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复习教案 导学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三节 原子的构成复习教案 导学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五四学制)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2-10-14 20:15:36

文档简介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复习导学案
复习目标:
1、知道原子的构成及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掌握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及电子排布规律,认识离子的形成过程。
3、明确原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加深对、原子、离子的认识。
4、体验团队合作,勇于探索,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重点:原子的结构 离子的形成
难点:原子与离子的区别联系,离子结构式。
知识准备:(理解并记忆)
1.原子的结构
1)位置:原子核位于原子的______,电子在_____运动。
2)体积:原子的体积______,但原子核的体积比原子_____,因此相对来说,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_____就在这个空间里高速运动。
3)数目:一个原子中只有一个原子核,但电子的数目≥1,质子的数目≥1,中子的数目≥0,可见,_____,_____,_____是一个原子中必有的粒子,但_____不一定有。
4)电性:原子核带_____,质子_____,中子_____,原子_____。
5)电量:原子核所带的__________叫核电荷数,每个质子带__________的正电荷,每个电子带__________的负电荷,由于原子核所带正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负电荷数相等,因此整个原子__________,在原子中,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6)质量:在原子中,质子和中子质量大约相等,但电子的质量很小,仅相当于质子质量的1836分之一,因此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_____。
2.原子中的电子
原子中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分层排布;排布规律第一层不超过 个电子,第二层不超过 个电子,最外层不超过 个电子(只有1个电子层的最外层不超过2个电子)。
3.原子结构示意图
1)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小圈和圈内的数字分别表示_____和_____,“+”表示_____弧线表示_____,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的_____。
4.原子的分类
1)金属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变化中该原子易_____。
2)非金属原子 最外层电子数≥4,在化学变化中该原子易_____形成_____离子。
3)稀有气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8,,该原子既不易失电子也不易得电子,化学性质稳定。我们将这样的原子结构称为________结构。
4.离子
1)定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分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作交流 激情体验:
小组内相互交流 讨论,争先发言。以原子为第一人称作原子家族自我介绍。
知识升华:
原子与离子的比较
阳离子 原子 阴离子
区别 核电荷数与电子数比较 核电荷数_____电子数 核电荷数_____电子数 核电荷数_____电子数
电性
相同点
联系
2、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离子带电?
3.以氯化钠(NaCl)的形成过程为例,分析一下氧化镁的(MgO)形成过程。
能力提高:
1.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原子的类别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的
C.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因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电子上
2. 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今有一粒子,其原子核内有16个质子 16个中子 ,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该粒子是( )
A原子 B 阳离子 C 阴离子 D 分子
3.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粒子的核电荷数为 ;当a =
时,该粒子表示原子;当a = 时,该粒子表示离子,其符号为 。
4.已知原子的质量约为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 836,根据下列数据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还能总结出:
(1)              。(2)              。
(3)              。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 1 0 1
碳 6 6 6
氧 8 8 8
钠 11 12 11
铁 26 30 26
复习达标:
1.下列关于原子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带正电荷 B.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带负电荷
C.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非常小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美国铱星公司按计划发射77颗卫星,以实现全球卫星通讯。其要发射卫星的数目恰好与铱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等。下列关于铱元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铱元素的核电荷数为77 B.铱原子的质子数为70
C.铱原子为非金属原子 D.铱原子的中子数为7
3.分析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A.都属于阳离子 B.都属于阴离子
C.属于一种原子 D.质子数相同
4.右图是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l2
B.该原子最外电子层达到了稳定结构
C.X属于非金属原子
D.x与Cl形成的化台物为XCl
5.在①分子 ②原子 ③原子核 ④质子 ⑤中子 ⑥电子等粒子中,将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2)带正电荷的粒子是 ;
3)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是 ;4)构成分子的粒子是 ; 5)构成原子的粒子是 ;6)不显电性的粒子是 ;7)带负电荷的,质量最小的粒子是 ;8)在同种原子中数目一定相等的是 ;
小结:总结原子构成的知识体系
作业:练习册P46能力提高
课后记:
望重中学 宋永峰
+16
2
8
a(共16张PPT)
复习导入:
贾政质问宝玉
(打一微观粒子)
不阴不阳 居中央
奔出体外 穿洞墙
(打一微观粒子 )
谜底 :质子
谜底: 中子
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
复习
复 习 目 标
1、知道原子的构成及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掌握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及电子排布规律,认识离子的形成过程。
3、明确原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加深对、原子、离子的认识。
4、体验团队合作,勇于探索,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重点:原子的结构 离子的形成
难点:原子与离子的区别联系,离子结构式。
合作交流激情体验:
假设你是一个原子,如何给大家做一下原子家族的介绍呢?
