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语文八下《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新人教版语文八下《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3-04-08 14:46: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诗词曲五首》同步练习
作者: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城关镇中学   朱建伟
  邮编:462300  联系电话:15839561885 
  ‖基础检阅
  一.文学常识填空。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选自 ,作者是 , 朝人。
  2.《赤壁》选自 ,作者是 朝 。21世纪教育网
  3.《过零丁洋》选自 ,作者是 ,字 ,又字 , 朝爱国诗人。
  4.《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作者是 ,字 ,号 , 代文学家,和他的父亲 、弟 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中。
  5.《山坡羊 潼关怀古》选自 ,作者 ,字 ,号 ,
  代 家。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烂柯人( ) 侧畔( ) 贬谪( ) 千帆( )
  折戟( ) 干戈( ) 寥落( ) 飘絮( )
  宫阙( ) 琼楼( ) 低绮户( ) 踌躇( )
  三.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
  2.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 )
  3.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 )
  4.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 )21世纪教育网
  5.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 )( )
  四.指出下列诗句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1.东风不与周郞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
  2.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 )
  3.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 )
  4.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 )
  五.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B.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C.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六.默写或理解性填空。
  1. ,暂凭杯酒长精神。
  2.《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常用来比喻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句子是
  。
  3.《赤壁》一诗中以人物的命运代表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的诗句是
  。
  4.《过零丁洋》中比喻飘摇不定的南宋朝廷的一句是 。
  5.《过零丁洋》一诗中,抒发诗人以身殉国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的诗句是 。
  6.苏轼的《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化用李白《把酒问月》诗中“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的句子是 。
  7.苏轼在《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表达与亲人共赏人间美景的心愿,体现自己乐观的人生态度的句子是 。
  8.《山坡羊 潼关怀古》写曲人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诗句是 。
  9.《山坡羊 潼关怀古》中点明全曲主旨的句子是 。曲中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写潼关雄伟气势的句子是 。
  ‖课内精读
  七.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
  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
  2.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 ,后四句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
  3.“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作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达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5.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
  八.阅读《赤壁》,回答问题。
  1.全诗用“折戟”“二乔不曾被捉”这样的“小事”“小物”抒发对国家兴亡的感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2.如果把诗歌最后一句“铜雀春深锁二乔”改为“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
  3.全诗最精彩的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两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有人说,赤壁之战中,如果不是不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可能就是曹操,历史将要重写。因此有人认为,杜牧作本诗的目的是为曹操叫屈。你同意这种说法吗?简述理由。
  5.我们学习了许多唐诗:有的咏史有的咏物;有的描写清新美丽的山水田园,有的刻画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上面这首诗属于哪一类?这类诗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九.阅读《过零丁洋》,回答问题。
  1.“辛苦遭逢起一经”中“一经”指的是 ,“干戈寥落四周星”中的“干戈”原指两种兵器,这里指 。
  2.本诗颔联在表情达意上很有特色,请从写作或思想感情两个方面,任选一个角度赏析。
  3.“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句中,前后两个“惶恐”与“零丁”的意思各有什么不同?简要分析作者这样写的好处?
  4.对尾联“人生自苦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这一名句从抒情方法和内容理解上作简要赏析。
  5.结合我国历代名人志士对待生死的价值观,举例谈谈你对“人生自苦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理解。
  十.阅读《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回答问题。
  1.词前小序的作用是什么?
  2.这首词反映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词开篇发问,起笔不凡。“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个句子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4.“起舞弄清影”中的“弄”字用得好在哪里?请简要赏析。
  5.谈谈你对“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的理解。[21世纪教育网]
  6.这首词,历来被认为是中秋词里最好的一首,《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你认为这首词为什么会获得如此高的评价?
  十一。阅读《山坡羊 潼关怀古》,回答问题。
  1.此曲中“山坡羊”是 ,“潼关怀古” 。
  2.这首曲凭吊潼关古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4.“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万口传诵的千古名句,它揭示了怎样的历史规律?
  5.本诗的主旨句是什么?该如何理解其含义?
  ‖拓展训练
  十二。阅读《伤桃源薛道士》,回答问题。
  伤桃源薛道士
  刘禹锡
  坛边松在鹤巢空,白鹿闲行旧径中。
  手植红桃千树发,满山无主任春风。
  1. 诗的前两句中,哪两个字表现了薛道士死后凄清冷漠的氛围?
  2. 诗的后两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十三。阅读《东栏梨花》,回答问题。
  东栏梨花
  苏轼
  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21世纪教育网
  惆怅东栏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
  1. 诗人为什么见“东栏一株雪”而“惆怅”?请联系全诗作简要分析。
  2. 有人认为“梨花淡白”与“一株雪”相重复,主张将“梨花淡白”改为“桃花烂漫”。
  你对这一主张有什么看法?
