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1)契丹政权
辽太祖 耶律阿保机
契丹族原为鲜卑族的一支,以渔猎和游牧为主。
10世纪初期,契丹首领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
1.辽
一、辽与西夏
(2)辽的建立
时间:916
建立者:耶律阿保机
民族:契丹
都城:上京
统治区域:伸展到河北和山西的汉族地区
1.辽
统治政策:辽朝的职官设置分为南、北面官,北面官负责契丹等游牧民族事务,南面官负责以汉人为主的农耕民族事务。皇帝和宫廷依然保持草原习俗,每年随季节转换定期迁徙。迁徙中的行营成为国家政治中心。
1.辽
阅读课本,概括辽实施的统治政策
(3)宋辽关系
1.辽
五代十国时期
自称儿皇帝
杨家将
主动进攻
守内虚外 消极防御
(4)檀渊之盟
1.辽
1004年,辽军南下逼近澶州城,威胁北宋都城。
1005年,辽宋达成和议,双方撤兵。北宋答应送辽岁币银10万两,绢10万两;双方为兄弟之国,这就是历史上的“澶渊之盟”。
2.西夏
(1)西夏建立
以游牧为主的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
时间:1038年
建立者:元昊
都城:兴庆府
国号:史称西夏
2.西夏
(2)宋夏关系
1044年,宋夏订立和约:夏对宋称臣,北宋每年送给西夏银、绢、茶叶等“岁赐”,重开边境贸易市场。边境贸易促进了西北边境地区的发展。
与辽、西夏之间的战争是为争夺土地和对全国统治权宋的战争,汉族、契丹族、党项族都曾经卷入战争中,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使社会经济遭到破坏。
在战争中,客观上促进了人口的流动,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农业化进程,为各民族的交融、国家的统一奠定了基础。
2.西夏
你如何看待宋与辽、夏之间的战争?
1.起源——女真族
金朝的建立者女真族活动于黑龙江、松花江流域,以农业、狩猎、畜牧为生。
2.从建立到迁都
(1)建立:1114年,女真族的首领完颜阿骨打举兵反辽,次年(1115年)称皇帝,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也称上京(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
(2)对峙:1125年,金灭辽,两年后又灭北宋,与南宋逐渐形成对峙局面。
二、金朝入主中原
2.从建立到迁都
(3)迁都:1153年,金迁都燕京(今北京),将燕京改名为中都。这是北京建都史的开端。
◎金、元、明北京城址变迁图
【课堂探究】金朝的统治者(海陵王完颜亮)为什么要将都城从上京迁至中都?
①统治者自身具有远大抱负,意图统一华夏;同时崇尚中原文化,力主汉化改革。
②金朝当时统治范围扩大,上京居东北,不便于统治。
③上京地区相较于中都自然环境更恶劣。
……
3.统治政策
金朝制度基本沿袭唐宋,同时保持了一套本民族的管理系统,叫作“猛安谋克”的制度。
猛安者千夫长也,谋克者百夫长也。……以三百户为谋克,谋克十为猛安。
——《金史·兵志》
4.从鼎盛到衰落
(1)鼎盛:12世纪后期金世宗在位,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史称“大定之治”。
承世宗治平日久,宇内小康,乃正礼乐,修刑法,定官制,典章文物粲然成一代治规。
——《金史·章宗纪》
(2)衰落:世宗死后,金朝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袭扰,猛安谋克又日益腐化,统治逐渐衰落。
三、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1.地域:蒙古高原
2.统一蒙古草原 (必要性——争战不已、苦难 人物——铁木真)
3.蒙古汗国的建立(1206年)
是一个国家否?
否。不稳固的政治军事联盟,无共同的经济基础。
4.蒙古汗国的征战
征战的方向
取胜的原因
征战的影响
(一)蒙古汗国
铁木真统一蒙古前,
草原上的争战情景:
星天旋转,诸国争战,
……
没有思考余暇,
只有尽力行事.
没有逃避的地方,
只有冲锋打仗 .
没有平安幸福,
只有互相杀伐.
