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3 欧姆定律
1.电阻:表征导体对________阻碍作用的物理量,符号常
用 R 表示.电阻的单位是________ ,简称________ ,符号是
________,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Ω)和兆欧 (MΩ) ,1MΩ=
______kΩ=______Ω.
电流
欧姆
欧
Ω
103
2.欧姆定律的内容: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 U
成________ ,跟导体的电阻 R 成__________ .表达式为 I =
______.
正比
反比
106
3.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
(1)定义:在直角坐标系中,用纵坐标表示__________,横
坐标表示__________ ,这样画出的 I-U 图象叫做导体的伏安
特性曲线,如图 2-3-1 所示.
图 2-3-1
(2)图线斜率的物理意义:斜率表示______________,即 tan
α=______=______.
电流 I
电压 U
I
U
电阻的倒数
4.线性元件和非线性元件
(1)线性元件:在温度没有显著变化时,伏安特性曲线是
__________的电学元件.
一条直线
(2) 非线性元件:电流和电压不成正比,伏安特性曲线
________的电学元件.
不是直线
5.电路中有一段导体,给它加上 3 V 的电压时,通过它的
电流为 2 mA,可知这段导体的电阻为________Ω;如果给它加
上 2 V 的电压,则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__mA;如果在它两端
不加电压,它的电阻为________Ω.
1 500
1.33
1 500
知识点
欧姆定律
图 2-3-2
欧姆,德国物理学家.他首先发现了反映电流强度、电压、
电阻三者关系的欧姆定律,即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加在导体两端
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欧姆定律的发现,使电
路理论成为一门精确的科学,也为电学的研究开拓了一条新的
光明大道.
讨论:
(1)电阻.
①物理意义:反映导体对______阻碍作用的物理量.
②定义: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__________与通过导
体的__________的比值.
③定义式:R=________.
④单位:__________,简称__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
1Ω =1 V/A ,常用单位还有千欧(kΩ) 和兆欧(MΩ) ,1 MΩ=
__________kΩ=__________Ω.
电流
电压 U
电流 I
欧姆
欧
Ω
103
106
(2)欧姆定律.
①内容:导体中的电流 I 跟导体两端的电压 U 成______,
跟导体的电阻 R 成______ .
正比
反比
U
R
②公式:I=________.
对欧姆定律的理解
【例 1】(双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答案:BD
【触类旁通】
决定
B.导体的电阻由导体本身的性质决定,跟导体两端的电
压及流过导体的电流大小无关
C.对确定的导体,其两端电压和流过它的电流的比值就
是它的电阻值
D.一定的电流流过导体,电阻越大,其两端的电压越大
解析:导体的电阻是由导体自身的性质决定的,与所加的
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当 R 一定时,才有 I∝U,故 A 错误,
B、C、D 正确.
答案:A
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目的】
测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并分析曲线的变化规律.
【实验原理】
(1)用伏安法分别测出灯泡两端电压及通过灯泡的电流,测
出多组(U,I)值,在 I-U 坐标系中描出各对应点,用一条平滑
的曲线将这些点连接起来.
(2)电流表外接:因为小灯泡电阻很小,如果内接电流表,
分压明显.
(3)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使电压能从零开始连续变化.
【实验器材】
小灯泡、电流表、电压表、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导
线、坐标纸.
【实验步骤】
(1)按如图 2-3-3 所示的实验电图连接好电路,将滑动变
阻器的滑片调节至最左端 a 点.
图 2-3-3
次数 n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电压 U
电流 I
(2)接通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测出 12 组不同的 U、
I 值,记录于表格.
记录表格:
(3)断开开关,整理好器材.
(4)在坐标纸上以 I 为纵轴,以 U 为横轴,并选取适当的单
位建立坐标系.
(5)用描点法在坐标纸上标出各组 U、I 值的对应点位置.
(6)用平滑曲线将各点依次连接起来.
