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实验:导体电阻率的测量
一、选择题
1.某同学分别用毫米刻度尺、10分度游标卡尺、50分度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测量同一个物体的宽度,分别得到如下数据,其中读数肯定错误的是( )
A.20.0mm B.19.9mm C.20.05mm D.19.99mm
2.某同学测量一个圆柱体工件的电阻率,分别使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测量圆柱体工件的直径和长度,某次测量的示数如图甲和乙所示,下列读数都正确的是
A.4.83cm 5.387mm
B.5.03cm 5.313mm
C.5.93cm 5.813mm
D.6.03cm 6.313mm
3.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实验中,以下操作中错误的是( )
A.用米尺测量金属丝的全长三次,算出其平均值
B.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不同部位各测量一次直径,算出其平均值
C.用伏安法测电阻时采用电流表外接电路,多次测量后算出平均值
D.实验中保持金属丝的温度不变
4.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由ρ=可知,对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影响最大的是( )
A.导线直径d的测量 B.电压U的测量
C.电流I的测量 D.导线长度的测量
5.如图所示,a、b、c为同一种材料做成的电阻,b与a的长度相等但横截面积是a的两倍;c与a的横截面积相等但长度是a的两倍。当开关闭合后,三个理想电压表的示数关系是( )
A.V1的示数是V2的2倍 B.V1的示数是V3的2倍
C.V2的示数是V1的2倍 D.V2的示数是V3的2倍
6.一同学在某次实验中测量一物体长度,记录结果为11.75mm,则该同学所使用的测量工具可能为( )
A.10分度的游标卡尺 B.20分度的游标卡尺 C.50分度的游标卡尺 D.螺旋测微器
7.下列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分别为( )
A.1.22cm、6.86mm
B.1.220cm、6.860mm
C.12.20mm、6.360mm
D.12.20cm、6.36cm
8.在测量阻值较小的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并要求在实验中获得较大的电压调节范围,在测量其电阻时应选择的电路是( )
A. B.
C. D.
9.某待测电阻约100Ω左右,电压表内阻为3000Ω,电流表内阻为0.2Ω,采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应选择电流表何种接法,测量误差较小,测量值比真实值相比如何( )
A.内接法,比真实值偏大 B.外接法,比真实值偏大
C.内接法,比真实值偏小 D.外接法,比真实值偏小
10.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根金属丝的直径,如图所示的读数是( )
A.0.68 mm B.0.680 mm C.0.180 mm D.0.18 mm
11.下列读数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12.同学们测量某电阻丝的电阻,所用电流表的内阻与 相当,电压表可视为理想电压表.若使用如图所示电路图进行实验,要使得的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电压表的a端应连接到电路的哪点
A.b点 B.c点 C.d点 D.b点和c点都可以
13.健康同学认为,欧姆表测量电阻不够准确,他想换用伏安法进一步测量一段阻值约为5Ω电阻丝的电阻,有下列器材与电路:
a.电流表A1(0.6A,内阻约为0.1Ω)
b.电流表A2(3A,内阻约为0.1Ω)
c.电压表V1(3V,内阻约为6kΩ)
d.电压表V2(15V,内阻约为20kΩ)
e.滑动变阻器R1(2kΩ,0.5A)
f.滑动变阻器R2(10Ω,2A)
g.干电池E(3V,内阻约为0.05Ω)
h.开关一个,带夹子的导线若干
为了尽量减小测量数据的读数误差,他应该( )
A.电流表选用a,电路选甲 B.电流表选用b,电路选甲
C.电流表选用a,电路选乙 D.电流表选用b,电路选乙
14.甲、乙两电路图分别是滑动变阻器的两种连接方式。R是滑动变阻器,P是滑动变阻器的滑片,a、b是滑动变阻器的两端,Rx是待测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图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采用“一上一下”的连接方式
B.在闭合开关测量前,甲、乙两图中滑片P都应置于b端
C.Rx阻值远远大于滑动变阻器阻值时,选择甲图电路连接
D.甲、乙两图中待测电阻Rx上的电压都可以调到零
15.用伏安法测阻值约为10Ω的电阻,已知电流表内阻约为0.1Ω,电压表内阻约为10kΩ,则( )
A.应采用内接法,测量值偏小
B.应采用内接法,测量值偏大
C.应采用外接法,测量值偏小
D.应采用外接法,测量值偏大
二、综合题
16.电阻的测量
根据_______测电阻的思想:用电压表测电阻丝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电阻丝中的电流,读出多组电压、电流值,通过U-I图像求R。
17.某同学用螺旋测微器,测量一薄的金属圆片厚度.读出图中的示数.螺旋测微器示数为____mm.
