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复习(课件共48页)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复习(课件共48页)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1-12-03 20:12: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化学(人教版)
九年级 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
单元复习(课件)
知识框架
考点讲练
01
难点突破
趁热打铁
02
03
04
01
知识框架
知识框架
金属和金属材料
金属材料
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
纯金属
物理性质
用途
合金
组成
特性
种类及用途
金属的化学性质
与氧气反应
与酸反应
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置换反应
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资源的利用
金属资源的保护
金属资源概况
铁的冶炼
防止金属锈蚀
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
开发研究金属的替代品
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02
考点讲练
考点一:金属材料
考点讲练
常见的金属材料包括 以及 。
纯金属
它们的合金
2.金属材料的利用史
1.金属材料的种类
①石器时代→②青铜器时代→③ 时代→④铝的利用→⑤各种多功能材料。其中人类最早利用的金属是 ,目前产量最高的金属是 。


铁器
(2)金属的特性
金属除了具有上述共同的物理性质外,在 、 、导电性、硬度等等方面有各自不同的特性,有的差别较大。如:铁、铝等大多数金属为银白色,而铜是   色,金呈   色;常温下,大部分金属都是固体,而   是液体。
密度
熔点
(1)金属所共有并区别于非金属的物理性质:
①常温下为 ;②有 ;③大多数为电和热的良导体;
④有 性;⑤密度和硬度较 ;⑥熔沸点较 。
固体
金属光泽
延展


3.纯金属
紫红


考点讲练
金属之最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
·目前世界年产量最高的金属:_____
·导电、导热性最好的金属:_____
·人体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_____
·硬度最高的金属:____
·熔点最高的金属:____
·熔点最低的金属:____
·密度最大的金属:____
·密度最小的金属:____









(3)金属的用途
金属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金属的用途,如 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常用来制电线、电缆; 具有导电性、导热性,用来制炊具: 的熔点高,可用来制灯丝等。



【注意】物质的性质并不是决定其用途的唯一因素,在考虑物质的用途时,还应考虑 、 、是否美观、使用是否便利,以及废料是否易于回收和对环填的影响等。
价格
资源
考点讲练
(2)合金的性质
合金跟组成的金属相比,硬度 ,熔点 。有的合金还有强度大,耐腐蚀等特性。
增大
降低
①铁合金:
和 是两种不同的铁合金,二者的区别在于 不同。生铁含碳量为 ,钢的含碳量为 。
考点讲练
4.合金
由一种金属与其他一种或几种 (或 )熔合形成的有 的 叫做合金。
(1)定义:
金属
非金属
金属特性
混合物
【注意】
1.合金属于 物,合金的形成过程属于 变化,合金中各成分仍保持原来的化学性质。
2.合金中一定含有金属,可能含有非金属。
物理
混合
(3)常见的合金材料及用途

生铁
含碳量
2~4.3%
0.03~2%
考点讲练
②铜合金:
铜合金主要有 (铜锌合金)和 (铜锡合金)。
黄铜
青铜
③钛和钛合金被认为是21世纪的重要材料,它具有很多优良的性能,如熔点高、密度小等,其抗腐蚀性能远优于不锈钢,因此被广泛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船舶、化工和通讯设备等,钛合金与人体有很好的“相容性”,可用来制造 。
人造骨
考点讲练
【巩固训练】
1.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中使用广泛。下列金属的用途利用了金属导电性的是(  )A.铜制电线 B.铁制铁锅 C.金制项链 D.铝制饮料罐
A
2.国产飞机C919机壳采用了先进的铝锂合金材料。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铝锂合金密度小 B.铝锂合金的硬度比纯铝大 C.铝锂合金抗腐蚀性强 D.铝锂合金是合成材料
D
考点讲练
【巩固训练】
3.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错误的是(  )A.常温下所有金属都是银白色的固体 B.用钨制灯丝 C.铜银等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D.用铝制高压电线
A
4.下列物质不属于合金的是(  )A.钢 B.铁矿石 C.生铁 D.青铜
B
考点讲练
【巩固训练】
5.如图进行金属片互相刻画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过程中,铜片发生了化学变化 B.该实验过程中,铜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 C.该实验说明:铜是由铜分子组成的 D.该实验说明:黄铜片的硬度比纯铜片大
D
考点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考点讲练
1.金属与氧气反应
(1)镁、铝等金属在常温下就能与氧气反应。
现象:金属镁、铝常温下在空气中表面 ,化学方程式: ; 。
2Mg+O2═2MgO
4Al+3O2═2Al2O3
(2)铁、铜等在常温下几乎不与氧气反应,但在高温时能与氧气反应。如铜在氧气中加热时会出现 的现象,化学方程式: 。
红色金属变为黑色固体
2Cu + O2====2CuO
逐渐变暗
(3)金等在高温时也不与氧气反应。
考点讲练
2.金属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
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位于____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_____,且金属活动性越强,反应速率越快。位于氢后面的金属不能与盐酸、稀硫酸反应。


