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3动物的行为(课件+教案+导学案)(27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7.1.3动物的行为(课件+教案+导学案)(27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8.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华师大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2-05-17 15:05:1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7章第1节 动物的行为 第3课时 学案
学习目标 与 核心素养 1.知道什么是社群行为 2.知道什么是迁徙行为和洄游行为
学习重点 1.知道什么是社群行为 2.知道什么是迁徙行为和洄游行为
学习难点 1.社群行为的特点 2.几种行为的意义
【预习案】
1.昆虫、鸟类和哺乳类中的某些类群,群体内不同成员之间_______,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具有一系列的_______行为。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都是群居在一起的,形成一定的_______,它们之间出现程度不同的_______,甚至个体之间出现了不同的_______。
2.鸟类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变更生活地区的习性,叫做鸟类的_______行为,这是鸟类对环境改变的一种_______反应。
3.具有_______的鸟称为候鸟,不具有_______的鸟称为留鸟。
4.有些鱼类,在一生的生命活动中,需要_______的、_______群体迁移活动,称为洄游行为。
【列出我的疑惑】
【探究案】
探究点一:社群行为
1.什么样的动物行为是社群行为?主要有有哪些类群?
2.概述蜜蜂的群体?
3.概述灵长类的群体生活?
4.社群行为的基本特征有哪些?
探究点二:
1.什么是迁徙行为?
2.什么是候鸟?什么是留鸟?
3.什么是洄游行为?洄游行为的特点是什么?
【训练案】
1.居住在距离海岸50千米处的雀鹭,每天要飞往海边去捕食,科学家观察到雀鹭飞到海边的时间,每天都比前一天迟到50分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
A.受昼夜节律决定 B.受季节节律决定
C.受潮汐节律决定 D.偶然的巧合
2.有些鸟类有迁徙行为,对此下列解释准确的是( )
A.这种行为是鸟类的自卫行为
B.这种行为是鸟类飞翔的需要
C.这种行为是鸟类对外界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
D.这种行为有利于鸟类进化
3.下列属于社群行为的是( )
A.杜鹃将卵产在画眉的窝中 B.火蚁群形成“蚁团筏子”过河
C.菜青虫取食十字花科植物 D.宠物狗见到主人摇尾巴
4.狒狒群中有首领,有分工.这是下列哪种行为的主要特征( )
A.迁徙行为 B.防御行为 C.繁殖行为 D.社群行为
5.“一只旱獭站在高处为取食的同伴站岗放哨。”旱獭的这种行为属于( )
A.社群行为 B.防御行为 C.觅食行为 D.繁殖行为
6.下列属于动物社群行为的是( )
A.母鸡带领小鸡觅食 B.山洞里居住着一群蝙蝠
C.蜂王依靠工蜂喂养 D.草原上共同生活着大量食草动物
7.有些种类的动物是群体生活的,下列有关动物社群行为描述正确的是( )
A.白蚁建蚁丘是在蚁后的指挥下完成的
B.蜂后在蜜蜂群体中的主要任务是产卵
C.狼群成员很自觉,不需要首领
D.野鸭群体中首领的任务是孵卵
8.在烟台的海边生活着一种 甲壳动物——招潮蟹,它的雄性长有一个大螯肢。在繁殖季节,不同的招潮蟹挥螯的方式也不同。分析甲、乙两种招潮蟹求偶行为的类型以及决定这种行为产生的根本原因( )
A.先天性行为、应激性 B.先天性行为、遗传性
C.后天性行为、遗传性 D.后天性行为、适应性
9.我们在电影《狼图腾》中看到内蒙古的原始草原上,最初牧民与强悍的草原狼是和谐共处的,因为狼帮助他们猎杀着草原不能承载的食草动物。后来因为人类的贪婪,开始了大规模围猎狼群的战斗,进而大片开垦草原……
(1)狼体表被毛,胎生、哺乳,由此判断,它属于________动物。
(2)狼群可以在头狼的指挥下团结协作,围猎几百只黄羊,由此可知,狼具有________行为。
10.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多种候鸟在越冬地与繁殖地之间进行有规律的变更生活地区的习性属于鸟类的________行为;有些鱼类,在一生的生命活动中,需要周期性的、定向的群体迁移活动,这种行为称为________行为。
11.请用下列资料回答有关动物行为的问题:
资料一:①蜜蜂群体中有蜂王、雄蜂、工蜂三种蜂.它们分工明确又相互合作,共同维护蜂群的生存;②遇到敌害时,工蜂会群起护巢;③工蜂白天采蜜,夜间回巢休息;④蜂王和雄蜂交配、产卵,繁殖后代;⑤两只蜂王相遇,会互相咬杀到剩下一只.
