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欢迎走进
历 史 课 堂
汉武帝推进
大一统格局
第三单元:大一统的秦汉帝国
汉武大帝
西汉建立后,面临的是一种怎样的经济形势?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 ——《汉书·食货志》
汉初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荒凉景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如果你是刘邦,面对经济萧条,国家贫困的形 势,你会怎么做?
汉高祖
汉文帝
汉景帝
宽松政策 休养生息
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资治通鉴》
“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汉书·食货志》
文
景
之
治
刘彻(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
雄才大略汉武帝
刚即位时,汉武帝就面临着严重的考验!! 你能帮他解决吗?
汉初刘邦共封了七个异姓王和九个同姓王,他们在王国内可以任免吏,自征租赋,自铸钱币,自集军队……
刘胜的金缕玉衣
(玉2498片,金线1100克)
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千乘万乘,和天子一样威风。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
诸侯王拥兵自重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的号令,时刻有谋反的企图,作为皇帝怎么办?
困惑一
推恩令
皇帝
诸侯王
诸侯王
诸侯王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侯
中央统辖的郡
中央统辖的郡
削夺众诸侯,
推恩一妙计。
不费多少力,
再现大一统。
资料二: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王门下聚集许多宾客,常常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对中央集权很不利。
思想的不统一,不利于中央集权
此材料说明了什么
困惑二
用儒家思想来教化百姓,百姓就会安分守己,天下可以太平。儒家思想治国,既体现皇上的仁慈,又教化了百姓。 治理国家要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百姓无拘无束,可以对皇帝说三道四。 制定严厉刑法,对乱说者治罪,看今后谁还敢诽谤皇上?
儒家
道家
法家
“罢黜 百家, 独尊儒术”
董仲舒
废除诸子百家的主张, 惟独尊重儒家的学术, 把儒家思想作为封建 统治的正统思想.
凡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以从矣。
汉武帝如何强化监察制度的呢?
中央
地方
司隶校尉
督百官
监皇族
刺史(十三州部)
督地方官员
抑地方豪富
另外:任用侍从、宦官, 制约丞相权力。
困惑三
公孙贺为什么不肯当丞相
夏
商
西周
春秋
战国
战国
秦朝
战国
西 汉
匈
奴
西汉的开国皇帝是 ( )
A.汉武帝 B.汉景帝
C.汉文帝 D.汉高祖
2.以下四个皇帝的在位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汉高祖 ②汉武帝 ③汉景帝 ④汉文帝
A.①④③② B.③④①②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①
3.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
A.诸子百家 B.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 法家和墨家 D.道家和兵家
4、儒家学说被确立为正统思想,开始于( )
A 春秋 B 战国 C 秦朝 D 西汉
5、汉初分封诸侯王,汉武帝时削弱诸侯王国的力量,
共同目的是( )
A 加强思想控制 B 维护皇室子弟的利益
C 维护汉朝统治 D 加强中央集权
6、汉武帝大力加强监察制度,在中央设立( )
A 丞相 B 刺史 C 司隶校尉 D 御史大夫
7、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为了( )
维护皇帝的权威 ②恩赐亲戚
③ 巩固统一 ④ 加强中央集权
A .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
8、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有( )
强化监察制度 ②颁布推恩令,削弱封国的势力
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④ 休养生息
A .①③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③④
我是历史小专家
(1)汉武帝时大力推行儒学教育,在长安兴办太学。( )
(2)董仲舒建议汉高祖,允许诸侯王把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弟,建立较小的侯国。( )
(3)汉文帝时,西汉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进入鼎盛时期( )
辨别真伪!!
X
X
你
说
我
说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历史人物 你最欣赏或最钦佩谁 说说你喜欢或钦佩他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