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章节练习(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十一章 电路及其应用章节练习(Word版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4.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1-12-03 16:35: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一章:电路及其应用
一、选择题
1.关于电阻和电阻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导体的电阻,因此只有导体中有电流通过时才有电阻
B.由R =U/I可知导体的电阻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
C.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电阻率随温度的降低会突然减小为零,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发生超导现象时的温度叫“转变温度”.
D.将一根导线等分为二,则半根导线的电阻和电阻率都是原来的二分之一
2.某小灯泡的一段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当通过灯泡的电流由0.10A变为0.15A时,灯泡的电阻变化了
A.10Ω B.30Ω
C.40Ω D.60Ω
3.关于电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通过导线截面的电荷量越多,电流越大
B.电子运动的速率越大,电流越大
C.单位时间内通过导体截面的电荷量越多,导体中的电流越大
D.电荷运动的方向就是电流方向
4.一个标有“”的白炽灯泡,加上的电压由零逐渐增大到,此过程中,图中给出的四个图线中,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符合实际的是(  )
A. B.
C. D.
5.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否定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观点
B.库仑在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时,提出了“电场”的概念
C.欧姆定律采用比值定义法定义了电流强度这一物理量
D.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是等效替代的方法
6.某粗细均匀的圆柱形金属导体,其电阻值为R。若将该金属导体均匀拉伸,拉伸后金属导体的长度是拉伸前长度的k倍,则拉伸后该金属导体的电阻值为(  )
A. B. C. D.
7.横截面积为S的导线中通有电流I。已知导线每单位体积中有n个自由电子,每个自由电子的电荷量是e,自由电子定向移动的速率是v,则在时间Δt内通过导线横截面的电子数是(  )
A.nSv B.nvΔt C. D.
8.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描绘了三种电学元件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A.图甲反映该电学元件的导电性能随电压的增大而增强
B.图乙反映该电学元件的导电性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
C.图丙反映该电学元件加正向电压和反向电压时导电性能一样
D.图丙反映该电学元件如果加上较高的反向电压(大于)时,反向电流才急剧变大
9.某一探测器因射线照射,内部气体电离,在时间t内有n个二价正离子到达阴极,有2n个电子到达探测器的阳极,则探测器电路中的电流为(  )
A.0 B. C. D.
10.如图所示为大小不同的两个电阻的电流—电压变化的图象,那么1、2所表示的电阻及两电阻串联或并联后的图线所在区域分别是(  )
A.1表示电阻大的图线,并联后图线在区域Ⅲ
B.1表示电阻小的图线,串联后图线在区域Ⅱ
C.2表示电阻小的图线,并联后图线在区域Ⅰ
D.2表示电阻大的图线,串联后图线在区域Ⅲ
11.如图所示是某导体的I-U图像,图中α=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导体的电阻R=0.5
B.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反比
C.此I-U图像的斜率可表示电阻大小的倒数,所以R=cot30°=
D.当该导体两端加6V的电压时,每秒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荷量是3C
12.电阻R1和R2并联在电路中时,通过R1的电流是通过R2的电流的n倍。当R1和R2串联在电路中时,R1两端的电压U1和R2两端的电压U2之比U1∶U2为(  )
A.n B.n2 C. D.
