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测试训练卷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表示“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标志是( )
2.燃烧是生活中的一种常见现象。下列有关燃烧或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钠可以在氯气中燃烧,说明燃烧不一定要有氧气参与
B.碳、硫在氧气中燃烧比在空气中燃烧剧烈
C.锅里的油着火时可用锅盖盖灭,是因为隔绝了氧气
D.用水可以灭火,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3.冬天用煤火取暖时,容易使人中毒的是( )
A.一氧化碳 B.二氧化碳 C.二氧化硫 D.碳氢化合物
4.烧柴禾时,通常把柴禾架空一些才能燃烧更旺,这是因为( )
A.柴禾是可燃物 B.散热的速度快
C.柴禾和空气能充分接触 D.可以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过程中都会发生放热现象
B.在化学反应中只有燃烧反应才能放出热量
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
D.人类利用的能量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6.煤、石油、天然气是重要的化石燃料,下列关于化石燃料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石油是一种化工产品 B.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可制得焦炭
C.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D.煤、石油、天然气都是混合物
7.鉴别H2、CO、CH4的最佳方法是( )
A.分别点燃后观察火焰的颜色 B.分别检验三种气体燃烧后的产物
C.分别闻三种气体的气味 D.分别测三种气体的溶解性
8.如图所示,加热烧瓶中的水使之沸腾。水蒸气从铜管喷出,把火柴靠近管口P处,火柴被加热,迅速移开火柴,火柴开始燃烧。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水沸腾,水分子质量和体积增大
B.P处水蒸气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火柴的着火点
C.火柴移离水蒸气,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燃烧
D.火柴燃烧的产物含有二氧化碳和水
9.据统计中国每年有上千家庭发生火灾,酿成悲剧,如果掌握一些灭火措施和安全知识,可以减少悲剧的发生。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是( )
A.电视机等电器着火用水扑灭 B.夜晚打开厨房中的电灯检查液化气罐是否漏气
C.油锅着火可用锅盖盖灭 D.高楼住宅发生火灾吋,使用楼内电梯逃生
10.一种可作为绿色能源的物质X,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3H2O+2CO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X的化学式为( )
A.H2 B.CH4 C.CH3OH D.C2H5OH
11.近期有些地方发生的火灾给人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下列说法或做法错误的是( )
A.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B.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与空气混合后遇明火可能会发生爆炸
C.火灾发生后,不能乘坐电梯逃离
D.油锅中的油着火,用锅盖盖灭
12.某无色气体可能由H2、CH4、CO、CO2中的几种组成。将该混合气体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出现白色浑浊;将剩余气体导出,经干燥后点燃,罩在火焰上方的干燥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该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
A.H2、CH4 B.H2、CO
C.H2、CH4、CO D.CH4、CO、CO2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2分)
13.现代社会对能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倍受人类关注.
⑴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__和天然气。
⑵汽车所用的燃料主要是汽油和柴油,它们都是__________加工的产品。
⑶许多城市用天然气代替汽油做汽车燃料,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14.用砂纸擦除铜片和锌片表面的氧化膜,用导线将铜片和锌片分别连接到电流计的正、负极,然后把锌片和铜片一起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如图).
(1)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① ;② ;③ ;④电流计指针偏向 (填“铜”或“锌”)
(2)实验中发生能量变化的形式是由 能变为 能,发生这种能量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
15.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化石燃料的是________(填写序号,下同),属于最清洁燃料的是________。
①酒精 ②无烟煤 ③汽油 ④氢气 ⑤天然气
(2)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煤是复杂的混合物,主要含碳元素
B.由煤加工成焦炭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C.家用“液化石油气”就是煤隔绝空气加热得到的产品
D.煤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
(3)为从源头消除污染,人们在生产、生活中选择对环境影响小的燃料。随着科技发展,氢气将会成为主要能源之一,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就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物质。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________。
A.甲醇 CH4O B.甲酸 CH2O2 C.乙醇 C2H6O D.乙酸 C2H4O2
16.人类目前消耗的能源主要来自化石燃料。
(1)石油是化石燃料之一,它属于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煤做成蜂窝状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溪的燃气改造工程,使更多的居民用上了天然气。天然气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天然气第一次通过管道送到用户时,必须先将管道内注满氮气,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已知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数目相同,燃气灶是由灶体、进气管、进风管和电子开关等组成的,若将燃烧煤气改为天然气,则更换的灶具与原来的灶具相比,构造上最大的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为避免发生火灾,在林场等场所要贴警示标志。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放易燃物”的是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6分)
17.燃烧是我们熟悉的现象。某实验小组用如图实验方法来探究燃烧的条件:
图一 图二 图三
(1)如图一进行实验,观察实验现象。红磷不能燃烧是因为__ __,水中白磷不能燃烧是因为__ __。
(2)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__ _。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并__ __后对试管加热。
(3)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__ __。
(4)“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用脱脂棉包裹好过氧化钠(Na2O2),往棉球上滴水即可看到“滴水生火”的奇观,这是因为过氧化钠遇到水生成O2和另一种物质(NaOH),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 __,该反应是__ __(填“吸热”或“放热”)反应。但小明在一次表演中因为滴水过多而没有成功,他没有成功的原因是__ __。
四、综合应用题(6分)
18.在煤中加入适量的生石灰制成供居民采暖用的“环保煤”,以减少二氧化硫的排放,减轻二氧化硫对空气的污染。“环保煤”燃烧时生石灰吸收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2CaO+mSO2+O2===nCaSO4;请回答下列问题:
(1)m的值是________。
(2)若煤厂一次共加入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70 t,则理论上最多可吸收二氧化硫多少吨?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6BDACCA 7-12BACDAD
二、填空题
13.⑴石油 ⑵石油 ⑶甲烷 CH4+2O2 CO2+2H2O
14.(1)锌片逐渐溶解 铜片上析出铜 溶液蓝色变浅 铜
(2)化学 电 Zn+CuSO4═ZnSO4+Cu
15. (1)②③⑤ ④
(2)A、D
(3)2H2+O22H2O
(4)B
16. (1)混合物
(2)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煤充分燃烧
(3)CH4+2O2CO2+2H2O
(4)排尽管道中的空气,防止发生爆炸
(5)进气管减小(或进风管增大)
(6)D
三、实验探究题
17. (1)温度没有达到红磷的着火点 滴水过多降低了温度,使温度达不到脱脂棉的着火点
(2)不污染空气,更环保 擦干
(3)氧气
(4)2Na2O2+2H2O===4NaOH+O2↑ 放热 可燃物没有与氧气充分接触
四、综合应用题
18. 解:(1)2
(2)设理论上最多可吸收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
含氧化钙80%的生石灰70 t中,氧化钙的质量为:
70 t×80%=56 t,
112 128
56t x
=
x=64 t
答:理论上最多可吸收64 t二氧化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