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第一高级中学2022届高三上学期11月阶段性检测地理试卷(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65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03 10:50: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地 理 2021年 6月 17日 9时 22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
将 3 名航天员顺利送人太空。他们将进驻天和核心舱,完成为期 3 个月的在轨驻留,开展机械臂操作、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出舱活动等工作。由喀什(38°26'N,76°43'E)、佳木斯(46°29'N,130°46'E)及阿根廷(38°11'S,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70°08'W)组成深空站(用来和航天器进行通信测量以及发号施令的观测站)将为上述活动开展担负
起通信保障。完成下面小题。
第 I 卷(选择题)
5.三个深空站地方时出于同一个日期持续时间为( )
一、单选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3 分) A.3 小时 16 分 56 秒 B.7 小时 19 分 28 秒
云巴是由车载电能驱动、无人驾驶、低噪音的短途和小运量轨道交通系统,平均速度不超过 25Km/ C.10 小时 36 分 24 秒 D.13 小时 36 秒
小时 2021 年 4 月,我国首条“云巴”在重庆投入试运营。完成下面小题。 6.航天员在轨驻留期间,地球上不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是( )
A.佳木斯正午太阳高度先增后减 B.阿根廷各地昼夜时长差值由大变小
C.喀什日落旗杆影子朝向东南 D.索马里沿海地区渔获量较小
下图为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成员在武夷山东、西坡考察山地植被时,绘制的两坡相同植被。完成
下面小题。
1.在大、中城市的下列区间,最适宜布局“云巴”的是( )
A.市中心--郊区 B.居住区--医院、学校
C.工业区--商业区 D.文教区--工业区
2.“云巴”在中、大城市投入运营( )
①提升城市交通出行效率 ②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③促进城市各功能区形成 ④完善城际之间人口流动
7.某研学小组成员对山地矮林的描述为:“矮林分布海拔较高,且多呈低矮,树干弯曲多分枝”。
A.①② B.②③
据此推测山地矮林的生长环境可能为( )
C.③④ D.①④
A.低温、干燥、多风 B.高温、干燥、无风
2021 年 9 月 6-9 日,第 20 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在长春净月经开区的农
C.低温、湿润、无风 D.低温、湿润、多风
博园开幕,以“发展智慧农业、引领产业发展、增强交易功能、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展示包括地
8.影响武夷山相同植被带在东、西坡分布的海拔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方土特产,农特产品,手工艺品,特色服装刺绣,食药健康食品,文化艺术品等。长春是东北地区的
A.热量 B.水分
天然地理中心、东北亚几何中心、东北亚经济走廊的中心。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C.地形 D.土壤
3.长春农博会的发展不利于( )
今年 9月 9日,非洲热带国家喀麦隆被当地人称为“小巴黎”的巴纳“突降大雪”,到处白雪皑
A.优化产业结构 B.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皑,很多地方的积雪厚达 5公分以上,这在当地有记录气象史上几乎是从来没有出现过的事情,人们