----谢再善译《蒙古秘史》
结合教材的史料分析12世纪时的蒙古族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
思考:
材料:蒙古在建国后数十年内,横扫欧亚大陆,所向披靡,建立起一个疆域空前庞大的世界性帝国,极大地改变了欧亚内陆的政治格局,也影响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进程。蒙古军兵锋所极,杀戮人民,毁坏城镇,给被征服地区带来浩劫……
——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结合史料分析蒙古汗国征战的影响。
积极影响
为统一全国铺平了道路
西征沟通了东西交通,促进了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消极影响
极大的破坏,给当地人民带来沉重的灾难,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蒙古汗国
俄罗斯
西亚、中亚
印度河流域
西夏
金
当时,中原地区以及欧亚大多是经济文化的先进地区,为什么会被相对落后的蒙古征服呢?(汗国取胜原因)
蒙古汗国的征战方向
思考:
西征
南战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和统一全国
1.元朝的建立
2.全国的统一
统一的过程和战略
统一的深远意义
时间、人物、都城
(1271年)
(忽必烈)
1246年招降
1279年最后统一
文天祥(1236年-1283年),南宋末年文学家,爱国诗人,抗元英雄。20岁状元及第,官至右丞相,封信国公。 1278年元兵进犯,奋力抗元,后兵败被俘,掳至大都,宁死不降。1282年从容就义。并为后人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句。著有《文山诗集》、《正气歌》等。
有人认为:元朝进攻南宋,实现统一,是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大趋势。因此,文天祥的抗元斗争是违背了历史发展的趋势,应该加以否定。请结合具体史实论述。
讨论:
元朝统一的意义
1.结束了唐末以来分裂的政治局面,奠定了元、明、清六百多年国家长期统一的政治局面
2.促进了国内各民族人民之间经济文化的交流和边疆地区的开发,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3.为科学技术的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4.加强了中外文化交流和中西交通的发展
内容 中央委派官员代表中书省处理地方事务,称为行中书省,简称行省。除今天的河北、山西、_____地区由中书省直辖外,全国共设10个行省
特点 行省辖区广阔,军政大权集中,行政效率较高
意义 它的创立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
山东
(三)巩固统一的措施
1.中央:
宰相机构——中书省
2.地方:
行中书省
3.加强边疆地区的管辖
(1)吐蕃:
(2)西域:北庭都元帅府,宣慰司
(3)台湾:
宣政院
巡检司
1、蒙古族:
(1)形成:蒙古原是漠北的一个游牧部落,统一草原后逐渐将其他部落融入,形成了蒙古民族。
(2)演变:中亚、西亚的穆斯林移居中国,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化共同体,时称回回 人,即回族的前身。
2、四等人制:(民族歧视政策)
四、元朝的民族关系
3、民族融合:
①随着时间推移,民族矛盾逐渐减弱,社会贫富差距带来的阶级矛盾却日益严重;
②14 世纪中叶,农民起义爆发,不久元朝灭亡,以宫廷贵族为核心的一部分蒙古人退回草原;
③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成员蒙古族和回族,基本上是在元朝形成的。蒙古原是漠北的一个游牧部落,统一草原后逐渐将其他部落融入,形成了蒙古民族。中亚、西亚的大批穆斯林随着蒙古的征服移居中国,在伊斯兰教整合下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化共同体,时称回回人,成为回族的前身。
元朝民族关系的特点和成因
特点:浓厚民族差别对待、民族压迫色彩与急速民族融合并存。
成因
(1)根据征服先后顺序以及投降与否给予征服民族不同的政治地位。
(2)元朝少数民族属于游牧文化,生产力水平落后于农耕文文明,设置等级制度强调自身政治权利的优越感。
(3)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交流加深,元朝控制的广大的统治区内的各民族进一步融合。
(4)元政权通过各种手段强迫各民族人民迁徙,以巩固统治、防范各族人民起义。
统一是主流,即使是分裂时期,也存在着局部的统一,孕育着新的统一因素。各族人民经济、文化交流的加强,使统一成为历史发展的趋势,兼并战争、分裂割据使人民更加渴望统一,而许多统治者也致力于国家统一,为实现统一作出了重大努力。
统一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只有统一才能促进社会发展,因此统一是各民族的自然选择。
统一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是社会发展的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具有历史的必然性,因此任何破坏统一的阴谋都是不可能得逞的。
正确认识中国古代的分裂和统一
问题探究
材料 元朝统治者为了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对各民族进行民族分化,让先被征服地区的人比后被征服地区的人地位高一些,人为地制造民族等级。元世祖时,把全国人分为四等;一等是蒙古人;第二等是色目人;第三等是汉人;第四等是南人。这四等人在政治待遇、法律地位、经济负担以及其他权利义务上都有种种不平等的规定。如在法律上规定,蒙古、色目和汉人犯罪后,分属不同的机构审理,蒙古人殴打汉人,汉人不得还手,只可向司法部门申诉。蒙古人打死汉人,只需打五十七下,赔付烧埋钱。