  十四。阅读《金陵怀古》,回答问题。
  金陵怀古
  王硅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释]王硅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在与西夏的再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1. 试分析诗歌首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2. 颈联锻字炼句,历来为人称道。请任选其中的一处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基础检阅
  一.1.《刘禹锡集》;刘禹锡;唐
  2.《樊川文集》;唐;杜牧
  3.《文山先生文集》;文天祥;履善;宋端;宋
  4.苏轼;子瞻;东坡居士;宋;苏洵;苏辙
  5.《全元散曲》;张养浩;希孟;云庄;元;散曲
  二.kē pàn zhé fān jǐ ɡē liáo xù què qiónɡ qǐ chóu
  三.(1)增长、振作(2)锈蚀;拿起(3)遭遇;战争(4)想象中的仙宫;经受不住(5)心绪不宁;经过
  四.(1)拟人(2)比喻、对偶(3)拟人、反问(4)对偶、双关
  五.C
  六.1.今日听君歌一曲
  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3.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4.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5.人生自苦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6.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7.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8.望西都,意踌躇。
  9.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课内精读
  七.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回答问题。
  1.表达了诗人遭受政敌的打击,长期被贬异地的愤懑及自我解脱之情。
  2.低沉愤懑;高昂乐观
  3.①对亲旧凋零的伤痛、人事全非的怅惘②暗示贬谪时间长久,表现了对世态变迁的怅惘心情。
  4.这两句诗生动形象地揭示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5.画面: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
  含义: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八.阅读《赤壁》,回答问题。
  1.本诗的开头两句由一个小小的沉埋于沙中的“折戟”,想到汉末分裂动乱的年代,想到赤壁之战的风云人物,后二句把“二乔”不曾被捉这件小事与东吴霸业、三国鼎立的大主题联系起来,以小见大,写得具体、可感。
  2.不好。虽然它们表达的意思基本一样,但“铜雀春深锁二乔”通过形象化的语言写出了曹操胜利后的骄恣和东吴失败后的屈辱,而“国破家亡在此朝”则过于直白,缺乏诗味。
  3.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诗人慨叹历史上英雄成名的机遇,是因为他自己生不逢时,有政治军事才能而不得施展。它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
  4.不同意。杜牧其实是借本诗表现这样的感叹:历史上英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作为,显示出一种逼人的英气。同时曲折地反映出他的抑郁不平和豪爽胸襟。
  5.咏史诗;特点是咏史抒怀或借史实抒发作者情感。
  九.阅读《过零丁洋》,回答问题。
  1.儒家经典;战争。
  2.用比喻和对偶的手法,使诗歌表达的内容更加生动形象。“风飘絮”形容国势如柳絮飘散,无可挽回;“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无力自主。作者和用比喻的手法写出了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的情形,把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表达了作者内心的痛苦之情。
  3.前一个“惶恐”是指惶恐滩,后一个“惶恐”是指忧惧不安;前一个“零丁”是指零丁洋,后一个“零丁”是指孤苦无依的样子。“惶恐”和“零丁”都语含双关,既指地名又述心情。诗歌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艰苦,抒发陷入绝境的沉痛心情。
  4.这一句采用直抒胸臆的方式,表明了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5.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一片丹心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诗句表明了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如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表现了我们民族的英雄气慨。
  十.阅读《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回答问题。
  1.交待时间、地点有作词缘由,领起全篇。
  2.反映作者仕途失意,幻想超然物外,但积极的处事态度终于战胜了消极遁世的念头,表达了作者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3.写诗人对明月产生的疑问,实则表达了作者在“出世”与“入世”,亦即“退”与“进”、“仕”与“隐”之间抉择上独自徘徊的困惑心态。
  4.“弄”的意思是“做出”,表明舞姿的不断变化,使人想象到舞姿的美妙。
  5.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是有缺时一样,原本是自然的规律。
  6.这首词仿佛是与明月的对话,在对话中探讨着人生的意义。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欢乐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间的眷恋之意,以及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还能给我们以美的享受。
  十一。阅读《山坡羊 潼关怀古》,回答问题。
  1.曲牌名;标题。
  2.这支流传甚广的小令,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揭示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也表出了作者对
  民间疾苦的关心和同情。
  3.“峰峦如聚”,群山好像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一个“聚”字,既写出了潼关被群山包围的险要地势,又赋予了群山生命和意志,它们守卫着潼关。
  或“波涛如怒”,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一个“怒”字,既写出了黄河的咆哮,又交代了潼关处于黄河之边的险要。
  4.在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依旧过着痛苦生活。
  5.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结论。兴,则大兴土木、建宫殿、修楼阁等,滥用民力,劳民伤财;亡,则兵燹为害,人民死亡流散,田园荒芜。这一句表现出了作者对人民的同情。
  ‖拓展训练
  十二。阅读《伤桃源薛道士》,回答问题。
  1. 空、闲
  2. 抒发了作者对薛道士的怀念之情;以乐景衬哀情。
  十三。阅读《东栏梨花》,回答问题。21世纪教育网
  1. 诗人见梨花而“惆怅”是因为他感到春光易逝,人生短促。
  2. 不能改为“桃花烂漫”,因为“梨花淡白”是紧扣诗题写景,如果改为“桃花烂漫”本
  诗就变成写桃花了。“花满城”也就成了“桃花满城”了。
  十四。阅读《金陵怀古》,回答问题。
  1.(1)开篇点题,点明时间与地点。(2)“悠悠”“独上”“满目秋”等词,开篇即为全诗笼罩了一层孤寂、萧索的气氛,与尾联中的“故国凄凉”“谁与问”形成首尾响应。
  2.“惊”运用拟人手法,既写出了秋风中“红叶”飘零的情状,也写出了诗人心头之“惊”;“压”字既形象地写出了寒云之重,也表现出诗人心情之沉重。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