3.金属与金属化合物的溶液反应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_____的金属能把位于______的金属从它们的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且越靠后的金属越容易被其他活泼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K、Ca、Na除外!)。
前面
后面
考点讲练
【巩固训练】
6.金属M与Cu(NO3)2溶液发生反应:M+Cu(NO3)2=Cu+M(NO3)2,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金属M不可能是铝
B.M一定发生反应:M+AgNO3=2Ag+M(NO3)2
C.若M为镁,恰好完全反应后,溶液质量较反应前减少
D.恰好完全反应后,M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一定由蓝色变为无色
D
考点讲练
7.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分别与足量的镁、锌两种金属反应,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产生氢气质量与反应时间之间关系的是(  )
B
考点讲练
8.在金属Cu、Al、Ag、Zn中,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但不能与稀硫酸反应的金属是(  )
A.Al B.Zn C.Cu D.Ag
9.一定质量的Mg、Al、Fe的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0.4g的H2。则该金属混合物的质量可能是(  )
A.2.4g B.3.6g C.4.8g D.11.2g
C
C
考点讲练
10.向含有Cu(NO3)2、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铝粉,使其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Cu2+、Ag+、Al3+ B.滤渣中一定含Ag、Cu、Al C.滤液中一定含Al3+,可能含Cu2+,一定不含Ag+ D.滤渣中一定含Al,可能含Cu、Ag
B
考点三:置换反应
考点讲练
1.概念:由一种 与一种 反应,生成另一种 和另一种 的反应,叫做置换反应。
单质
化合物
单质
化合物
3.通式:A+BC→B+AC
2.特点:“单换单”。
考点讲练
【巩固训练】
11.下列反应中,属于置换反应是(  )
A.C2H5OH+3O2 2CO2+3H2O
B.3MnO2+4Al 3Mn+2Al2O3
C.NaOH+HCl═NaCl+H2O
D.CO2+2NaOH═Na2CO3+H2O
B
考点四:金属活动性顺序
考点讲练
1.金属活动性顺序
金属活动性由强逐渐减弱
Ca
Na
Mg
Al
Zn
Fe
Sn
Pb
H
Cu
Hg
Ag
Pt
Au
K















2.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1)比较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_____,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靠前
考点讲练
2.判断某金属是否能与酸反应以及反应快慢。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且金属活动性越强,反应速率越快。
3.用于判断金属与混合盐溶液的反应先后顺序。
需要注意的是:
①金属与某些金属化合物发生置换反应,这些金属化合物必须是能溶于水的。
②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金属不能是钾、钙、钠,因为钾、钙、钠会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
考点讲练
【巩固训练】
12.把铁粉放入硝酸银、硝酸铜、硝酸锌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所得中滤液,一定含有物质的是(  )A.硝酸铁、硝酸锌 B.硝酸铜、硝酸亚铁 C.硝酸锌、硝酸亚铁 D.硝酸铜、硝酸铁
C
13.下列现象和事实,可用金属活泼性或活动性作出合理解释的是(  )①“真金不怕火炼”②铝的利用比铁和铜都晚 ③波尔多液不宜用铁制容器盛装 ④常温下,铝比铁抗腐蚀能力更强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A
考点讲练
14.有X、Y、Z三种金属,若将Z放入X的盐溶液中,Z表面覆盖有X;将Y和Z分别投入稀盐酸中,Y溶解而Z不溶.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A.X>Y>Z B.Y>X>Z C.Y>Z>X D.X>Z>Y
C
15.为了验证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只需进行其中三个就能达到实验目的,你认为不必进行的是(  )A.将镁片放入稀盐酸中 B.将铜片放入稀盐酸中 C.将镁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D.将铜片放入硝酸银溶液中
C
考点五:金属资源的利用
考点讲练
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地壳和浩瀚的海洋中。金属的存在主要有两种形式:
(1)单质形态:少数化学性质__________的金属,以单质形态存在,如________、______等。
很不活泼