——摘编自朱绍侯、张海鹏、齐涛:《中国古代史》下册
根据材料,概括元实行四等人制的原因、划分依据及表现。
课
堂
小
结
辽夏金元的统治
金朝的建立与制度
辽朝的建立与制度
西夏的建立与制度
金朝的鼎盛与衰落
元朝的建立与统一
辽与西夏
金朝入主中原
从蒙古崛起到元朝统一
元朝的制度
元朝的民族关系
元朝的民族关系
元朝的灭亡
课堂检测
1、辽上京有鲜明的契丹民族特色。上京城在都城形态上虽也具有类似唐长安城的三重格局,但皇城与汉城南北二城平行设置,整体呈“日”字形格局。上京城的城市形态反映了辽朝( )
A.因俗而治 B.全面汉化
C.等级森严 D.民族压迫
A
解析:南北城并列,体现了南北分治的特点。南北面官制度是辽代的中央官制。辽建国后,按照“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的原则,对契丹和汉人实行南北分治,体现了“因俗而治”的特点,故A项正确;B项“全面”说法太绝对,排除;C、D两项,题中没有体现出等级森严、民族压迫,排除。
2、1333年,元朝开科取士,在所取进士百人中,有蒙古、唐兀、回回、于阗、哈喇鲁、畏兀儿等民族50名,有58%母亲为汉人,已婚的人中有近70%娶汉人为妻。这说明元朝( )
A.奉行民族歧视政策
B.已经完全实现汉化
C.科举考试更加公平
D.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D
解析:材料“在所取进士百人中,有蒙古、唐兀、回回、于阗、哈喇鲁、畏兀儿等民族50名,有58%母亲为汉人,已婚的人中有近70%娶汉人为妻”说明元朝民族交融趋势加强,D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民族歧视政策”和“完全实现汉化”,A、B两项错误;C项不是材料主旨,排除。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0课辽夏金元的统治
一、选择题
1、辽上京有鲜明的契丹民族特色。上京城在都城形态上虽也具有类似唐长安城的三重格局,但皇城与汉城南北二城平行设置,整体呈“日”字形格局。上京城的城市形态反映了辽朝( )
A.因俗而治 B.全面汉化
C.等级森严 D.民族压迫
2、元代行省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却“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如在人事权方面,元代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行省几无任官和诠调权。这表明,行省的设置( )
A.改变了地方积贫积弱的现状
B.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隐患
C.顺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D.体现了“因俗而治”的治国理念
3、1333年,元朝开科取士,在所取进士百人中,有蒙古、唐兀、回回、于阗、哈喇鲁、畏兀儿等民族50名,有58%母亲为汉人,已婚的人中有近70%娶汉人为妻。这说明元朝( )
A.奉行民族歧视政策
B.已经完全实现汉化
C.科举考试更加公平
D.民族交融趋势加强
4、辽太宗耶律德光统治时期,采取了“蕃汉分治”的制度,即“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这一做法的出发点在于( )
A.适应不同的生产力和生产方式
B.巩固契丹族的奴隶制度
C.为了笼络扶植汉族地主官僚
D.顽固推行民族分化政策
5、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每经历一次全国性农民起义之后,新建王朝在总体上说来都比前一个王朝有所进步,社会生产力有所提高。这可以用来说明历史上的农民起义( )
A.造成了皇朝的易姓换代
B.推动了王朝政策的调整
C.推动了国家的重新统一
D.建立了农民的革命政权
6.10—13世纪中国境内先后出现的政权,按其建立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北宋、契丹国(辽)、夏、金 B.契丹国(辽)、夏、北宋、金
C.契丹国(辽)、北宋、夏、金 D.夏、北宋、金、契丹国(辽)
7.忽必烈统治时,虽然政权设置大体完备和仪文礼制初步告成,但大量阻碍社会进步的蒙古旧制仍得以保留,并且统治集团内大多数人始终对汉族地区的典章制度、思想文化有比较深的隔膜。这一现象反映出忽必烈统治时期( )
A.贵族集团的包容性强 B.蒙古部落文明具有优势
C.政权封建化进程艰难 D.政治体制体现二元色彩
8.元朝脱脱主持编修的《金史》称“非大定之仁政,不足以固百年之基”,其中的“大定”是指( )
A.耶律阿保机统治时期 B.完颜阿骨打统治时期
C.金世宗统治时期 D.元世祖统治时期
9.《元史》卷87载:“至元初,立总制院而领之以国师。总制院者,掌浮图氏之教,兼治吐蕃之事。桑哥(元朝宰相)又以总制院所统西蕃诸宣慰司,军民财谷,事体甚重,宜有以崇异之,奏改为宣政院,秩从一品,掌释教僧徒及吐蕃之境而隶治之。”据此可知宣政院设立的原因是( )
A.僧俗并用,军民通摄 B.事务繁重,应有所尊
C.因俗而制,因地制宜 D.机构臃肿,人浮于事
10.下面为我国古代不同时期地方行政区划表,凸显了中国古代基层治理制度的变化,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朝代 地方行政区划
秦朝 郡→县
汉朝 州→郡(国)→县
唐朝 道→州→县
宋朝 道(路)→府、州、军、监→县
元朝 行省→路、府→州→县
明朝 省→府→州→县
清朝 省→府、直隶州→县、散州
A.地方行政层级结构变化体现了“上稳下动”的特征
B.分权是地方行政机构变化的主要原因