18.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为______mm,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______mm。
19.有一根细长而均匀的金属管线样品,长约为60 cm,阻值大约为4.,横截面如图甲所示.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管线的外径,示数如图乙所示,其外径为 mm;
(2)现有如下器材:
电流表(量程0.6 A,内阻约0.1)
电压表(量程3 V,内阻约3k)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5,允许电流3A)
蓄电池(电动势6V,内阻很小)
开关一个,导线若干若使用以上器材测量金属管线的阻值Rx,应采用丙图所示的 电路(选填“a”或“b”) ;
(3)某小组同学采用正确电路进行实验,测量数据记录如下:
这个小组的同学在坐标纸上建立U-I坐标系,如图丁所示,图中己标出了与测量数据对应的4个坐标点.请在图丁中标出第2、4、6次测量数据的坐标点,并描绘出U-I图线.由图线得到金属管线样品的阻值Rx= _________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已知金属管线样品材料的电阻率为,金属管线的长度为L.通过多次测量得出金属管线的阻值为R,金属管线的外径为d,则计算中空部分横截面积的表达式为S= .
20.某同学要测量一未知电阻Rx的阻值(阻值约为200),手头有如下器材:
一节干电池E,一只电压表V(刻度清晰,但是读数模糊不清),滑动变阻器R1(阻值范围0~20),电阻箱R2(阻值范围0~99.9),电阻箱R3(阻值范围0~999.9),开关S1和单刀双掷开关S2,导线若干
(1)该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电路进行测量,其中电阻箱应选_____(填R2或R3)
(2)用笔画线表示导线,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将图乙中的实验器材连接成实验电路
(3)实验中,该同学先将开关S1闭合,再将开关S2接通“1”,调节R1,使电压表指针指向恰当的位置并记录下该位置.接下来他应该怎样操作,才能准确测出Rx的阻值 简述操作的要点_______________.
21.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纯净水已经进入千家万户。某市对市场上出售的纯净水质量进行了抽测,结果发现有不少样品的电导率(电导率是电阻率的倒数,是检验纯净水是否合格的一项重要指标)不合格。
(1)你认为不合格的纯净水的电导率是偏大还是偏小?
(2)为了方便测量纯净水样品的电阻,将采集的水样装入绝缘性能良好的塑料圆柱形容器内,容器两端用金属圆片电极密封,如图所示。请用笔画线表示导线,连接测量纯净水样品电阻的电路,注意合理选择电表的量程。
参考答案
1.C
【详解】
A.用毫米刻度尺要求估读,故应保留一位小数,故A测量结果正确;
B.10分度的游标卡尺精度为0.1mm,故B测量结果正确;
C.50分度的游标卡尺精度为0.02mm,即尾数只能为偶数,故C所测量结果错误;
D.螺旋测微器精度为0.01mm,读数还要在估读一位,故D测量结果正确;
本题选读数肯定错误的,故选C。
2.B
【详解】
甲的读数:5cm+0.01mm×3=5.03cm;
乙的读数:5mm+0.01mm×31.3=5.313mm。
故选B。
3.A
【详解】
A.应测量出金属丝连入电路的有效长度三次,求平均值,而不是全长,故A错误;
B.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用螺旋测微器在金属丝三个不同部位各测量一次直径,算出其平均值,B正确;
C.金属丝电阻很小,与电压表内阻相差很大,使电压表和金属丝并联,电压表的分流作用很小,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故C正确;
D.金属丝的电阻率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为保持电阻率不变,应保持温度不变,故D正确;此题选择错误的选项,故选A。
4.A
【详解】
从公式中涉及的4个物理量,对实验结果均有影响,但只有直径的指数是2,其余均为1,所以影响最大的是金属丝的直径的测量误差。
故选A。
5.A
【详解】
由可知,材料相同的电阻,其阻值大小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故可知三个电阻阻值之比为
由串联分压可知,各电阻分得电压之比为
则三个电表示数之比为
故选A。
6.B
【详解】
10分度游标卡尺不用估读,精确度为0.1mm, 50分度的游标卡尺精确度为0.02mm, 螺旋测微器精确度估读一位,精确度为0.001mm,而记录结果11.75mm精确度不是0.1 mm也不是0.001mm,如果精确度是0.02mm则读数末尾不会是0.05mm,所以只有20的游标卡尺精确度为0.05mm是可能的.
