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件+试卷

文档属性

名称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件+试卷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1-12-03 14:13:35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9课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课堂导入:五代政权更迭
后梁
907年,朱温创建
923年,亡于后唐
后唐
923年,李存勖创建
936年,亡于后晋
后晋
936年,石敬瑭创建
946年,亡于契丹
后汉
947年,刘知远创建
950年,为后周取代
后周
951年,郭威创建
960年,为北宋取代
宋太祖赵匡胤
(1)北宋的建立
960年
陈桥驿兵变
开封(东京)
宋朝(北宋)
1.背景
一、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北宋形势图
(2)北宋的统一
997年
先南后北
北宋建立背景图
(3)历史的教训
唐末五代十国时期
藩镇割据林立
中央集权削弱
政局动荡不已
政权寿命短暂
“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地,其故何也?吾欲息天下之兵,为国家长久计,其道何如?”
“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则天下自安矣。”
(1)强干弱枝
削实权
制钱谷
收精兵
2.措施
(2)分化事权
中央:二府三司、三衙 地方:四监司、通判
(3)崇文抑武
剥夺军权
分散军权
重视科举
材料一:吾宋制治,有县令,有郡守,有转运使,以大系小,总合于上,虽其地在万里外,拥兵百万,而天子一呼,召而归之京师,则解印趋走,唯恐不及。 ——苏洵《嘉佑集》
材料二:太祖、太宗平一海内,惩累朝藩镇跋扈,尽收天下劲兵……兵无常帅,帅无常师,是以天下晏然,逾百年而无犬吠之惊,此制兵得其道也。 ——《文献通考》
材料三:唯本朝之法,上下相维,轻重相制,如身之使臂,臂之使指……藩方守臣,统制列城,付以数千里之地,十万之师,单车之使,尺纸之诏,朝召而夕至,则为匹夫!
——范祖禹《范太史集》卷22
利:预防内部动乱,巩固国家统一,强化中央集权
3.影响
材料一:“本朝第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役,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
材料二:天下之弱势,历数古人之为国,无甚于本朝者。虽有百万之兵,而不免自贬为至弱之国。养兵以自困,多兵以自祸,不用兵以自败,未有甚于本朝者也。 ——叶适《水心集》
弊:制度过于僵化,权力分割过细,影响了行政效率,助长了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
1.边疆压力
二、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1)北宋与辽
◎宋辽交战形势图图
辽太宗:占领了燕云十六州,对中原形成严重威胁,
与中原王朝冲突加剧。
宋太祖:执政晚期,双方友好,互通使节。
宋太宗:两次发起夺回燕云十六州的北伐,均告惨败。宋真宗:辽军大举南下,逼迫北宋签订协议,维持已
有边界,辽宋皇帝以兄弟相称。北宋每年送
给辽一笔钱物,称为“岁币”。通过这项协
议,北宋勉强获得了北部边防的安定。是为
“澶渊之盟”。
1.边疆压力
(2)北宋与西夏
◎北宋、辽、西夏对峙图(1111年)
北宋又与西北党项族新建立的西夏发生战争,也是屡战屡败。双方最终达成和议。是为“庆历和议”,内容包括:西夏保持帝号,同时向北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钱物,称为“岁赐”。
【讨论】你觉得北宋这种“以钱财换和平”的做法是否可取?为什么?