C.促进产品宣传 D.扩大企业交易市场
都兴高采烈地玩起了雪,进入了狂欢的状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伴随着多次农博会的召开,净月经开区的会展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主要的区位优势有( )
9.喀麦隆“突降大雪”十分罕见,当地产生这一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
① 经济开发区,生态环境质量较好 ② 城市中心区地域广大,有发展空间
A.对流旺盛 B.冻结层低
③ 交通便利,基础配套设施比较完善 ④ 依托省会城市职能,会展资源丰富
C.大气平稳 D.水汽充足
第 1页 共 6页 ◎ 第 2页 共 6页
10.巴纳地区“下大雪”,说明( ) 14.棚架避雨栽培技术的作用不包括( )
A.生态环境持续恶化 B.全球从间冰期进入冰期 A. 控制土壤水分 B.减少农药用量
C.全球变暖导致极端天气 D.粗放经营引发自然灾害 C.抑制病菌繁殖 D.增加昼夜温差
浮游植物通常指浮游藻类,是渔产潜力估算的重要指标之一。左图示意尼洋河,某科研小组在 4 15.一般来说,葡萄开花前覆膜,葡萄采收完揭膜。覆膜期间,若天气晴朗,应把棚膜卷起,使其多
个采样点同时调查了四个河段(上、中、下游和汇入口)浮游植物群落的组成、丰度(指单位体积游 接受阳光照射和散去闷热,以增强光合作用,以利营养积累,增进果实着色和品质。据此判读,下列
植物个体数量)等。右图为该流域浮游藻类的空间变化状况,研究表明其变化与水温和营养盐正相关, 省区和覆膜揭膜时间的组合正确的是( )
与水流速度负相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A.辽宁—3 月覆膜 B.福建—1月覆膜
C.江西—7 月揭膜 D.湖南—6 月揭膜
第Ⅱ卷(综合题)
1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1.尼洋河中硅藻较绿藻和蓝藻丰度高,表明硅藻更适宜于( ) 某中学地理学习小组在暑期赴甘肃进行考察,图甲示意祁连山北麓绿洲及周边地区。干旱地区土
A.营养盐少的河流 B.河床较窄小的河流 壤的湿度一般由表层向深层逐渐增加,在特定条件下可能在浅层土壤出现“逆湿”现象。学生在图甲
C.水流湍急的河流 D.表层水温低的河流 所示采样点的某处无人干扰土地进行采样,测量土壤湿度随深度变化数据,并绘制连续两日不同深度
12.与其它采样点相比,采样点Ⅲ藻类总丰度最高,主要是这一河段( ) 土壤湿度变化图(图乙)。
A.水质好 B.河床深
C.水温高 D.水流缓
13.四个河段中,渔产潜力最大的是尼洋河的( )
A.Ⅳ B.Ⅲ
C.Ⅱ D.Ⅰ
葡萄生长时所需最低气温约 12℃-15℃,花期最适温度为 20℃左右,果实膨大期最适温度为
20℃-30℃。葡萄对水分要求较高,在生长初期或营养生长期时需水量较多,生长后期或结果期,根
部较为衰弱需水较少,水多还易引起各种疾病,如黑痘病、灰霉病等,严格控制土壤中水分是种好葡
(1)结合所学知识,说出图甲中流经张掖的河流流向及其水文特征。(4 分)
萄的一个前提。我国某地采用棚架避雨栽培技术,避雨棚的搭建是半拱式简易避雨棚,可根据需要揭
(2)据图乙说出“逆湿”发生的主要时段及深度,并分析成因。(6 分)
膜或者覆膜,采用此技术后葡萄品质提升明显,优质果产量大幅增加。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同学们发现坡地上“摆”着一个个圆滚滚的大西瓜(图丙)。当地人们为了适应气候条件,在耕
作土壤表面铺设 10—15 厘米的砂石,创造了“砂田”这一耕作方式。砂田作物产量较高,品质较好。
(2)说明采用“砂田”耕作方式对种植西瓜的好处。(6分)
1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肯尼亚东临印度洋,西接东非高原,赤道横穿东西,东非大裂谷纵贯南北,每年 3-6 月、
10-12 月为雨季,其他季节为旱季。肯尼亚的西南裂谷区是东非最后一片几乎没有进行过大规模开发
的净土。
材料二:西南裂谷中的“尚奥保护区”,其东部是马加迪盐湖,盐湖面积一年内在 300 到 900 平
第 3页 共 6页 ◎ 第 4页 共 6页
方公里之间变化。西部是马赛马拉高原,两地直线距离只有 60 公里,海拔落差却达近 2000 米,处于 层的形成环境。科考队员在海岸沙丘东南部选择一地进行采样,通过沉积剖面考察福建省长乐市滨海
