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3张PPT)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导入新课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你知道“江南”是指哪里吗?
白居易词中描述的“江南”是在什么时候得以开发的?
探究新知
一、东晋的兴亡
316年,内迁的匈奴人灭掉西晋。
东晋建立
时间:
建立者:
都城所在地:
317年
皇族司马睿重建晋王朝,历史上称为东晋
建康
东晋的建立
祖逖(266—321),曾率部北伐,得到各地人民响应,数年间收复黄河以南大片领土,使石勒不敢南侵,进封镇西将军。后因势力强盛受到东晋朝廷忌惮,功业未成,祖逖忧愤而死。
祖逖年轻时胸怀大志,勤奋练武,夜半闻鸡起舞,随时准备报效国家。
祖逖如不扫清中原,誓不再回江东!
东晋初年,祖逖要求司马睿出兵北伐,司马睿是否支持祖逖的提议?
祖逖北伐的结果是什么?
北伐缺少后援,最终未能恢复中原。
不支持
东晋王朝的政治特点
东晋初年,王导主政在内,王敦领兵在外,权倾朝野,出现“王与马,共天下”的政治局面。
东晋兴盛与灭亡
东晋成功抵御了来自北方前秦的军事威胁,统治局面相对稳定,社会经济有所发展,江南出现了“荆扬晏安,户口殷实”的景象。
兴盛:
灭亡:
东晋末年,政权落入武将手中。
420年,东晋灭亡。
二、南朝的政治
420—589年,中国南方政权更迭频繁,相继出现宋、齐、梁、陈四个王朝。这些王朝都在建康定都,历史上统称为“南朝”。
南朝的建立
朝代 建立者 时间 都城
南朝
宋
齐
梁
陈
刘裕
萧道成
萧衍
陈霸先
420-479年
479-502年
502-557年
557-589年
建康
思考:
(1)南朝时疆域最大、江南民殷国富、社会比较安定的是哪个政权?
(2)为什么“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宋
劣势:
南朝时,镇守地方的贵族和将领势力很大。
梁武帝萧衍从地方起兵夺取帝位后,放纵皇室成员和官僚大地主盘剥平民百姓,政治日益败坏。
后来发生了大规模的叛乱,建康失守,江东最富庶的地区遭到烧杀抢掠,导致千里绝烟,人迹罕见。
从此,在南北实力对比中,南朝处于明显劣势。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
材料一 《宋书》记载:南朝前期江南“地广野丰”,繁荣昌盛,百姓勤劳,努力耕种;如果一个郡获大丰收,就可以解决好几个郡的粮食问题;这一地区“丝棉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材料二 “天下无事,时和年丰,百姓乐业,谷帛殷阜,几乎家给人足矣。” ——《晋书 食货志》
材料三 北人相继南移,同时携来高级栽培技术,南方灌溉、贮水、防洪、运河等水利工程不断修筑,终使江南的经济力量趋于壮盛。 ——摘编自邹纪万《魏晋南北朝史》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的原因
①北方战乱多,南方社会比较安定。
②北人南迁,给江南地区输送了大量的劳动力,也带来了中原先进的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最主要原因)
③南方统治者重视发展经济。
④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⑤南北方劳动人民的共同努力;等等。
农业:
江南经济发展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领域的表现
耕地面积扩大(垦荒);
兴修水利;
农业生产技术改进(推广和改进犁耕,推广粪肥);
水稻产量提高(育秧移栽,双季稻);
实行农业多种经营;等等。
手工业:
缫丝、织布、造纸、制瓷、冶铸、造船、制盐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发展。
南朝青瓷莲花尊
南朝青瓷刻花单柄壶
商业:
商业兴旺,城市繁荣,建康是南朝经济的中心和大都会。
影 响
江南地区的开发对我国经济产生了深远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课堂小结
宋
齐
梁
陈
东晋(317-420年)
南朝(420-589年)
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
环境优越
北民南迁
社会安定
表现
农业
手工业
商业
1.有学者这样描述383年的淝水之战:“这流亡政府的弱势军队出人意外地打败了前秦领袖苻坚所统率的绝对优势的北方联军。”“流亡政府”指( )
A.西晋 B.东晋 C.北齐 D.北周
B
当堂演练
2.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的主要原因是( )
A.南方气候宜人,环境优美
B.北方长期战乱,南方相对安定
C.南方生产技术先进
D.北方人口多,无地耕种
B
3.下图中历史现象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A.江南经济发展
B.北方文化繁荣
C.专制统治加强
D.国家统一完成
A
魏晋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
4.如图是小华同学整理的学习笔记,请你根据笔记内容,判断他的学习主题是( )
A.江南地区的开发 B.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C.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 D.民族关系的发展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