(1)从资料一中的各项(特别是①)描述中可知蜜蜂是一种具有典型的______行为的动物;②这种防避敌害、保护自己的行为,叫做______行为.③是蜜蜂的节律行为——昼夜节律,这种行为受______(填“生物钟”或“环境”)控制;⑤表现的是蜜蜂的______行为.
(2)上述蜜蜂的各种行为,从行为的发生来看,都是______行为.
12.狮群在捕食羚羊时,首先有一只雄狮跑到上风头,故意让身上的气味飘向羚羊。羚羊嗅到狮子的气味,就一齐向下风头方向逃去。这时,事先埋伏在下风头的母狮会突然跳出并咬住一只离群的羚羊。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狮子捕食羚羊的行为属于_________行为。
(2)羚羊嗅到狮子的气味,迅速奔逃属于_________行为。
(3)狮群在捕食羚羊的过程中分工、合作,具有_________行为。
(4)狮子个体中有时为了争夺食物发生相互争斗,属于_________行为。
13.请阅读资料,并回答问题。
资料一:老鼠和猫本是一对天敌,然而某户人家养的一只大白猫却和一只小老鼠和睦相处,并且这只刚产崽的母猫还给小老鼠喂奶吃。
资料二:蓬莱海洋极地世界里,海豚表演的跳高顶球、跳迪斯科、转呼啦圈等节目往往赢得观众的热烈掌声。
资料三:白蚁中有蚁后、蚁王、工蚁和兵蚁之分。蚁后专职产卵;蚁王具有生殖能力,主要负责与蚁后交配;工蚁承担了觅食、筑巢、照料蚁后产下的卵和饲喂白蚁等大部分工作;兵蚁专司蚁巢的保卫工作。
(1)从行为获得的途径来看,资料一中的母猫喂养小老鼠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_,该行为是由母猫体内的____________所决定的。
(2)在资料二中,海豚的表演属于________行为。动物的________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一般来说,动物越________,该行为就越强、越复杂。
(3)由资料三判断,白蚁是具有________行为的动物。判断的依据是它们的成员之间有明确的________,形成了一定的________,它们是以________生活的动物。
参考答案
【预习案】
1.分工合作 社群行为 组织 分工 等级
2.迁徙行为 积极
3.迁徙行为 迁徙行为
4.周期性 定向的
【训练案】
1.C
2.C
3.B
4.D
5.A
6.C
7.B
8.B
9.(1)哺乳 (2)社群
10.迁徙 洄游
11.(1)社群 防御 生物钟 攻击 (2)先天性(本能)
12.(1)觅食 (2)防御 (3)社群 (4)攻击
13.(1)先天性行为 遗传物质 (2)学习 学习 高等 (3)社群 分工 组织 群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华师大科学八年级上册课时教学设计
课题 动物的行为 第3课时 章 7 学科 科学 年级 八
学习 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社群行为 2.知道什么是迁徙行为和洄游行为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对动物各种行为的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界奥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到自然界中动物各种行为都是为了个体的生存和种族的延续 2.认识研究动物行为的意义,关注动物的生存环境
重点 1.知道什么是社群行为 2.知道什么是迁徙行为和洄游行为
难点 1.社群行为的特点 2.几种行为的意义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水上的火蚁 组成“筏子”的工蚁为什么宁愿“牺牲”自己呢?你怎样看待这种现象? 观看视频,思考问题 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 六、社群行为 1.概述 昆虫、鸟类和哺乳类中的某些类群,群体内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具有一系列的社群行为。