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三顾茅庐 第3课时课件(共1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4 三顾茅庐 第3课时课件(共1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6 09:27: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3张PPT)
九年级 上
24.三顾茅庐
第三课时
三顾茅庐
罗贯中
1、理解、概括诸葛亮对天下形势的分析和提出的策略与方针;
2、分析诸葛亮的形象。
学习目标
一、结合全文内容,说一说你对诸葛亮所吟的四句诗的理解。
自主学习
“大梦谁先觉 平生我自知”:
为下文故事情节的发展做了铺垫。
“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
暗示诸葛亮“未出茅庐,已知三分天下” 的雄才大略。
写出了诸葛亮淡泊名利。
这四句诗有何作用?
二、为什么作者安排通过刘备的视线写诸葛亮的相貌?
自主学习
“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一方面写出诸葛亮的气宇轩昂、神异不凡;
另一方面更加坚定了刘备对诸葛亮的信任,确实有将相之才;
为下文的一再邀请诸葛亮出山做了铺垫。
一、诸葛亮为刘备分析天下大势的内容被后人称作“隆中对”,请你说说“隆中对”是如何帮助刘备分析天下大势的,“隆中对”的内容有何作用。
合作探究
对曹操,
对孙权,
对荆州,
对益州,
诚不可与争锋。
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
可争,作为根据地。
可图,作为根据地。
成霸业,兴汉室
二、 诸葛亮对策的核心是什么?提出了哪些战略方针?根据是什么?
方针是:
根据是:
b.荆、益两州可作建立霸业的基础;
c.修明内政是巩固政权的保证。
核 心:
合作探究
“大业可成,汉室可兴。”
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接结好孙权,内修政理。
a.不具备向北或向东发展的可能;
三、课文写刘备听完了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分析后,说“先生之言,顿开茅塞,使备如拨云雾而睹青天”,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合作探究
侧面烘托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分析,也让刘备找到了实现宏愿的途径,兴复汉室有了可能性。
四、如何评价隆中对策?
“隆中对策”不过短短数言,却是诸葛亮韬光养晦隐居十年心血的结晶,“隆中对”战略在三国历史中十分重要,可以说三国鼎立的格局就要实施“隆中对”战略的结果,蜀国战策基本遵照“隆中对”战略思想,这表明诸葛亮有着天才般的预见。
五、由此可见,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气度不凡、满腹经纶、智慧过人、谦虚
一、探究《三顾茅庐》故事经久不衰之秘:
①《三顾茅庐》的情节在史书中仅有寥寥几笔,但在罗贯中笔下,这个故事丰润起来,并随着《三国演义》的感染力一同为人熟知。
拓展延伸
②《三顾茅庐》的"隆中对"部分,表现了诸葛亮之智,又因其类似于总纲内容,给人深刻印象,因此经久不衰。
③古代士人都有一个择贤主而事的梦,求贤若渴也是贤君的表现,这正是士大夫乃至平民百姓的理想,因此传唱不衰。
二、如果诸葛亮生活在今天,他该怎么做?还会等人来请吗?
不会等,他会毛遂自荐,会进行网上自我推销,会去人才交流市场。
……
拓展延伸
完成课后练习
作业布置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