2.财政危机
(1)冗兵:北宋虽在边疆战事中频吃败仗,但却供养了一支空前庞大的军队(募兵制)。军队不断扩编,导致军费直线上升,占到国家财政开支的一半以上。
(2)冗官:北宋政府机构设置重叠,官僚子弟入仕过滥,致使官僚队伍也不断膨胀。
积贫
积弱
“三 冗 二 积”
2.财政危机
【北宋的募兵政策】
(1)目的:通过广泛募兵而稳定社会治安、消除动乱因素。“不收为兵,则恐为盗”“饥岁莫急于防民之盗,而防盗莫先于募民为兵”。
(2)实际情况:多而不精,管理混乱,训练废弛,素质低下;军费恶性膨胀,成为财政支出的大宗。“天下之所以困,本于兵。”“天下六分之物,五分养兵。”
◎募兵场景构想图
1.土地兼并严重
2.阶级矛盾的激化
3.冗官
冗兵
冗费
4.辽、西夏的威胁
政治危机
财政危机
边疆危机
积贫
积弱
根源
北宋初年对中央集权的加强的弊端
三、王安石变法
(一)原因
——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
(二)序幕——庆历新政
1.支持者:宋仁宗
2.改革目的:整顿官僚机构
3.改革结果:失败
4.失败原因:触犯了官僚集团的既得利益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王安石,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字介甫,号半山 ,世称荆公 。著有《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二)高潮——王安石变法
积贫局面的改善
名称 内容 作用
青苗法 农民免受高利贷盘剥,增加政府收入
收滞销货,短缺时卖出
增加政府收入
稳定物价和商品交
流,增加政府收入,
打击大商人
募役法
方田均
税法
市易法
理 财
征收役钱雇人服役,官僚地主也出钱
核实土地,按多少、好坏平均赋税
保证农民生产时间
政府贷款或物给农民
军事 保甲法
将兵法
教育 改革科举
整顿太学
编组保丁,进行训练
加强对人民的控制,增加国家军事力量,减少军费开支,为取消募兵制作准备
充实力量
为政府培养实用人才
名称 内容 作用
进士科专考经义策论
设三舍法,上舍生成绩优秀者直接做官
学校成为为变法造舆论、培
育人才的地方
定辖区 定训练
积弱局面的改善
(苏辙说)王介甫小丈夫也,不忍贫民而深嫉富民,志欲破富民以惠贫民,不知其不可也。……及其得志,专以此为事,设青苗法以夺富民之利……
青苗法常为人所攻击的一点是收取利息。虽然官方规定的利率是半年20%,但是地方官员们却常常私自提高利息到30%甚至更多。陕西农民向官家借陈米一石,至还的时候是新的好小麦一石八斗七升五合,“所取利近一倍”。有的记载甚至说实际利率有达到原先设定的35倍的,比高利贷还要高许多。
阅读材料
问:从上述材料中,可看出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1、触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遭到了他们的反对。
2、在变法过程中操之过急,用人不当,出现了危害百姓的现象
还有哪些原因?
评王变法:
(1)性质:地主阶级改革运动,
(2)有成效,客观上推动社会进步;
(3)不能使北宋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的危机。
(4)改革精神难能可贵。王安石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
四、南宋的偏安
1.南宋的建立
1127年,北宋被东北女真族建立的金朝攻灭,徽、钦二帝被俘北去,史称“靖康之变”。北宋康王赵构在应天府称帝,后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即为宋高宗。
◎徽钦二帝五国城关押地(复原)
靖康二年(1127)四月初一,金军押解被俘虏的徽、钦二帝及宗室、嫔妃、大臣、工匠、伎女等3000余人撤离汴京,返回北方,同时掠走金帛珍宝、法驾仪仗、天文仪器、图书乐器等,史称“靖康之变”。 ——赵毅、赵轶峰《中国古代史》(下册)
宋徽宗赵佶
25
2.宋金之战
◎岳飞《满江红》今人书法作品
(1)岳飞抗金
南宋初年,宋军在与金军对抗中素质明显提高,形成几支较有战斗力的部队,尤以岳飞指挥的岳家军战绩卓著。然而,宋高宗和宰相秦桧却视岳飞等为心腹之患,主动向金朝求和。1141年,南宋与金订立绍兴和议。岳飞也被南宋朝廷逮捕杀害。
26
2.宋金之战
和议 时间 内容
绍兴和议 1141年 以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一线划界;南宋对金称臣;每年向金朝缴纳白银25万两、绢25万匹,称为“岁贡”
隆兴和议 1164年 维持《绍兴和议》后的疆界;南宋不再对金称臣,改为叔侄关系;宋每年向金朝缴纳白银和绢各缩减至20万两、匹;宋割商、秦两州给金
嘉定和议 1208年 宋金改为伯侄之国;岁币绢、银各增至30万匹、两;犒军钱300万贯;维持原来边界
宋金三大和议对比
(2)偏安局面的形成
此后宋金之间又发生几次战争,南宋地位稍有上升,不再向金称臣,而是“世为侄国”,继续维持南北对峙的局面。
金、南宋、西夏对峙图(1142年)
课堂总结
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宋初中央集权的加强
王安石变法
南宋的偏安
边防压力与财政危机
北宋的建立与统一
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加强地方控制:削实权、制钱谷、收精兵
分散机构权力
抑制武将权力——实行崇文抑武的方针
中央:二府三司、三衙、台谏
地方:四监司、通判
特点及影响
边防压力
财政危机——三冗二积
