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八下《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语文八下《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5.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4-08 14:46: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2 《五柳先生传》同步练习及答案
重庆观音桥中学 陈南
一、狠抓基础
1.给加点字注音。
好读书( ) 嗜酒( ) 黔娄( ) 衔觞( )
箪( ) 俦( ) 吝情( )
2.解释下列加点字。
(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__________ (2)造饮辄尽__________
(3)性嗜酒__________ (4)每有会意__________
(5)不汲汲于富贵__________ (6)极其言,兹若人之俦乎__________
(7)晏如__________ (8)以乐其志__________
3.翻译下列各句。
(1)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衔觞赋诗,以乐其志21世纪教育网
4、本文是一篇 ,作者 , (朝代)著名诗人,我们在上学期曾学过他的散文《 》。
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是作者以史传的手法所写的一篇自传。
B.这篇自传是用第一人称叙说的。
C.这篇自传使我们了解陶渊明具有甘守贫贱、不慕荣利、恬淡宁静的高洁品质。
D.这篇文章简练而生动,富有幽默情趣,给我们塑造了一个淡泊自得的隐士形象。
6.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
A.兹若人之俦乎? B.或置酒而招之。 C.无怀氏之民欤? D.葛天氏之民欤?
7.简答题
(1)根据课文第一段,说说五柳先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2)课文第二段的“赞”,归纳了五柳先生哪两个特点。
二、强攻阅读
(一)课内精段阅读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8.上文中的“先生”指的是__________时期的________,号__________。
9.给加点的字注音。
嗜____________ 辄____________
10.解释加点的字。
(1)或置酒而招之__________ (2)环堵萧然__________
(3)期在必醉__________ (4)短褐穿结__________
11.对下列句子里虚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亦不详其姓字(其:他的)
B.因以为号焉(因:因此)
C.既醉而退(既:已经)
D.以此自终(以:用)
12.对下列句子朗读停顿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B.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
C.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
D.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
13.将下面的话翻译成现代汉语。
(1)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2)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14.怎样正确地评价他的居住习惯和生活细节?
(二)课外美文阅读
吕蒙正不计人过
吕蒙正相公①不喜记人过。初参知政事②,入朝堂,有朝士③于帘内指之曰:“是小子亦参政耶!” A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其同列④怒,令诘其官位姓名,蒙正遽止之。罢朝,同列犹不能平,悔不穷问⑤,蒙正曰:“一知其姓名,则终身不能复忘,因不如无知也,不问之何损?” B时皆服其量⑥。
注:①吕蒙正相公:吕蒙正宰相。相公,古代对宰相的称呼。吕蒙正,北宋人,曾三任宰相,为人正直敢言。②参政知事:副宰相。③朝士:有资格入朝廷的中央官吏。④同列:同在朝廷做官的同事。⑤穷问:彻底追究。穷,穷尽,完结。问,追究。⑥量:度量,气量。
1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不喜记人过( )
②是小子亦参政耶( )
③蒙正佯为不闻而过之( )
④蒙正遽止之( )
16.下列句中的“之”所指的对象是谁?请用直线连接起来。
①有朝士于帘内指之曰 A同列
②蒙正遽止之 B朝士姓名
③不问之何损 C吕蒙正
17.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A、B两个句子。
A:
B:
18.本文赞扬了吕蒙正怎样的品格?从吕蒙正身上我们得到哪些启示?21世纪教育网
(三)现代文阅读
①中学阶段,学生的学习成绩好坏,与能否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密切相关。因此,中学生应当特别重视学习方法。
