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福建省泉州市2021-2022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9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1-12-03 19:25: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度
第一学期期中考 高二年 地理试卷
考试时长:90分钟
班级 姓名 号数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图为某时刻光照图,阴影部分为黑夜。读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1. 图示时刻,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 )
A. 23°26′N,45°E B. 23°26′S,45°E
C. 23°26′N,45°W D. 23°26′S,135°W
2. 图示时刻( )
A. 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最小值
B. 北半球纬度越高,夜越长
C. 绵阳中学操场旗杆正午日影达到一年最长
D. 地球公转速度最慢
福建某中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了可调节窗户遮阳板,实现教室良好的遮阳与采光。如图示意遮阳板设计原理。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 遮阳板放下,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小值时( )
A. 全球昼夜平分 B. 南半球为夏季
C. 太阳直射20°S D. 北极圈以北地区极昼
4. 济南某中学生借鉴这一设计,若两地窗户大小形状相同,则应做的调整是( )
①安装高度不变,加长遮阳板
②安装高度不变,缩短遮阳板
③遮阳板长度不变,降低安装高度
④遮阳板长度不变,升高安装高度
A. ②③ B. ①④ C. ①③ D. ②④
读某区域沿回归线的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各题。
5. 与图中丙处山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
A. 岩浆活动 B. 背斜拱起 C. 板块挤压 D. 断层
6. 关于图示地区地质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海沟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
B. 与甲处相比,乙处地质构造更适合建设隧道
C.A处容易找到地下水
D.丁处岩石属于岩浆岩
读地中海沿岸某河流中游河谷剖面图,完成下列各题。
7.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的地貌类型为( )
A. 喀斯特地貌 B. 河流侵蚀地貌 C. 河流堆积地貌 D. 冲积平原
8.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布局居民点的是( )
A. 甲地 B. 乙地 C. 丙地 D. 丁地
电影《金蝉脱壳》中,雷 布雷斯林结合池底排水口旋涡的转动方向来判断自己所在的地理位置。下图为“该排水口的旋涡示意图”,其中虚线表示表层水的原始流动方向,实线表示水的实际流动方向。据此回答下面各题。
9. 有关该电影角色所在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地位于北半球 B. 该地位于南半球
C. 该地排水口水流顺时针辐合 D. 该地排水口水流逆时针辐散
10. 导致图中水流运动方向发生变化的力主要是( )
A. 浮力 B. 地转偏向力 C. 摩擦力 D. 重力
陕西省清涧县无定河沿岸发现了古植物化石,初步推断其为距今2.5亿年的芦木化石。芦木是一种古植物, 属于木贼纲, 出现于石炭—二叠纪, 现已灭绝。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11. 含有芦木化石的岩石属于( )
A. 侵入岩 B. 喷出岩 C. 变质岩 D. 沉积岩
12. 该地的岩石类型及其形成的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 )
A. a ③ B. b ② C. c ④ D. d ⑤
读我国北方某地区某日的天气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13. ①处的风向为( )
A. 东北风 B. 西北风 C. 东南风 D.西南风
14. 关于各地天气状况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甲地受反气旋控制,天气晴朗
B. ②地的天气系统可能形成寒潮天气
C. 乙地气流垂直上升,易形成阴雨天气
D. ②地处于冷气团一侧,气温较低,气压较高
下图是小明同学在学习大气环流时制作的北半球某季节三圈环流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15. 甲、乙示意风带,其盛行风向分别为( )
A. 东南风、西北风 B. 东南风、西南风
C. 东北风、西南风 D. 东北风、西北风
16. 图中气流运动方向表示错误的是(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17. 图示季节( )
A. 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
B. 东亚因海陆热力差异盛行东南风
C. 辽宁昼短夜长
D. 非洲南部的草原区高温多雨、草木葱绿
下图为某学生暑假时在非洲好望角附近(34°S)拍摄的照片。拍摄地临近海边某停车场附近,图中造型奇怪的行道树是自然而成, 叶片表层有蜡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8. 当地的气候类型为( )
A. 热带雨林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热带草原气候 D. 温带海洋性气候
19. 造成图中造型奇怪行道树景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光照 B. 降水 C. 大风 D. 气温
20. 黄河下游为“地上河”,这里地下水与河水的关系是( )
A. 河水补给地下水 B. 河水与地下水无关 C. 地下水补给河水 D. 河水与地下水互补
下图示意我国位于东北某河流主要的三种补给类型(图中①②③)。据此完成下面各题。
21. 据图推测该河流补给类型( )
A. ①为地下水补给 B. ②为雨水补给
C. ③为季节性积雪融水 D. ③为冰川融水
22. ③补给类型( )
A. 秋季流量大于春季 B.冬季受①补给量大
C. 受②补给类型影响很小 D. 全年对河流补给量不变
23. 图中该河流( )
A. 全年都没有结冰期 B. 春季径流量大于夏季
C. 一年中有两次汛期 D. 秋冬季节多洪涝灾害
下图为某海域洋流模式图,S线代表某一纬线。读图,完成下面各题。
24. 该海域可能位于( )
A. 北半球中低纬度 B. 北半球中高纬度
C. 南半球中低纬度 D. 南半球中高纬度
25. 若该海域地处北印度洋,且洋流②势力强劲,则此时为(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题,共50分)
26.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8分)