三种不同气候类型的交汇地带。保护区内有一动物观测点—兰托利营地,是观察野生动物行为的绝佳 平原海岸沙丘沉积构造时发现,经历数百年的海退,该地沙丘有明显的上、下两层不同沉积构造,上
场所,其附近是一处人工水塘。在特定时间段,每天都会吸引大量野生动物前来饮水,其中还有很多 部沉积层呈交错层理,下部沉积层呈平缓的波状层理。
难得一见的物种。
材料三:左图为“尚奥保护区”及附近区域示意图,右图为局部地区气候形成示意图。
(1)结合材料说出洛伊塔山岭与恩格鲁曼断崖之间台地的降水季节变化特征,并解释其形成原因。
(6 分) (1)据材料说明长乐滨海地区形成大规模海岸沙丘的自然条件。(6 分)
(2)推测兰托利营地在一年中观察野生动物的最佳时间段,并说明其可观察动物物种丰富的原因。 (2)指出要绘制出右图采样点沙丘剖面图,在采样点考察中需要测量的信息。(3 分)
(6 分) (3)近年来,海岸沙丘呈现逐渐向陆地移动的趋势。为防治该地风沙对耕地的危害,请提出合理化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建议。(6分)
上帕萨扎地区地处厄瓜多尔东南部,亚马孙河上游支流沿岸,人口居住空间分散,地面交通发展
滞缓。该地区大多数社区都有可容纳小型飞机的简易机场,部分社区拥有码头,通过机动独木舟运输
货物,极少数社区濒临小道能通过卡车运送物资。下图示意该区域主要交通设施分布。
(1)从自然环境角度,简述厄瓜多尔上帕萨扎地区发展地面交通面临的困难。(6分)
(2)说明该区域机场、码头密集交错分布的原因。(6分)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福建省长乐市宽阔低平的滨海平原上,因独特地理位置使得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形成了面积约
80km2的海岸沙丘,它自闽江入海口向南绵延约 50km,大致呈条带状平行海岸线分布。这里也是福建
省三大风沙活动区之一,一年中东北风盛行,历史上的周期性气候变化影响该地风沙活动强弱。
层理构造是指沉积物沉积时,由于地质作用的差异而显示出的层状现象。研究层理构造有助于认识地
第 5页 共 6页 ◎ 第 6页 共 6页
地理参考答案
选择题
1-15 BAADC DDBBC DDBDC
综合题
16.
(1)自南向北流。流量季节变化大;夏季是汛期;下游可能断流;有结冰期(任写 3 点)。
(2)1~6 时(或凌晨),10cm 深度土壤出现逆湿现象。原因:临近绿洲,水汽较多,此时
气温低,地表水汽凝结量较大。土壤水分蒸发少,表层土壤湿度大,出现逆湿现象。
(3)增大气温日较差,利于糖分积累; 利于地表水下渗;减少土壤水分蒸发,利于保持土
壤水分。覆盖土壤表面,减少对土壤侵蚀,保持水土。(4选 3)
17.(1)全年降水均匀(降水季节变化小) 东非大裂谷气候干旱,地表蒸发量大,热气
流随坡面上升;在洛伊塔山岭遇到从马赛马拉高原下降的冷空气;形成持续的降雨。
(2)7~9 月或 1~2 月(旱季) 三种气候交汇地带,多种野生动物活动范围相互覆盖;旱
季淡水缺乏,但营地人工水塘水源丰富;未进行大规模开发,人类活动干扰少。
18.(1)热带雨林茂密,气候湿热,阻碍交通线路建设;沼泽、河流众多,桥梁工程量大;
多野生动物侵袭,地面交通安全难以保障;雨林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压力大。
(2)社区数量较多且分布零散,地面交通不便;独木舟可依托天然河流,邻近河流的社区
多修筑码头;小型飞机仅需开辟较小面积的小型机场,清除植被、硬化地面。
19.
(1)闽江带来的大量人海泥沙,被向南运动的沿岸流带到该滨海地区形成沙滩;东北向的
向岸风将海滩泥沙吹向陆地,堆积形成海岸沙丘;滨海地区平坦开阔,为大面积沙丘提供分
布空间。
(2)①确定采样点剖面线的方向;②量算采样点剖面长度;③测量沙丘表面的高程;④多
点测量上部交错层理的沙层厚度数据;⑤计算上部交错层理的倾斜方向和角度;⑥测量下部
波状界面的深度数据。
(3)加强闽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减少泥沙来源;植树种草,营造农田防护林带;设置沙
障等工程性措施固定沙丘。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