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6 汽化与液化 课课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4.6 汽化与液化 课课练(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1-12-03 08:45:13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6 汽化与液化
一、单选题
1.“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道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 “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 “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 “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 “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2.(2021七下·杭州开学考)下面叙述的四种产生“白气”的现象中,有一种“白气”产生的原因与其他几种都不一样,这一种“白气”是( )。
A. 夏天打开冰棒包装纸,常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
B. 冬天,户外的人嘴里不断冒出“白气”
C. 吸烟时, 嘴里喷出的“白气”
D. 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会冒出一股“白气”
3. 如图所示四个实例中,与“雾凇”形成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 山间的“云海” B. 瓜叶上的“霜降”
C. 花草上的“露珠” D. 江河的冰雪“消融”
4.(2018九下·浙江竞赛)在水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向上升,在气泡上升到水面前,则气泡中主要是( )
A. 小水珠 B. 热空气 C. 水蒸气 D. 其他杂质
5.(2019七上·江干月考)已知液态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分别是-183℃、-196℃和-78.5℃。如果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办法,用空气来提取这些气体,那么温度下降时首先液化被分离出来的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整个空气同时液化无法分离
6.下列生括中的物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矫正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 使用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时,一般要接三孔插座
C. 秋天早晨出现的雾,这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 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等都是可再生资源
7.(2021八上·鄞州月考)小宁喜欢冬天里的火锅和夏天里的雪糕。他发现:火锅沸腾时会冒“热气”;雪糕周围会冒“冷气”。以下是他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B.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C.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D.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汽化形成的
8.(2021七下·海曙期末)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
A. 液化 B. 汽化 C. 凝华 D. 升华
9.(2021七下·余姚竞赛)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包上醮有酒精的棉花,如下图能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是(周围的温度不变)( )
A. B. C. D.
10.(2021七下·镇海期中)下列方法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B.瓶里的酒精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
C.把湿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
D.用扫帚把积水摊开
11.(2021七下·鄞州期中)同学在“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时,选用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片,分别在玻璃片上滴一滴水和酒精,放在同一张实验桌上,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
A.液体的温度有关 B.液体的种类有关 C.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D.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
12.(2016·富阳)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做法的解释或现象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①生产面粉的车间应“严禁烟火”:是因为面粉颗粒很小,悬浮在空气中的单位质量的面粉与O2的接触面积较大,遇到明火易发生爆炸;②使用冰箱贮存食物可延长食物保鲜期:是因为冰箱内温度较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率和食物被氧化的速率都较慢;③当水烧开时,能看到许多萦绕在锅盖上方的白色物质:是因为水烧开时,产生了大量白色的水蒸气;④铝比铁性质活泼得多,但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得多:是因为铝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对内部的铝起到了保护作用;⑤用酒精擦拭皮肤后,相应部位有清凉感:是因为酒精具有杀菌能力,把细菌杀死所致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⑤
二、填空题
13.在探究水的沸点实验中,小丽绘制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面上方的气压 标准大气压.为了探究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该 ,再观察水是否沸腾
14.(2021·越城模拟)如图所所示,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将纱布袋口的边缘浸人水里,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
(1)简易冰箱利用________来降低饭菜温度;
(2)若把简易冰箱放在通风处,饭菜可以保鲜更长时间,这是因为 ________。
15.(2019七下·宁波期中)“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百姓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________(填“会”或“不会”)沸腾。
三、实验探究题
