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9课 秦统一中国
学习目标
1.知道秦的统一,了解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
2.了解秦巩固统一的措施及其对巩固国家统一的作用;探讨秦统一的意义。
【自主学习】
对照教材三个子目,勾划找出下列问题,并熟记要点。
1.秦统一六国的原因和过程以及秦统一的意义?
2.秦统一六国后在政治上采取了怎样的举措?
3.秦巩固统一的措施有哪些及其对巩固国家统一的作用?
一、秦灭六国
1.原因
材料一:诸子百家在思想上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追求“大一统”。所有的学派都呼吁赶快实现国家的重新统一,都认为天下没有共主是不正常的,这会让人心神不宁,必然导致天下混乱,战争连绵不断,民不聊生。
——张宏杰《简读中国史》
材料二:商君治秦……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 ——《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骜、王齮、麃公等为将军。
——《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
结合课本和三则材料思考:为什么秦能统一六国?
统一是民心所向
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
秦王嬴政招揽、重用人才
秦灭六国——概况
策略
时间
顺序
结果
秦灭
六国
公元前230-公元前221年
韩赵魏楚燕齐
远交近攻
完成统一,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阅读教材P44第二段内容,找出下列问题答案
公元前221年
咸阳
秦国的历史结束了
秦朝的历史开始了
秦朝统一
春秋争霸
战国兼并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
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秦灭六国——意义
丞相建议,在离都城很远的地方封几个王,李斯认为周亡皆因诸侯祸起。此举不可为。秦王心想:“真纠结啊,到底该怎么办”?
秦王在大殿观察大秦的地图和周朝的地图,内心郁闷:“哼!我大秦疆域辽阔,我却要同周一般称王,气哉”。
秦王日夜操劳国事,每天要看重达一百二十多斤的竹简奏折,他不断唉声叹气:“唉!统一之后,真是辛苦,连休息的时间都没有了,心好累”。
秦王的烦恼
烦恼一
烦恼二
烦恼三
称号不尊贵
国事繁重
疆域管理
功过五帝
德高三皇
伏羲、神农、燧人
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皇位世袭
皇帝独尊
皇权至上
皇帝制度
朕为始皇帝。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
天下之事无大小皆决于上。
01
02
03
天子独以印称玺”“命为制,令为诏,天子自称曰‘朕’
阅读以下史料,概括皇帝制度的特点。
称号不尊贵——
皇帝制度
总揽 大权
(行政)
(军事)
(监察)
奉
常
廷尉
少府
卫尉
宗正
郎中令
太仆
典客
治粟内史
阅读P45,完成中央政权机构示意图。
中央政府—
三公制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皇帝
国事繁重——
三公制
郡(守)
县(令或长)
乡、里、亭
郡县制
地方政府—
意义: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开创了此后我国历代王朝地方行政的基本模式。
疆域管理——
分封制 郡县制
划分原则
是否世袭
与中央关系
血缘关系
世袭
相对独立
地域
朝廷任免
中央直管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皇帝
太尉
丞相
御史大夫
郡(守)
县(令或长)
最高统治者
中央政府
地方政府
郡县制
三公制
皇帝制
影响: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影响深远。
君主专制
中央集权
政治——中央集权制度
唉!有些地方路宽阔有的太窄,朕马车差点过不去;找人问路,听不懂话,写出字,他又不认识;到楚国买纪念品,那里的人只认楚国的货币,秦国的钱花不出;我让他称一斤牛肉,他只给了八两,还说他们都是这么卖的;在酒楼吃饭,有些儒生在背后妄议国事。出来没半月,北方来加急文书,匈奴又侵犯我边疆地区...... 这样下去,怎能显示我大秦威严!
道路宽窄不一
语言文字不通
度量衡不统一
去全国巡游一番,真让朕大失所望!
思想混乱
货币不通
边疆危机
方面 内容 影响
文化
经济
交通
军事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
统一度量衡
统一文字(小篆)
统一车轨;修驰道;开灵渠;
统一岭南;派蒙恬北击匈奴;修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发展
有利于政令的顺利推行,有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便利了交通往来,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阅读P46-48,补充下列表格内容
巩固统一——措施
(小篆)
意义:有利于政令的推行;
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
文化上:统一文字
思考:如果同一个字有很多种写法,会给人们造成什么困扰?
我国幅员辽阔,方言众多。文字的统一对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有什么重要作用?
经济:统一货币
改变了以往币制混乱的状况,有利于国家对经济的管理,促进各地经济的交流。
秦
赵
燕
齐
魏
圆形方孔半两钱
统一货币。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的货币不统一,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货币。秦始皇统六国后,统一使用一种货币,规定黄金为上币,单位“镒”(合20两);铜为下币,单位“半两”。半两钱是秦国的货币,六国统一后改为方孔圆钱,推行全国。从此,方孔圆钱这种货币一直沿用了两千余年。
中国农业银行
度
量
衡
衡——重量
秦一斤约今250g
度——长度
秦一尺约今23.1cm
量——容积
秦一升约今202ml
经济:统一度量衡
巩固统一——措施
解决了各地换算之间的困难,便利经济的发展。
交通:统一(车同轨)车辆和道路的宽窄,修驰道
秦皇古道
为加强各地的交通往来,秦始皇下令统一车辆和道路的宽窄,并修筑贯通全国的道路,使秦朝的陆路交通四通八达。
秦驰道
战国时期,各国道路宽窄不同,车辆种类繁多,车轨尺寸混乱。秦统一后修筑了驰道、直道等统一规格的道路。为了保护路面,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规定车轨的统一宽度为6尺。秦代一尺合今23.1厘米,6尺即相当于现在的138.6厘米。
辽东
临 洮
秦把原来秦、赵、燕三国长城连接起来,再向东西延伸,使其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绵延1万多里,用以抵御匈奴的进攻。史称“万里长城”。
秦始皇派蒙恬击退匈奴,夺取河套地区;从内地移民垦田戍边。
军事:北击匈奴,修长城
灵渠
派兵统一了东南、岭南等地区,增设三郡。
为解决运输困难,开发南疆,派人开凿了灵渠。
沟通湘江和漓江,把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连接起来,便利了南北水利交通。
统岭南 ,凿灵渠,开发南疆
为中原与岭南地区的经济文化交流提供了有利条件。
北至长城一带
南到南海
西到陇西
东到东海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也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
秦朝的疆域
课堂小结
政治
经济
文化
交通
军事
秦灭六国
原因
过程
意义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民心所向;商鞅变法;善用人才
最高统治者称皇帝;中央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地方设郡县制
巩固统一
公元前221年-韩赵魏楚燕齐-秦朝建立,定都咸阳
①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征战混乱的局面,
②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半两钱);统一度量衡
统一文字(小篆)
统一车轨;修驰道;开灵渠;
统一岭南;派蒙恬北击匈奴;修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