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教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7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4 09:57: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5 王戎不取道旁李
一.教学目标
1.认识“戎、诸”等3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能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故事情节,引导学生学习王戎的优秀品质。
教学难点:掌握文言文学习的多种方法,激发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
三.教学设计
(一)板书释题导入
师:孩子们,准备好了吗?咱们先来做个游戏——“看图猜故事”,(出示第一幅图)猜猜看!(出示第二幅图),这又是什么?看看(出示:司马光砸缸、曹冲称象的图片)这两个故事有什么共同点?引导:看看题目你能发现什么?生1:都是小孩 生2:都是干了什么事情。生3:小孩都很聪明 生4:历史故事师:你们一下就找出了它的特点,故事的题目就把文章的人物和事件交代清楚了。像这样的小故事还有很多呢!今天咱们再来学习一个。师: 来(指课件)齐读课题。
师:故事的主人公是?生:王戎师:姓王名戎,来,伸出你的手跟老师一起写“戎”字(提前贴黑板贴,横、短横、竖撇(孩子们,这个像“十”字的部分,象征着古代防御的铠甲,用不同颜色来写。)、斜勾(要写得挺拔舒展),斜撇、点(这个“戈”部象征着古代进攻的一种武器。)这“一守一攻”就代表着“戎”这个字和军事有关。来在你的学习单上工工整整地写两遍。注意写字的时候“头正肩平足安”!现在同桌之间互相看一看,如果你觉得他写的美观就画一颗五角星。(完成了就坐好,真是好习惯。)
师:题目是“王戎不取道旁李”,道是什么意思?生:道边。
师:这个“道”可不是普通的道路,它指的是“繁华的官道、人来人往的大路”。师:那题目的意思是?请你生:王戎不摘繁华道路旁的李子。
师:好!再来读课题!生:王戎不取道旁李。师:读完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生1:王戎是谁? 生2:王戎为什么不摘李子?读故事
(二)了解故事,读出韵味
1.生自由读。
师:学贵有疑,下面咱们就走进文本去寻找答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0页(课件出示全文)借助拼音自由读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开始吧!
2.检查读正音。
师:谁来读给大家听? 生1: 生2:师评价:准确无误/通顺流畅
3.听录音读师:孩子们读古文可是有讲究的!来,咱们来听听主持人蓝枫是怎么读的?(播放录音)生听录音师:说说,他读的怎么样?生1:很有节奏 生2:注意了停顿
4.感受节奏和韵味师:还等什么呢?让我们学着他的样子,看着屏幕,有节奏的读一读吧!(生自由读) 师:谁先来试一试?(2生读)生1:师评价:俨然一个小书童呀!师:让我听听你的声音。生2:师:这样一读就读出一点古文的味道了。
5.齐读 师: 现在,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吧,开始。品故事
师:同学们读得真是有滋有味有感觉。不过要想把文章读得更好咱们还得读懂它。课前我们已经通过自主学习单,借助注释了解了古文的内容,接下来咱们一起交流一下。(课件出示“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这一模块)谁来说说?生:我知道“尝”是曾经的意思,“诸”是很多的意思,“游”是游玩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小伙伴们们一起玩耍。师:(课件出示“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
师:他们玩什么?生:赛跑、踢球、捉迷藏......师:是啊!他们会——(指生接读)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他们也会——(指生接读)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他们还会(指生接读)——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师:多有趣呀!他们的心情一定——?生:很高兴、很兴奋、很开心
师:把那种感觉读出来!(生齐读)师:他们玩着玩着就出现了这样一幅画面(课件出示:“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谁来?师:“多子折枝”(出示这四个字)这个“折”字有两个读音,为什么在这里读zhé不读“shé”呢?字典中是这样解释的——(课件出示)你能说说原因吗?生:我认为应该读zhé,因为这里是说果子把树枝压弯了,并不是断了。
师:孩子们,这样经典的故事值得我们一读再读,(音乐起)请你来!(两个生)
师:这样经典的故事我们还应该把它背下来!快!自己试一试,(生自己背)再在小组里合作背一背吧!(生试背)
师:好,根据老师的提示(课件出示空密的那张),谁想来背?生1:师:难度升级,谁还想挑战? 生2:师:孩子们,真了不起,读着读着就把故事基本背下来了。那你知道这个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什么了吗?生:起因是“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经过是其他小孩看到李子树结满李子去摘可王戎认为是李子是苦的不去摘,结果是的确是苦李子。背故事、讲故事
(三)背诵积累,能力提升
师:是的,作者用了短短49个字,抓住了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就把故事讲清楚讲完整了。你能讲讲吗?
生:能
师:别急,不要忘了讲的时候把起因经过结果讲完整,再把关键语句讲清楚,最后要是能想象着画面把故事讲生动就更好了。(课件出示:讲清楚、讲完整)按照这三个法宝,根据合作学习的要求在小组内试试吧!(出示小组合作的要求:1.先自己试着讲一讲。 2.自己讲完后在组长主持下按照2.3.4号的顺序在小组内讲;3.推荐代表汇报;4.时间:5分钟。)生交流师:来,谁为我们讲讲这个故事?(请两个生讲故事)生1:师:真是绘声绘色、引人入胜啊!谁还能讲?生2:师:有声有色,妙语连珠,师:孩子们,由这个故事还延伸出一个成语——道边苦李,形容不能只看事物表面......这个典故也为历代文人墨客所引用,来,请你读!(课件出示:)吾辈幸味苦,得似道旁李。——(明) 刘基又如道旁李,味苦不堪折。——(宋) 范成大知君先竭是甘井,我愿得全如苦李。——(宋) 苏轼五、拓展阅读,开阔眼界
师:一个王戎不取道旁李的故事流传千载,经久不衰。王戎(课件出示)那睿智善思的形象(课件出示图片)也历久弥新。
师:他——生:自幼聪颖-----生:七岁识苦李----生:十五岁时经阮籍推荐成为“竹林七贤”里年龄最小的名士-----生:后来官至尚书令,司徒。
师:最让我们骄傲的他还是我们临沂人呢!
师:同学们,我刚才我们利用借注释、想画面的方法,读出了一个善观察、会思考的王戎,接下来我们再用这样的方法走进《王戎观虎》的故事,拿出你的自主学习单,根据学习提示,来读这个故事。
(学习提示:1.运用借注释、想画面的方法大体说说故事的意思。2.当王戎看到老虎在笼子里爬在笼杆上吼叫时,他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呢?3.组长主持,小组内完成上面的两个问题。4.时间:5分钟。)开始吧!师:我们来交流一下!意思已经在组内说了,我们来看第二个问题——当王戎看到老虎在笼子里爬在笼杆上吼叫时,他在想什么? 生:......
师:猜猜他会怎么做? 生:......师:我们看看原文中是怎么写的吧!师读——湛然不动,了无惧色师:什么意思?生:王戎一点都不害怕。师:那你觉得王戎是个怎样的孩子?生:勇敢的、善于观察的师:孩子们,你知道吗?这两个故事都是出自《世说新语》这本书,请你来为我们介绍一下这本书。(生读:这个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它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言志人小说集,被誉为“聪明人的故事集”。)鲁迅先生曾经这样评价这本书---(课件出示,生读)“记言则玄远冷隽,记行则高简瑰奇。”说明它笔墨简约却能将人物性格、言行刻画的生动传神。
师:这部书依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正事”等36类,每类有若干个故事,全书共有一千二百多则,内容异常丰富,《王戎不取道旁李》就是出自“雅量”这一门类。我们耳熟能详的《望梅止渴》《杨氏之子》《相煎何急》等许多故事都是出自于这本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