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潼关》课件(共27张PPT)+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古诗词诵读《潼关》课件(共27张PPT)+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1-12-03 19:28:59

内容文字预览

(共27张PPT)
语文部编版 七年级上册
《潼关》
第六单元
课外古诗词诵读
谭嗣同
新知导入
十九世纪末叶,在我国历史上,被列强随意欺凌,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但民族精神也空前高扬。谭嗣同面对北方的壮阔山水,内心激荡着冲破罗网,勇往直前,改造国家命运的情感,今天我们走进谭嗣同的充满浪漫主义精神的山水绝句《潼关》,聆听这个迅速临近的新时代的脚步声。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背诵诗歌。(重点)
2. 运用想象和联想描绘诗歌画面,通过解读诗歌意象了解诗歌主旨。(难点)
3. 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歌的意象,体会诗歌表达的感情,体会情绪的感染和心灵的震撼。(素养)
作者简介
谭嗣同(1865.3.10—1898.9.28),男,字复生,号壮飞,湖南浏阳人,清末维新派政治家、思想家,戊戌变法“六君子”之一。其所著的《仁学》,是维新派的第一部哲学著作,也是中国近代思想史中的重要著作。
谭嗣同早年曾在家乡湖南倡办时务学堂、南学会等,主办《湘报》,又倡导开矿山、修铁路,宣传变法维新,推行新政。
公元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谭嗣同参加领导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杀,年仅33岁。
背景资料
14岁的谭嗣同面临的祖国正是一个软弱无力,被列强随意欺 凌的国家。谭嗣同对此深感愤慨,在随父上任的途中已经是满 腔热情渴望为民族为国家争取光荣,面对北方的壮阔山水,感 觉跟自己的那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改造国家命运的心情相 似,移情于物,写下了这首诗。
戊戌六君子
戊戌六君子,是指在中国历史上清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农历戊戌年),由于戊戌变法失败而被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封建顽固派大肆捕杀的六个主要参与者,他们分别是谭嗣同、康广仁、林旭、杨深秀、杨锐、刘光第。
因戊戌变法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主要参与的六人在1898年9月21日被逮捕。同年9月28日,在北京菜市口被杀害。
知识链接
预习检查
1、读准字音
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潼 关
谭嗣同


