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七年级上人教新课标1.2地球的运动课件3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七年级上人教新课标1.2地球的运动课件3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2-10-14 19:31: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5张PPT)
地球的运动
开始
地球运动
昼夜状况
五带
总结
练习
地球的运动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运动形式 定义 方向 周期 产生的现象
自转
公转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地球绕地轴旋转
自西向东
约24小时
昼夜交替
时间差异
地球绕太阳旋转
自西向东
一年
季节的变化
五带
地球的公转
地球公转示意图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春分日
春分日
夏至日
冬至日
秋分日
秋分日
春分日
夏至日
冬至日
冬至日
秋分日
春分日
夏至日
地球公转示意图
夏至日
秋分日
冬至日
春分日
6月22日前后
3月21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春季3、4、5月
6月22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3月21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夏季678
6月22日前后
3月21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秋季9、10、11
6月22日前后
3月21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冬季12、1、2月
6月22日前后
3月21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太阳直射点移动
两分两至时北半球的昼夜长短状况
太阳直射点 时间 节气 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
3月21日前后
6月22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春分日
昼夜相等
夏至日
昼长夜短
秋分日
昼夜相等
冬至日
昼短夜长
赤道0
北回归线23.5 N
赤道
南回归线23.5 S
N
S
赤道
北极圈
南极圈
夏至日全球昼夜长短状况
N
S
南极圈
赤道
北极圈
春分日昼夜长短状况
N
S
赤道
南极圈
北极圈
冬至日全球昼夜长短状况
N
S
南极圈
赤道
北极圈
秋分日昼夜长短状况
C
E
A
B
D
有极昼和极夜
有极昼和极夜
无 极 昼 和 极 夜
无阳光直射
有阳光直射
无阳光直射
E
C
北极
南极
1
2
3
4
5
热 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A
B
C
D
E
A、B、C、D代表的纬线名称及度数是什么?
赤道
北回归线23.5
北极圈66.5
南回归线
南极圈
实战演练
1.一年有两次阳光直射,全年昼夜相等的地区是( )
A 南北回归线之间 B 赤道上
C 南回归线上 D北回归线上
3 4 5三个月是南半球的( )
A春季 B 秋季 C 夏季 D冬季
B
B
3. 我国领土位于( )
A 北温带和热带 B 北寒带和南寒带
C热带 D北温带
4.四季变化最明显的地区是( )
A热带 B温带 C寒带 D赤道附近
A
B
5. 天安门广场的国旗与太阳同时升起,下列节日中,.升旗时间最早的是( )
A教师节 B国际儿童节 C国庆节 D元旦
6 下列一年内有极昼和极夜现象的是( )
A热带 B北温带 C南温带 D寒带
B
D
7.太阳直射南回归线的日期是( )
A 每年6月22日前后 B 每年12月22日前后
C 每年3月21日前后 D 每年9月23日前后
8. 由于地球公转,使地球产生了( )
A 地球的自转 B 云雨现象
C 四季的更替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D太阳的东升西落
B
C
太阳直射点 时间 节气 北半球昼夜长短状况
3月21日前后
6月22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春分日
昼夜相等
夏至日
昼长夜短
春分日
昼夜相等
冬至日
昼短夜长
赤道0
北回归线23.5 N
赤道
南回归线23.5 S
北极
南极
1
2
3
4
5
热 带
北温带
南温带
北寒带
南寒带
B
C
D
E
赤道
北回归线23.5
北极圈66.5
南回归线
南极圈
序号和字母代表的名称分表示什么
A——— B————
C--------- D-----------
E——— F————
1———— 2————
3———— 4————
5———— 6————
6月22日前后
3月21日前后
12月22日前后
9月23日前后
一年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北回归线
南回归线
23.5 N
23.5 S
北极圈66.5 N
南极圈66.5 S
地球的自转
昼夜交替
地球是个不透明体
昼夜现象
时间差异
地球倾斜着地轴绕太阳旋转
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
季节变化
一年中正午太阳的高低变化
一年中昼夜长短的变化
五带
地球公转意义 ?isaikejiano:y噀 z20Wt剉袕≧.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