知识升华:
1﹑原子与离子的比较。
阳 离 子
原 子
阴 离 子
区别 核电荷数与电子数比较 核电荷数_____电子数 核电荷数_____电子数 核电荷数_____电子数
电性
相同点
联系
等于
大于
小于
带正电 不显电性 带负电
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特征相同
原子 得到电子形成阴离子 原子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2、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而离子带电呢?
3.以氯化钠(NaCl)的形成过程为例,分析一下氧化镁的(MgO)形成过程。
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与核外电子所带的电荷数相等电性相反
Na
Cl
Na+
Cl-
氯化钠的形成
Mg2+
O 2-
2个电子
活泼
稳定
氧化镁的形成
能力提高:
1.下列有关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原子都是由质子、中子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B.原子的类别是由原子核内的质子数决定的。
C.原子中不存在带电的粒子,因而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质子和电子上。
2. 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今有一粒子,其原子核内有16
个质子 16个中子 ,原子核外有18个电子,该粒子( )
A原子 B 阳离子 C 阴离子 D 分子
B
C
3.某粒子结构示意图为 该粒子的核电荷数
为 ;当a = 时,该粒子表示原子;当a =
时,该粒子表示离子。
+16
2
8
a
16
6
8
4.已知原子的质量约为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 836,根据下列数据可总结出: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电子数。还能总结出:
(1)        (2)           。
(3)————————                               
原子种类 质子数 中子数 核外电子数
氢 1 0 1
碳 6 6 6
氧 8 8 8
钠 11 12 11
铁 26 30 26
原子核内不一定都有中子
原子核内质子数不一定等于中子数
不同的原子质子数不同
复习达标:
1.下列关于原子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带正电荷 。
B.原子核位于原子的中心,带负电荷。
C.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的体积非常小 。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2.美国铱星公司按计划发射77颗卫星,以实现全球卫星通讯其要发射卫星的数目恰好与铱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相等。下列关于铱原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铱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7 B.铱原子的质子数为70
C.铱原子为非金属原子 D.铱原子的中子数为77
B
A
3.分析各组微粒结构示意图,与表示的意义一致的是
A.都属于阳离子 B.都属于阴离子
C.属于一种原子 D.质子数相同
4.右图是元素x的原子结构示意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该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l2
B.该原子最外电子层达到了稳定结构
C.X属于非金属原子
D.x与Cl形成的化台物为XCl
D
A
5.在①分子 ②原子 ③原子核 ④质子 ⑤中子 ⑥电子等粒子中,将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的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2)带正电荷的粒子是 ;3)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是 ;4)构成分子的粒子是 ; 5)构成原子的粒子是 ;6)不显电性的粒子是 ;7)带负电荷的,质量最小的粒子是 ;8)在同种原子中数目一定相等的是 ;
2
3 4
1 2
2
3 6
1 2 5
6
4 6
小结:自己总结知识体系
作业:练习册P46能力提高授课日期:2012-09-28 星期五 第七节
课型:复习课 授课人:
课题:第二单元探秘水世界 第三节原子的构成
复习目标:
1、知道原子的构成及核电荷数、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的关系。
2、掌握原子结构的表示方法及电子排布规律,认识离子的形成过程。
3、明确原子和离子的异同点和相互关系,加深对、原子、离子的认识。
4、体验团队合作,勇于探索,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重点:原子的结构 离子的形成
难点:原子与离子的区别联系,离子结构式。
复习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意图
复习导入:引发问题:贾政质问宝玉 (打一微观粒子)不阴不阳 居中央奔出体外 穿洞墙 (打一微观粒子)展示目标:合作交流:假设你是一个原子,给大家做一下介绍。组织学生分组合作讨论收集与原子有关的信息。指导学生以原子为第一人称作自我介绍。肯定学生的介绍合作探究:1原子与离子的比较。2为什么原子不显电性的,离子带电?3.以氯化钠(NaCl)的形成过程为例,分析一下氧化镁的(MgO)形成过程。典型例题精讲:见导学案 能力提升课堂复习达标:见导学案交流展示:让学生在小组内自由交流小结:让学生谈收获 集中精力思考学生根据课本收集与原子的相关信息学生积极参与,争先介绍。区别:原子不带电,离子带电。联系:原子得失电子变成原子。分析镁原子 氧原子的结构式,推测氧化镁的形成。分析表格中的数据总结规律小组内相互交流纠错帮扶,讨论交流解决难题。学生畅谈本节课复习收获 通过谜语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在合作活动过程中掌握所学知识。明确两种微观离子的差异使学生理解离子是怎么形成的,认识离子结构式。培养学生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小组内每一个同学都有所收获。学生会从自己的感悟中懂得收获,从收获中,体验到成功之乐,增强学好化学的信心。
作业:见导学案
教学反思
望重中学 宋永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