13.金属材料的电阻率有以下特点:一般而言,纯金属的电阻率小,合金的电阻率大;金属的电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有的金属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有的合金的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的影响.根据以上的信息,判断下列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连接电路用的导线一般用合金来制作
B.电炉、电阻器的电阻丝一般用合金来制作
C.电阻温度计一般用电阻率几乎不受温度影响的合金来制作
D.标准电阻一般用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的金属材料制作
14.已知某电阻的阻值随电压的升高而增大,加在该电阻两端的电压用表示,流过该电阻的电流用表示。当时,;当时,;则当时,可能为(  )
A.0.5 A B.0.6 A C.0.8 A D.1 A
15.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 是三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已知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已知该伏安特性曲线过点,闭合电键后流过电源的电流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泡两端电压为灯泡两端电压的2倍
B.灯泡的功率为
C.灯泡的阻值为
D.灯泡的电功率之比为
二、综合题
16.导体的电阻:同种材料的导体,其电阻R与它的长度l成___________,与它的横截面积S成___________;导体电阻还与构成它的材料有关。
17.非线性电阻R的图线如图甲所示,按照图乙连接电路,电压恒为,电流表示数为,定值电阻为800Ω,则此时非线性电阻R的阻值为______Ω,非线性电阻R的电功率为______W。(均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18.有一个电流表G,内阻Rg=30Ω,满偏电流Ig=1mA,要把它改装为量程0~0.6A的电流表,要______联______Ω的电阻;要把它改装为量程0~3V的电压表要_______联______Ω的电阻。
19.如图所示,在装有导电液体的细管中,有正、负两种电荷向相反的方向运动,在时间t内通过细管某截面的正电荷为q1,通过此截面的负电荷为q2。
(1)确定通过导电液体中电流的方向。
(2)计算导电液体中电流的大小。
20.设灵敏电流表G满偏电流为Ig=0.1A,内阻为Rg=10Ω。
(1)若将G改装为U1=3V和U2=15V的双量程电压表,电路图如甲图。求R3、R4;
(2)若将G改装为I1=0.6A和I2=3A的双量程电流表,电路图如乙图。求R1、R2。
21.在物理学中,常常用物理量之比表示研究对象的某种性质,简称用比值法定义物理量,例如用物体的质量m与相应的体积V之比定义密度ρ。课本第九章至第十一章中,用比值法定义的物理量有电场强度、电势、电容、电流、电阻等。请列举其中2个物理量,写出定义式,要求符号规范,并对定义式中各个符号表达的物理意义有准确说明。
参考答案
1.C
【详解】
试题分析:任何物体都有电阻,A错;导体的电阻率由材料本身性质决定,并随着温度的变化而变化,导体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有关,与导体两端电压及导体中电流大小无关,BD错;电阻率反映材料的导电性能,电阻率长于温度有关,但某些金属、合金和化合物的电阻率随温度的降低会突然减小为零,这种现象叫做超导现象,C对;
2.A
【详解】
当电流为0.10A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V,此时灯泡的电阻;当电流为0.15A时,灯泡两端的电压为6V,此时灯泡的电阻为,故电流变化前后,灯泡电阻变化了10Ω.
故选A.
3.C
【详解】
AC.物理学中把每秒钟通过导体任一横截面的电荷量(简称电量)叫做电流强度,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越多,但时间不知道,电流强度不一定大,故C正确,A错误;
B.由
可知电子运动的速率越大,电流不一定越大,电流大小还与n、q、S有关,故B错误;
D.电流有方向,其方向规定为正电荷运动方向,故D错误。
故选C。
4.A
【详解】
由题可知白炽灯泡上的电压由零逐渐增大到时,白炽灯泡的温度不断升高,电阻增大,由欧姆定律得到
等于图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的倒数,电阻一直增大,在图像中,图线上的点与原点连线的斜率应一直减小。
故选A。
5.A
【详解】
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否定了“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这一观点,选项A正确;法拉第在研究电荷间相互作用时,提出了“电场”的概念,选项B错误;电流强度的定义式I=q/t,是采用比值定义的,欧姆定律I=U/R不是采用比值定义法,C错误;质点是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而不考虑形状和大小的点,是一个理想的模型,实际上并不存在.故D错误;故选A.
