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单元测试(Word附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2021-2022学年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 单元测试(Word附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03 10:16: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 2022学年度人教版初中课时过关培优小训练
八年级下册地理
班级 姓名
第五章 中国的地理差异
1.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游行花车中,黑龙江省花车上有冰雪元素,海南省花车上有热带雨林元素,这体现了我国(  )
①纬度跨度大 ②经度跨度大
③自然景观差异大 ④地形类型差异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2020北京西城区期末]下图示意某校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课上,用泡沫板制作我国地形的简易立体模型。他们参照中国地势剖面图,巧妙利用不同层数的泡沫板来表示我国阶梯状的地势特征。如果一层泡沫板代表500米,第一、第二、第三级阶梯的泡沫板层数比大致是 (  )
A.1∶4∶8 B.8∶4∶1
C.4∶2∶1 D.8∶1∶4
3.下表为某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密度表,该表说明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 (  )

A.人口分布均匀
B.人口分布不均
C.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大
D.沿海地区人口密度小
4.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下列叙述符合我国不同地区人类活动特征的是 (  )
A.从农业方面看,我国具有南麦北稻的特点
B.我国东部地区以种植业为主,西部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C.我国经济发展水平西部高,东部低
D.我国东部地区交通线稀疏,西部地区密集
[2021河南汝南期中]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秦岭两侧景观差异大。据此完成第5题。
5.下列景观属于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的是(  )
A.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B.河网密布
C.民居的墙体较厚
D.农业以水田为主
读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6—7题。
6.图中甲地区是(  )
A.北方地区 B.南方地区
C.西北地区 D.青藏地区
7.确定丙地区与其他地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 (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气候
[2021江苏常州期末]我国东西横跨5 200多千米,南北纵贯5 500多千米,各地自然环境和人文风情不同,呈现出显著的区域地理差异。据此完成8—10题。
8.世界上绝大多数动植物能在我国找到适合生存的地方,主要是因为我国(  )
A.雨热同期
B.夏季普遍温度高
C.季风气候显著
D.气候复杂多样
9.受地理环境的影响,我国南北方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风情,有关这种地域差异的描述,不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  )
A.民间体育——南赛马北滑雪
B.饮食习惯——南米北面
C.民居风格——南尖顶北平顶
D.传统交通——南船北马
10.春节,家住我国南方地区的陈超同学想去外地观赏冰灯和冰雕。陈超的旅行路线最有可能是 (  )
A.拉萨—广州 B.常州—哈尔滨
C.乌鲁木齐—桂林 D.南京—海口
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我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读图完成11—12题。
11.上图可以解释我国(  )
A.气温南北变化
B.河流开发方向
C.降水东西差异
D.土地利用方式
12.下列对示意图的调整,正确的是 (  )
A.图中海拔的数值应分别标注在第一、第二级阶梯面上
B.在阶梯间标注分界山脉,如第二、第三级阶梯交界处标注巫山
C.补全气候类型名称,“季风气候”应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D.注明示意图大致沿北纬36°绘制
13.下面图中现象和反映的我国地理事实对应正确的是 (  )
A.①—季风气候分布广
B.②—夏季南北温差大
C.③—东西跨经度广
D.④—地形复杂多样
  [2021山东滨州一模]某日,微博上的一张秦岭航拍照登上了热搜。中国气象局对照片中的现象进行了解释:当山脉阻挡了暖湿气流时,暖气流抬升形成云,而山脉另一侧气流下沉,出现晴空。读图,完成14—15题。
14.秦岭两侧天气现象产生明显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地形
D.人类活动
15.根据中国气象局的解释,图中 (  )
A.有云的一侧盛行暖湿气流
B.有云的一侧位于暖温带
C.晴空的一侧位于秦岭南侧
D.晴空的一侧位于湿润区
图1是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示意图,某班级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学习四大地理区域的特征;图2是他们在聊天群中的聊天记录。读图完成16—18题。
16.四位同学描述的特征与图1中的区域搭配正确的是 (  )
A.小华—甲 B.小明—乙
C.小龙—丙 D.小玲—丁
17.四大区域中农田多为旱地,以种植小麦和大豆为主的是 (  )
A.甲地区 B.乙地区
C.丙地区 D.丁地区
