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张PPT)
课前三分钟
叶绿素
1.光合作用:绿色植物通过 捕获太阳光,利用 (条件)提供的能量,在 (场所)中合成淀粉等 (产物),并且把光能转变为 ,储存在有机物中,这个过程就是光合作用。
既是生产有机物的“车间”,也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 ”。
“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①暗处理:将 运走或耗尽。②部分遮光:形成对照,变量是 。③水浴加热:将 溶解在酒精里,叶片呈现 。④漂洗加碘: 变蓝, 不变蓝。⑤实验结论: 是合作用的产物; 是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绿色植物用它制造的 来构建植物体,同时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光能
叶绿体
有机物
化学能
能量转换器
叶片中原有的淀粉
光
黄白色
叶绿素
未遮光部分
遮光部分
淀粉
光
有机物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第一节 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学习目标:
1.阐明光合作用的概念。
2.运用实验法检验法设计并完成探究活动“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
3.举例说明光合作用原理在农业生产的应用。
相互检查所勾画的重点!
独学:(P31—自主预习案)
展:
1、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得出的结论是?(课本P122勾画)
2、实验“收集金鱼藻在光下产生气体”其结果是什么?(课本P123-124勾画)
3、光合作用的公式、实质。(课本P124勾画)
4、种植农作物时怎样有效保证进行光合作用(课本P124-125勾画)
导学一:海尔蒙特实验
海尔蒙特是如何解释柳树增重的呢?
柳树增重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五年后
柳树增重80多千克
土壤仅仅减少100克
海尔蒙特的结论:水是合成柳树体内有机物的原料
导学二:普利斯特里实验
蜡烛熄灭
小鼠死亡
蜡烛没 熄灭
鼠正常活着
1、该实验是如何控制气体流动的呢?
2、该实验有几组对照?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3、如果在黑暗处进行该实验,会有怎样的实验现象
密闭的玻璃罩
结论:植物能够更新由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而变得污浊了的空气。
蜡烛熄灭、小鼠死亡
导学三:光合作利用二氧化碳为原料
绿色植物
小白鼠 (或蜡烛)
氧气
二氧化碳
后来科学实验证明,蜡烛燃烧或动物呼吸都会排出二氧化碳,消耗氧气,而植物的光合作用能够释放氧气,消耗二氧化碳。除水以外,二氧化碳也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
二氧化碳真的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吗?
导学四: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吗?
提示1:氢氧化钠溶液能够吸收二氧化碳。注意氢氧化钠有腐蚀性。
提示2:如何控制空气流动呢?
提示3:如何检测是否进行光合作用?
密闭的玻璃罩
淀粉
导学四: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吗?
实验变量是?
对照实验
变量控制
实验组(A组)
对照组(B组)
置于盛有氢氧化钠的水槽中
置于盛有清水的水槽中
A组
B组
步骤:
暗处理:处理一昼夜(消耗叶片中原有的有机物)
照光:然后一起移到阳光下照射几个小时。
酒精脱色:两装置中各取一片叶子,分别编号为一、二,放酒精中水浴加热,然后用清水清洗。
在一、二叶片上各滴上两滴碘液,观察。
导学四: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吗?
现象
结论
B组叶片滴加碘液变蓝
A组叶片滴加碘液不变蓝
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必需原料
导学四: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必须的原料吗?
A组
B组
浸入水中的黑藻在光照条件下有什么现象。
将带火星的卫生香伸入试管后,发生了什么现象?
分析该实验结果,获得的实验结论是什么?
产生气泡
卫生香复燃
黑藻在光下产生氧气
空气中氧气所占的比例所占的比例为21%,而物质的燃烧和生物的呼吸都会消耗大量氧气,为什么我们没有感觉到缺氧呢?
导学五: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绿色植物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维持了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导学五:光合作用还能产生氧气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导学六:光合作用的实质以及反应式解读
二氧化碳 + 水
有机物 + 氧气
光能
叶绿体
原料
条件
产物
光合作用的实质
物质变化:
无机物(二氧化碳、水)→有机物
能量转变:
光能→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光合作用的实质:
制造有机物,储存能量。
场所
导学七: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光照
二氧化碳
温度
水分
试管与灯的距离(厘米) 每分产生的气泡数(个)
10 20 30 40 60
25
10
5
分析:
1、金鱼藻和光源的距离远近与其产生的气泡数目之间有什么关系?
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如果将这个试管放在黑暗中,会有什么现象呢?
晚上,将金鱼藻放在盛有水的试管中,将试管先后放在离白炽灯不同的距离,观察试管中产生的气泡数目。
植物离光源越近,产生的气泡越多
没有气泡冒出
因为气泡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气泡越多,说明光合作用越强,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光照越强,光合作用越强
导学七: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照
导学七: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光照
种植过稀:因作物没有充分利用单位面积上的光照而造成浪费;
种植过密:因植株叶片互相遮挡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合理密植:可以让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茁壮成长。
合理密植
农业应用
合理密植、间作套种、延长光照时间
2、增加二氧化碳的浓度:
喷施二氧化碳、点蜂窝煤、施农家肥、定期通风
3、适宜的温度:
光合作用的温度大约为25~35 ℃,温度太低或温度太高,都不适宜进行光合作用
4、水分适量:
合理灌溉
导学七: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