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87.3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03 16:0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一、单选题
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是( )。
A. 《史记》 B. 《汉书》 C. 《齐民要术》 D. 《大明历》
下列有关贾思勰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制定了农历的二十四节气 B. 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
C. 强调要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 D. 强调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
能够汲取农民的生产经验,自己还在生产实践中证明和丰富了这些经验的历史人物是( )。
A. 张仲景 B. 华佗 C. 祖冲之 D. 贾思勰
我国南北朝时期有这样一位人物:他创制《大明历》;创造指南车、千里船等;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他是()
A. 祖冲之 B. 贾思勰 C. 郦道元 D. 毕昇
国际天文学界为纪念祖冲之的特殊贡献 ,在月球上以祖冲之名字命名了一座环形山你知道祖冲之在数学方面最大的贡献是
A. 撰写《水经注》 B. 编写《九章算术》
C. 推算圆周率 D. 发明十进位法
历史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领先世界近千年的杰出科学家是()
A. 贾思勰 B. 刘徽 C. 祖冲之 D. 顾恺之
东汉末年,书法成为一门艺术。到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楷书和行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有一位大书法家博采众长,诸体兼精,后人尊称他为“书圣”。他是( )
A. 锺繇 B. 王羲之 C. 王献之 D. 柳公权
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的标准书体是( )
A. 锺、胡书法 B. 碑刻书体 C. 颜体 D. 柳体
有“天下第一行书”美誉的是( )
A. 《洛神赋图》 B. 《张猛龙碑》 C. 《玄秘塔碑》 D. 《兰亭集序》
顾恺之的绘画作品最为突出的是( )
A. 人物画 B. 山水画 C. 风俗画 D. 花鸟画
“绘女史成箴图,赋洛神传佳画。”这是对下列哪一位人物成就的概括(  )
A. 贾思勰 B. 锺繇 C. 胡昭 D. 顾恺之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创造了璀璨的科技与文化。取得这些杰出成就的原因不包括()
A. 南方经济发展 B. 人民勤劳智慧 C. 民族大交融 D. 国家大一统
铜陵某中学学生在“学习与探究:佛教对中华文明的影响”活动中,下面四大名胜不符合主题的是()
A. 山西大同云冈石窟 B. 河南洛阳白马寺
C. 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 D.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诗句反映的时代是:
A. 宋齐梁陈 B. 秦汉唐宋 C. 梁唐晋汉 D. 宋元明清
二、材料解析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请把材料二的成果与材料一中的人物连接起来。
(2)图3是谁的作品?他的笔势有何特征?观察图4,结合教材,说出顾恺之作品的特点是什么。
(3)结合图5指出龙门石窟艺术主要受到什么宗教的影响。史料分为文献史料、实物史料和口述史料,龙门石窟属于其中的哪一类?
(4)由以上探究,你认为魏晋南北朝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对此你有何感想?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科技显辉煌】
材料一:
(1)结合图一和所学知识回答,祖冲之是哪一历史时代的人物?列举其相关的科技成就(一例即可)。
(2)图二人物是谁?该部著作有何历史地位?
【艺术放光彩】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 3)图一行书“飘若浮云,矫若惊龙”,图二人物画,人物传神,富有个性。两幅作品的作者分别是谁?
一个民族的文化,凝聚着这个民族对世界和生命的历史认知与现实感受,积淀着这个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行为准则,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的支柱和灵魂。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艺术篇】
材料一
【思想篇】
材料二子曰:“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
【科学篇】
材料三
(1) 图1中的文字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被称为 ______ ;书法在 ______ (朝代)以后成为专门供人们欣赏的艺术。图2是 ______ (人物)的书法作品,他将书法艺术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
(2) 材料二体现了孔子怎样的思想主张?谈谈这种思想主张对当今社会有什么作用。
(3) 材料三中的两位人物分别是我国古代著名的医学家和科学家,请说明他们的成就。
(4) 综合以上探究,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答案和解析
1.【答案】C
【解析】
依据所学可知,《齐民要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总结了农、林、牧、副、渔业等方面的生产技术的著作。
故选C。
2.【答案】A
【解析】
BCD.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建立了比较完整的农学体系,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要改进生产技术和生产工具,种植农作物要因地制宜等,故BCD正确。A.二十四节气在秦汉时就已经成熟,不是贾思勰的成就,故A不正确。故选A。
3.【答案】D
【解析】D.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的贾思勰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农学家,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总结了我国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生产经验,介绍了农、林、牧、副、渔业的生产技术和方法;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不误农时,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这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书,是世界农学史上的名著。故D正确。AB.二者都是东汉末年的名医,故排除。
C.祖冲之是南朝的科学家,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取得重大成就,故C错误故选D。
4.【答案】A
