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1《认识生物》复习课件(共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1.1《认识生物》复习课件(共22张PPT)
格式 ppt
文件大小 6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1-12-03 09:39: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复习课件
第一章 认识生物
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
【思维激活】
同学们都喜欢机器猫,其形象栩栩如生,可它是生物吗?你知道原因是什么吗?
一、观察——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方法
1.观察所用到的仪器:放大镜、_______、显微镜等。
2.观察所用到的工具:录音机、_______、摄像机等。
3.观察要求:
(1)目的_____。
(2)全面、细致和_________,及时_____。
(3)对于需要较长时间的观察,要有_____和_____。
(4)积极_____。
望远镜
照相机
明确
实事求是
记录
计划
耐心
思考
二、生物的特征
1.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1)特点:生物的一生需要不断从外界获得_________。
(2)举例:绿色植物从外界吸收___、_______和_________;
海豚_____大马哈鱼。
2.生物能进行呼吸:
(1)特点: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_____,呼出_________。
(2)举例:鲸需要时常浮出水面进行换气。
营养物质

无机盐
二氧化碳
捕食
氧气
二氧化碳
3.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1)特点:生物能将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多种_____排出体外。
(2)举例:人出汗,植物落叶。
4.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特点:生物能对外界各种刺激作出一定的_____。
(2)举例:含羞草叶受到_____时,展开的叶片会合拢。
5.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1)特点:生物体能够_________。生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
就开始_____下一代。
(2)举例:种子萌发,鳄类产卵,蘑菇_____。
废物
反应
碰触
由小长大
繁殖
生长
6.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1)特点:生物体的子代与亲代之间,有很多_____的特征,也
有_____的特征。
(2)举例:种豆得豆,同一株碧桃上的花有白色的、有粉色的
等。
7.生物的其他特征:例如,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_____构
成的。
相同
不同
细胞
【关键点拨】
1.科学观察的基本方式:
(1)直接用肉眼。
(2)借助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等仪器。
(3)利用照相机、摄像机、录音机等工具。
(4)有时需要测量。
2.生物的判断依据:
(1)是否具有生命现象。
(2)是否具备生物的特征。
①具有新陈代谢现象,包括营养、呼吸、排泄等。
②能够生长和发育。
③能够通过繁殖延续种族。
④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⑤既能适应环境,也能影响环境。
⑥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⑦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探究提升】
1.王小明想探究一朵桃花的结构,他应该用什么方法?
提示:观察法。
2.“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发绿的江水中到底有没有生物,王强和刘刚两同学争论不休,互不相让,你可以用什么办法帮助他们解决这一难题?
提示:可取一滴江水滴在玻片上,借助显微镜对其观察,可辨别江水中是否有生物。
3.举例说出人体怎样排出体内废物,植物怎样排出体内废物。
提示:人体呼出气体、排出尿液、出汗。植物落叶。
4.珊瑚和珊瑚虫哪个是生物?说明理由。
提示:珊瑚虫是生物,珊瑚不是生物。珊瑚虫具有生物的特征,珊瑚是珊瑚虫分泌的石灰质物质积在一起形成的,不具有生命的特征。
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思维激活】
同学们大部分时间生活在校园中,你知道校园中有多少种生物吗?用什么办法可以知道校园中的生物种类?
一、调查
1.调查:是_________常用的方法之一。
2.举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注意事项:首先要明确_________和调查对象,制定合理
的_________;调查过程中要如实记录;对调查的结果要进
行___________,有时还要用_________进行统计。
科学探究
森林资源清查
人口普查
调查目的
调查方案
整理和分析
数学方法
二、调查校园、公园或农田的生物种类
1.目的要求:
(1)了解、记录调查中看到的_____和它们的_________。
(2)尝试对调查的生物进行_____,初步认识_____________,
以及_________________。
(3)初步学会做_________。
2.材料用具:调查表,笔,_______,_______,照相机等。
3.方法步骤:选择_________→分组→设计_________→调查
→_____→整理。
生物
生活环境
归类
生物的多样性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
调查记录
望远镜
放大镜
调查范围
调查路线
归类
4.注意事项:
(1)设计合适的_______。
(2)认真观察,如实记录。
(3)不要损伤植物和伤害动物,不要破坏生物的生活环境。
(4)注意_____。
调查表
安全
三、生物的归类
分组讨论完成下表:
归类依据 类 别 举 例
形态结构特点 _____ 月季、樱花等
_____ 蜜蜂、鸽子等
_________ 蘑菇、霉菌等
生活环境 _________ 马、牛等
_________ 鱼、虾等
用途 _____ 水稻、小麦等
家禽 鸡、鸭、鹅等
家畜 猪、牛、羊等
_____ 狗、猫、鸟等
植物
动物
其他生物
陆生生物
水生生物
作物
宠物
【关键点拨】
1.生物科学研究方法:
(1)观察法:
通过观察某个实验现象得出结论。
(2)调查法:
通过某项调查,比如调查表等的形式得出结论(例如:调查某种遗传病)。
(3)控制变量:
研究某一方面对实验的影响(注意单一变量原则)。
(4)分析比较:
通过几组实验数据相比较得出结论(比如控制变量之类的题目)。
(5)抽样检测(注意随机性):
选取部分实验项目进行分析来估计总体(比如:调查某地某植物密度)。
2.分类标准不同结果不同:
对于同一种生物,分类标准不同其归类也不同。比如小麦,按照形态结构特点归类属于植物,按照生活环境归类属于陆生生物,按照用途归类属于作物。
【探究提升】
1.人口普查任务繁重,能否采取抽样调查的方式进行,以减轻工作量?
提示:不能。抽样调查是针对要调查的对象范围过大,不可能逐一调查时采取的方法,以样本的情况代表整体的情况。人口普查不同于一般的调查,只有对全国的人口进行逐一调查登记,才能准确摸清我国人口的数量、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等基本情况。
2.某小组在野外调查中记录了一些生物:玉米、蝗虫、蜘蛛、狗尾草、蘑菇、喇叭花。请选择一种合适的归类方式对这些生物进行归类。
提示:按照形态结构特点:玉米、狗尾草、喇叭花属于植物;蝗虫、蜘蛛属于动物;蘑菇属于其他生物。
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