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2张PPT)
中国的河流和湖泊
河流的基本概念
1、河源、干支流、分水岭
2、流域与水系
流域----河流集水(供水)的区域
水系----流域内干、支流河道的长短、疏密、深浅、弯曲等外在的形状表现
一、我国的内外流区
1、什么是外流河、外流区?
2、什么是内流河、内流区?
最终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外流河。
外流河的流域(集水区域),称为外流区。
最终未流入海洋的河流,叫内流河。
内流河的流域(集水区域),称为内流区。
黑龙江
辽
河
海河
黄河
淮河
长 江
珠 江
怒 江
雅鲁藏布江
额尔齐斯河
塔里木河
澜沧江
大兴安岭
冈底斯山
巴颜喀拉山
祁连山东部
阴山
内流区
外流区
贺兰山
内流区面积占全
国总面积的1/3,
河流水量占全国
总水量不到5%
外流区面积占全
国总面积的2/3,
河流水量占全国
总水量95%以上。
外流区为主
想一想:
季风区,降水多,
河流水量大,流
程长,多外流河
非季风区,降水少,
河流流量小,河流
流程短,多内流河
季风区
非季风区
内流区
外流区
分界线
与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界线相似
2、分界线
界线的划分与哪些因素有关?为什么?
(降水—提供水源)
(地形—影响流向)
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
3、河流的水文特征
河流的水文特征,可从河流的水位、流量、含沙量、有无结冰期等方面来析。
汛期与枯水期
东南部外流河的水位、流量受季风气候影响大,夏季风盛行时,雨季来临,河流水量大增,水位大涨,形成汛期。
汛期:
枯水期:
冬季风盛行时,降水减少,河流水量减少,水位下降,形成枯水期。
我国外流河的水文特征
练习读我国四条大河流量图,完成下列要求:
松花江与黄河在水文特征上有何异同之处?
同:均有结冰期,夏季都出现全年最高水位。
异:松花江结冰期较长;有两个明显的汛期,含沙量小
地区 河流 水量
(大、小) 汛期
(长、短) 含沙量
(大、小) 结冰期
(长、短)
东北 黑龙
江及
支流
松花
江
秦岭
—淮
河以
北 辽河
海河
黄河
水量丰富
(流经湿润
地区、半湿
润地区)
水量较小
(流经半湿润
地区、半干旱
地区)
汛期较短
(有春汛、
夏汛)
汛期短
(雨季短)
小
(森林茂密)
大
(植被少,
水土流失
严重)
长
(纬度高,
位于中温带、
寒温带)
短
(位于暖温带)
我国外流河水文特征的差异及原因
地区 河流 水量
(大、小) 汛期
(长、短) 含沙量
(大、小) 结冰期
(长、短)
秦岭
—淮
河以
南
长江
珠江
西南山区河流 怒江
澜沧江
水量丰富
(降水量大,
流经湿润地
区)
汛期长
(雨季长)
小
(流域内
植被覆盖
多)
无
(流经亚
热带,冬季温度在0℃以上)
大
(降水量大,
流经湿润地区)
较长
(雨季较长)
小
(植被好)
无
(冬季温度在
0℃以上)
内流河的水文特征
我国的内流河主要分布在西北内陆。这里降水稀少,气候干燥,沙漠广布,有大面积的无流区。内流河大部分是季节性河流,河水主要来自高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多,山地降水也较多,河流的水量就较丰富;夏季过后,河流的水逐渐减少,以至断流。
内流河沿途多沙漠、戈壁,河水被大量蒸发、下渗,加上沿途灌溉用水,使河流水量迅速减少。许多河流流程不长就中途消失。
中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
位于塔里木盆地北缘的塔里木河,是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河水主要来自天山、昆仑山等高山的冰雪融水。每年7-9月为汛期,10月以后,水量大减,中、下游河道经常断流。
塔里木河为塔里木盆地发展农业提供了重要灌溉水源。沿河分布有著名的胡杨林。
1、我国东部河流(东北河流除外)的汛期
自南向北有什么变化规律?
2、我国大多数河流只有一个汛期(夏汛),
为什么东北的河流有两个汛期(春汛、
夏汛)?