(7)分析小灯泡伏安特性曲线的变化规律.
【注意事项】
(1)本实验中被测小灯泡灯丝的电阻较小,因此测量电路必
须采用电流表外接法.
(2)本实验要作出 I-U 图线,要求测出包括零在内的电压
值、电流值,因此滑动变阻器要采用分压式接法.
(3)为保护元件不被烧毁,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应位于图
2-3-3 中的 a 点.加在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不要超过其额定电
压.
(4)建立坐标系时,两坐标轴选取的标度要合理,使得根据
测量数据画出的图线尽量占满坐标纸.要用平滑的曲线将各数
据点连接起来,不要连接成折线.
【误差分析】
(1)电流表的连接方式.
考虑到误差因素,应选择电流表外接法连接电路.两种电
路对比分析如下:
(2)变阻器的连接方式.
考虑到灯泡两端电压变化范围问题,应选择分压式来连接
电路,两种电路对比分析如下:
【例 2】有一灯泡上标有“6 V 0.1 A”字样,现要测量该
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有下列器材供选用:
A.电压表(0~5 V,内阻 2.0 kΩ)
B.电压表(0~10 V,内阻 3.0 kΩ)
C.电流表(0~0.3 A,内阻 3.0 Ω)
D.电流表(0~6 A,内阻 1.5 Ω)
E.滑动变阻器(30 Ω,2 A)
F.滑动变阻器(100 Ω,0.5 A)
G.学生电源(直流 9 V)及开关、导线等
(1) 实验中所用的电压表应选________ ,电流表应选
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用序号字母表示)
(2)在虚线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要求电压从 0 V 开始测
量.
(2)小灯泡的电阻 R= =
解析:(1)电压表的量程应大于小灯泡的额定电压 6 V,故
电压表选 B.小灯泡的额定电流为 0.1 A,故电流表选 C.由题目
要求可知变阻器用分压式,故选电阻较小的 E.
6
0.1
Ω=60 Ω,故电流表应用外接
法,变阻器接成分压式,实验电路如图 2-3-4 所示.
图 2-3-4
答案:(1)B C
E (2)如图 2-3-4 所示.
【触类旁通】
2.有一个小灯泡上标有“4 V 2 W”的字样,现在要用伏
安法描绘这个灯泡的 I-U 图线.现有下列器材供选用:
A.电压表(0~5 V,内阻 10 kΩ)
B.电压表(0~15 V,内阻 20 kΩ)
C.电流表(0~3 A,内阻 1 Ω)
D.电流表(0~0.6 A,内阻 0.4 Ω)
E.滑动变阻器(10 Ω,2 A)
F.滑动变阻器(500 Ω,1 A)
G.学生电源(直流 6 V)、开关、导线若干
(1)实验时,选用图 2-3-5 中甲而不选用图乙的电路图来
完成实验,请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 2-3-5
(2) 实验中所用电压表应选________ ,电流表应选用
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用________.(用序号字母表示)
描绘灯泡的 I-U 图线所测数据需从
零开始,并要多取几组数据
A
D
E
(3)把图 2-3-6 中所示的实验器材用实线连接成实物电路
图.
图 2-3-6
=
解析:因实验目的是要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需要
多次改变小灯泡两端的电压,故采用图甲所示的分压式电路合
适,这样电压可以从零开始调节,且能方便地测多组数据.因
小灯泡额定电压为4 V,则电压表选0~5 V 的A 而舍弃 0~15 V
的 B.小灯泡的额定电流 I=0.5 A,则电流表只能选 D.滑动变阻
器 F 的最大阻值远大于小灯泡内阻 8 Ω,调节不方便,电压变
化与变阻器使用部分的长度线性关系差,故舍去.小灯泡内阻
为电流表内阻的
8
0.4
=20 倍,电压表内阻是小灯泡的
10×103
8
1 250 倍,故电流表采用外接法.
答案:如图 3 所示.
图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