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涉世家》复习

文档属性

名称 《陈涉世家》复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97.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0-14 15:07: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9张PPT)
《陈涉世家》复习
(一)文言文词法
通假字
一词多义
古今异义
词类活用
二、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2、固以怪之矣
3、为天下唱
4、将军身被坚执锐
“適” :通“谪”
“以” :通“已”,已经
“唱” :通“倡” ,首发
“被” :通“披”,穿着
   辍耕之垄上
   怅恨久之
之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楚人怜之
何陋之有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
不染……
会天大雨
会 与皆来会计事
去、往,动词 
补足音节,无义(调节音节助词)
的,助词
他,代词
宾语提前的标志,不译
取消句子独立性
适逢,恰巧遇到
集会
书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得鱼腹中书
一男附书至
军书十二卷
上使外将兵
将 项燕为楚将
出郭相扶将
广故数言欲亡
数 卒数万人
陈胜、吴广皆次当行
次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丛祠中
书写,动词
字,名词
书信
名册
统率,带兵,动词
将领,名词
搀扶
(shuò)屡次
(shù) 几
编次
旅行或行军在途中停留
行 行收兵
陈胜、吴广皆 次当行
三人行
为屯长
为天下唱
为 士卒多为用者
(若为佣耕)
为坛而盟
吴广以为然
愿为市鞍马
比 比至陈
天涯若比邻
行军途中(xíng)
行列(háng)
行走,走路
做,担任


修筑
认为
Wèi 为
等到
并列,接近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乃 陈涉乃立为王
家祭无忘告乃翁
弗胜,守丞死,乃入据
乃不知有汉
吴广以为然
然 然足下卜之鬼乎
屋舍俨然
然则北通巫峡

于是,就


竟然
是的,对的
不过,但是
……的样子
如此,这样
等 公等遇雨
等死,死国可乎
扶苏以数谏故
故 广故数言欲亡
(故弄玄虚)
故余虽愚
温故而知新
(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从民欲也
从 从流飘荡
从师学艺
欲 从民欲也
广故数言欲亡
(几欲先走)
诸位,表多数
同样
缘故,原因
故意
(故意)
因此,所以
旧的(旧知识),
原来的
依从
沿着、顺着
跟随
愿望(名词)
想要(动词)
扶苏以数谏故
吴广以为然
以 固以怪之矣
以激怒其众
祭以尉首
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杀之以应陈涉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
立 不当立
复立楚国之社稷
因为
认为
通“已”,已经
表目的,“来”

表地域的界限
表目的,“来”
认为
指立为国君
建立
亡 或以为亡
亡羊补牢
家破人亡
亡国之恨
皆指目陈胜
指 不能指其一端
人有百指
会天大雨,道不通
伐无道,诛暴秦
道 策之不以其道
不足为外人道也
益慕圣贤之道
逃走
丢失
死亡
灭亡
指点
指出
指头
道路。
道义。
正确方法。
说,讲。
学说
度 度已失期
关山度若飞
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
野芳发而幽香
发 一时齐发,众妙毕备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百发百中
dúo估计、推测
渡过、越过
征发
开放
发出
fà,头发
发射
或 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一食或尽粟一石
(或王命急宣)
或异二者之为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
间 中间如拉崩倒之声
遂与外人间隔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有的人
有时
(有时)
或许
私自,偷着,暗暗地
夹杂
间隔,隔开
量词
乃令符离人葛婴……
令 忿恚尉,令辱之
陈守令皆不在
命令。
让,使。
指县令。
1、怜——楚人怜之
古义:
今义:
2、往往——卒中往往语
古义:
今义:
爱戴
怜悯
到处
经常,副词, 表示某种情况时常存在或经常发生
3、会计——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古义:
今义:
4、亡——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古义:
今义:
集会商议
监督和管理财务的工作或从事该种工作的人员
逃走
死亡
5、间——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古义:
今义:
6、豪杰——号令召三老、豪杰与皆来会计事。
古义:
今义:
私自,偷着
中间,一定的时间和空间
指当地有声望的人
才能出众的人
一、名词作动词
例句: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置人所罾鱼腹中。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
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1 雨:这里是“下雨”的意思。
4 目:眼睛,这里是“用眼睛示意”的意思。
2 罾:鱼网,这里是“用鱼网捕”的意思。
3 篝:笼,这里是“用笼罩着”的意思。
二、形容词用作名词
例句:将军身被坚执锐
1 、坚:(坚固的)铁甲
2、 锐:(锐利的)武器
三、名词作状语
例句:乃丹书帛曰……
丹: 用丹砂
四、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例句:天下苦秦久矣。
固以怪之矣。
1 苦:以……为苦
2 怪:认为……奇怪
五、形容词的使动用意
例句:忿恚尉,令辱之。
忿恚:使……恼怒
(二)翻译下列句子
1、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2、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
征发贫苦人民去戍守渔阳,九百人临时驻扎在大泽乡。
3、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
恰巧遇到下大雨,道路不通,估计已经误了期限。
4、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如今逃跑也是死,发动起义也是死,同样是死,为国事而死好吗?
5、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如今假使把我们的人冒充公子扶苏和项燕的队伍,向全国发出号召,应当有很多响应的人。
6、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于是用朱砂在绸条上写了“陈胜王”三个字,再把绸条塞进人家捕起来的一条鱼的鱼肚子里。
7、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陈胜)又暗地里派吴广去驻地附近丛林里的神庙当中,天黑以后点上灯笼装“鬼火”,装做狐狸的叫声,向士兵们喊道:“大楚复兴,陈胜为王。”
8、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第二天,大家到处谈论这件事,都指指点点,互相示意地看着陈胜。
9、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忿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
(两个)军官喝醉了,吴广故意多次提出要逃走,使他们恼怒,使他们责辱他,借此来激怒士兵。
10、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
即使能免于斩刑,而戍守边塞的人十个中也得死去六七个。
11、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况且大丈夫不死则已,死就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啊。
王侯将相难道有天生的贵种吗?
(三)人物性格——陈涉:
《陈涉世家》陈涉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年轻时有远大的抱负,有反抗的精神;
勇敢机智,有政治远见,组织领导才干;
1、 《史记·陈涉世家》中表现陈涉青年时代远大抱负的一句话是:“ ”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2、今亡亦死, , 等死, ?
举大计亦死 死国可乎
3、且壮士不死即已, , !
死即举大名耳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四)回忆课文,根据课文内容回答
下列问题。
4、文中能表达超出当时一般农民的进步思想, 一句话是: !( 这也是陈涉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 )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①陈涉、吴广起义的直接原因(导火线)是: 。
②起义的根本原因是: 。