北宋与辽——澶渊之盟
北宋与西夏——庆历和议
背景
主要内容(富国强兵)
评价、败因、启示
南宋的建立
宋金之战
岳飞抗金
偏安局面的形成(三大和议)
课堂检测
1、北宋初期,政务、军事、财政、监察四权并立,各部门直接向皇帝负责,宰相只能事事按皇帝旨意行事。宋太祖为防止大臣擅权,鼓励台谏(监察部门)官员弹劾大臣。这种权力结构设计(  )
A.造成政风因循保守
B.提高了决策效率
C.净化了贪腐的风气
D.减轻了财政负担
A
解析:宋太祖为防止大臣擅权,鼓励台谏官员弹劾大臣,大臣为求明哲保身,大多不思进取,这会造成政治上因循保守的风气,故选A项;材料中防止大臣擅权的措施与提高决策效率无关,排除B项;C项表述太绝对,排除;材料与减轻财政负担无关,排除D项。
2、赵匡胤建立宋朝后,规定各地方每年的财政收入除了少量应付日常经费外,其余的钱帛都要运送到京城,不得占留。宋廷又在各路设置转运使,掌管一路财富。宋廷的这些举措(  )
A.体现出对经济干预的强化
B.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C.维护了国家大一统的局面
D.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
B
解析:“地方每年的财政收入除了少量应付日常经费外,其余的钱帛都要运送到京城,不得占留。宋廷又在各路设置转运使,掌管一路财富”,这些举措使得地方财权基本被剥夺,地方割据丧失了财政基础,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B项正确;宋廷的举措带有明显的政治性,而非单纯的经济干预,排除A项;北宋不是大一统王朝,排除C项;题干所列举措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宋代并未出现分裂割据局面,排除D项。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9课两宋的政治和军事
一、选择题
1、北宋初期,政务、军事、财政、监察四权并立,各部门直接向皇帝负责,宰相只能事事按皇帝旨意行事。宋太祖为防止大臣擅权,鼓励台谏(监察部门)官员弹劾大臣。这种权力结构设计(  )
A.造成政风因循保守
B.提高了决策效率
C.净化了贪腐的风气
D.减轻了财政负担
2、据统计,两宋三百年间,通过科举录取进士人数超过10万人,布衣出身的占50%以上。朝廷的一至三品官中,来自布衣者约占53.67%,北宋末高达64.44%。这反映出宋代科举制(  )
A.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
B.导致了文化重心南移
C.造成官僚机构急剧膨胀
D.成为选官的唯一途径
3、赵匡胤建立宋朝后,规定各地方每年的财政收入除了少量应付日常经费外,其余的钱帛都要运送到京城,不得占留。宋廷又在各路设置转运使,掌管一路财富。宋廷的这些举措(  )
A.体现出对经济干预的强化
B.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
C.维护了国家大一统的局面
D.结束了分裂割据局面
4、宋既“收其精兵”“制其钱谷”“稍夺其权”,又以转运使、提刑、提举常平、安抚使收夺州县诸权和监察地方官吏。这说明宋代(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消除了地方藩镇割据
C.强化了君主专制
D.完善了地方行政制度
5、史书记载:“始置诸州通判……故常与知州分权”。该措施所起到的主要作用是(  )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削弱相权,加强皇权
C.各部门相互牵制
D.造成宋朝积弱的局面
6、宋朝建立后,宋太祖于各州设“通判州军事”一至二员,简称通判,与知州同领本州,裁处兵民、钱谷、户口、赋税、狱讼审理等事,本州公文须经通判同意、签押方可施行。朝廷还直接选派各色参军,辅助知州、通判处理行政、司法事务。这些举措()
A. 扩大了知州的行政权力 B. 控制了地方的财政支出
C. 提高了各州的行政效率 D.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7、宋朝官僚政治制度从体制上看,最重要的变革是军政和行政的分离、财政使司的设立以及宰相被定为行政首脑,而包括枢密使、副使在内的宰执则构成中央决策群体。这一变革的目的是(  )
A. 实现“分化事权” B. 保证决策高效率
C. 强化宰相的职权 D. 提高文官的地位
8、有学者指出:“(通判)自国初置倅,与监司太守俱名按察。异时,独衔发僚吏,奋笔涂书判,长史一举手,辄从旁掣止,倅尝横矣。及其久也,有按察之名,无事权之实,更以督经总制钱为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 中央对地方监察权力的削弱 B. 提刑按察使司职权范围扩大
C. 经济发展导致地方制度转变 D. 中央集权促成地方权力调整
9、宋太宗时,开始在枢密院中兼文武,以互相牵制。北宋中叶后,进一步以文臣取代武官。南宋时期也大致如此,文官大臣往往出任重要战区的统帅。这反映了两宋
A. 科举制度成熟 B. 强调文武相制 C. 地方势力强大 D. 部院矛盾尖锐
10、宋代的军政要务和人事任免,君主常以“内降”“内批”“中旨”“御笔”等形式直接处理,“除授不归中书”。这种现象反映出当时(  )
A. 中枢体系中的相权被大大削弱 B. 政治生活具有重文轻武的倾向
C. 中央决策层已经初具内阁制雏形 D. 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
11、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