②法国17世纪杰出的数学家、哲学家和科学方法论者笛卡尔说:“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
③现代社会知识剧增,时代对我们提出了越来越严格、越来越多样化的学习要求。只凭“铁杵磨绣针,功到自然成”的方式进行学习,肯定无法适应。在今天和明天的学习中,学习的成败决不仅仅取决于勤奋、刻苦、耐力,也不单纯跟花费的时间、精力成正比,更主要的是要有学习效率。效率从何而来?爱因斯坦的公式“W=X+Y+Z”给了我们有益的启示。这里,W代表成功,X代表勤奋,Z代表不浪费时间,少说废话,Y代表方法。方法对勤奋和惜时的效果起着增加和抵消的作用,只有正确的方法才能保证学习成功。
④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形成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英国有位社会学家,曾经调查了几十位诺贝尔奖金获得者。这些获奖者大多认为,学生在学习期间,最重要的是掌握学习方法。蒋南翔先生曾作过一个生动的比喻。他说:一个猎人到森林里去打猎,要准备猎枪和干粮。如果一个学生在学校里,只知道积蓄知识,而不懂得与此同时,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那么,他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就像猎人走进森林,只带干粮没带猎枪一样。没有猎枪,干粮带得再多,也会很快地消耗殆尽。如果有一支猎枪,并能运用自如,那么还愁没有吃的吗?这番话比喻生动,意味深长,说明掌握学习方法对学生来说何等重要。
⑤好的学习方法还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法国著名生理学家贝尔纳曾深有体会地说:“良好的方法能使我们更好地发挥天赋的才能,而拙劣的方法则可能阻碍才能的发挥。良好的方法能使学生在知识的密林中成为手持猎枪的猎人,获得有效的进攻能力和选择猎物的余地。”1980年,美国哈佛大学物理系教授、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史蒂文·温伯格曾对《科技导报》记者说,很重要的素质是向知识的“进攻性”,不需安于接受书本上给你的答案,要去发现有什么与书本不同的东西。这种素质可能比智力更重要,往往是区别最好的和次好的学生的标准。
19.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文章是从哪三个方面论证中心论点的?21世纪教育网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 第④段引用了蒋南翔先生一个生动的比喻,其中“猎枪”比喻的是什么?“干粮”比喻的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 第⑤段中加点的“这种素质”指的是什么?(限30字以内作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参考答案
一、狠抓基础
1.hào shì qián shānɡ dān chóu lìn
2.(1)何处 (2)到……去;每每,总是 (3)喜好 (4)对精神实质有所领会
(5)急切追求的样子 (6)推究;代词,指五柳先生类 (7)安然自若的样子 (8)使……欢乐
3.(1)不因为处境贫困而终日愁苦,不为了富贵而急切追求。
(2)一边喝酒一边作诗,来使自己的情志得到欢乐。[来源:21世纪教育网]
4、传记 陶渊明 东晋 《桃花源记》
5.B(是用第三人称叙说的)
6. B
7.(1)是一个爱好读书、不慕荣利、安贫乐道、忘怀得失的封建时代知识分子的形象。
(2)①不愁贫贱,也不追求富贵。 ②怡然自乐,返璞归真,希望过先民那种纯朴天真的生活。
二、强攻阅读
(一)课内精段阅读
8.东晋 陶渊明(或陶潜) 五柳先生
9.shì zhé
10.(1)有人 (2)墙 (3)希望 (4)破、坏
11.B 12.B
13.(1)平时悠闲平静少说话,不去追求名利。
(2)心中便忘记了得失,用这种生活态度过自己的一生。
14.他洁身自好,不慕荣利的思想值得学习,但他消极避世,放浪形骸的行为并不值得效法。
(二)课外美文阅读
15.①过错 ②这 ③假装 ④立刻,急忙
16.①——C ②——A ③——B
17.A:吕蒙正假装没听见就走过去了。B:当时的人都佩服他的度量大。
18.赞扬了吕蒙正不记人过的品格。在日常生活中,对别人应有宽宏大度,不计个人得失的胸怀。
(三)现代文阅读
19. 中学生应当特别重视学习方法。
20. (1)方法对勤奋和惜时的效果起着增加或抵消的作用,只有正确的方法才能保证学习成功。(2)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学生形成学习能力的重要环节。(3)好的学习方法还有助于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
21. “猎枪”比喻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干粮”比喻积蓄的知识。这样生动形象地写出掌握获得知识的方法的重要性,用此来强调并证明了中心论点,指明掌握学习方法比积累知识重要。
22. 向知识的进攻性,不安于接受书本上的答案,发现与书本不同的东西。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