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全等三角形(第一课时)
教材背景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八年级(上)§12.1 全等三角形第一课时,主要内容是全等三角形概念及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探索发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新课标对本节课的要求是:“了解全等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探索并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学情分析:
本节课是在学生从实际生活中都可以找到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的例子基础上学习的.这节课的内容不仅是对前面所了解知识的归纳,也是今后证明角相等、线段相等及直线垂直的重要工具,它在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什么是全等形、全等三角形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
(2).掌握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能用符号正确地表示两个三角形全等。
(3).能熟练找出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对应边. 能够利用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
(4).在图形变换以及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发现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几何直觉。
2.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全等三角形性质的过程中,体会研究问题的方法,感受图形变化途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对图形的观察发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 2)培养学生的识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应用意识.
( 3)在运用数学知识解答问题的活动中获取成功的体验,建立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1. 全等三角形以及相关概念.
2.探索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教学难点
能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要求学生会确定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及对全等三角形性质的理解。
教法与学法
教法:本节课教学以问题的形式呈现,教师通过直观模型的演示,让学生理解全等三角形的意义,准确辨认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并通过平移、对折、旋转等变换得出不同位置的图形,多角度、多方位地让学生正确辨认全等三角形中的对应元素,并发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说出自己对图形的认识和看法,切实让学生在学习中达到会画、会写、会说的基本要求。
学法:学生通过小组的讨论,共同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拓展认识视野,通过直观模型的演示,认识全等三角形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的意义,判断并验证自己的结论是否正确。大胆与同伴交流看法,自觉纠正自己错误的认识,掌握正确的结论及推出结论的方法。
教学过程
Ⅰ.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1.看一看下列各组图形的形状与大小有什么特点?(形状相同、大小相同.)
2.学生自己动手(同桌两名同学配合)
取一张纸,将自己事先准备好的三角板按在纸上,画下图形,照图形裁下来,纸样与三角板形状、大小完全一样.
3.你能再举一些生活中形状、大小相同的图形吗?
引出全等形的定义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叫做全等形。
问题:一个图形在位置发生变化后所得到的新图形与原图形有什么关系?
一个图形经过平移、旋转、翻折后得到的图形一定与原图形全等.
4.获取概念
问题:你能发现这两个三角形有什么美妙的关系吗?
这两个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
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叙述:全等三角形、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边,以及有关的数学符号.
要是把两个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就可以说明这两个图形的形状、大小相同.
请同学们类推得出全等三角形的概念,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形叫做全等三角形. “全等”用符号 “≌”表示,读作“全等于”.并理解对应顶点、对应角、对应边的含义.
Ⅱ.导入新课
将△ABC沿直线BC平移得△DEF;将△ABC沿BC翻折180°得到△DBC;将△ABC旋转180°得△AED.
议一议:各图中的两个三角形全等吗?
不难得出:△ABC≌△DEF,△ABC≌△DBC,△ABC≌△AED.
(注意强调书写时对应顶点字母写在对应的位置上)
启示:一个图形经过平移、翻折、旋转后,位置变化了,但形状、大小都没有改变,所以平移、翻折、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这也是我们通过运动的方法寻求全等的一种策略.
练习1、如图1,已知△ABC≌△DBC,则BC的对应边是 。
学生归纳: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公共边一定为对应边,
2、如图2,已知△ABE≌△ACD,则∠ A 的对应角是 。
3、如图3,已知△ABC≌△ADE,则∠ 1 的对应角是 。
学生归纳: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公共角或对顶角一定为对应角,
4、如图4,已知△ABC≌△DEF,则BC、AC的对应边分别是 。
∠ A 、∠ B 的对应角分别是 。
学生归纳:两个全等三角形的最长边与最长边(最短边与最短边) 是对应边,最大角与最大角(最小角与最小角)是对应角
观察与思考:
寻找图中两三角形的对应元素,它们的对应边有什么关系?对应角呢?
(引导学生从全等三角形可以完全重合出发找等量关系)
得到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
例题讲解,掌握新知
[例1 ]如图,如图, △ABC≌△DCB,指出所有的对应边和对应角。(学生完成)
分析:对应边和对应角只能从两个三角形中找,所以需将△ABC和△DCB从复杂的图形中分离出来.
变式:若上图中△ABO≌△DCO,试写出这两个三角形中相等的边和相等的角。
根据位置元素来找:有相等元素,它们就是对应元素,然后再依据已知的对应元素找出其余的对应元素.常用方法有:
(1)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也是对应边.
(2)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例2] 如图, △ABD ≌ △EBC , 如果AB=3cm,BC=5cm,求BE、BD的长.(由学生完成)
[例3]如图,已知△ ABC ≌ △DEC,CA和CD, CB和CE是对应边. ∠ACD和∠BCE 相等吗?为什么?(由学生完成 )
解:∠ACD和∠BCE 相等
∵ △ ABC ≌ △DEC
∴ ∠ACB=∠DCE
又∵ ∠ACD=∠DCE -∠ACE
∠BCE= ∠ACB-∠ACE
∴ ∠ACD=∠BCE
Ⅲ.课时小结
1.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我们了解了全等形的概念,发现了全等三角形定义、表示方法,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并且利用性质可以找到两个全等三角形的对应元素.这也是大家要重点掌握的.
2.根据位置元素来推理
全等三角形对应角所对的边是对应边;两个对应角所夹的边是对应边.
全等三角形对应边所对的角是对应角;两条对应边所夹的角是对应角.
Ⅳ.作业
课本习题12.1 1、2、4 ; 配套练习12.1练习一。
ⅴ.板书设计
§12.1 全等三角形一、全等形:二、全等三角形定义:表示:“全等”用符号“ ≌ ”,读作“全等于”性质:三、性质应用
A
C
B
D
图1
A
C
B
E
D
图2
A
B
C
F
D
E
图4
A
B
C
D
E
图3
1
2
D
B
C
O
A
DD
D
E
A
B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