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2 易燃物和易爆物安全知识同步测试卷— 2021-2022学年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一、单选题
下列爆炸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气球爆炸高压锅爆炸煤气爆炸轮胎爆炸火药爆炸氢气球遇火爆炸煤矿井内瓦斯爆炸
A. B. C. D.
下列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A. 甲烷 B. 二氧化碳 C. 氧气 D. 氮气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可随身携带的物品是
A. 食盐 B. 烟花爆竹
C. 汽油 D. 罐装液化石油气
危险化学品泄漏或爆炸事件常给我们敲响安全警钟,操作不当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 点燃氢气,提前验纯 B. 燃气泄漏,点火检查
C. 矿井作业,注意通风 D. 油库重地,严禁烟火
年月日,浙江温岭的槽罐车爆炸事故造成了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下列有关易燃物和易爆物的生产、运输、使用和贮存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生产:面粉加工厂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
B. 运输:为方便运输,将烟花厂建在市中心
C. 使用:家用天然气泄漏时,用打火机检测泄漏位置
D. 贮存:为节约空间,应将易燃物和易爆物紧密堆积
年月日,位于日本东京大田区的一家化学装置制造工厂发生爆炸。事故造成一死一伤,工厂损毁严重。安全事故无小事。下列图标与燃烧、爆炸无关的是
A. B. C. D.
点燃下列混合物,可能会发生爆炸的是
氮气和氧气 氢气和空气 煤气和空气 面粉尘和空气 一氧化碳和氢气
A. B. C. D.
下列有关爆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爆炸一定是化学变化
B. 急速燃烧都会引起爆炸
C. 可燃性的气体或粉尘与氧气接触一定会发生爆炸
D. 空气与可燃性气体混合遇明火不一定发生爆炸
年月日是第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下列做法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在加油站内加油时需要停车熄火,可以接打手机
B. 汽车着火事故只是偶然事件,家用汽车不需要配备灭火器
C. 乘坐地铁时,不能携带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
D. 手机充电器不使用时可以长时间插在插座上
下列措施中,符合易燃易爆物的安全要求的是
A. 为了安全,存放易燃物的仓库要尽可能封闭,不让风吹进来
B. 为了节约运费,把酒精鞭炮等物品同时装在货车上运送
C. 只要不影响工作,面粉加工厂的工人可以在车间吸烟
D. 生产酒精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
下图是某同学设计的一个可燃性气体安全点燃的装置,对此装置的评价和使用错误的是
A. 未经检验纯度的气体通过此装置后可安全点燃,不会发生爆炸
B. 要达到安全燃烧的效果,烧杯内的水可不浸没倒置漏斗的边缘
C. 此装置防止气体爆炸的原理是使不纯的气体不与燃着的气体直接接触
D. 此装置适用于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
如图,往容器内吹入一定量的空气,发生燃爆现象:硬纸板随热气流冲高,蜡烛熄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发生燃爆后体系的温度升高,氧气耗尽,蜡烛熄灭
B. 将面粉换成硫粉、煤粉、石灰石粉也可达到相同的效果
C. 在有限的空间作业,要谨防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爆事故
D. 实验用的容器不能用玻璃瓶
二、填空题
为了防止煤气中毒中毒,工人师傅常在煤气中加入微量的乙硫醇,乙硫醇具有很臭的气味。请回答:为什么常在煤气中加入微量难闻的气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空气中点燃乙硫醇,会生成水、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请写出乙硫醇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果晚上在家中闻到这种臭味,首先应做的是
A.开灯查看什么地方发生煤气泄漏 拨打电话报警
C.立即关闭煤气阀门,打开门窗 立即打开排气扇开关
通常检验煤气活塞是否漏气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天蚊虫比较多,时下的方法是用电蚊拍和杀虫剂。但是,“电蚊拍杀虫剂火”也就是说,电蚊拍一旦遇到杀虫剂,就是火拼的节奏。如图是实验验证的过程图:将杀虫剂喷向通电的电蚊拍,电蚊拍着火了。
电蚊拍着火原因是,杀虫剂中所含的除虫药物是可燃物,而“点火凶手”是___________。
空气清新剂也类似于杀虫剂,必须小心使用,因为成分里有多种可燃性溶剂,如乙醇,请写出乙醇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关于空气清新剂、杀虫剂等易燃易爆物品在家里存放和使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
A. 不要存放在靠近火源的地方
B.不要放在高温不通风的地方
C.使用时,静电产生的火花不可能会引起爆炸
三、简答题
如图是大连市地铁安检口处宣传牌的一部分,根据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为什么禁止携带压缩或液化氧气进入地铁站内?______。
白磷为什么被列入易自燃物品?______。
