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天门山》
教学目标:
一、读懂词句的意思,理解诗的内容,培养学生丰富的想像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体会作者高兴的心情以及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感受诗歌美的意境。
三、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感受诗中描写的景物,理解诗意,体会诗人高兴的心情以及热爱祖国河山的感情。
教学难点:
理解诗句意思,体验诗人的感情,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山河的感情。
课前准备:
1.学生课前搜集、背诵描写祖国壮美山河的古诗。
2.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导入
1.师出示“天”的甲骨文,教师引导学生认出并板书“天”。
2.师出示“门”的甲骨文,学生认读,教师板书“门”。补充“山”。
并引导学生想象天门山是怎样的。
3、师:正如你们说的这样,(出示注释1)天门山隔江相对,就像天设的门户,很有气势。
4、简介李白。(板书:李白)
5、公元726年,唐代大诗人李白经过天门山,提笔写下了《望天门山》。(板书:望)引导学生理解“望”的意思。
6、学生齐读课题,读出远看的感觉。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读古诗。
师:李白的《望天门山》描写了怎样的景物呢?请大家拿出语文书,把古诗自由读几遍。注意字音读准确,节奏读清楚,读完了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和课文的插图想一想诗的意思。学生自读诗句。
2.汇报自读成果(指名读诗),教师结合生字卡片指正读音。
3.初步指导读诗:再指名读诗,结合手势指导学生有节奏的朗读,再进行叠读古诗。
4.初步了解诗的内容。
师:一首诗是一首歌,一首诗也是一幅画。《望天门山》这幅画里有哪些优美的景物呢?下面请同学们静静地默读古诗,找一找每一句都有哪些景物,拿起笔圈画下来。(学生默读诗,边读边圈,教师边板书“景”)。
指名汇报。
师:现在我们都是李白,让我们一起乘着小船去“望天门山”。
三、精读感悟
引导学生依次学习四句古诗,帮助学生理解诗意,感受诗人高兴的心情和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四、链接拓展
1、引导学生明白借景抒情的写法,领悟诗人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反复吟诵古诗。
3、背诵古诗。
4、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其他描写祖国壮美山河的古诗。
5、作业:
画一画:今天我们跟着李白一起到天门山去旅游了一番,欣赏到了天门山雄伟俊秀的美景,你能用自己的笔把这些美丽的景色画出来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