16.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联系实际】①将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摊开晾比叠着晾干得快,晾在通风处比无风处干得快;②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
【作出猜想】猜想一: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跟液体________的高低、液体________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速的快慢有关。
猜想二: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________有关。
【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小明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的快慢与________是否有关。
【交流反思】该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________和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相同。
【联系实际】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________,请你列举一个应用该特性的事例:________。
17.某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________有关。
(2)通过__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该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 于是继续进行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水和两滴水,如图所示,结果发现图甲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
四、解答题
18.小明了解了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后.产生了疑问:“沸腾现象在实验过程中能够看到,液体各处都有产生气泡的情况,能够证明内部和表面都发生了汽化现象;但对于蒸发现象,如何能证明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呢?“你想如何证明这个问题呢?把你的设想写出来,并与周围的同学进行交流。
19.(2021·乐清模拟)“温州鱼丸”是我市传统名点,被评为“中华名小吃”。

(1)烹煮鱼丸,要将鱼丸放入水中煮熟。鱼丸煮熟后,水一直沸腾,在这个过程中水温变化情况是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6 汽化与液化
一、单选题
1.“缥缈的雾,晶莹的露,凝重的霜,轻柔的雪,同样的水分子,装扮着我们生活的时空”.这是一首描述物理现象的抒情诗.对这道诗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 “缥缈的雾”是汽化现象 B. “晶莹的露”是液化现象
C. “凝重的霜”是凝固现象 D. “轻柔的雪”是熔化现象
【答案】 B
【解析】雾、露是液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
霜、雪是固态的,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华形成的;
故选B。物体由气态变为液态的现象叫液化,由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现象叫凝华。
2.(2021七下·杭州开学考)下面叙述的四种产生“白气”的现象中,有一种“白气”产生的原因与其他几种都不一样,这一种“白气”是( )。
A. 夏天打开冰棒包装纸,常常会看到冰棒在冒“白气”
B. 冬天,户外的人嘴里不断冒出“白气”
C. 吸烟时, 嘴里喷出的“白气”
D. 夏天打开冰箱冷冻室的门,会冒出一股“白气”
【答案】 C
【解答】A.夏天,冰棒的温度很低,水蒸气在冰棒周围放热,由气态变成液态的水发生液化现象,“白气”就是液化而成的小水珠;B.冬天,人嘴里呼出的水蒸气温度较高,而户外的空气温度很低,此时水蒸气放热由气态变成液态的水发生液化现象,“白气”就是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C.吸烟时,从嘴里冒出的“白气”是没有完全燃烧的固态小颗粒;
D.夏天,打开冰箱门,里面的空气温度很低,而外面的空气温度很高,外面的水蒸气在冰箱门附近放热,由气态变成液态的水发生液化现象,而“白气”就是液化而成的小水珠。那么与其它三个不同的是C。
3. 如图所示四个实例中,与“雾凇”形成的物态变化相同的是(  )
A. 山间的“云海” B. 瓜叶上的“霜降”
C. 花草上的“露珠” D. 江河的冰雪“消融”
【答案】 B
【解析】解:冬天,空气中的水蒸气骤然遇冷直接变成小冰晶附着在花草树木上,就是雾凇,属于凝华现象.A、山间的“云海”,“云”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滴,属于液化现象,故A不符合题意;
B、瓜叶上的“霜”属于凝华现象,故B符合题意;
C、花草上的“露珠”,“露”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小水珠,属于液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江河的冰雪“消融”属于熔化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2018九下·浙江竞赛)在水沸腾时,有大量的气泡向上升,在气泡上升到水面前,则气泡中主要是( )
A. 小水珠 B. 热空气 C. 水蒸气 D. 其他杂质
【答案】 C
【解析】烧水至沸腾时会有两次出现气泡第一次是在沸腾前,是由于水温升高溶解在水中的空气逸出的气泡。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汽化的过程,由此可确定沸腾时的气泡中的主要物质。
【解答】沸腾是剧烈的汽化现象,是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汽化的过程,此时在液体底部出现的气泡,从下往上逐渐增大,气泡内主要是汽化的水蒸气,C选项正确。
故答案为:C
5.(2019七上·江干月考)已知液态氧气、氮气和二氧化碳,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的沸点分别是-183℃、-196℃和-78.5℃。如果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用降温的办法,用空气来提取这些气体,那么温度下降时首先液化被分离出来的是:( )
A. 氧气 B. 氮气 C. 二氧化碳 D. 整个空气同时液化无法分离
【答案】 C
【解析】沸点是物质液态和气态的分界点,一般情况下,物质在沸点以下为液体,在沸点以上为气态,那么哪种气体先达到沸点以下,哪种气体就先被分离出来。
【解答】如下图所示:
当空气的温度下降时,二氧化碳首先温度到达沸点以下,因此首先液化被分离出来的是二氧化碳,故C正确,而A、B、D错误。
故选C。
6.下列生括中的物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矫正近视眼,应配戴凸透镜制成的眼镜 B. 使用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时,一般要接三孔插座
C. 秋天早晨出现的雾,这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 D. 煤、石油、天然气、太阳能等都是可再生资源
【答案】 B
【解析】A、近视眼是由于像成在了视网膜的前方,近视要用凹透镜来矫正.故A错误;
B、有金属外壳的家用电器外壳如果漏电,人接触漏电的用电器,当有地线时,地线把人体短路,不会发生触电事故;如果没有地线,人加在220V的电源上,会发生触电,故外壳应与地面相连,即我们平时所说的接地.故B正确;
C、秋天早晨出现的雾,这是液化现象,需要放热,故C错误;
D、所有的矿产资源都属于非可再生资源,石油、煤炭、天然气都属于矿产资源,是不可再生资源.故D错误.