某煤矿曾发生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瓦斯是煤矿矿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它已成为煤矿事故的“头号杀手”。
煤矿瓦斯发生爆炸必须满足两个条件:
瓦斯的含量在爆炸极限范围内
。
为了防止煤矿的矿井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下列做法可行的是 填字母。
A.进矿井前先做灯火试验
B.工人必须戴安全帽才能进入矿井
C.矿井内要加强通风
D.安装瓦斯探头传感器监测瓦斯浓度
矿井下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发生后,专家提出了注入液氮灭火的方案。液氮可用于矿井灭火的原因是 、 写出两条。
年月日,天津港瑞海公司危险品仓库发生特别重大火灾爆炸事故,直接原因是厂区集装箱内的硝化棉因湿润剂散失出现局部干燥,在高温天气等因素的作用下加速其分解放热,积热自燃,引起相邻集装箱内的硝化棉和其他危险化学品长时间、大面积燃烧,导致堆放于该区域的硝酸铵等危险化学品发生了爆炸。
请根据上述真实情景,回答下列问题
硝化棉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__。
硝化棉自燃的原因是______。
硝酸铵爆炸时生成了氮气、氧气和水,写出硝酸铵爆炸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储存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厂房或仓库,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四、科普短文题
阅读下列科普短文。
提到炸药,同学们可能会想到战争和暴力了,但炸药的发明却促进了工业和经济的进步。我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国家,黑火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主要成分为硝酸钾、硫、木炭等。黑火药经点燃,发生剧烈燃烧,反应原理为:
黑火药经阿拉伯传到欧洲,随后各国化学家陆续研制出各种炸药,如意大利化学家索布雷罗发明的硝化甘油,爆炸时威力很大,但安全性很低。瑞典化学家诺贝尔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经过反复实验,研制出安全性很高的硝化甘油炸药,提高了它的利用价值。炸药的研发还在继续,安全烈性炸药不断问世,如、黑索金等。
黑火药推动了炸药的快速发展,它虽然已退出军事领域,但依然发挥着重要的民用价值,如制造焰火、定向爆破等。我国近年来研制的纳米级黑索金,在理论和实验制备等方面取得了突破,将会继续在工业和军事领域做出贡献。
请根据短文回答以下问题:
黑火药不需外界提供氧气也可以发生爆炸,这是其成分中的 生成氧气的结果。
通过阅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填字母。
黑火药作为一种古老的炸药,现已停止使用
黑火药能发生爆炸与它燃烧后生成气体并放出热量有关
使用危险物质时,我们应采取一些措施提高其安全性,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炸药属于易爆物,生活中我们有时会接触一些易爆物,下列建议正确的是 。
在加油站、加气站禁止接打电话
夜晚发现家中燃气泄漏要开灯检查
五、实验题
工厂的车间内悬浮着较多的可燃性粉尘,遇明火就会有爆炸的危险。如图所示是模拟粉尘爆炸的一个实验,在圆形金属筒里放入干燥的淀粉,放入一小团燃着的酒精棉团,盖上塑料盖阻燃材质,迅速鼓入大量空气。
实验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 。
实验中鼓入空气的作用是 。
实验中盖上塑料盖的目的是 。
下列情况不会发生爆炸的是 填序号。
金属筒不加盖 酒精棉团没有点燃 金属筒中装的是干燥的煤粉
从上述实验中,你总结出爆炸发生的条件是 。
面粉厂为了避免爆炸事故发生,应采取的安全措施 写一种即可。
六、探究题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帮助下围绕燃烧实验开展相关探究,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某可燃性粉尘颗粒大小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燃烧剧烈程度用燃烧产生的最大压力衡量,容器内壁的传感器可测出燃烧产生的最大压力。
实验过程中需改变的实验条件是______,不需改变的是可燃性粉尘的质量,容器的体积,打气筒的压力等。
实验测得可燃性粉尘颗粒的直径与燃烧产生的最大压力的关系如图乙所示,其原因是______。
兴趣小组另测得可燃性粉尘的浓度与燃烧产生的最大压力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结合图示信息,提出防止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烧的合理建议:禁止烟火;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解析】解:气球爆炸、高压锅爆炸、轮胎爆炸未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煤气爆炸、火药爆炸、氢气球遇火爆炸、煤矿井内瓦斯爆炸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选B。
2.【答案】
【解析】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甲烷是可燃性气体,二氧化碳、氧气、氮气都不是可燃性气体。
3.【答案】
【解析】食盐不属于易燃易爆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可以随身携带;烟花爆竹、汽油、液化石油气都属于易燃易爆物,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是不可随身携带的,故选 A。
4.【答案】
