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2
0
2
1
人教部编版语文
六年级上册
习作:_____让生活更美好
1.写清楚某件事物让生活变美好的
经历,并把原因写具体。
2.认真修改自己的习作,分享习作。
习作要求
习作选材
欢欢:本次习作是半命题作文,所填写的内容是我们所要选择的材料。那么,是什么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呢?
美美:是啊,可以从个人的兴趣爱好方面去写,比如读书、集邮、看电影、唱歌、健身等;也可以从家庭日常生活的角度去写,如家庭聚会、全家旅行、亲子活动等。
乐乐:生活中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的事情有很多:科技发展,让我们的生活更加方便;音乐会让人放松、开心;种花可以给人带来成就感。
丽丽:可以从校园学习和生活的角度去写,比如自己和同学最喜欢的某项活动,自己参加了某个喜欢的社团等;也可以从自己养成的好习惯、好品格等方面去写,如做事认真、诚实守信、不怕困难、善于动脑等。
习作构思
1.补充题目。
首先根据所选的材料,把习作题目补充完整,所补充的题目能表达中心,突出主题。
习作构思
2.选取事例。
确定了题目后,要想一想哪件具体的事情能表现主题,把这件事对自己的影响说清楚。
习作构思
3.列出提纲。
想想这件事是什么时候发生的,是怎样一步一步影响自己的生活的,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应该怎样讲出这个故事……列一个简单的提纲。
习作构思
4.表达感受。
根据提纲把过程写清楚,写详细,同时把自己的感受和体会融入具体的事例中。
习作范文
古语有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是在告诉我们不要只读书,变成“两耳不闻窗外事”的读书虫,而应该多出去走走,见见外面的世界。把书本上的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不但能增长见闻,而且能获得很多乐趣。自从出去走了走,我发现:旅行让生活更美好。
到名胜古迹看一看,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当我怀着“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想法,和父母一同登上古长城,眺望蜿蜒伸向远方的古城墙时,我立刻被它的壮美打动。
旅行让生活更美好
点击词句段
①引用古语开篇,
引入话题。
②扣题
①
②
习作范文
以前,我对长城的了解都是从书中读来的;今天,我真的站在这巍峨的长城上面,觉得十分震撼。我踩着古老的青砖,一步步地往前走,看着坚固的烽火台,看着远处隐约的青山,不禁赞叹起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毅力,立刻感受到中国人的骨气与精神。我为之自豪和骄傲,自己也因
此挺直了脊梁。
到旅游景点走一走,能更好地体会古诗词的博大精
深。比如到姑苏,我想起了张继的《枫桥夜泊》,体
会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的真谛。
③
点击词句段
③以登长城为例,
把亲自登长城的
感受写了出来。
习作范文
比如到庐山,看一看庐山的瀑布,我想起了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这时才算读懂了“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豪迈。如果有机会,我还想去山东,登一登泰山,体会杜甫《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况味……
我喜欢旅行,喜欢一个人静静地坐火车看沿途的风景;我喜欢旅行,喜欢与家人、朋友一起欣赏祖国的山山水水。旅行不仅让我感受到了生活的快乐,还让我收获了许多在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正如宋代诗人陆游所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④
点击词句段
④把旅行与古诗名句
结合起来,产生了
更深刻的感悟。
⑤再次引用古诗名句,
说明旅行的意义。
⑤
习作范文
我喜欢旅行,旅行让生活更美好。
点击词句段
⑥结尾扣题
⑥
总
评
这篇习作开头和结尾遥相呼应,主题突出,中间三个自然段详略得当,写出了旅行带给小作者的丰富的体验和感悟。小作者能学以致用,引用古诗名句,这是这篇习作的一大特色。
宽容是一种美德,一种气度,一种修养。穿梭于茫茫人海,生活于市井百态,人与人之间难免会发生一些摩擦。面对别人小小的失误,如果能报以 微笑,淡淡地说上一句“没关系”,就可以化解许多的不愉快。
学习修改
繁华都市
过失
