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四季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 四季 (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3 14:2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四季
教材分析: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诗歌。作者通过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具有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了春、夏、秋、冬不同季节景色的特点,表达了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全文共4个小节,运用拟人化的手法,语言亲切、生动且富有情绪。文中配合儿歌内容还配有四幅形象优美、色彩明丽的插图。便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教学时应该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美丽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全文各小节语言句式、结构大致相同,便于学生仿说。便于发展学生的创造思维和发散思维。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认识“尖、说”等9个生字和言字旁、虫字旁、折文3个偏旁,读准多音字“地”的字音;会写“天、四、是”3个字。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了解四季的特征,感受四季的美丽。
模仿课文,说说自己喜欢的季节。
二、过程与方法:ppt展示四季的图片,通过朗读培养学生朗读儿歌的韵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这首儿歌,感受四季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认识折文等三个偏旁;会写“四、是”等字;仿写自己喜欢的四季。
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看图激趣,引出课题
小朋友们,老师给你们带来了四季美景图,我们一起来欣赏欣赏!这些景色美不美呀?那么谁能将这四个季节的正确顺序摆一摆呢?
看图识字(春、夏、秋、冬)
我们来看春这个字,春天太阳照在我们的身上是暖洋洋的,所以下面有个日。夏与冬 认识折文这个偏旁,折文在上面叫折文头,折文在底下叫折文底。
跟老师读这四个字。
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曰春夏,曰秋冬,此四时,运不穷。”今天我们来上第四课,《四季》。
指导写字:四 跟上节课学习的西有没有相同的部分呀?强调竖弯这个笔划,以及笔顺。
二、初读课文 识记生字
1、今天老师不光给大家带来了美丽的四季图,还给你们带来了一首富有童趣的小诗。小朋友们,先听郭老师给大家读一读。
是不是很有意思呀,季节中的景物都会说话呢!
自由读小诗 并将生字宝宝在课文中圈出来。
小朋友们读得真棒啊,在读儿歌的时候想必小朋友们已经认识了四季中的景物了吧,那他们分别是什么呀?草芽、荷叶、谷穗、雪人。
过渡:现在啊,我们跟随着这四位景物宝宝的脚步去旅行吧,你瞧,我们第一站来到了哪儿啊?
(一)学习春天部分(PPT出示春景图)
1、【看一看】抓住美的景色指导观察:图上画了哪些景物?
指导识字:尖 小朋友们,尖是什么样子的呢?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事物是尖尖的呢?
说 言字旁 我们平时说话的说
2、【读一读】抓住美的语言,指导朗读:草芽刚长出地面尖尖的、嫩嫩的,我们的声音要读的轻一些、细一些,表现出草芽的柔嫩。
3、【说一说】除了草芽还有哪些小伙伴会说:“我是春天”。
郭老师先说一个“桃花红红,他对蜜蜂说:“我是春天”。学生自由说。
(二)学校夏天部分(PPT出示夏景图)
1、【看一看】出示一张青蛙的图片,认识青蛙的皮肤是青绿色的。
指导识字:青蛙 掌握虫子旁,右边用加一加的方法 虫+土+土。
指导写字:天 请小朋友教大家来写字,强调笔顺。
2、【读一读】抓住美的语言,指导朗读:请小朋友读一读。
(三)学习秋天部分(PPT出示秋景图)
【看一看】指导识字:弯 大家还记得我们在哪儿看到过弯这个字吗?(弯弯的月儿)那我们还可以说什么是弯弯的?
出示图片,让学生看着图片说什么弯弯
谷穗为什么弯了 (谷穗成熟了,颗粒饱满,太重了都把他压弯了)那他为什么没有说谷穗弯下了腰呢?而是说“鞠着躬”呢?(做一下鞠躬的动作)(诚恳、有礼貌,很谦虚)
2、【读一读】做着鞠躬这个动作,来读一读这一节。
(四)学习冬天部分(PPT出示冬景图)
1、【看一看】这一段跟前面的有什么不同吗?(因为雪人很调皮,所以跟其他的小朋友不一样。)
指导识字:地 多音字
就 组词 就是 谁能用就是来说一句话呢?
指导写字:是 强调笔顺。
2、【读一读】读这段:教师指导朗读读出调皮的语气
3、【演一演】加动作演一演这段,指导大肚子一挺这个动作。
4、【说一说】除了雪人还有哪些小伙伴会说:“我是冬天”。
三、听音乐,欣赏四季美景图
看了这么多美丽的图片,小朋友们你们想不想做小诗人呀?出示PPT,要求格式,学生自由写小诗。展示学生的成果并表扬。
四、情感延伸
同学们,我们今天不但寻找到了四季,同时也感受到了四季的美,我们要想把这美丽的四季永远保存下来,我们应该怎样做呢?(保护环境,爱护环境。)
教学反思:整节课下来,有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需要进步完善的方面。如给学生阅读的时间过少,孩子未能体会到诗歌的韵律与内容格式,以至于后面创作小诗部分进行得不够好。
自己课下需要好好加强阅读素养,这样才能给学生带来正确的朗读示范。并且课堂阅读方式可以多样化,比如:跟老师读、跟优秀孩子读,男女生对读等等。
同时我也在思考,创作诗歌的环节可不可以教师先预设并展现教师的小诗,这样孩子们会不会可以更早的进入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