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都是群居在一起的,形成一定的组织,它们之间出现程度不同的分工,甚至个体之间出现了不同的等级。 2.举例 (1)蜜蜂的群体 蜜蜂的群体中具有蜂王、雄蜂、工蜂等。它们在蜂群中既各司其职,又有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生活。 ①蜂王:一个蜂群中只有一只蜂王,蜂王是蜂群中唯一能产卵的雌蜂,在蜂群中担负着产卵、繁殖后代的任务。 ②雄蜂:一个蜂群中一般有几只到数十只雄蜂,主要任务是和蜂王交配,完成使命后就死去。 ③工蜂:蜂群中数量最多的个体,是雌蜂,但生殖器官发育不完善不能生殖。工蜂负责蜂群内各种工作,如照顾蜂王和幼蜂、采集花粉、消洁蜂巢、保卫蜂群等。 (2)灵长类的群体 视频:猕猴的社会行为 在灵长类动物以及其他的哺乳动物中,有不少种类过着群体生活。它们群体内具有严格的等级。如猴群中,各成员一般同吃、同住、同行,家族成员之间还会相互帮助打扫卫生,但又各有分工。猴王是猴群中的“首领”,“首领”优先享有食物和配偶;当危险来临时,负责整个社群的行动方向和对外战斗。平时还设岗放哨,看到敌人来袭,便发出尖叫声,为猴群报警,共同保卫群体的安全。 白蚁的群体 视频:社会行为 拓展 社群行为的基本特征 ①有较稳定的群体结构和一定的行为规范。 ②个体之间出现不同的优势等级。 ③成员间相互依赖、互动频繁。 ④有一定的目标且成员协作分工。 ⑤群体成员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教材第140页活动) 解答:①蚂蚁的群体:蚂蚁为群居性昆虫,有明显的多态型现象,包括雌蚁、雄蚁和工蚁三种不同的类型,有时还有由工蚁变型的兵蚁。雌蚁负责产卵,雄蚁负责与雌蚁交配,工蚁负责蚁巢的各种工作:采集食物、打扫卫生、照顾幼蚁等,兵蚁则专司蚁巢的保卫。 ②实验:在蚁巢附近放一只死苍蝇,观察蚂蚁是如何搬运苍蝇的。 ③现象:搬运死苍蝇的是工蚁。蚂蚁依靠气味传递信息,在蚂蚁爬行经过的路上,会留下气味,其他的蚂蚁会沿着气味行走,因此,蚂蚁总是行走在同一路线上。当大群蚂蚁共同往蚁巢搬运食物时,如果用镊子夹住一只蚂蚁,可以发现蚁群会四散逃开。因为被夹住的蚂蚁向其他蚂蚁传递了有危险的信息。 七、迁徙行为和洄游行为 1.迁徙行为 (1)概念 鸟类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变更生活地区的习性,叫做鸟类的迁徙行为,这是鸟类对环境改变的一种积极反应。 (2)候鸟 具有迁徙行为的鸟称为候鸟。大雁、丹顶鹤、大天鹅、白鹳、家燕都是常见的候鸟。 拓展 不具有迁徙行为的鸟称为留鸟。它们一般一年四季都在某一地区生活,如麻雀、灰喜鹊等。 2.洄游行为 (1)概念 有些鱼类,在一生的生命活动中,需要周期性的、定向的群体迁移活动,称为洄游行为。 (2)特点 具有洄游行为的鱼类在海洋中度过生命的大部分时间(2~3年或更长),进入繁殖期后,就本能地离开大海,到内陆河流出生地产卵。 (3)举例:中华鲟的洄游行为 中华鲟是我国特产鱼类,每年9~11月是它们的繁殖期,它们从东南沿海上溯到长江上游,寻找产卵场所。生殖过后,大鱼和幼鱼又沿长江顺流而下,回到长江口觅食,在沿海生长直至性成熟。 3.鸟类的招引和鸟类营巢、繁殖行为的观察 (1)悬挂巢箱 a.选择悬挂点。根据被招引的鸟类的生活习性和本地林木分布情况,选择向阳和避风的悬挂点。有的悬挂在树林边缘,有的悬挂在林间空隙处,有的悬挂在行道树或宅边树上等,按25~50m间隔悬挂一个巢箱的原则,选好悬挂点后,做好记号。 b.悬挂。悬挂巢箱的高度通常距离地面约5m,要求牢固,不会被大风吹落。方向一般都朝南,但也可根据地形,以向阳、避风为原则。另外,爬高要注意安全,要有人扶牢梯子,检查安全后再上去悬挂。 (2)观察与记录 a.按巢箱的编号,记录每个巢箱悬挂的地点、树种、高度、日期和巢口方向。 b.观察记录:巢箱是否被鸟类占用?记录占用鸟的名称、占用日期、筑巢日期、产卵日期、育雏日期、雏鸟最后离巢时间等。 拓展 ①巢箱的制作:一般为方形或长方形,板块厚度为1.5~2cm,巢箱的大小一般为22cm×12cm×12cm(立式)或28cm×13cm×(12~15)cm。出入口位置在距顶部1/3处,出口呈圆形,口径为3~4cm或再大一点儿。箱盖木板不必刨光,外面可涂些与树干相似的颜色或泥土。制作好的巢箱内可放少量稻草。 ②悬挂巢箱的时间:秋季9~10月、春季2~3月。开春季节是大量候鸟和留鸟找巢、营巢、孵化的阶段,所以在这段时间挂巢最好。 注意 观察应该定点、定时,一定要隐蔽,避免被鸟发现。 初步了解社群行为 了解蜜蜂的群体 了解灵长类群体 归纳社群行为的基本特征 完成教材活动 知道什么是迁徙行为 知道什么是洄游行为 完成活动 介绍社群行为 介绍蜜蜂的群体 介绍灵长类群体 引导完成 介绍迁徙行为 介绍洄游行为 指导完成