我国大部份河流的汛期出现在夏季,是高温多雨
造成的,东北地区的河流因冬末春初积雪融化,
还会形成一次春汛
自南向北,汛期越来越短。
1、关于我国外流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气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
B.受季风影响,河流水位变化大,多为季节性河流
C.高山冰雪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
D.北方地区的河流冬季冰期较长,但含沙量很小
2、影响我国外流河汛期长短的气候条件是( )
A.气温的高低 B.雨季的长短
C.温差的大小 D.降水量的大小
3、秦岭-淮河以南的水文特征是( )
A.水量太大,汛期较短 B.水量丰富,汛期长,冰期长
C.汛期短,含沙量大 D.水量丰富,汛期长
A
B
D
5、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河流丰水期都在夏季,其主要原因是( )
A.受气温的影响,夏季全国普遍高温
B.受季风影响,全国大部分地区雨热同期
C.全国大部分地区降水集中于夏季
D.东部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西部受高温的影响
6、黑龙江和松花江水量丰富而含沙量小,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低,降水多 B.地形平坦,水流平稳
C.气候湿润,森林茂盛 D.大陆性气候强
D
C
二、中国南方大河—珠江
发源于云南乌蒙山,
向东流的途中汇入各江后注入南海。
流经的省区:云南、贵州、广西、广东
云南
贵州
广西
广东
流经地形区:
云贵高原、两广丘陵、珠江三角洲
珠江是一个复合流域,由西江、北江和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
等四个水系所组成,西江是珠江的主流。
南方大河——珠江
流域面积45.3万平方千米,河长2214千米。
在全国各大河中,珠江汛期最长,
水资源十分丰沛,水量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
珠江的水文特征及成因。
水文特征 成因
流量
汛期
含沙量
大
长
较小
流域植被保护较好
流经湿润地区,降水充足
受夏季风影响,雨季长
水能比较丰富
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西江上中游,包括南、北盘江与红水河。目前,国家正在加强对珠江流域水能资源的开发,将桂、滇、黔三省区交界处的南盘江、北盘江、红水河的水电资源开发出来送往广东,形成“西电东送”南部通道。
珠江水运发达
内河年货运量仅次于长江,居全国第二位。西江梧州以下航运条件较好,珠江三角洲航运最为发达,这里水网密布,沟通海洋。
下游河口咸潮
咸潮(又称咸潮上溯),是一种天然水文现象,当淡水河流量不足,令海水倒灌,造成河道水体变咸,即形成咸潮。
咸潮一般发生于冬季或干旱的季节,即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之间出现在河海交汇处,例如长三角、珠三角周边地区。影响咸潮的主要因素有天气变化及潮汐涨退。尤其在天文大潮时,咸潮上溯的情况更为严重。另外,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过程让咸潮十分缓慢地增加,但长期的累积也在逐渐显现。
珠江咸潮的成因
(1)天体引力引起海水的涨潮
(2)枯水期河流水位低 ( 冬末春初上游来水量减少,江河水位下降 )
(3)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
(4)滥采河砂致使河床严重下切(导致咸潮上溯的范围扩大、次数增多)
咸潮主要是自然原因造成的。但是近几年来,广东沿海
咸潮频繁发生,是有人类活动的影响的。这些年,广东省滥
采河砂行为愈演愈烈,致使江河下游河床坡度减小,导致咸
潮上溯的范围扩大、次数增多。
咸潮危害
(1)危害 人体健康
当咸潮发生时,河水中氯化物浓度从每升几毫克上升到超过250毫克。水中的盐度过高,就会对人体造成危害,老年人和患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 等病人不宜饮用。
(2)影响工农业生产
水中的盐度高会对企业生产造成威胁,生产设备容易氧化,锅炉容易积垢。在咸潮灾害中,生产中用水量较大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金属制品、纺织服装等产业受到的冲击较大,其中一些企业不得不停产。
咸潮还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内的盐度
升高,给“鱼米之乡”的珠三角农业生产
造成严重影响,危害到当地的植物生存。
如果农作物“饮用”咸度超过0.4%的水,
半个月后就会停止生长,甚至死掉。
珠江咸潮的防治
(1)建立预警机制
加强对咸潮形成机理的研究,运用先进的超声波流速剖面仪等设备和技术,对咸潮实施同步的严密监测,并建立预警机制,建立协调机构,在咸潮到来之前做好防范。
(2)采取调水以淡压咸
通过统一调度,加大上游水库下泄流量,通过调水以淡压咸
(3)加强河道采砂管理
有关部门应对珠江全流域加强采砂的管理,用立法手段严厉打击违法采砂行为。
(4)节约用水
据广东水利局统计,广东省年总用水量持续多年递增,年递增幅度约5%,居全国榜首;全省用水消耗量(即浪费量)为167.49亿立方米,浪费率之大占总用水量的37.5%,此项指标同样高居全国榜首,其中农业是首当其冲的浪费大户,占总消耗量的7成以上;全省人均综合用水量达到584立方米,此项指标高于全国平均值。珠江流域其他省份也与广东省一样用水浪费严重。用水的严重浪费导致河流水位下降,加重咸潮的危害。所以,应提倡人们节约用水,提高水的利用效率,以减轻威潮的危害。
西江支流桂江,其上游漓江段有“桂林山水甲天下”美称,同时有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灵渠接湘江源头段,沟通珠江与湘江两大水系。
三、世界最长的人工运河——京杭运河
1、起止点、长度
2、经过的省市区、沟通的水系
3、历史上和现在有作用
北起北京——南至杭州;全长1800千米;
北京、天津、河北、山东、江苏、浙江、
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唐江
历史上:沟通了南北交通
现在:江苏、浙江境内的运河是重要的水上运输线
(五)京杭大运河
海河
二、我国主要湖泊
1、数量
我国幅员辽阔,湖泊众多,天然湖泊就有2000多个。
内流湖:位于内流区的湖泊; 外流湖:位于外流区的湖泊。
外流湖都与外流河相通,都是淡水湖;
内流湖一般都是咸水湖
2、类型
青藏高原湖区
东部平原湖区
湖 泊
3、分布
①青藏高原湖区
这是世界上最大的高原湖泊群分布区。全区湖泊面积约占我国湖泊总面积的一半,仅西藏自治区就有大小湖泊1000多个。星罗棋布的湖泊与闪闪发光的冰川,交相辉映,形成青藏高原特有的自然景色。
本区的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湖泊。
青海湖位于青海省,是我国面积最大、水容量最大的湖泊。虽属咸水湖,但含盐度较低,蕴藏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湖中的鸟岛(现已与岸边相连,成为半岛)是候鸟栖息的优越场所。每年4-6月,多种成群的候鸟飞来,在岛上产卵孵雏。
②东部平原湖区: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平原、淮河下游和山东南部。这是我国淡水湖最集中的地区。全区湖泊面积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我国主要的淡水湖——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都分布在这一地区。
我国五大淡水湖的形状、面积比较示意图(单位;平方千米)
洞庭湖
鄱阳湖
太湖
洪泽湖
青海湖
巢湖
青海湖鸟岛
江西省
湖南省
江苏省
江苏省
安徽省
青海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