18.我国甲地区与乙地区的耕作制度和农作物有明显差别,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气候 B.地形
C.土壤 D.水源
[2021江西南昌期中]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差异显著。读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19—20题。
19.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划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昆仑山脉位于①②地区的分界线上
B.划分①和④两地区的主导因素是纬度
C.划分②地区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D.划分③和④两地区的主导因素是气候
20.下列关于四大地理区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地区气候温暖湿润,人口稠密
B.②地区气候寒冷,主要种植水稻、玉米、谷子等粮食作物
C.③地区受夏季风影响大,降水丰富,民居屋顶坡度较大
D.④地区海拔高,冬寒夏凉,地广人稀
21.读我国地理分区图,回答下列各题。
(1)我国地域辽阔,根据各地    、    的不同和经济活动、人文地理景观的差异,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
(2)A地区是    地区,它和D地区以①    (山脉)—祁连山为界,
A地区大部分属于    (季风区/非季风区)。
(3)B地区是    地区,C地区是    地区,其分界线大致是    mm年等降水量线。
参考答案
1.B 黑龙江省纬度较高,气温较低,因此有冰雪元素,海南省纬度较低,气温较高、降水多,因此有热带雨林元素。两地气温差异大,体现了我国纬度跨度大。冰雪元素、热带雨林元素体现了自然景观的差异。
2.B 我国地势最高的是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4 000米以上,地势第二级阶梯海拔多在1 000-2 000米,地势第三级阶梯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海拔多在500米以下。由此可知,如果一层泡沫板代表500米,第一、第二、第三级阶梯需要的泡沫板层数比大致是8∶4∶1。
3.B 江苏、山东位于我国东部地区,人口密度大,新疆、西藏位于我国西部地区,人口密度小,因此我国人口分布不均匀。
4.B 我国农业具有南稻北麦的特点,经济发展水平东部高,西部低,我国东部地区交通线密集,西部地区稀疏。
5.C 秦岭—淮河一线作为一条重要的地理分界线,其南部1月平均气温大于0 ℃,位于湿润地区,植被应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河网密布,以水田为主;而该线以北地区冬季较冷,民居墙体应较厚。
6.A 图中甲地区为北方地区,乙地区为西北地区,二者大致以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为界。
7.C 读图可知,丙地区为青藏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确定丙地区与其他地区分界线的主导因素是地形。
8.D 我国南北跨度大,东西距离长,加上地形复杂多样,因此我国的气候复杂多样,可以使世界上大多数动植物找到适合生存的地方。
9.A 我国南北方自然环境差异显著,民间体育上,南方赛龙舟、北方滑雪;饮食上存在南米北面的差异;民居风格上有南尖顶北平顶的不同;传统交通工具的使用多为南船北马,故选A。
10.B 陈超同学位于南方地区,而观赏冰灯和冰雕的地方在北方地区,观赏冰雕常去的城市是哈尔滨,常州位于南方,
故选B。
11.C 读图可得,我国地势西高东低,逐渐升高的地势阻挡夏季风深入内陆,造成我国降水东西差异显著。
12.D 我国不同阶梯的海拔范围不同,图中500—2 000 m的数值应该标注在第二级阶梯面上,0—500 m应标注在第三级阶梯面上;在阶梯间标注分界山脉,如第二、三级阶梯交界处标注太行山;图中季风气候是指温带季风气候;36°N经过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故选D。
13.C 图①反映我国降水不同,导致民居屋顶形状不同。图②反映我国冬季南北温差大。图③反映我国东西跨经度广,时间差异大。图④反映我国南北气候不同,耕地类型不同。
14.C 由于山脉对气流的阻挡,秦岭两侧天气现象产生明显差异,故秦岭两侧天气现象产生明显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形。
15.A 暖湿气流来自秦岭南侧,暖湿气流抬升形成云;秦岭北侧气流下沉,出现晴空。秦岭北侧为半湿润区、暖温带,秦岭南侧为湿润区、亚热带。
16.B 小华的家乡干旱缺水,瓜果特别甜,应是西北地区(丙);小明的家乡河湖众多,生产稻米,应是南方地区(乙);小龙的家乡冰川广布,应是青藏地区(丁);小玲的家乡冬季河流结冰,生产温带水果,应是北方地区(甲)。故选B。
17.A 北方地区降水较少,多为旱地,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油料作物以大豆和花生为主。
18.A 我国南方地区(乙)和北方地区(甲)的农作物熟制主要受热量影响,农作物种类主要受气温和降水影响,所以主要影响因素是气候。
19.B ①地区是西北地区,④地区是北方地区,①④地区的分界线自东北向西南方向延伸,划分两地区的主导因素不是纬度,而是降水,故选B。
20.C ③地区为南方地区,主要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风影响较大,降水丰富且集中,民居屋顶坡度较大,便于排水。
故选C。
21.【答案】 (1)地理位置 自然条件
(2)西北 昆仑山 非季风区
(3)北方 南方 800
【解析】 第(1)问,由所学知识可知,综合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理区域。第(2)问,读图可知,A地区是西北地区,D地区是青藏地区,两者以昆仑山—祁连山为界,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大多属于非季风区。第(3)问,B地区是北方地区,C地区是南方地区,两者的分界线是秦岭—淮河一线,分界线大致与8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