课堂练习 1.下列动物种群中,不具有社群行为的是( B ) A.蜜蜂群体 B.绵羊群体 C.白蚁群体 D.蚂蚁群体 2.下列属于社群行为的是( D ) A.散养的鸡群聚集在山间觅食 B.繁殖期到来,鸽群中多对家鸽完成交配 C.鱼群洄游到产卵区产卵 D.一只旱獭正站在高处为取食的同伴站岗放哨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动物节律性行为的是( B ) A.公鸡报晓 B.壁虎断尾 C.熊的冬眠 D.鸟类的迁徙和换羽毛 4.“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描绘的是大雁的( C ) A.觅食行为 B.繁殖行为 C.迁徙行为 D.防御行为 5.下列动物中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的是( A ) A.蜜蜂 B.家猫 C.大熊猫 D.华南虎 6.动物的社会行为不包括( D ) A.同一群体个体之间的相互识别 B.同一群体中发生的各种联系行为,包括生殖行为 C.同一群体中各成员明确分工,如蜜蜂群体中的工蜂、雄蜂和蜂王各有分工 D.同一群体中除生殖外的联系行为 7.苍蝇白天出动,夜晚休息,蚊子晚上出动,白天休息的行为是( A ) A.日节律 B.季节节律 C.潮汐节律 D.月节律 8.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社群行为的是( D ) A.猎豹捕食受伤的羚羊 B.水蛭吸附水牛的皮肤 C.小丑鱼躲进海葵避险 D.小猴给猴王整理毛发 9下雨之前,经常可以看到蚂蚁大军有组织地迁往高处,这一现象说明蚂蚁具有( B ) A.觅食行为 B.社群行为 C.攻击行为 D.繁殖行为 习题训练 知识应用与理解
课堂小结 昆虫、鸟类和哺乳类中的某些类群,群体内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具有一系列的社群行为。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都是群居在一起的,形成一定的组织,它们之间出现程度不同的分工,甚至个体之间出现了不同的等级。 鸟类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变更生活地区习性,叫做鸟类的迁徙行为,这是鸟类对环境改变的一种积极反应。 有些鱼类,在一生的生命活动中,需要周期性的、定向的群体迁移活动,称为洄游行为。 知识小结 总结概括
板书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27张PPT)
动物的行为 第3课时
华师大版 八年级下
新知导入
组成“筏子”的工蚁为什么宁愿“牺牲”自己呢?
新知讲解
六、社群行为
1.概述
昆虫、鸟类和哺乳类中的某些类群,群体内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
动物都是群居在一起的,形成一定的组织,它们之间出现程度不同的分工,甚至个体之间出现了不同的等级。
蜜蜂

新知讲解
2.举例
(1)蜜蜂的群体
①蜂王
②雄蜂
③工蜂
建筑蜂巢喂养幼蜂
与蜂王交配
专职产卵
新知讲解
(2)灵长类的群体
猕猴的社会行为
拓展
社群行为的基本特征
①有较稳定的群体结构和一定的行为规范
②个体之间出现不同的优势等级
③成员间相互依赖、互动频繁
④有一定的目标且成员协作分工
⑤群体成员有归属感和认同感
合作探究
新知讲解
观察蚂蚁的社群行为
①蚂蚁的群体
蚁后
(雌蚁)
雄蚁
工蚁
兵蚁
体形最大,是专职的“产卵机器”,能产很多卵,使种族得以延续。
专与蚁后交尾,完成受精过程。
个体最小,筑巢、喂养其他各种蚁,负责移开蚁后产下的卵并加以照料。
专司蚁穴的保卫,头部有钳状的大颚结构,强悍擅斗,护巢御敌。
合作探究
②实验
在蚁巢附近放一只死苍蝇,观察蚂蚁是如何搬运苍蝇的
③现象