6.B
【详解】
当拉伸后金属导体的长度是拉伸前长度的k倍,则横截面积变为原来的,根据
可知,拉伸后该金属导体的电阻值为
故选B。
7.C
【详解】
AB.电流可以表示为
解得
N=nSv△t
故AB错误;
CD.根据电流定义式可得
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8.D
【详解】
A. 由图甲可知随着电压增加图线斜率不变,即该元件电阻阻值的倒数不变,阻值不变,导电性能不变,故A错误;
B. 由图乙可知随着电压增加图线斜率变小,该元件电阻阻值的倒数变小,阻值增加,导电性能随电压的增大而减弱,但不能说明和温度的变化情况,故B错误;
C. 由图丙可知加正向电压和反向电压时图线关于原点不对称,因为横坐标不一样的,故导电性能不一样,故C错误;
D. 根据图丙可知该电学元件如果加上较高的反向电压(大于40V)时,反向电流才急剧变大,故D正确。
故选D。
9.D
【详解】
由题意可知,在时间t内有n个二价正离子到达阴极,有2n个电子到达阳极可知
由电流公式得
ABC错误,D正确。
故选D。
10.D
【详解】
由图看出,图线 1 的斜率大于图线 2 的斜率,而图线的斜率等于电阻的倒数,则 1 表示电阻小的图线,2 表示电阻大的图线。并联后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小, 斜率比图线 1 还要大,则并联后图线在区域Ⅰ。两电阻串联后总电阻比任何一个电阻都大,斜率比图线 2 还要小,则串联后图线在区域Ⅲ。故 ABC 错误,D 正确。
故选D。
11.D
【详解】
A. 根据图线可得,
故A错误。
B. 由欧姆定律可知,通过该导体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故B错误;
C. 当物理量所取标度、单位不同时,则倾角不同,所以电阻不能通过倾角正切值求得,故C错误;
D. 在两端加6.0V电压时,电流为
则每秒通过电阻的电荷量为:
q=It=3.0×1C=3.0C
故D正确。
12.C
【详解】
电阻R1和R2并联在电路中时,通过R1的电流是通过R2的电流的n倍,则流过两电阻的电流之比为,由此可得
当R1和R2串联在电路中时,流过两电阻的电流相等,所以有
故选C。
13.B
【详解】
连接电路用的导线一般用电阻率较小的材料制成,所以为金属,A错;反之B对;电阻温度计为温度传感器,所以要用随温度变化而显著变化的金属材料,C错;标准电阻一般用电阻率随温度变化而不变的合金,D错;
14.C
【详解】
由题意可知,电流应大于0.5 A而小于1A。电阻两端的电压为1 V时,电流为0.5 A,阻值
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 V时,电流为1 A,阻值
当电阻两端的电压为2V时,电阻的阻值大于而小于,所以这时通过电阻的电流应大于,且小于。
故选C。
15.B
【解析】
AB、由伏安特性曲线可知三个灯泡不是定值电阻,其阻值也不是线性变化的,当电路中的总电流为0.25 A时,通过灯泡b、c的电流均为0.125 A,由图像可知,灯泡a两端的电压为3.0 V,灯泡b两端的电压是0.4 V,灯泡a的功率为故A错;B对
C、灯泡b的阻值为 ,故C错;
D、灯泡a的功率为 ,灯泡b的功率为 ,所以灯泡a、b的电功率之比为15:1,故D错;
故选B
16.正比 反比
17.167 0.600
【详解】
[1]电阻R1的电流为
则通过R的电流为IR=75mA-15mA =60mA,则由图线可知R两端电压为UR=10V,则
[2]电阻R的电功率为
P=IRUR=0.600W
18.并 0.05Ω 串 2970Ω
【解析】
根据串并联规律知要改装为电流表,应并联电阻.要改装为电压表,应串联电阻.
19.(1)从左到右;(2)
【详解】
(1)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负电荷定向移动等效为反向的正电荷运动,则导电液体中的电流方向为从左到右;
(2)溶液内t时间内通过溶液截面S的电荷量
q=q1+q2
则根据电流的定义式
20.(1)R3=20Ω,R4=120Ω;(2)R1=0.4Ω,R2=1.6Ω
【详解】
(1)改装成3V电压表时接a,b接线柱
改装成15V的电压表时接a,c接线柱
(2)改装为0.6A电流表时,用a,c接线柱并联电阻的分流电流为
IR=I-Ig=0.6-0.1=0.5A,
分流电阻的阻值为
改装为3A电流表时用a,b接线柱
联立解得
R1=0.4Ω
R2=1.6Ω
21.电场强度E的定义式,E是电场强度,F是电荷所示电场力,q是电荷所带电荷量;电流I的定义式,I是电流,q是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荷量,t是所用时间。
【详解】
电场强度E的定义式
E是电场强度,F是电荷所示电场力,q是电荷所带电荷量;
电流I的定义式
I是电流,q是通过导体横截面积的电荷量,t是所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