故选B。
7.B
【详解】
20分度的游标卡尺,精确度是0.05mm,游标卡尺的主尺读数为12mm,游标尺上第4个刻度和主尺上某一刻度对齐,所以游标读数为4×0.05mm=0.20mm,所以最终读数为:12mm+0.20mm=12.20mm,螺旋测微器的固定刻度为6.5mm,可动刻度为36.0×0.01mm=0.360mm,所以最终读数为6.5mm+0.360mm=6.860mm
A.1.22cm、6.86mm与分析不符,故A项错误;
B.1.220cm、6.860mm与分析相符,故B项正确;
C.12.20mm、6.360mm与分析不符,故C项错误;
D.12.20cm、6.36cm与分析不符,故D项错误。
8.D
【详解】
金属阻值较小,在用伏安法测电阻时应该用电流表外接法,题干中要求实验中获得较大的电压调节范围,故滑动变阻器要采用分压式接法,故选D。
9.A
【详解】
内外接法的选择依据是比较相对误差的大小,将待测电阻的阻值与电流表、电压表的阻值相比较得
由于
即电流表分压产生的误差远小于电压表分流产生的误差,故采用内接法。采用内接法测量时得到的电流是准确的,电压是偏大的,所以测得的电阻值偏大.
故选A。
10.B
【详解】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是固定刻度的读数与可动部分读数之和,有
故ACD错误,B正确。
故选B。
11.D
【详解】
A.该刻度尺最小刻度值为0.1cm,要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应读为2.50cm,故A错误;
B.此游标卡尺的精确度是,此时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故B错误;
C.此游标卡尺的精确度是,此时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故C错误;
D.此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故D正确。
故选D。
12.B
【详解】
试题分析:因电流表内阻接近待测电阻,故若用内接法误差很大,应采用电流表外接法;故a端应接在c点;故选B.
13.C
【详解】
电路最大电流约为
则电流表应选a,电源电动势为3V,因此电压表选c,由于
说明待测电阻较小,因此电流表应采用外接法,则电路应选乙,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4.B
【详解】
A.乙图电路中的滑动变阻器没有采用“一上一下”的连接方式,A错误;
B.在闭合开关测量前,为了保护电路,滑动变阻器的阻值都应该在最大位置处,即甲、乙两图中滑片P都应置于b端,B正确;
C.当Rx阻值远远大于滑动变阻器阻值时,如果选择甲图电路连接,则通过待测电阻的电流几乎不发生变化,所以应选择分压式电路,即选择乙电路比较合适,C错误;
D.甲电路叫做限流式电路,滑片滑到b端时,加在Rx两端的电压最低但达不到零,D错误。
故选B。
15.C
【详解】
根据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由于电流表内阻约为0.1Ω,电压表内阻约为10kΩ,待测电阻为10Ω,电压表内阻约为待测电阻的1000倍,待测电阻阻值约为电流表的100倍,由此可知该电阻为小电阻,故应采用电流表的外接法;在电流表外接法中,由于电压表的分流作用,电流表的测量值I大于真实值,由欧姆定律可知,电阻的测量值小于电阻的真实值,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16.伏安法
17.1.683±0.001mm
【详解】
试题分析:螺旋测微器示数为
18.52.35 1.990
【详解】
(1)游标卡尺的读数为
(2)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
19.(1)1.125(1.124—1.126均正确);(2)a;(3)如图 4.5(4.3~4.7均正确);
(4) -
【详解】
试题分析:(1)螺旋测微器的读数等于1mm+0.01×12.5mm=1.125mm;
(2)该金属管线电阻较小,应选用分压式外接电路;
(3)描点,用平滑的直线连接,过原点,图像的斜率即是金属管线的电阻值;
(4)根据电阻率定律得,故.
20.(1)R3 ;(2)如图;(3)保持R1不变,将开关S2接通“2”,调节电阻箱R3的阻值,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到与刚才相同的位置,读出此时电阻箱的阻值,即为待测电阻RX的阻值
【详解】
试题分析:(1)该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电路进行测量,使用的方法为等效替代法,则其中电阻箱应选与待测电阻阻值相当的R3 ;(2)电路如图;(3)操作要点:保持R1不变,将开关S2接通“2”,调节电阻箱R3的阻值,使电压表的指针指到与刚才相同的位置,读出此时电阻箱的阻值,即为待测电阻RX的阻值.
21.(1)偏大;(2)
【详解】
(1)不合格的纯净水中含有较多的离子,导电能力好,电阻率偏小,电导率偏大。
(2)容器内水的电阻比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大得多,为了使电表指针有较大的偏转,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接法;容器内水的电阻远大于电流表的内阻,所以采用内接法;电源的电动势是12V,为了使电压表指针偏转三分之一以上,电压表的量程选择0~15V;电路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