宽容的
这段话中有这样几处需要修改:一是“市井百态”用得不当,“市井百态”是指社会上出现的各种情态,不能说“生活于市井百态”;二是语句顺序颠倒,应该先写“生活于……”,再写“穿梭于……”,这样更有条理;三是“失误”用得不当,如果改成“过失”会更恰当;四是“如果能报以微笑”说得不够具体,改成“如果能报以宽容的微笑”会更好。
解
析
习作分享
欢欢:我的文章《运动让生活更美好》确实是围绕着“运动”这一主题来写的,把运动的经过、对自己的影响写得非常清楚,如果能再加上自己的感受就更好了。
乐乐:我的文章来自我的亲身经历。写的时候,我既写出了事情的经过,把画画让生活更美好的原因写具体了,同时也融入了自己的感受,所以读起来能让人体会到真情实感。
习作分享
欢欢:我的这篇文章《习字让生活更美好》思路非常清晰,把习字进步的过程、习字对自己的影响结合起来写,美中不足的是重点不够突出。
丽丽:我的写作过程很清晰,是因为我在写作之前列出提纲。比如我列出“因临帖不顺利而郁闷——受到老师鼓励后变坚定——继续练习有了小进步——意欲更上一层楼”这样的提纲。有了这个提纲,习作时要写哪些内容就一目了然了。
2
0
2
1
人教部编版语文
六年级上册
语文园地三
梳理出本单元“有目的地阅读”的基本策略和常用方法,并逐步养成根据阅读目的选择阅读方法的习惯。
交流平台
交流目标
1.读一读。阅读教材上学习伙伴交流的内容,说说学习伙伴主要交流了什么,梳理出“根据阅读任务选择合适的阅读材料”和“与阅读目的关联性不强的内容,可以快速浏览,以提高阅读速度”两种阅读方法。
2.想一想。回顾本单元课文,想一想围绕“有目的地阅读”这个阅读策略,在本单元的学习中还有哪些收获和心得,试着梳理出一些基本的阅读策略。
3.用一用。把本单元学到的阅读方法、阅读策略应用在其他的阅读中。
交流平台
交流内容
欢欢:我把“有目的地阅读”的一些基本策略进行了梳理,通常分这样几步进行:
1.明确阅读文章的目的和任务。
2.大致浏览文章,根据阅读目的确定相关段落和内容。
3.细读相关内容,选择合适的阅读方法。
4.查找其他资料,整合信息,解决问题,完成阅读任务。
范例展示
乐乐: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知道了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取的阅读方法和策略也不同,所以阅读时要根据不同的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
美美:学习伙伴讲了两种阅读方法,我也把常用的阅读方法进行了梳理:
阅读方法 运用方法的优点
浏览课文 迅速找到需要细读的内容,过滤一些跟阅读目的无关或者关系不大的内容,提高阅读速度。
寻找中心句 帮助我们快速抓住这个自然段的主要意思,以便决定接下来我们是否需要细读这一段。
概括段意 对段落的主要意思进行概括,把握主要内容。
对比筛选 通过对比筛选,去伪存真,避免走弯路。
提取关键信息 通过归纳的方式,从大量的信息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查找资料 对现有资料进行补充,以便获得的信息全面、新鲜、正确。
词句段运用
下课时
下面的句子写出了人对某件事入迷的样子。读一读,试着写一写类似的情景。
◇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
◇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入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
◇只见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好像在跟谁说悄悄话;忽然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再跟谁激烈地争吵。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一刻钟过去了,半小时过去了,罗丹越干越有劲,情绪更加激动了。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对他来讲好像已经消失了——大约过了一个小时,罗丹才停下来,对着塑像痴痴地微笑,然后轻轻地舒了口气。
先认真读一读题中所给的三段话,了解这三段话都抓住了人物的动作来表现人物的入迷,有的片段还抓住了人物嘴里发出的声音、脸上的神态或通过旁观者的感受来表现人物的状态,还有的片段运用了烘托的方法来表现人物的入迷。如,第一段话中,“一圈”“攒着”“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写出了同学们下课后挤在一起观看斗竹节人的投入情景;第二段话中,
老师来指导