sàn
xián
tóng
预习检查
2、读准节奏
潼关
谭嗣同
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解不平。
整体感知
视频朗读
诗意梳理
潼 关
谭嗣同
久远。
簇拥。
译文:从古到今,这巍峨的雄关就被白云团团簇拥着,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西风吹散、吹远,飞入滚滚的云涛里。
终古高云簇此城,秋风吹散马蹄声。
指潼关
诗意梳理
赏析“终古高云簇此城”。
诗一开篇,作者首先向我们描述了一幅“白云潼关图”,千山万壑之中,远远望去,一座关城要塞飞踞半山腰间,清肃无声,闲云悠荡。
“终古”说明了关塞历史的悠久,
“高云”烘托出关城地势的险要,不直写关城高险,而以“高云”烘托,的确独具匠心。作者开篇紧扣诗题,突现描述对象的主要特征,为下面诗文内容的展开留下无限空间,一个“簇”宇,以动写静,让人自然想到白云朵朵、簇拥高城的奇景。
诗意梳理
赏析“秋风吹散马蹄声”。
紧承上句,交待了此次经过潼关的时节。
秋来万物萧索,游子于此更为敏感,见秋伤怀,乡愁旅恨,自是骚人旧套。披拣历代歌诵潼关之作,枫叶、长亭、残云、淫雨等多是常用景语,无不带有悲秋伤怀的凄楚。
但谭嗣同笔下没有这些。羁旅风尘、落第愁怅,丝毫没上这位青年英雄的眉头、心头,他诗笔挥处,唯有天高云淡,气朗风清;得得马蹄,直入关城,一位豪情勃发、扬鞭催马的青年的飒爽英姿跃然纸上。
诗意梳理
河流大野犹嫌束,山入潼关不解平。
译文:黄河奔向平坦广阔的原野,好像仍嫌河床箍得太紧;山峰刚入潼关便突兀而起、耸入云天,唯恐自己显得平庸。
黄河
指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以西)
拘束
不知道什么是平坦。解,懂得
诗意梳理
赏析“河流大野犹嫌束”。
赏析:此句最有气魄,最见功力。第三句写“河流大野”,不说其奔腾或壮阔,而说其“犹嫌”拘束。在诗人的笔下,奔腾的黄河,险峻的群山,好像都成了有思想、有感情的人。它们的身上融入了诗人强烈的感受,也融入了诗人的思想、个性和人格,还融入了他作为一个时代的改革家的壮志豪情。这是诗人个性的象征,说明他是一个慷慨任侠、不囿于世俗观念的放达之士,是一个决心与传统势力较量到底的改革者。
诗意梳理
赏析:结句含蓄凝炼,给人以启迪和思考。末句写秦岭山脉进入潼关之态势,不说其巍峨险峻,而说其桀骜不驯,再也不知何谓平坦。诗句所写的山水,是诗人感觉中的山和感觉中的水,把山水写活了,读来有冲击力,能让人强烈地感受到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决封建束缚、追求思想解放的愿望,而这愿望,这激情,同当时神州大地上正在崛起的变革图强的社会潮流,是完全合拍的。
赏析“山入潼关不解平”。
合作探究
1、诗歌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突出了环境怎样的特点?
【明确】首句写潼关的历史和气势,“终古”点明潼关历史悠久,“高云簇”不言高而高度自见,异峰突起,令人神往。
第二句写清脆的马蹄声被猎猎秋风吹散,又显出孤城的寂寥与辽远。
2、诗歌后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明确:这首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赋予云以人的动作“簇拥”,赋予河流以人的情感“嫌弃拘束”,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北方山水的壮阔的景象,表现了诗人内心的一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
3、山水本无情,只不过是大自然的景观,为何谭嗣同的眼里,山水都似乎有了壮怀激烈的举动?
明确:14岁的谭嗣同,当时面临的中国正是一个软弱无力,被列强随意欺凌的国家,14岁的谭嗣同对此深感愤慨,在随父上任的途中已经是满腔热情渴望为民族国家争取光荣,面对北方的壮阔山水,感觉跟自己的那种冲破罗网,勇往直前,改造国家命运的心情相似,移情于物,所以才写下这首壮怀激烈的诗。
合作探究
4、诗歌描绘了北方怎样的景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明确】诗歌描绘了北方辽远而壮阔的景象。表现了作者渴望冲破罗网、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少年意气。
诗歌主旨
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途经潼关的所见所感,展现了潼关的独特景象,充分表现了少年诗人豪迈奔放的激情和冲破封建束缚、追求个性解放的愿望。
拓展延伸
狱中题壁
谭嗣同
望门投止思张俭,
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
去留肝胆两昆仑。
此诗抒发了诗人愿为自己的理想而献身的壮烈情怀。
全诗用典贴切精妙,出语铿锵顿挫,气势雄健迫人。诗中寄托深广,多处运用比喻手法,使胸中意气奈情的表达兼具含蓄特色。
课堂检测
理解性默写:
1.谭嗣同的《潼关》中表现作者渴望冲决束缚、勇往直前、追求个性解放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谭嗣同的《潼关》中写高云簇拥潼关古城,表现出古城的寂寥与辽远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河流大野犹嫌束 山入潼关不解平
终古高云簇此城, 秋风吹散马蹄声。
课堂检测
1.这首诗用“高云”烘托出①________________,用“②______________”突显了潼关城的寂寥与辽远,从视角和听觉角度渲染出潼关独特的氛围。
【答案】示例:①潼关城的雄伟 ②秋风吹散马蹄声(或“马蹄声”)
【解析】“终古高云簇此城”意思是千年的高云聚集在这座雄关之上,借高云烘托潼关城的高大雄伟,“秋风吹散马蹄声”意思是阵阵秋风吹散了“得得”的马蹄声,突显了潼关城的寂寥与辽远,前两句视觉与听觉相结合,渲染出潼关独特的氛围。
课堂检测
2.诗人借助河山的“犹嫌束”“不解平”,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案】示例:表达了诗人摆脱束缚、勇往直前、追求自由的思想情感。
【解析】本题考查诗人情感。三、四句,转从河和山方面来写。在前面那种状态下,诗人极目四望,眼前的自然景物也呈现出新奇的姿态:那从群山中冲决而出的黄河,尽管已奔入辽阔的平原,但仍嫌受束缚似的在不断冲击着河岸;而西去的群山,虽然走向与黄河相反,但仿佛也在力戒平坦,一更比一峰高。借景抒情,融进了诗人要求冲破约束的奔放情怀,诗人已与高山、大河进入了同一状态,彼此相融,浑然不分。而这“犹嫌束”“不解平”的黄河,高山,即是诗人傲岸不羁雄奇磊落胸怀的写照,是诗人特有的冲决一切罗网、追求自由的心态的外化。
作业布置
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