(1)图中丁处地质构造名称是________,丁处的地貌是________。
(2)若建设地下隧道,应选择在图中_____处为好。若想找水,应选择在图中_____处为好。
而图中______处最不适合建设大型工程,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根据水循环发生的过程,下列各序号所代表的水循环的环节分别是:③_________,④__________。
海上内循环则由 这些环节构成(填序号,2分)。
(4)图中影响泉州夏季降水多少的环节是______ (填序号)。
图示水循环的环节中,人类施加影响最大的是_________(填环节名称),请举例_____________。
(5)乙地质构造顶部缺失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如果该地区岩层为石灰岩(属于沉积岩),则该地区可能出现的旅游资源是
________________(地貌名称),这在我国 地区较常见。
27. 读亚洲某日等压线分布图和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图,完成下列各题。(16分)
(1)甲是______压中心,此时表示的是北半球的________季。
此季节对应上左图中的_____(填E、F、G代号)。
(2)此时,C处盛行________风,主要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
D处盛行_______风,主要成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其形成与上左图中的
_____有关(填数字序号)。
(3)甲——乙天气系统是______________,甲、乙、丙、丁四地可能发生降水的部位是____、_____。
(4)D比B的风力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2020年5月27日上午11时,我国珠峰高程测量登山队正式登顶珠穆朗玛峰(28°N,87°E)。潍坊某学校(36°36′N,119°E)地理兴趣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围绕该地理事件深入研究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兴趣小组经过查询得知5月27日学校所在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70°24′,小明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绘制了北半球二分二至日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示意图(如图)。
(1)在图中弧线上用箭头标注地球的公转方向。(1分)
在公转轨道上用“▲”标注登顶珠峰当日的地球位置(1分),并描述该日之后一周内潍坊的
昼夜长短状况及变化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计算出登顶珠峰时刻该学校的地方时:__________(2分),
并描述当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兴趣小组经过查询得知,5月27日珠峰顶部的昼长与潍坊仅差几分钟,试分析其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4)当地球运行到④附近时( )(双选,2分)
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 B.滇池水量处于一年中最多时期
C.昆明昼长夜短 D.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结冰
2021-2022学年度
第一学期期中考 高二年 地理试卷
答案和解析
【小题1】C【小题2】A
【解析】
1. 【解答】
由图可看出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方向,所以该图为北极上空俯视图,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则夜半球中央经线的地方时为0时,则可算出图中180°经线地方时为3时,地方时12时的经线为45°W,则太阳直射点的经度为45°W;此时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都出现极昼现象,所以此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所以太阳直射的纬度为北回归线。综上可知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的坐标为(23°26′N,45°W),所以C对,ABD错。2. 【解答】
由上题分析可知此图所示日期为北半球夏至日,所以此时南半球各地此时距离太阳直射点最远,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小值,A对;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所以纬度越高昼越长,夜越短,B错;此时绵阳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最大,所以正午日影达最短,C错;地球公转速度最慢应为七月初,所以D错。
故选A。
【小题3】D 【小题4】C
【解析】3. 遮阳板放下,是为了遮阳,使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小,变得凉爽一些。当遮阳板放下,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达一年最小值时,应为北半球夏至日,此时福建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值。夏至日,北半球昼长夜短,A错;南半球为冬季,B错;太阳直射北回归线,C错;北极圈及其以北地区出现极昼现象,D正确。
4.与福建相比,济南纬度较高,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较小,正午时室内光照面积较大。为了取得良好的遮阳效果,若安装高度不变,可采取加长遮阳板的做法,若遮阳板长度不变,可采取降低安装高度的做法,故C正确。
【小题5】B【小题6】A
【解析】
5.【解答】
图中显示,丙处岩石为岩浆岩,因此丙处山地与岩浆活动有关,A不符合题意;题中没有信息表明,丙处山地岩层发生了弯曲变形,没有出现背斜拱起,B符合题意;图中显示,丙处为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挤压的边界,因此丙处山地与板块挤压有关,C不符合题意;图中显示,丙处岩块相对丁处岩块断裂上升,因此断层与图中丙处山地的形成有关,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 【解答】
图中海沟位于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挤压边界,大洋板块因位置较低,俯冲到大陆板块之下而消亡,并形成海沟,因此海沟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A正确;图中显示,甲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乙处岩层向下弯曲为向斜构造,与甲处相比,乙处向斜构造容易汇集地下水,容易出现透水事故,因此不适合建设隧道,B错误;A处地下为背斜构造,地下水向两侧分流,且图中显示,A处地下主要是不透水岩层和含油岩层,不容易找到地下水,C错误;根据图中图例可知,丁处岩石为含煤地层,应为沉积岩,不属于岩浆岩,D错误。