故选B.
7.(2021八上·鄞州月考)小宁喜欢冬天里的火锅和夏天里的雪糕。他发现:火锅沸腾时会冒“热气”;雪糕周围会冒“冷气”。以下是他对“冷气”和“热气”的思考,其中正确的是( )
A.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汽化成的水蒸气
B.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相同的,都是液化形成的小水珠
C.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小水珠,后者是水蒸气
D. “冷气”和“热气”本质是不同的,前者是液化形成的,后者汽化形成的
【答案】 B
【解析】从物质变化过程的转化切入解答。
【解答】雪糕周围冒“冷气”是因为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冰冷的雪糕液化成的小水珠,而火锅沸腾时冒“热气”,是因为火锅里蒸发出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遇到温度较低的空气液化成的小水珠,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8.(2021七下·海曙期末)在很多加油站都有这样的提示:“请熄火加油”、“请不要使用手机”等。这样是为了防止火花点燃汽油引起火灾,因为常温下汽油容易( )
A. 液化 B. 汽化 C. 凝华 D. 升华
【答案】 B
【解析】弄清初始态和终末态,从而确定物态变化的名称。
【解答】常温下,汽油由液态变成气态发生汽化现象,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9.(2021七下·余姚竞赛)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包上醮有酒精的棉花,如下图能反映温度计示数随时间变化情况的是(周围的温度不变)( )
A. B. C. D.
【答案】 A
【解析】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蒸发,蒸发吸热,据此分析温度计的示数变化规律。
【解答】温度计上的酒精吸收温度计的热量而蒸发,于是温度计的示数逐渐下降;当酒精完全蒸发后,温度计又吸收周围空气的热量,于是它的示数逐渐上升,直到与室温相等,故A正确,而B、C、D错误。
故选A。
10.(2021七下·镇海期中)下列方法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
A.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
B.瓶里的酒精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
C.把湿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
D.用扫帚把积水摊开
【答案】 B
【解析】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上方空气的流速;③液体的表面积,据此分析判断。
【解答】A.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通过升高温度和加大空气流速的方式加快蒸发,故A错误;
B.瓶里的酒精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通过减小上方空气流速的方式减小蒸发,故B正确;
C.把湿衣服放在通风的地方,通过加大空气流速的方式加快蒸发,故C错误;
D.用扫帚把积水摊开,通过加快液体表面积的方式加快蒸发,故D错误。
故选B。
11.(2021七下·鄞州期中)同学在“研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时,选用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片,分别在玻璃片上滴一滴水和酒精,放在同一张实验桌上,如图所示。观察图中情景可知,该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
A.液体的温度有关 B.液体的种类有关 C.液体的表面积有关 D.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
【答案】 B
【解析】探究一个因素对物理量的影响时,必须控制其它因素相同而改变这个因素,这就是控制变量法,根据题目描述分析哪个因素不同即可。
【解答】选用两块完全相同的玻璃片,分别在玻璃片上滴一滴水和酒精,则其它因素相同只有液体的种类不同,那么该同学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液体的种类有关,故B正确,而A、C、D错误。
故选B。
12.(2016·富阳)下面是对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做法的解释或现象的描述,其中正确的是( )