③陈胜、吴广起义的策略(提出的口号)是: 。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
天下苦秦久矣。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
唱,宜多应者。
2、陈胜为起义做了哪些舆论准备
◆用原文:
①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②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概括地回答:①置书鱼腹 ②篝火狐鸣
3、陈胜、吴广为什么在杀尉之后才“召令徒属”? “召令徒属”的目的是什么?
(1)在杀尉之后才“召令徒属”,表现谋划之周密,以防不测。
(2) “召令徒属”的目的是晓以利害,坚定起义信念。(OR:号召 “徒属”共举大计,争取“徒属” 参加起义。)
4、读“吴广素爱人……吴广为都尉”,用原文中的四个四字短语概括起义动员的经过。
①激怒其众 ②并杀两尉
③召令徒属 ④为坛而盟
5、第一段写“佣者笑而应曰”的作用是 。
反衬了陈涉年轻时就胸怀大志。
6、写出四条与“雄心壮志”或“报国之志”有关的诗句来。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③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④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⑤ 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
⑦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韩愈《左迁蓝关示侄孙湘》)
⑧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①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岳飞《满江红》)
②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③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
④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⑤ 愿得此身长报国,何须生入玉门关。(唐·戴叔伦《塞上曲二首》)
7、秦末农民起义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请据课文内容加以说明。(结合P187—T1-01)
①秦王朝残暴统治:“发闾左适戍渔阳”;“失期,法皆斩”;“天下苦秦久矣”。“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
②楚国人民的反抗要求。
▲原文:“发闾左适戍渔阳”;“失期,法皆斩”;“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解释下列词语。
《陈涉世家》
⑴辍耕之垄上……苟富贵
辍: 之: 苟:
⑵若为佣耕……屯大泽乡……皆次当行
若: 屯: 次:
⑶会天大雨……度已失期……亡亦死
会: 度: 亡:
⑷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举大计: 等: 死:
⑸扶苏以数谏故 以: 数: 故:
⑹身被坚执锐 坚: 锐: 社稷:
⑺楚人怜之……或以为死
怜: 或: 以为:
⑻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
诚: 诈: 唱:
⑼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
丹: 书: 罾:
⑽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
间: 篝火: 狐鸣:
⑾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旦日: 往往: 目:
⑿吴广素爱人……忿恚尉
素: 忿恚:
⒀尉果笞广……藉第令毋斩
果: 笞: 藉第令:
⒁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蕲下……比至陈
宁: 下: 比:
◆解释下列词语。——参考
《陈涉世家》
⑴辍:停止。 之:去、往。 苟:如果。
⑵若:你。 为:是。 屯:停驻。 次:编次。
⑶会:适逢,恰巧遇到。 度:估计,估量。
亡:逃走。
⑷举大计:发动大事,指起义。
等:同样。 死:为……而死。
⑸以:因为。 数:屡次。 故:缘故,原因。
⑹坚:指铁甲。 锐:指武器。 社稷:国家。
⑺怜:爱戴。 或:有的人。 以为:认为。
⑻诚:如果,假使。 诈:冒充,假托。
⑼丹:用丹砂。 书:写。 罾:用网捕。
⑽间:私自,偷着。
篝火:用笼罩着或装作鬼火。
狐鸣:装作狐狸嗥叫的凄厉声音。
⑾旦日:第二天。 往往:到处。
目:以目示意。
⑿素:一向,向来。 忿恚:使……恼怒。
⒀果:果然,果真。
笞:用鞭、杖或竹板打。
藉第令:即使、假若。
⒁宁:难道。 下:攻下,攻克。 比:等到。
6、①文中写陈涉动员起义“召令徒属”时,直接向封建统治者挑战,以激励众人的一句话是:“ ”
①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②陈胜在动员起义时,最具有鼓舞性,气魄雄伟、扣人心弦,能表现他的卓越的宣传能力的一句话是:
②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③李白曾豪迈的放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 。
③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