A. 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 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 降低武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 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12、宋代州县官员的权力交割转移,需要有朝廷下达的正式文书任命,官员之间并不能随意移交牌印、批复印纸批书,以达到离任或继任目的。这一做法(  )
A. 消除了地方割据的基础 B. 削弱了地方管理的自主性
C. 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控 D. 强化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13、宋代中书门下、枢密院与三司使分理行政、军政、财政,原则上各自行使独立职权。中 书门下是正副宰相集体处理政事的最高行政机构。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为宰相,宋太祖 设立参知政事作为副相,是宰相之辅佐。这反映出宋代中央官制(  )
A. 提高了政府的办事效率 B. 抑制了宰相行政办事权
C. 分化了中央的军政财权 D. 加强了专制主义皇权
14、南宋著名诗人陆游临终前写下了那首千古绝唱:“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按两宋官制,负责筹划“王师北定”事务的是(  )
A. 尚书省 B. 枢密院 C. 中书门下 D. 三司使
15、梁天赐指出,北宋时期的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对掌文武大权,到南宋时期,枢密院虽有发兵之权,然发兵之先,须奉圣旨,长官每为宰相所兼,又有御营司、督府分其权。这一变化说明南宋时期
A.枢密院的地位明显下降 B.军政机构亟须调整
C.君主与丞相共享决策权 D.推行重文轻武政策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庆历三年,仁宗启用范仲淹推行庆历革新,剑锋所及直指北宋整个官僚集团,革新终极目标是“法制有立,纲纪再振”。范仲淹要求谏官提高自身的素质,要有坚守监察职责的道德,不惧权势,敢于牺牲;同时,希望朝廷能对谏官恩威并施,既要激励谏官与贪腐作斗争,又要防止谏官与不法臣僚勾结。此外,加强对官员的全面监察和考绩,对官员的监察上,多途并举,注重发挥台谏监察功能,对“诸道知州、同判,毫者、懦者、贪者、虐者、轻而无法者、堕而无政者,几皆可奏降”。鼓励官民上书,在一定程度上也能加强对官员的监察。对官员的考绩作为官员监察的一个重要手段,范仲淹建议京朝官需要延长京官的勘磨年限,从而压缩京城中冗官的数量,提升了官员德、才素质,为北宋的政治舞台吹进了一丝奋进的微风。
——摘编自杨永亮《范仲淹政治变革的当代价值》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范仲淹推行庆历革新的原因。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在庆历革新中监督官员的措施。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王安石非常重视学校培养人才的作用,认为“古之取士,皆本于学校”,执政后便进行了学校制度改革。面对当时太学所培养的人才往往名不副实的问题,王安石创“太学三舍法”,对学生进行考核。在教员方面,设直讲十名,每两人主讲一经,根据所教学生的道德行为和经术学问的进步或后退人数的多寡,来评定他们的教学成绩,实施奖惩。1071年,神宗下诏置京东、京西、河东、河北、陕西五路学,辟选“经术行谊”之上者为学官,还规定每州给田十顷为学粮保证办学经费。熙宁八年(1075年),王安石将自已主持撰写的《三经新义》颁于学校,作为学生的必读教材。通过学校改革,既为变法运动培养了大批人才,也使王安石的革新思想得到比较广泛的传播。
——摘编自游彪《宋史:文治昌盛武功弱势》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王安石学校制度改革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学校制度改革的影响。
答案
1.【答案】A
【解析】
宋太祖为防止大臣擅权,鼓励台谏官员弹劾大臣,大臣为求明哲保身,大多不思进取,这会造成政治上因循保守的风气,故选A项;材料中防止大臣擅权的措施与提高决策效率无关,排除B项;C项表述太绝对,排除;材料与减轻财政负担无关,排除D项。
2.【答案】A
【解析】
根据材料“布衣出身的占50%以上。朝廷的一至三品官中,来自布衣者约占53.67%,北宋末高达64.44%”可知宋代官员中布衣入仕者比重不断上升,说明宋代科举制促进了社会不同阶层的流动,A项正确;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宋代官员中布衣入仕者比重不断上升,并没有涉及文化重心的转移,也不会导致文化重心的南移,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宋代官员中布衣入仕者比重不断上升,布衣比例的上升不一定造成官僚机构的膨胀,C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反映了宋代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不代表科举制是选官的唯一途径,也不符合史实,D项错误。
