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过河》教学设计(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数学上册《过河》教学设计(表格式)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1-12-03 20:43:5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
— 8 —
)
授课教师 课题 过河
知识点来源 □学科:数学 □年级:三年级 □教材版本:北师大 □所属章节:第一单元
设计思路 采用创设“过河”的情景,学生在情景中解决问题。 分析情景中的条件,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计算的顺序成为微课的重点内容,把复杂问题简单化有利于学生的深入学习。
教学设计
内 容
教学目的 1、通过“过河”的情景,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引导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小括号的作用,能正确计算带有小括号的算式。 3、让学生养成先看运算顺序,后进行计算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带有小括号的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同学们,欢迎来到数学微课堂。秋天来了,同学们相约去秋游,来到河边时,发现了河对岸的美丽风景,他们很想坐船去观赏呢。 二、合作探究 淘气:我们想办法去对岸吧!那边有船! 笑笑:你们看!那边有大船和小船,每条大船坐9人,每条小船比大船少坐3人。 淘气:对对对,乘船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超过人数限制。 笑笑:我们先数一数,我们一共有多少人需要坐船吧! 淘气:我们男生小组有29人 笑笑:我们女生小组有25人。那我们需要几条船才能过去呢? 师:请按下暂停键,一起来思考一下,假如同学们都坐大船,需要坐几条船?
师:淘气和笑笑都有了自己的答案,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淘气:我是这样做的: 29+25=54(人),54÷9=6(条) 笑笑:我是这样计算的: 29+25÷9=54÷9=6(条) 师:两个算式答案都是6,但他们做的对吗?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奇思:我们已经学过加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是:先乘除后加减。那么29+25÷9就应该先算25÷9的部分了,如果按照这个运算顺序,答案就不是6了,但我们要先算出班级的总人数,那么我们为了先算加法有什么办法呢? 师:我们可以在加减法的外面加一个小括号,就可以先算加减法了。因为小括号能改变运算的顺序,它是荷兰人吉拉特最早开始使用的。这样,这道题的答案就是(29+25)÷9=6(条),你明白了吗? 师:认识了小括号,那么现在请你思考一下,如果54人都坐小船,需要多少条船? 淘气:我们可以列出减法式子:9-3=6(人),答案是每条小船可以做6人。列综合算式就是: 54÷(9-3)=9(条)。 答案就是需要9条小船我们才能过河。 三、巩固练习 师:你会算了吗?那么我们来看这个例子: 例1:大车限乘46位乘客,小车限乘8人,一共有70人,先坐满大车,剩下的坐小车,至少需要多少辆小车? 淘气:这道题我会做。限乘的意思就是最多能坐46人和8人,那么我们可以分步来算,先坐满大车,就是70-46=24人,然后24人能24÷8=3辆小车,我们今天学了用小括号改变运算的顺序,就可以合为一步:(70-46)÷8=3(辆),答案就是三辆小车。 师:下面,我出两道题,你来算一算,先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且计算。 第一道题:5×(36-29)= 我们来看一看先算什么? 笑笑:先算括号里面的减法,再算外面的乘法,答案就是5×(36-29)=35 师:接下来我们看第二题:(46+17)÷7= 奇思:这道题我们同样也是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括号外面的,(46+17)÷7=9 所以,我们可以得到一个技巧:没括号的先算乘除再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的,再算外面的。 四、总结拓展 师:我们来总结一下今天所学的内容,我们今天学习了小括号的用法和加减乘除的运算法则,加减乘除法的运算法则是:先乘除后加减。但是我们可以用小括号来改变运算的顺序。 最后为了让你记住小括号,还专门编了一首儿歌送给你。 小括号,你真棒, 算式有你真奇妙。 改变顺序少不了, 先算括号要记牢。 这节课就到这里结束啦,下次再见!
教学过程
(
— 1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