增进对自然的亲近感,强化对科学的求知欲。
(3)密切联系实际,提高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和社会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探究“光的反射定律”。
四、教学难点
反射定律中的“三线共面”的探究方法和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解释平面镜成像。
五、教学方法
(1)分组探究:通过探究让学生清晰、直观的认识光的反射现象,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思考、探究归纳总结出光的反射定律。
(2)多媒体演示:教学的全过程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引导、归纳教学过程。
(3)自己阅读教材学习,小组合作交流学习,体现学习方法的多样化。
六、教学资源
光的反射演示器6套、激光笔6套、铁架台6套、手机支架6套、平面镜、多媒体、光学报警装置等。
七、教学过程:
环节一:光的反射
利用激光笔显示4束光,介绍引导学生认识光的反射现象
活动1(媒体指导方法)下面请同学们利用红色激光笔,射向镜面,观察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寻找一下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重合的位置。
当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重合时,这个特殊位置与镜面垂直,这个特殊位置就是法线的位置,物理学上,把过入射点并垂直于镜面的直线叫做法线(板书:画法线)法线是为了研究物理规律而引入的一条辅助线,并不是真实存在的光线,我们用虚线表示。
活动2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我们用红色激光笔垂直射向镜面,这时候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重合的位置就是法线的位置,我们用红色光束代替法线,然后用一束绿色激光笔射向入射点,请大家观察讨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位置上有什么关系?
从某一个角度观察,你只能看到一条光线吗?说明了什么?利用三根棒子,演示说明从某个角度观察,只看到一条光线,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当一束光从法线左侧入射,反射光线一定在右侧,那究竟是这条(比划)还是这条(比划)呢?为了弄清楚,分居法线两侧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所在的位置,我们引入了两个角,我们把入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用阿尔法表示(板书),反射光线和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用贝塔表示(板书)。
利用光的反射器材,探究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关系,得出光的反射规律。
环节二:人眼是怎样看到平面镜所成的像?
师:蜡烛发出的光射入人眼,人就看到了蜡烛。那么,人眼是怎样看到平面镜中蜡烛的像的?蜡烛发出的光直接射入人眼,和蜡烛的光经过平面镜反射进入人眼,人眼所感受的光线是没有区别的。而人眼总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人眼会感觉平面镜后有一个发光的蜡烛火焰,事实上平面镜后蜡烛火焰的虚像并没有发光,而是由射入人眼的反射光所形成的视觉。
环节三:了解镜面反射和漫反射(演示实验)
强光手电斜射向平面镜上和白纸上,从正面观察,大家觉得是白纸亮还是镜面亮?阅读课本72页第三自然段,小组合作学习,汇报。
环节四:利用光的反射设计光网防盗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