通过“伸长脖子”“恨不能”“探过来”写出了后面的同学上课时被“我们”的竹节人吸引的样子;第三段话中,通过“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嘴里叽里咕噜的”“眼睛闪着异样的光”“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写出了罗丹修改雕像时的投入。
老师来指导
(1)他那精彩的演讲深深地吸引着台下的观众,上千人的会场鸦雀无声,她与所有的观众一样,坐直了身子,静静地听着,眼中却充满了晶莹的泪花。
(2)我家的小弟弟对动画片特别着迷,只要一看起来,就什么也不顾了,眼睛直勾勾地盯着电视屏幕,一动不动,任凭你怎么叫他,他也不理你。
答案供参考
(3)她急忙从书架上取下那本书,找个无人注意的角落蹲下,迫不及待地读起来,一页、两页……面部表情也随着书中的情节变化着:一会儿眉头紧锁,一会儿面带微笑,一会儿泪眼婆娑。直到书店的日光灯忽地亮起来,她才发觉自己已经蹲在那里读了两个多钟头了。
读下面的例句,注意加点的部分,想一想这样表达有什么好处。选择一个话题,用这种方法说一说。
人们认为天体上若有生命存在,至少应有这样几个条件:一是适合生物生存的温度,一般应在-50~150℃之间;二是必要的水分,生命物质诸如蛋白质、核酸的活力都和水紧密相关,没有水,也就没有生命;三是适当成分的大气,虽然已发现少数厌氧菌能在没有氧气的条件下生存,但氧气和二氧化碳对于生命的存在是极为重要的;四是要有足够的光和热,为生命系统提供能源。
可以用这种方法说明理由、表达观点……
竞选班级劳动委员
向妈妈请求,每周三放学后踢一会儿足球
先读一读例句,找出这句话的表达特点:这句话是“总—分”结构,先总说再分说;有序地列举出相关条件,逐条说明;几个条件之间用分号隔开。体会这种表达的好处:一是可以把观点表达得很清楚,便于读者抓住要点;二是可以把理由表达得很有序,条理清晰。
老师来指导
(1)竞选班级劳动委员,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品学兼优,有强烈的责任感,热爱集体,关心同学;二是有良好的素质,喜欢劳动工作;三是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四是有奉献精神,能热心地为班级和同学们服务。
答案供参考
(2)妈妈,我想每周三放学后踢一会儿足球,理由如下:一是踢足球有利于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成;二是踢足球有利于增强体质,促进身体健康;三是踢足球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四是踢足球有助于培养永不服输的精神。
答案供参考
春 日
[宋]朱熹
胜日寻芳泗水滨,
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
万紫千红总是春。
日积月累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①[春日]春天。②[胜日]天气晴朗的好日子。③[寻芳]游春,踏青。④[泗水]河名,在山东省。⑤[滨]水边。⑥[光景]风光景物。⑦[等闲识得]等闲:轻易,寻常,随便。容易识别的意思。⑧[东风]春风。⑨[万紫千红]形容百花齐放,色彩艳丽,或景象繁荣兴旺。也比喻事物丰富多彩。
作者我知道
朱熹(1130—1200),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溢文,世称朱文公。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
帮你解句意
风和日丽,游春在泗水之滨,无边无际的风光焕然一新。谁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风吹得百花开放,万紫千红,到处都是春天的景致。
首句“胜日寻芳泗水滨”,“寻芳”即寻觅美好的春景,点明了主题。下面三句都是写“寻芳”所见所得。次句“无边光景一时新”,写观赏春景时获得的初步印象。用“无边”形容视线所及的全部风光景物。“一时新”既写出了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焕然一新,也写出了诗人郊游时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觉。第三句“等闲识得东风面”,其中的“识”字承首句中的“寻”字。“等闲识得”是说春天的面容与特征是很容易辨认的。“东风面”借指春天。第四句“万紫千红总是春”,是说这万紫千红的景象全是由春光点染而成的,人们从这万紫千红中认识了春天,感受到了春天的美。
伴你欣赏诗
诗中的“泗水”暗指孔门,因为春秋时孔子曾在沫、泗之间教授弟子。因此所谓“寻芳”即指求圣人之道。“万紫千红”喻孔学的丰富多彩。诗人将圣人之道比作催发生机、点染万物的春风。这首诗表面描绘了春日美好的景致,实则是一首哲理诗,表达了诗人于乱世中追求圣人之道的美好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