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论厄运(3份课件)(苏教版必修5)

文档属性

名称 语文:论厄运(3份课件)(苏教版必修5)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2-10-14 16:48:47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论厄运
———[英]培根
『走近作者』
弗兰西斯·培根(Francis Bacon ,1561—1626):
英国哲学家和科学家,在文艺复兴时期被尊称为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
被马克思称为“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名言: 知识就是力量。
《论说文集》《论人生》。
『思考』
划出文章的层次并说出各层大意
『层次分析』
第一层:引用名言与神话指出“战胜厄运令人惊叹”,对厄运无所畏惧的人才是 “真正的伟人”。
第二层:用《圣经》、圣诗指出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
第三层:用比喻与对比说明厄运中孕育着希望,更能显示出我们最美好的品格。
思考:用一句话概括培根的观点。
我们要以坚忍的品德战胜厄运。
划出《论厄运》中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
『作者观点』
“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
“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
“真正的伟人,是像神那样无所畏惧的凡人。”
“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难能可贵。”
『作者观点』
“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绝非没有希望。”
“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暗淡的背景,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映衬于明丽的背景”
“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
“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
真正的伟人,是像神那样无所畏惧的凡人。
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难能可贵。
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暗淡的背景,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映衬于明丽的背景。从这图象中去汲取启示吧。
『谈谈你的理解』
真正的伟人,是像神那样无所畏惧的凡人。
伟人:
凡人:
他无所畏惧而成就了自己的伟业
他也不可避免地要遭受厄运
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难能可贵。
坚忍,是一种平和的心态,是一种开阔的胸襟;是一种成熟的潇洒,是一种淡定的从容;是一种悲天悯人的宽容和理解,是一种饱经沧桑的充实与自信;是一种大浪淘沙后透明清澈,是一种惊涛骇浪后的风平浪静。坚忍,不是苟且偷生,不是逆来顺受,而是一种积极的心态,是一种勇敢面对厄运的精神。
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暗淡的背景,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映衬于明丽的背景。从这图象中去汲取启示吧。
明丽的花朵:
暗淡的背景:
人的奋斗与抗争
人生中的厄运
英雄主义
逆境观
引用论证
对比论证
比喻论证
举例论证
“无所畏惧”
“勇敢战胜”
“坚忍”
环环相扣,层层深入 分析周密严谨,见解深刻独到
不幸可能成为通向幸福的桥梁。——日本谚语
仲尼厄而作《春秋》。――司马迁《报任安书》
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塞内加《论天意》
灾祸是一个人的真正试金石。——鲍蒙特与弗莱彻《荣誉之胜利》
苦难磨炼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富勒《至理名言》
在厄运中满怀希望,在好运中不忘忧虑,这样便能泰然担待祸福。——贺拉斯《歌集》
有关厄运的名言警句
思考并讨论:
在人生道路上,顺境和逆境总是交替出现的。因此,一个人的成才环境总是有利有弊。我们应该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环境,在逆境中磨炼自己,相信梅花香自苦寒来,皇天不负苦心人。积极与逆境作斗争,并善于抓住顺境这一点,在顺境之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抓住机遇,扬长避短,努力成才。让自己在这难得地机遇里快速的成长发展。促使自己在学习上不断进步。
谁都希望自己的生命航程是一帆风顺的,谁都不想受到命运的愚弄。然而,良好的愿望并不能代替现实,身处逆境之中不要因为一时一地的得失,而或喜或忧。正所谓得何足喜,失何足忧。因为生命不可避免遭逢低谷,但生命又是顽强的,往往当人们为之哀伤叹息时它又焕发出新的活力 。 所以我们要一次又一次的在失败中学会战胜自己,战胜脆弱,学会坚强地去面对人生中的暴风雨。学习如是,工作如是。在失败面前勇敢地站起,你便成功了一半。当你再踏上人生征途时,路就会在你脚下延伸,只要你继续在一望无边的大海上扬帆,风便会从你的四面八方吹来……
『课外作业』
背诵文中重点句子;
收集与厄运、困难有关的材料,同时联系自己的实际,就如何面对逆境写一则座右铭。
延伸阅读:课后阅读《读本五》中《人生三境》。(共12张PPT)
苦难磨炼一些人,也毁灭另一些人。 ——富勒《至理名言》 烈火试真金,逆境试强者。 —塞内加《论天意 》
没有经历过逆境的人不知道自己的力量。 ——琼森《确实可靠》
厄运在同一条路上漫游,时而降临于这个人,时而降临于另一个人。 ——埃斯库罗斯《被缚的普罗米修斯》
仲尼厄而作《春秋》。 —— 司马迁《报任安书》
《论厄运》
— 培根
培根(弗兰西斯)(FrsncisBscon,1561-1626)
英国哲学家,近代欧洲唯物主义经验论哲学的奠基者。 出生于贵族。12岁人剑桥大学学习,毕业后曾为驻法国大使的随员,回国后专攻法律,当过律师和国会议员。后担任掌玺大臣、大法官等要职。晚年被控受贿,离开政界,从事著述。主要著作有《新工具》、《学术的进步》等。
反对经院哲学,主张哲学与自然科学结合起来,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口号。把阻碍人们认识的各种错误观念和偏见,归纳为四种,称作“四种假相”,并对之作了详尽的分析和批判。肯定自然界的客观存在,世界是物质的,构成个体事物的基本成分是“简单性质”;物质和运动不可分离,运动的形式是多样的;物质运动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主张面向自然,认识自然,征服自然;认为“人是自然的仆役和解释者”,“要命令自然就必须服从自然”。强调感觉在认识中的作用,认为一切知识的观念都来源于感觉。但也肯定理性的作用,主张把感觉经验和理性思维结合起来。重视科学方法的研究,提出归纳法,即以感觉经验为依据,对感性材料加以整理、分析,上升到最普遍的原理,发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但他承认上帝存在,灵魂不死,接受了中世纪以来颇为流行的“两重真理论”。
  本文选自培根的《培根论人生》一书。本书英文版书名《随笔》,拉丁文版书名《道德与政治论文集》。中译本书名译作《培根人生论》
  