3.【答案】B
【解析】
“地方每年的财政收入除了少量应付日常经费外,其余的钱帛都要运送到京城,不得占留。宋廷又在各路设置转运使,掌管一路财富”,这些举措使得地方财权基本被剥夺,地方割据丧失了财政基础,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B项正确;宋廷的举措带有明显的政治性,而非单纯的经济干预,排除A项;北宋不是大一统王朝,排除C项;题干所列举措有助于加强中央集权,宋代并未出现分裂割据局面,排除D项。
4.【答案】A
【解析】
根据“收其精兵”“制其钱谷”“稍夺其权”“收夺州县诸权和监察地方官吏”可知是宋朝削弱地方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故A项正确;“消除了地方藩镇割据”反映的是结果,材料无法体现,并且表述太绝对,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不是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D项不是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排除。
5.【答案】A
【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宋代在地方上设置通判一职,分割知州的权力,起到了控制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A项正确。通判是在地方设置的官职,加强的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与削弱相权和使各部门相互牵制无关,B、C两项错误;D项错误,转运使、禁军制度和更戍法等的实行使宋代地方积弱,不是设置通判所导致的。故正确答案为A项。
6.【答案】D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知识,要求具备准确解读材料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答】
A.宋代设置通判,主要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监察,而不是为了扩大知州的行政权力,故排除A。
B.材料没有体现对地方财政支出的控制,故排除B。
C.提高了各州的行政效率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C。
D.根据材料信息“宋太祖于各州设‘通判州军事’一至二员,简称通判,与知州同领本州,裁处兵民、钱谷、户口、赋税、狱讼审理等事,本州公文须经通判同意、签押方可施行。朝廷还直接选派各色参军,辅助知州、通判处理行政、司法事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设置通判和直接选派各色参军是为了加强对地方的监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故D正确。
故选D。
7.【答案】A
【解析】材料主要表明宋初将中央权力一分为三,财政使司掌财政,宰相掌行政,枢密使等掌军政,目的是分化事权,A项正确。
权力机构的增加和重叠不利于提高效率,B项错误。
这种做法是分化削弱宰相的权力,C项错误。
材料不能体现文官地位提高,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关键信息有:最重要的变革是军政和行政的分离、财政使司的设立以及宰相被定为行政首脑。
本题考查宋朝君主专制演进情况,旨在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可用排除法解决问题,难度适中。
8.【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可知,通判有有按察之名,无事权之实,这符合宋朝分化事权的做法,反映出中央对地方监察权力的加强,故A项错误。
材料体现的宋朝监察制度,提刑按察使司是元明清时期监察制度,故B项错误。
材料没有体现政治制度变化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故C项错误。
依据材料可知,北宋地方权力调整,通判的权力受到限制,这是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结果,故D项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分析材料的主旨,并正确把握北宋加强中央集权措施和影响。
本题考查对北宋加强中央措施及其影响的把握,旨在考查学生解读材料、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9.【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两宋时期中央集权的加强,要求具备准确运用所学解读题干的能力。
【解答】
A.题干信息与科举制无关,故排除A。
B.两宋时期,以文臣取代武官,文官出任重要战区的统帅,体现了文武相制的特点,目的是集中军权到中央,故B正确。
C.宋朝地方势力受到严重削弱,故C排除。
D.题干信息无法体现,故排除D。
故选B。
10.【答案】A
【解析】依据题干“君主常以内降、内批、中旨、御笔等形式直接处理,除授不归中书”可以看出相权被大大削弱,故A项正确。
重文轻武的倾向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