(2)化合物形式:绝大多数金属都是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于矿石之中,如赤铁矿( )、磁铁矿( )、铝土矿( )等。
化合物
Fe2O3
Fe3O4
Al2O3
1.金属资源概况
考点讲练
2.铁的冶炼
(1)实验室模拟炼铁
①反应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实验装置
Fe2O3 +3CO===2Fe +3CO2
高温
③实验现象:
①红色粉末(氧化铁)逐渐变成 ,②澄清的石灰水逐渐变 ,③尾气燃烧产生 火焰。
黑色
浑浊
蓝色
考点讲练
④注意事项:
·首先检查装置的 ;
·先通一氧化碳气体(目的: ),然后再点燃最后的酒精灯,最后再点燃酒精喷灯。
·当红棕色粉末已转变成黑色后,停止加热,先撤酒精喷灯后再通一会CO(目的: ),直至玻璃管冷却。
·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有毒,可用 的方法处理,防止污染空气。
气密性
排尽装置内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点燃或收集
防止高温的铁粉再次被氧化
考点讲练
·原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工业上钢铁的冶炼
铁矿石、焦炭、石灰石、空气
·设备:________
高炉
·产物:________
生铁
·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有:
; ; 。
C+O2===CO2
点燃
CO2+O2===2CO
高温
Fe2O3+3CO====2Fe+3CO2
高温
【注意】石灰石的作用是使矿石中二氧化硅转变成炉渣而除去。
考点讲练
【巩固训练】
16.实验室用如图装置模拟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 B.应先加热Fe2O3,再通入CO C.红棕色的Fe2O3逐渐变黑 D.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后可直接排放
C
考点讲练
17.下列矿石与其主要成分对应不一致的是(  )
A.磁铁矿﹣FeCO3 B.铝土矿﹣Al2O3
C.钾长石一KAlSi3O4 D.黄铁矿一FeS2
A
18.下列关于工业炼铁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使用的设备是高炉
B.主要原料为铁矿石、石灰石、焦炭和热空气等
C.主要原理是:2Fe2O3+3C 4Fe+3CO2↑
D.主要产物为生铁
C
考点六:金属资源的保护
考点讲练
1.金属的锈蚀
(1)铁生锈的条件:铁同时与 、 接触.
氧气