  这本书,虽然篇幅不大,但却是世界散文和思想史的一块绝世瑰宝。它兼有散文、论文和随笔的意义,可以说这是作者:学智慧与人生经验的结晶,凝聚了文艺复兴以后欧洲古典人文主义者的价值观念和政治理想。四百年来此书经久不衰,被译成世界上的几乎所有文字,一直是世界上所公认最受公众劭池的不朽名著之一。
三层意思环环相扣、逐层深入,见解不断丰富
切入题目,为后面自己的观点张本
第二层(“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比对所罗门财 富的刻画要更生动”)
指出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
第三层(“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结尾)
说明厄运中孕育着希望
第一层(开头——“横渡波涛翻滚的生活之海的”)
划出《论厄运》中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名言警句
“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
“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难能可贵。”
“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
“真正的伟人,是像神那样无所畏惧的凡人。”
“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显示的。”
“最美的刺绣,是以明丽的花朵映衬于暗淡的背景,而绝不是以暗淡的花朵映衬于明丽的背景”,“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两句未点出“厄运”、“美德”等字眼,能体现作者观点,但不是最能体现,它们是用比喻、对比给文章增添了诗意。
谈谈自己对这些名言警句的理解
通过刚才找到的句子,思考培根要大家以怎样的态度面对苦难呢?
“无所畏惧”、“勇敢战胜”、“坚忍”
课堂拓展
回顾篇目《我与地坛》(史铁生)
厄运带给了史铁生什么?
厄运对于史铁生来说究竟是什么?
结合自己谈谈对厄运的理解。
课外拓展
《读本》上选了王蒙的《人生三境》
写一篇200字的读后感(写出自己对待人生的见解与看法)(共25张PPT)
《论厄 运》
临清市第二中学
授课人 王泽宾
导语
同学们知道所听乐曲的名字吗?知道作者是谁吗?知道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的吗?
我们难以体味贝多芬被剥夺聆听权力是怎样的悲切 ; 我们难以想象海伦 凯勒的世界是怎样漫长的黑夜 ! 酷刑摧残了司马迁的躯体,史册中却弥漫着这位历史巨匠睿智的思绪;智障阻碍了舟舟的发育,而音乐王国里却激荡着灵动的乐曲。
苦难有非凡的意义,生命有崛起的尊严。创造历史的是民众,点亮历史的是英雄。 今天让我们走进培根的哲理散文——《论厄运》,深入体味厄运里的酸甜,苦难中的尊严。
学习目标
1. 读对音,写对字,记住作者常识。
2. 品读凝炼语言,体味深沉哲理。
3. 培养正确面对逆境的态度。
前置测评
一.字音
汲( )取 焚( )烧 恶劣( ) 暴露( )
二.字形
三.常识
作者是 , 国哲学家,科学家。