C.地方行政机构皆由中央派出机构演变而来
D.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这一矛盾始终存在
11.“行营到处即为家,一卓穹庐数乘车。千里山川无土著,四时畋猎是生涯。”这首诗描述的是哪个民族的生活( )
A.契丹族 B.女真族 C.汉族 D.匈奴族
12.某同学在研究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时,找到以下材料:“无论是作为朝廷的临时派出机构,抑或作为常设的地方最高官府,其代表中央进行政治和军事控制。”该同学研究的政治制度是( )
A.分封制 B.郡县制 C.郡国并行制 D.行省制
13.(它)虽然“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无不受到中央政府各方面的牵制与制约,故“(它)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文中的“它”是指( )
A.秦朝的郡县 B.西汉的郡国 C.宋代的路州 D.元朝的行省
14.据史载,道教领袖丘处机曾于1188年两次被金世宗召见,其“剖析天人之理,演明道德之宗”等建议甚合金世宗之意;1219年,丘处机提出的“济世安民”、“仁爱孝道”等主张,也得到成吉思汗的赞同。据此可知( )
A.道教成为金元两朝的国教 B.民族交融趋势已深度发展
C.金元统治理念发生根本变化 D.金元统治者十分推崇道教
15.元朝统治者认为“汉人无补于国,可悉空其人以为牧地”。但后来又不得不采用“以农桑为急务”的政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
A.统治者重视缓和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 B.统治者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改行汉法
C.加快了从游牧民族向农耕民族的转变 D.落后民族最后被较先进民族所征服
二、材料分析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行中书省……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
材料二 中国地方行政区划,自秦汉以来,基本上按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建置。……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李孔怀《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材料三 元朝同宋一样,把地方分成路、府、州、县,而实际上元代的地方政权不交在地方,乃由中央派行中书省管理。行省长官是中央官而亲自降临到地方。……所以行中书省正名定义,并不是地方政府,而只是流动的中央政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1)结合材料一概括元朝行省制度的基本特征。
(2)材料二、三反映了元朝地方行政制度有哪些创新?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行省制对于现代地方行政制度建设的历史借鉴价值。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驿站是元代官办的交通设施。管理驿站的中央机构,原来是诸站都统领使司,后来改名为通政院。各驿站设置提领、副使、百户等站官,管领站务。按照官方的统计,在中书省直辖的腹里地区和河南、辽阳、江浙、江西、湖广、陕西、四川、云南、甘肃行省共设基犬全于件都立了1400处驿站,通往岭北行省的三条主要站道共设置驿站119处,宣政院管辖的吐蕃地区设置了27处驿站。驿站为官方来往人员提供交通工具、休息场所和饮食服务,“于是四方往来之使,止则有馆舍,顿则有供帐,饥渴则有饮食,而梯航毕达,海宇会同”交通有陆路和水路,驿站因此分为陆站和水站两大类,无论是陆站还是水站,都有专门的“站舍”,或者称为“馆舍”,为来往人员提供住处,并设有“厩舍”或船坞。
——摘编自史卫民《中国大通史·元(下册)》
(1)根据材料,概括元朝驿站的特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朝驿站的影响。
参考答案
A
C
D
A
B
6.C
7.C
8.C
9.B
10.D
11.A
12.D
13.D
14.B
15.D
16.(1)特征:行省拥有经济和军事方面的大权,但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
(2)创新:地方行政区划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设行中书省管理地方;行省长官由中央官员担任。
作用:消除地方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开创了以省为单位的行政区划,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3)价值:注重加强对边远地区的治理;注重对地方行政区划的合理调整;注重处理好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关系。
17.(1)特点:组织严密,管理完备;分布广泛,规模庞大;往来方便,传递信息迅速;陆站与水站相互配合。
(2)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巩固了国家政权;四通八达的驿道,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驿站设施完善,为公差人员提供交通和生活服务;推动了各民族之间的交融。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