①生产面粉的车间应“严禁烟火”:是因为面粉颗粒很小,悬浮在空气中的单位质量的面粉与O2的接触面积较大,遇到明火易发生爆炸;②使用冰箱贮存食物可延长食物保鲜期:是因为冰箱内温度较低,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速率和食物被氧化的速率都较慢;③当水烧开时,能看到许多萦绕在锅盖上方的白色物质:是因为水烧开时,产生了大量白色的水蒸气;④铝比铁性质活泼得多,但铝制品比铁制品耐腐蚀得多:是因为铝表面能形成致密的氧化物薄膜,对内部的铝起到了保护作用;⑤用酒精擦拭皮肤后,相应部位有清凉感:是因为酒精具有杀菌能力,把细菌杀死所致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⑤
【答案】 C
【解析】(1)化学反应时,接触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
(2)降低温度可以抑制微生物的呼吸作用。
(3)水烧开时看到的白气实际上是液态的小水珠。
(4)致密的氧化膜能够有效 防止金属内部被进一步腐蚀。
(5)酒精易挥发,挥发是一种汽化现象,要吸收热量。
【解答】①固体表面积越大,反应速率越大,面粉遇到明火易发生爆炸,应严禁烟火,故①正确;
②降低温度可使微生物的呼吸作用减弱,繁殖速度减小,为延长食物保鲜期,应降低温度,故②正确;
③水烧开是看见的白气实际上已经是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珠,故③错误;
④铝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可起到保护作用,而铁形成的氧化物较为疏松,故④正确;
⑤酒精易挥发,挥发时吸收热量,具有清凉感与杀菌消毒无关,故⑤错误.
故答案为:C
二、填空题
13.在探究水的沸点实验中,小丽绘制出的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所示.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 ℃,水面上方的气压 标准大气压.为了探究水在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该 , 再观察水是否沸腾
【答案】 98;低于;撤掉酒精灯
【解析】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98℃,此时液面上的气压低于标准大气压;
要想证明水沸腾时需要吸热,则接下来的操作是撤掉酒精灯,观察水是否仍然沸腾.
故答案为:98;低于;撤掉酒精灯
液体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液体在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高,沸点越高;
液体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吸收热量
14.(2021·越城模拟)如图所所示,盛一盆水,在盆里放两块高出水面的砖头,砖头上搁一只比盆小一点的篮子。篮子里有剩饭、剩菜,把一个纱布袋罩在篮子上,并将纱布袋口的边缘浸人水里,就做成了一个简易冰箱。
(1)简易冰箱利用________来降低饭菜温度;
(2)若把简易冰箱放在通风处,饭菜可以保鲜更长时间,这是因为 ________。
【答案】 (1)水蒸发吸热
(2)增大液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加快蒸发
【解析】(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蒸发吸热致冷,据此解答。
(2)影响蒸发快慢的要素:①液体的温度;②液体的表面积;③液体上方空气流速。
【解答】(1)简易冰箱利用水蒸发吸热来降低饭菜温度;
(2)若把简易冰箱放在通风处,饭菜可以保鲜更长时间,这是因为增大液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加快蒸发。
15.(2019七下·宁波期中)“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百姓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_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________(填“会”或“不会”)沸腾。
【答案】 液化;不会
【解析】(1)水蒸气是无色、透明的气体,根本看不到,而我们看到的“白气”都是水蒸气放热液化而成的小水珠;
(2)沸腾时要不断吸热但温度不变;如果汤和水的沸点相同,则汤不能从水中吸收热量,自然不会沸腾。
【解答】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百姓喜爱。“炖汤”就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液化现象。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不会沸腾。
故答案为:液化;不会
三、实验探究题
16.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
【提出问题】液体蒸发快慢跟哪些因素有关?