(2)防止铁生锈的方法:①保持铁制品表面 ;②在铁制品表面喷涂 、 或 等;③在铁制品表面 , 如镀锡或铬等;④改变金属的 ,如加入铬、镍等做成不锈钢。
洁净、干燥
油漆
油脂
搪瓷
镀上其他耐腐蚀的金属
内部结构
2.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3.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严禁不顾国家利益的乱采矿。
4.开发研究金属的 ;
代用品
考点讲练
【巩固训练】
19.下列措施中,不能防止金属制品锈蚀的是(  )
A.在表面刷漆 B.改用不锈钢 C.在表面镀铬 D.用湿布擦拭
D
20.空气中含①N2 ②O2 ③稀有气体 ④水蒸气等成分,其中与钢铁生锈有关的是(  )
A.①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④
B
考点讲练
21.金属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利用与保护金属资源是现代公民的责任。下列有关金属资源利用与保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大力开采稀有金属矿物,以保障金属材料的供应
B.提高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率
C.采用多种有效防锈措施,可避免金属的锈蚀
D.用塑料代替金属制造管道和机器部件
A
考点讲练
2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铁锈的主要成分是Fe3O4 B.铁在干燥空气中容易生锈
C.铁锈可用于冶炼钢铁 D.生了锈的铁应随手丢弃
C
23.下列垃圾能用于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的是(  )
A.废电池 B.瓜果皮 C.塑料瓶 D.旧报纸
A
难点突破
难点一 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
【难点梳理】
1.比较不同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
2.判断某金属是否能与酸反应以及反应快慢(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且金属活动性越强,反应速率越快)。
3.判断金属是否与金属的化合物溶液反应以及反应先后顺序(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越靠后的金属越容易被其他活泼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需要注意的是:
①金属与某些金属化合物发生置换反应,这些金属化合物必须是能溶于水的。
②与某些金属化合物溶液发生置换反应的金属不能是钾、钙、钠,因为钾、钙、钠会先与溶液中的水反应。
【典例1】向Cu(NO3)2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Fe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再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发现有气泡产生。则对滤渣中固体成分推断正确的是(  )
A.滤渣中一定含有Fe、Cu、Ag
B.滤渣中一定含有Fe和Cu,一定没有Ag
C.滤渣中一定含有Cu和Ag,可能含有Fe
D.滤渣中一定含有Fe,可能含有Cu和Ag
难点突破
A
难点突破
【变式训练】向AgNO3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铝和铁的混合粉末,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浅绿色滤液。下列关于该滤渣和滤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B.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一定有沉淀产生
C.滤液中一定含有Al(NO3)3、Fe(NO3)2,可能含有AgNO3
D.滤渣中一定没有铝,可能含有银
C
难点突破
难点二 设计实验验证金属活动性顺序
1.比较两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法:
①加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越剧烈金属活动性越强;
②一种金属+另一种金属的化合物溶液。
【注意】当两种金属均为氢后金属时,只能选用方法②鉴别。
2.比较三种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方运:
(1)“三金+一酸”——适用于“二(氢)前一后”的金属;
(2)“两金+一化合物溶液”;
(3)“一金+两化合物溶液”。
注:(2)(3)中的“一化合物溶液”“一金”都是指活动性居中的金属。
难点突破
【典例2】某同学为验证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以下四种实验方案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
A.Mg丝、Cu丝、AgNO3溶液
B.Mg丝、Cu丝、Ag丝、稀盐酸
C.MgSO4溶液、CuSO4溶液、Ag丝
D.Mg丝、Ag丝、CuSO4溶液
D
难点突破
难点三 铁的冶炼
【典例3】如图是CO还原氧化铁的“微型”
实验装置。(夹持仪器等略),
已知:HCOOH H2O+CO↑,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所需CO可现制现用
B.此装置可节约用品,污染小,现象明显
C.实验时先挤压软塑料滴瓶,再点燃酒精喷灯
D.该实验中所涉及反应的基本类型有分解反应和置换反应
D
04
趁热打铁
趁热打铁
1.我国历史上出现过许多记载文明的书写材料。下列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竹简 B.青铜 C.丝帛 D.宣纸
B
2.下列关于金属材料的认识,正确的是(  )A.常温下,金属都呈固态 B.黄铜(铜与锌的合金)的硬度小于纯铜 C.合金都是由两种或多种金属熔合而成 D.生活中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铁
D
趁热打铁
3.将金属R投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锌片插入R的硫酸盐溶液中,有R析出,则R、Zn、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是(  )
A.Zn>R>Cu B.Cu>R>Zn C.R>Zn>Cu D.Zn>Cu>R
4.验证镁、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不能选用的是(  )A.MgSO4溶液 B.KCl溶液 C.稀硫酸 D.FeCl2溶液
A
B
趁热打铁
5.如图进行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
A.实验时需要先通入一氧化碳一段时间,才能点燃酒精喷灯 B.B处石灰水变浑浊可以说明A处反应已经发生 C.C处点燃酒精灯的作用是处理尾气防止空气污染 D.当A处固体变黑且被磁铁吸引,说明发生了Fe2O3+3CO Fe+3CO2的反应
D
已知:①铁粉、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均为黑色且四氧化三铁具有磁性;②氧化铁还原过程受温度影响是逐步进行的:Fe2O3→Fe3O4→FeO→Fe
趁热打铁
6.某博物馆藏有一柄古代铁剑,为防止其生锈,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
A.定期用清水冲洗,除去灰尘
B.放于体验区,让观众触摸
C.放在充满氮气的展览柜中 D.用盐水除去铁剑上的锈斑
C
7.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不包括下列的(  )
A.回收利用金属 B.寻找金属替代品
C.禁止使用铁制品 D.合理开采矿物
C
趁热打铁
8.铝、铁、铜是人类广泛使用的三种金属,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1)人们大量使用的是合金而不是纯金属,这是因为合金具有更多优良性能,例如钢比纯铁硬度   (填“大”或“小”)。(2)用下列试剂验证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能达到目的是   (填序号)。A.硫酸铝溶液 B.硫酸亚铁溶液 C.硫酸铜溶液(3)硫酸和盐酸都能除铁锈,写出盐酸与铁锈主要成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在反应:2Mg+CO2 C+2MgO中依据所学知识判断:在该反应中做氧化剂的物质是   ,被还原的物质是   。

B
Fe2O3+6HCl═2FeCl3+3H2O
CO2
CO2
趁热打铁
9.钢铁是重要的金属材料,人类每年要从自然界中获取大量的铁矿资源。(1)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   (填字母)。A.节约金属资源 B.合理开采矿物 C.防止钢铁生锈(2)铁矿石的种类很多,例如磁铁矿(主要成分Fe3O4)、黄铁矿(主要成分FeS2)及赤铁矿(主要成分Fe2O3)等。一般不选用    ,原因是   。
(3)炼铁的化学方程式   。
A
黄铁矿
污染大,铁含量低
Fe2O3+3CO Fe+3C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