搬运死苍蝇的是工蚁。蚂蚁依靠气味传递信息,在蚂蚁爬行经过的路上,会留下气味,其他的蚂蚁会沿着气味行走,因此,蚂蚁总是行走在同一路线上。当大群蚂蚁共同往蚁巢搬运食物时,如果用镊子夹住一只蚂蚁,可以发现蚁群会四散逃开
其他社群行为的动物
象群
狼群
水牛群
雁群
新知讲解
白蚁的社群行为
成员 图片 职责
蚁后 腹部通常膨胀得很大,是专职的“产卵机器”
蚁王 具有生殖能力,主要负责与蚁后交配
工蚁 承担了觅食、筑巢、照料蚁后产下的卵、饲喂其他白蚁等大部分工作
兵蚁 专司蚁巢的保卫
新知讲解
回顾视频
新知讲解
迁徙行为和洄游行为的基础——节律行为
新知讲解
七、迁徙行为和洄游行为
1.迁徙行为
(1)概念
鸟类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变更生活地区的习性
新知讲解
合作探究
(2)候鸟
具有迁徙行为的鸟
绿头鸭


天鹅
大红鹳

合作探究
留鸟
拓展
不具有迁徙行为的鸟
灰喜鹊
麻雀
乌鸦
灰伯劳
长耳鸮
合作探究
哺乳动物的迁徙

斑马
角马
羚羊
昆虫的迁徙
帝王蝶
蚂蚁
2.洄游行为
有些鱼类,在一生的生命活动中,需要周期性的、定向的群体迁移活动
具有洄游行为的鱼类在海洋中度过生命的大部分时间(2~3年或更长),进入繁殖期后,就本能地离开大海,到内陆河流出生地产卵
(1)概念
(2)特点
新知讲解
(3)举例
大马哈鱼的洄游行为
中华鲟的洄游行为
新知讲解
3.鸟类的招引和鸟类营巢、繁殖行为的观察
(1)悬挂巢箱
a.选择悬挂点
b.悬挂
(2)观察与记录
新知讲解
课堂练习
1.下列动物种群中,不具有社群行为的是( )
A.蜜蜂群体 B.绵羊群体 C.白蚁群体 D.蚂蚁群体
2.下列属于社群行为的是( )
A.散养的鸡群聚集在山间觅食
B.繁殖期到来,鸽群中多对家鸽完成交配
C.鱼群洄游到产卵区产卵
D.一只旱獭正站在高处为取食的同伴站岗放哨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动物节律性行为的是( )
A.公鸡报晓 B.壁虎断尾 C.熊的冬眠 D.鸟类的迁徙和换羽毛
D
B
B
课堂练习
4.“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描绘的是大雁的( )
A.觅食行为 B.繁殖行为 C.迁徙行为 D.防御行为
5.下列动物中群体成员之间有明确分工的是( )
A.蜜蜂 B.家猫 C.大熊猫 D.华南虎
6.动物的社会行为不包括( )
A.同一群体个体之间的相互识别
B.同一群体中发生的各种联系行为,包括生殖行为
C.同一群体中各成员明确分工,如蜜蜂群体中的工蜂、雄蜂和蜂王各有分工
D.同一群体中除生殖外的联系行为
C
A
D
课堂练习
7.苍蝇白天出动,夜晚休息,蚊子晚上出动,白天休息的行为是( )
A.日节律 B.季节节律 C.潮汐节律 D.月节律
8.下列动物的行为中,属于社群行为的是( )
A.猎豹捕食受伤的羚羊 B.水蛭吸附水牛的皮肤
C.小丑鱼躲进海葵避险 D.小猴给猴王整理毛发
9下雨之前,经常可以看到蚂蚁大军有组织地迁往高处,这一现象说明蚂蚁具有( )
A.觅食行为 B.社群行为 C.攻击行为 D.繁殖行为
A
D
B
课堂总结
昆虫、鸟类和哺乳类中的某些类群,群体内不同成员之间分工合作,共同维持群体的生活,具有一系列的社群行为。具有社群行为的动物都是群居在一起的,形成一定的组织,它们之间出现程度不同的分工,甚至个体之间出现了不同的等级。
鸟类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变更生活地区习性,叫做鸟类的迁徙行为,这是鸟类对环境改变的一种积极反应。
有些鱼类,在一生的生命活动中,需要周期性的、定向的群体迁移活动,称为洄游行为。
板书设计
营群体生活的,其行为具有一定的社会性
社群行为
1.群体内部往往形成一定的组织;
2.成员之间有明确的分工
3.有的群体还形成等级制度
有些鱼类,在一生的生命活动中,需要周期性的、定向的群体迁移活动
迁徙行为
鸟类随着季节、气候的变化而变更生活地区习性
洄游行为
动物的行为
作业布置
1.观察动物的社群行为。
2.观察动物的迁徙或洄游行为。
3.自制人工巢箱并悬挂。
4.调查你所居住的地区 ,春季有哪几种鸟 哪些是候鸟
5.调查你所居住的地区 ,冬季有哪几种鸟 哪些是候鸟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