【联系实际】①将湿衣服晾在太阳底下比在阴凉处干得快,摊开晾比叠着晾干得快,晾在通风处比无风处干得快;②相同条件下,将水和酒精同时擦在手臂上,酒精更容易干。
【作出猜想】猜想一: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跟液体________的高低、液体________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速的快慢有关。
猜想二: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________有关。
【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小明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的快慢与________是否有关。
【交流反思】该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________和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相同。
【联系实际】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________,请你列举一个应用该特性的事例:________。
【答案】 温度;表面积;液体的种类;液体表面积;温度;吸热;夏天在地上洒水来降温
【解析】【作出猜想】猜想一:太阳底下和阴凉处,二者温度不同;摊开与叠着,二者的表面积不同;通风和不通风,二者的空气流速不同;
猜想二:水和酒精,即液体的种类不同;
【进行实验】根据不同分析影响蒸发的哪一个因素不同即可;
【交流反思】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解答;
【联系实际】蒸发需要吸热,据此选择应用实例。
【解答】【作出猜想】猜想一: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跟液体温度的高低、液体表面积的大小和液体表面空气流速的快慢有关。
猜想二:液体蒸发的快慢可能与液体的种类有关。
【进行实验】如图所示,小明在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酒精,通过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探究的是酒精蒸发的快慢与液体的表面积是否有关。
【交流反思】该实验过程中需控制酒精的温度和液体表面上方空气流动速度相同。
【联系实际】我们知道液体蒸发时要吸热,应用该特性的事例:夏天在地上洒水来降温。
17.某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________有关。
(2)通过________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
(3)该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 于是继续进行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水和两滴水,如图所示,结果发现图甲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________(选填“质量”或“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否正确?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
【答案】 (1)表面积大小(2)A.C
(3)表面积;不正确;只有在水的质量相同时,先蒸发完的才快
【解析】(1)(2)影响蒸发的三要素为:液体的温度、液体上方空气流动和液体的表面积,根据控制变量法的要求判断;
(3)探究水蒸发的快慢与质量的关系时,需要控制水的温度、空气流动和表面积相同,而改变水的质量,根据图片确定他没有控制的因素。蒸发的快慢与水的质量和蒸发时间有关,只有控制水的质量相同时,蒸发时间短的才蒸发的快。
【解答】(1)通过A.B两图的对比,可知水的温度和空气流速相同,但蒸发的表面积不同,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大小有关。
(2)探究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必须控制水的温度和表面积相同而改变温度,故选AC;
(3)该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 于是继续进行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一滴水和两滴水,如图所示,结果发现图甲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实验设计环节看,他没有控制水的表面积相同;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不正确,理由是:只有在水的质量相同时,先蒸发完的才快。
四、解答题
18.小明了解了汽化的两种方式是蒸发和沸腾后.产生了疑问:“沸腾现象在实验过程中能够看到,液体各处都有产生气泡的情况,能够证明内部和表面都发生了汽化现象;但对于蒸发现象,如何能证明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呢?“你想如何证明这个问题呢?把你的设想写出来,并与周围的同学进行交流。
【答案】 解:在两个相同容器中装满水,一个容器敞口,另一个容器密封,使盖子与水面接触,过一段时间测出两容器内水的质量,如果两容器内水的质量不相等,则证明蒸发只能在液体表面进行,如果质量相等,则不能证明蒸发只在液体表面进行。
【解析】液体发生汽化时,液体由液态变为气态,液体汽化后,液体质量减少,可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装满水,一个密封,一个敞口,过一段时间后测出水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
19.(2021·乐清模拟)“温州鱼丸”是我市传统名点,被评为“中华名小吃”。

(1)烹煮鱼丸,要将鱼丸放入水中煮熟。鱼丸煮熟后,水一直沸腾,在这个过程中水温变化情况是________。
【答案】 (1)一直不变
【解析】沸腾是指液体受热超过其饱和温度时,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剧烈汽化的现象。
【解答】(1)液体沸腾过程中,液体的温度始终不变的;
故答案为:(1)一直不变;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