【解析】解:、点燃氢气,提前验纯,以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B、燃气泄漏,点火检查,可能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错误。
C、矿井作业,注意通风,能防止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D、油库重地,严禁烟火,能防止发生燃烧、爆炸,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
5.【答案】
【解析】解:、面粉加工厂内含有可燃性粉尘,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应标有“严禁烟火”字样或图标,故A正确;
B、由于易燃和易爆物品只要接触明火,或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就会产生燃烧和爆炸的危险,所以运输时,避开人口稠密区,防止爆炸时带来的灾难性后果,不能将烟花厂建在市中心,故B错误;
C、家用天然气泄漏时,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不能用打火机检测泄漏位置,故C错误;
D、存放易燃物和易爆物时,不能堆放得过高、过密,防止缓慢氧化放热达到其着火点,而发生燃烧或爆炸,故D错误。
故选:。
6.【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各个标志所代表的含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解答本题可根据图中所示标志的含义及题目的要求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解答】
A.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燃放烟花爆竹标志,与燃烧爆炸有关;
B.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火灾标志,与燃烧爆炸有关;
C.图中所示标志是塑料制品回收标志,与燃烧爆炸无关;
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吸烟标志,与燃烧爆炸有关。
故选C。
7.【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可燃性气体点燃时的注意事项,可燃性气体或粉尘如果混有空气或氧气点燃时可能发生爆炸,据此分析即可。
【解答】
氮气不具有可燃性,点燃不会发生爆炸,不正确;
为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会发生爆炸,所以正确;
煤气为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会发生爆炸,所以正确;
面粉尘是可燃性的粉尘,与空气混合点燃会发生爆炸,所以正确;
一氧化碳和氢气在没有氧气或空气时不能被点燃,不会发生爆炸,不正确;
故选B。
8.【答案】
【解析】爆炸不一定是由化学变化引起的,物理变化也可能引起爆炸,如高压锅爆炸等爆炸的发生一般要满足三个条件,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其含量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明火在有限空间内。
9.【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了解防止爆炸的措施、易燃易爆物品的安全知识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
A.在加油站内加油时需要停车熄火,不能接打手机,以防止产生的静电引发汽油蒸气发生爆炸,故选项说法不符合安全要求;
B.汽车着火事故只是偶然事件,但家用汽车仍需要配备灭火器,以便在发生汽车着火时能及时灭火,故选项说法不符合安全要求;
C.乘坐地铁时,不能携带酒精汽油等易燃易爆物品,以防止发生燃烧或爆炸,故选项说法符合安全要求;
D.手机充电器不使用时应及时拔下,不能长时间插在插座上,以防止发生危险,故选项说法不符合安全要求。
故选C。
10.【答案】
【解析】解:、存放易燃物的仓库封闭,空间有限,遇火易发生爆炸,故错误;
B、酒精和鞭炮属于易燃易爆物品,一辆货车上运送不安全,故错误;
C、面粉加工厂的空气中混有粉尘,遇明火易发生爆炸,所以工人在车间吸烟不安全,故错误;
D、生产酒精的车间里,所有的照明设备均采用隔离和封闭装置,可以防止发生爆炸,故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学生对发生爆炸的条件的知识掌握程度和在生活中知识的应用.
11.【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关键是要清楚怎么使用该装置,在漏斗上端点燃,一旦不纯,就在漏斗内引爆,但是由于不封闭,产生的冲击会在左侧开口释放,同时由于导气管在水下,所以点燃的气体不会引燃导管内的气体。
【解答】
A、未经验纯的气体通过此装置后,被点燃的气体和不纯的气体被水隔开了,可安全点燃,不会发生爆炸,A正确;
B、分析此装置,如果烧杯内的水没有没过倒置漏斗的边缘,不纯的气体也会被点燃,会引起爆炸,B错误;
C、此装置的原理是使不纯的气体不与燃着气体直接接触,不会发生爆炸,C正确;
D、被点燃的气体和不纯的气体是被水隔开的,所以,此装置适用于难溶于水的可燃性气体,D正确;
故选:。
12.【答案】
【解析】解:发生爆炸时有大量的热量聚集,故温度升高,由于消耗大量的氧气,故蜡烛会熄灭,故A正确;
B.石灰石粉不可燃,若更换为石灰石粉,无法达到相同效果,故B错误;
C.在有限的作业空间,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浓度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燃爆,所以要谨防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爆事故,故C正确;
D.实验要发生爆炸,故不能使用玻璃瓶,故D正确。
故选B。