【解析】A.依据“他创制《大明历》;创造指南车、千里船等;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可知,祖冲之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他还对历法进行精细的观测和推算,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他还擅长机械制造,创造指南车、千里船等。故A正确。B.贾思勰的《齐民要术》,故排除B。C.郦道元是北魏时期地理学家,代表作《水经注》,故排除C。D.北宋毕昇的活字印刷术,故排除D。
故选A。
5.【答案】C
【解析】A.北魏著名的地理学家郦道元编写的《水经注》是一部综合性的地理学专著,记述了许多前人没有记载过的河流,全书以水道系统为纲,详细介绍了江河流经地区的山川城镇、地形物产、风土人情、历史古迹等,故A错误。
B.《九章算术》是东汉的张苍等所做,故B错误。
C.祖冲之是南朝的一位杰出科学家,他在数学、天文历法和机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祖冲之运用刘徽的方法,在世界上把第一个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即3.1415926 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约1000年,故C正确。
D.十进位法不是祖冲之发明的,故D错误。
故选C。
6.【答案】C
【解析】A.贾思勰是农学家,故A不合题意。B.刘徽著有《九章算术》,提出计算圆周率的科学方法,但与题意不符合,故排除B。C.祖冲之在前人的基础上,经过刻苦钻研,反复演算,将圆周率推算至小数点后7位数(即3.1415926与3.1415927之间),外国数学家获得同样结果,已是一千多年以后的事了,故C符合题意。D.顾恺之是东晋画家,故D不合题意。故选C。
7.【答案】B
【解析】B.东晋的王羲之(生活在公元4世纪),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被后人称为“书圣”,代表作是“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故B正确。A.锺繇(151~230)是东汉末、曹魏时期的书法家,被称为“楷书鼻祖”。故排除A。CD.王献之是王羲之的儿子,柳公权是唐代的书法家,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D。 故选B。
8.【答案】A
【解析】A.锺繇和胡昭是曹魏时的书法名家,西晋设置书博士,教学生学习书法,规定用锺、胡二人的书法作为标准书体。故A正确。B.碑刻书体出现在北魏,故排除B。
CD.颜体、柳体分别是由唐代书法家颜真卿和柳公权所创的两种字体,合称为“颜柳”有“颜筋柳骨”的说法。故排除CD。故选A。
9.【答案】D
【解析】
D.东晋的王羲之被后人称为“书圣”,集书法之大成,写出的字或端秀清新或“飘若浮云,矫若惊龙”。他的代表作《兰亭集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故D正确。
A.《洛神赋图》是东晋顾恺之的画作,故排除A。B.《张猛龙碑》是正宗北碑书体(楷书),被世人誉为“魏碑第一”,故排除B。C.《玄秘塔碑》是唐代书法家柳公权的楷书字体,故排除C。 故选D。
10.【答案】A
【解析】
A.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由于佛教盛行,宗教画占了主要地位。东晋的顾恺之是当时最著名的画家,他擅长的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顾恺之一生的创作很多,流传下来的作品有摹本《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故A正确。BCD.山水画、风俗画和花鸟画均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CD。 故选A。
11.【答案】D
【解析】顾恺之的画,不仅“画山有灵,画人传神”,而且文才出众,专心致力于艺术事业并达到痴呆的程度,历史上有“画绝、才绝、痴绝”的“三绝”美称,其作品有《洛神赋图》、《女史箴图》、《斫琴图》等神品传世。“绘女史成箴图,赋洛神传佳画。”是对顾恺之成就的概括。 故选:D。
12.【答案】D
【解析】
D.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先后出现了魏蜀吴三国鼎立,西晋东晋和南北朝很多政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我国少数民族的迁移又促进了民族融合,故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促使科学文化异彩纷呈的原因不包括统一局面的形成,故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3.【答案】C
【解析】
C.位于陕西西安的秦汉时期雕塑艺术作品中的杰作秦始皇陵兵马俑坑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秦朝修建的秦始皇兵马俑地下军阵,排列整齐,兵马俑面向东方象征着秦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的丰功伟绩,当时佛教尚未传到中国,所以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与佛教无关,故C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佛教有关,但不符题意,故排除ABD。
故选C。
14.【答案】A
【解析】A.根据题干信息“南朝四百八十寺”并结合所学可知, 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故 A正确。BCD.这三项均和题干信息不符,故排除BCD。
故选A。
15.【答案】(1)图1:贾思勰所著。
图2:祖冲之将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第七位数字。
(2)王羲之;“飘若浮云,矫若惊龙”;顾恺之擅长人物画,线条优美活泼,人物传神,富有个性。
(3)佛教;实物史料。
(4)异彩纷呈;异彩纷呈的魏晋南北朝文化,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的聪明智慧、刻苦钻研的精神。为此,我们应该感到无比自豪和骄傲。(言之有理即可)
16.【答案】(1)南北朝,他最早把圆周率的数值计算到小数点以后第七位数字。(其他成就亦可)。
(2)贾思勰。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内容完整的农书,对后世农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3)王羲之、顾恺之。
17.【答案】【小题1】甲骨文;东汉;王羲之。
【小题2】主张:体现了孔子“仁”的主张,他提出“仁者爱人”,即要有爱心和同情心。作用:对于当今“和谐社会”及“和谐世界”的构建有重要意义。
【小题3】华佗:东汉末年的名医,发明“麻沸散”,创编“五禽戏”等。祖冲之:南北朝时期的杰出科学家,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以后的第七位数字,即3.1415926和3.1415927之间,这项成果领先世界近千年;创制出当时最先进的历法《大明历》等。
【小题4】自觉学习和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保护它的发展;努力学习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发展做贡献,国家强大就会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创造更好的条件;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有一个科学、正确的态度,既要去其糟粕,更要取其精华,使其在我们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成为我们创造历史新辉煌的重要推动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