内阁制出现在明朝,与题干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
题干涉及的是君主和丞相,与中央和地方无关,故D项错误。
故选:A。
本题考查宋朝君主专制的加强。需要掌握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解题的关键是对“君主常以内降、内批、中旨、御笔等形式直接处理,除授不归中书”的分析理解。
本题考查对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的把握,考查学生抓住关键信息、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11.【答案】B
【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和所学史实,A项反映的是行政权的分离;
C项反映的是分割军权;
D项反映的也是分割丞相的军权;
因此ACD三项均不符合体制变革的内容,只有B项表明中央和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符合要求。
故选:B。
本题主要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北宋初期,宋太祖赵匡胤为了防止出现分裂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统治,以高官厚禄为条件,解除将领们的兵权。因为是在酒席上做出了决策,所以史称“杯酒释兵权”。杯酒释兵权只是宋太祖为加强皇权,巩固统治所采取的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措施的开始,其后还在军事制度方面进行了多项改革。
北宋时期,通过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等措施,通过分化事权,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也造成了地方无权、主动性差等消极后果,并且冗官、冗兵、冗费局面的出现,使得宋朝在对外战争等方面的弊端日益显现。
12.【答案】C
【解析】A.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地方割据的基础是小农经济,这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
B.“削弱了地方管理的自主性”是题干所给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没有揭示出该历史现象的本质。
C.依据题干所给材料中“官员之间并不能随意移交牌印、批复印纸批书,以达到离任或继任目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做法削弱了地方的权力,加强了中央集权。
D.题干所给材料涉及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与君主专制无关。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解答本题需正确解读题干所给材料中“官员之间并不能随意移交牌印、批复印纸批书,以达到离任或继任目的”的主旨,并正确掌握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本题主要考查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13.【答案】D
【解析】A.依据题干所给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分化相权的措施导致行政效率低下。
B.“抑制了宰相行政办事权”只是体现了题干所给材料的部分内容,表述片面化。
C.题干所给材料体现的是分化了宰相的军事、行政、财政权,而非中央。
D.依据题干所给材料可知,宋朝采取措施分化了宰相的军事、行政、财政权,联系所学知识,这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解答本题需抓住题干所给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宋代中书门下、枢密院与三司使分理行政、军政、财政,原则上各自行使独立职权”,并正确掌握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及历史影响。
本题主要考查宋朝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及其影响,考查学生获取、解读信息及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中等。
14.【答案】B
15.【答案】A
【解析】略
16.(1)原因:①北宋中期出现“冗官冗兵冗费”和“积贫积弱”的局面;②北宋土地兼并严重,辽夏困扰不断,面临着内忧外患的局面;③北宋官僚集团,法制混乱,纲纪松懈;④宋仁宗支持并推动范仲淹变法。
(2)措施:①提高谏官素质,并对其恩威并施;②注重台谏监察功能,加强对官员的考核与监察;③鼓励官民上书,强化监察;④延长京官的勘磨年限,精减官员。
17.(1)特点:涉及面广,内容较全面;从中央到地方改革官学;注重质量,推行师生考核;重注儒家经典,改革考试内容;保障办学经费;适应并服务变法。
(2)影响:有助于统一变法思想;培养了变法实用人才;传播了王安石的革新思想;促进了官办学校教育的发展;有利于科举制的健全完善。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