fén
liè

宛如 坚忍 横渡 颂歌 汲取
弗兰西斯·培根

作者常识
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英国著名的唯物主义哲学家、科学家。他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巨人中被尊称为哲学史和科学史上划时代的人物。马克思称他是“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 。第一个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人。
火山爆发
洪水暴发
地震海啸
2001年美国9· 11恐怖事件(3000人丧生)
2003年全球性非典(死亡919人)
护士长叶欣
题解
何为“厄运”?试着举例说说。
那种造成
巨大痛苦
的事件和
遭遇
个人不能抗拒的天灾人祸,例如遭遇乱世或灾荒,患重病乃至绝症,挚爱的亲人死亡等。(自然厄运)
个人在生活中遇到的重大挫折,例如失恋,婚姻破裂,事业失败等。(社会厄运)
文本读析
一、诵读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划出最能体现作者观点的名言警句,说出好在哪里。
(1)好的运气令人羡慕,而战胜厄运则更令人惊叹。
(2)超越自然的奇迹,总是在对厄运的征服中出现。
(3)真正的伟人,是像神那样无所畏惧的凡人。
(4)幸运所需要的美德是节制,而厄运所需要的美德是坚忍;后者比前者更为难能可贵。
二、背诵品味 咀嚼体味精妙语言。
通过警句,引用原话,概括我们应怎样对待厄运呢?
三、观看图片,选择一张让你最感到震撼的,谈谈感受。
要“无所畏惧”“坚忍” “征服厄运”。
文本读析
(5)一切幸运都并非没有烦恼,而一切厄运也绝非没有希望。
(6)人的美德犹如名贵的香料,在烈火焚烧中散发出最浓郁的芳香。
(7)最美好的品质也正是在厄运中被显示的。
你能想到哪些对你影响巨大,让你终身难忘的人物事例呢?
他们都是在逆境中奋起成功的典型。
孔子、司马迁、韩信、史铁生、朱彦夫、
张海迪、黄舸等;
惠灵顿、海伦.凯勒、保尔·柯察金、霍金、
罗斯福等。
根据刚才的想像与记起的名句,请同学们将自己对
“苦难”的态度写成一段100字左右的短文,用5分钟。
逆境中自助者自有一条突围之路,自弃者则被世界抛弃。笑傲江湖,直面人生。不要抱怨生活给予了太多的磨难,不必抱怨生活中有太多的曲折。大海如果失去巨浪的翻滚,就会失去雄浑;沙漠如果失去了飞沙的狂舞,就会失去壮观;人生如果失去了磨难,也就失去了生存的意义和魅力。
失败不该成为颓丧、失志的原因,应该成为新鲜的刺激。要相信只有产生痛苦的东西才能带来欢乐。磨难固然使你千疮百洞,殊不知,这些记忆恰如荆棘丛中的花枝,萦绕成岁月的花冠。
当堂训练
相关链接
(1)我要扼住命运的喉咙! ——贝多芬
(2)苦难是一所最好的大学。 ——高尔基
(3)以勇敢的胸膛面对厄运。 ——贺拉斯
(4)逆境总是有的,人生就是进击。 ——冯定
(5)逆境是通往真理的第一条通路。 ——拜伦
(6)只要你不跪下,你永远不比别人矮! ——杨蓉
(7)不是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裴休
(8)患难困苦,是磨炼人格之最高学校。 ——梁启超
(9)交好运时要谨慎,遭厄运时要忍耐。 —— 英国谚语
(10)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
但不能被打败。 ——海明威
结语
人生既有灿烂的阳光,也会有凄冷的风雨。直面人生,就是正视人生中的苦、乐、顺、逆,勇敢面对生活中的选择和考验,拥有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和通达乐观的健康人格。
在人生长河中,我们需要面对的将很多很多。本课重点探讨的是人生的大思考:“生存与毁灭”、“顺境与逆境”。有过这类的思考后,我们的意志才会坚强,脊梁才会挺直,生命才有力量!
作业
1、记住格言中的任意8条和自己写的座右铭,同桌问答。
2、任选下列文题之一,完成写作,字数约400字。
(1) 《论自强》
(2) 《当我失明之后》
(3)《假如地球不再转动》
谢谢各位老师观赏!
谢谢各位同学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