13.【答案】因为一氧化碳有毒,而且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一旦发生泄漏,不易被人察觉,加入乙硫醇,一旦闻到难闻的气味,可以提醒人们早早采取措施;
;
;
将肥皂水涂抹在活塞处,如漏气,则有泡沫产生。
【解析】略
14.【答案】电流产生的热,使温度达到着火点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物质燃烧的条件和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根据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乙醇和氧气点燃生成水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解答】
“点火的凶手”是电流产生的热,使温度达到着火点;
乙醇属于可燃物,乙醇和氧气点燃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易燃易爆物接近火源容易被点燃,故A正确;
B.易燃易爆物放在高温处也会被点燃,故B正确;
C.静电产生的火花会引燃可燃物导致爆炸,故C不正确。
故填。
15.【答案】压缩或液化氧气具有助燃性且受热时体积易膨胀,可能发生危险;
白磷的着火点很低,只有,易发生自发的燃烧
【解析】解:压缩或液化氧气具有助燃性且受热时体积易膨胀,为了防止发生危险,所以禁止携带压缩或液化氧气进入地铁站内;故填:压缩或液化氧气具有助燃性且受热时体积易膨胀,可能发生危险;
白磷的着火点很低,只有,易发生自燃而引发火灾,所以白磷被列入易自燃物品;故填:白磷的着火点很低,只有,易发生自发的燃烧。
本题考查了消防安全知识等,难度不大。
16.【答案】遇到明火
、
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液氮汽化使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
【解析】煤矿瓦斯发生爆炸必须满足两个条件:瓦斯的含量在爆炸极限范围内遇到明火
可燃性的气体与空气或氧气混合后,如达到爆炸极限,遇明火或电火花等都可能发生爆炸工人必须戴安全帽才能进入矿井,与发生瓦斯爆炸无关
氮气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液氮汽化使温度降低、氮气能隔绝氧气。
17.【答案】易分解、有可燃性
分解放热,使温度达到了其着火点
配备消防器材或有明显的安全标志等
【解析】解:在高温天气等因素的作用下加速其分解放热,积热自燃,引起相邻集装箱内的硝化棉和其他危险化学品长时间、大面积燃烧,可知硝化棉具有的化学性质是易分解、有可燃性;
分解放热,温度达到可燃物着火点,就能燃烧;
反应物是硝酸铵,生成物是氮气、氧气和水,所以方程式是:;
储存有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厂房或仓库,应注意的问题是配备消防器材或有明显的安全标志等。
本题考查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解答本题关键是熟悉从题干中提取有用信息的方法。
18.【答案】或硝酸钾
【解析】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因为黑火药的三种主要成分硝酸钾、木炭、硫中只有硝酸钾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只有硝酸钾能生成氧气。
黑火药作为炸药,现在仍然在制造焰火、定向爆破等中使用。
任何可燃性气体或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都有可能发生爆炸。加油站、加气站周围空气中都有可燃性物质,所以在加油站、加气站禁止接打电话是正确的夜晚燃气泄漏,屋内充满可燃性气体,开灯的瞬间,在开关处会产生电火花,容易引发爆炸,所以夜晚发生燃气泄漏要开灯检查是错误的。故选。
19.【答案】听到“砰”的一声,爆炸的气浪将塑料盖掀起,燃着的酒精棉团熄灭
使淀粉充满整个金属筒,与空气充分接触
形成有限的密闭空间
可燃物在有限的密闭空间内,遇到明火急速燃烧,易产生爆炸
严禁烟火或改进加工设备以减少粉尘的产生等,答案合理即可
【解析】干燥的淀粉是可燃性粉尘,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易发生爆炸。
鼓入空气的作用是使淀粉充满整个金属筒,与空气充分接触。
如果不加盖,就不能形成有限的密闭空间,不会爆炸。
金属筒不加盖,不能形成有限的密闭空间,不会爆炸,故符合题意酒精棉团没有点燃,没有明火,也不会爆炸,故符合题意干燥的煤粉也是可燃性粉尘,与空气充分混合,遇明火会爆炸,故不符合题意。
可燃物在有限的密闭空间内,遇到明火急速燃烧,易产生爆炸。
为了避免爆炸事故的发生,面粉厂应采取禁止烟火或改进加工设备以减少粉尘的产生等措施。
20.【答案】可燃性粉尘的颗粒直径;
在相同条件下,可燃性粉尘直径越小,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充分;
通风降低粉尘的浓度合理即可
【解析】解:题目信息是要探究可燃性粉尘颗粒大小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所以要改变不同粒径大小的粉尘颗粒来观察实验现象,以总结颗粒大小对燃烧剧烈程度的影响;故答案为:可燃性粉尘的颗粒直径。
根据图乙的数据可以看出,在其他实验条件下相同的情况下,粉尘直径越小,接触面积越大,越易燃烧,造成压力升高越大;故答案为:在相同条件下,可燃性粉尘直径越小,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充分。
由兴趣小组另测得的可燃性粉尘浓度与燃烧产生的最大压力的关系图,最大压力随着可燃性粉尘浓度增加而增大,达到一定值后,随着可燃性粉尘浓度增加而减小,提出防止可燃性粉尘发生燃烧的合理建议:禁止烟火;通风,降低可燃性粉尘的浓度。故答案为:通风降低粉尘的浓度合理即可。
根据已有知识,在情景相似的情况下,进行知识地大胆迁移,是解决新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
第2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