故选A。
【小题7】C 【小题8】D
7.【解答】
读图,根据图例信息“河流沉积物”可知,四地的地貌类型为河流堆积地貌,A、B两项错误,C项正确;结合图中“谷底”“谷坡”等信息可知图示四地地貌不属于冲积平原, ,D项错误。
故选C。
8. 【解答】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布局居民点的是丁地,地形平坦开阔,地势较高,不受洪水危害,D项正确;甲地地域面积小,A项错误乙、丙两地洪水位时被淹没; ,B、C两项错误。
故选D。
【小题9】A【小题10】B
【解析】9. 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的运动方向向右偏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的运动方向向左偏。从图中可,
以看出,表层水实际流动方向相对于原始流动方向向右偏,所以该地位于北半球。
10. 地球自转产生了一种促使物体水平运动方向发生偏转的力,称为地转偏向力。
【小题11】D【小题12】C
【解析】11. 沉积岩中常含化石在没有特殊说明下一般可判断化石出现于沉积岩中。, ,
12.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地的岩石类型为沉积岩;根据岩石圈的组成及物质循环过程可知,沉积岩由沉积物经成岩作用形成。图中c为沉积岩, 为成岩作用,故选C。
【小题13】A 【小题14】D
【解析】
13.【解答】
①处水平气压梯度力从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此地位于北半球,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应向右偏,所以为东北风。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
14.【解答】
A.甲地受反气旋控制,天气晴朗,但与题意不符,故A错误。
B.②地的天气系统为冷锋过境,可能形成寒潮天气,但与题意不符,故B错误。
C.乙地气流垂直上升,易形成阴雨天气,但与题意不符,故C错误。
D.②地处于暖气团一侧,气温较高,气压较低,但与题意相符,故D正确。
故选D。
【小题15】C【小题16】C【小题17】B
【解析】
15. 【解答】
由图可知,甲和乙分别为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带和盛行西风带,应该为东北风、西南风,故C正确,ABD错误。
16. 【解答】
A.由题中图可以看出,0°为赤道低压带,①处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A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B.60°N为副极地低压带,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B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C.图中③位于30°N和60°N之间的高空,应当由60°N指向30°N,C观点错误,符合题意;
D.60°N为副极地低压带,垂直方向上气流上升高空为高压,, 90°N为极地高气压带,垂直方向上气流下沉,高空为低压,同一水平面上气流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D观点正确,不符合题意。
17.【解答】
由图可知气压带风带北移,应为北半球夏季,东亚盛行夏季风东南风,故B正确;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被亚洲高压切断为北半球冬季的时候,A错误;此时辽宁昼长夜短,故C错误;非洲南部的草原区为南半球的冬季,是热带草原气候的干季,草木枯黄,故D错误。
【小题18】B 【小题19】C
【解析】
18.【解答】
该地在非洲西南端好望角附近(34°S),为地中海气候,该气候的特征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植物为适应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特征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叶片表层有蜡质,故B正确。
19.【解答】
从图中看造型奇怪行道树为旗型树,这是因为当地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风向为西北风,使得迎风的一面树枝被折断,而另一面受风的影响较小而成的,故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20.【答案】A
【解析】解:由题可知黄河下游为地上河,河水水位常年高于地下水,根据河水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可知,在河水水位高于地下水的地上河地区,河水长期补给地下水。所以A正确。
故选:A。
【小题21】B【小题22】A【小题23】C
【解析】略
【小题24】A【小题25】B
【解析】
24. 【解答】
据图可知,图示洋流为顺时针方向,南半球环流圈为逆时针,所以该海域洋流位于北半球,CD错误;北半球副热带环流圈为顺时针,副极地环流圈为逆时针,所以该环流圈位于北半球中低纬度,A正确,B错误。
故选A。
25. 【解答】
北印度洋季风环流受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气压带风带的影响,夏季为顺时针,冬季为逆时针,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6.【答案】(1)向斜 山岭或向斜山
(2)乙 丁 丙 地处断裂带,地质条件不稳定
(3)水汽输送 降水 ①②
(4)③ 地表径流 跨流域调水、引水灌溉等
(5)背斜顶部受张力,岩性较疏松,易受外力风化侵蚀
(6)喀斯特地貌或岩溶地貌 西南或云贵高原
27.【答案】【小题1】低 夏 E
【小题2】东南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西南 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或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影响下向右偏转形成) ①
【小题3】冷锋 甲 丙
【小题4】大 D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
28.【答案】(1)画图描点,位置大约靠近夏至1/3处,见下图。
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
(2)10时56分 从17°N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
(3)潍坊较珠峰顶部的纬度高,但珠峰顶部较潍坊的地势高,所以两地昼长接近。
(4)AD
【解析】 第(1)题,地球公转方向与自转方向相同,自转方向是逆时针,公转方向也是逆时针;地球处在公转轨道最左侧位置时为北半球夏至日,时间为6月22日前后,登顶珠峰时间为5月27日,二者相差一个月左右,因此此时地球在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的轨道段靠近夏至日1/3处。该日之后一周内,即从5月27日—6月3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且继续北移,因此潍坊昼长夜短,昼渐长,夜渐短。第(2)题,由材料可知,登顶时的北京时间为11时,即120°E的地方时是11时,潍坊经度为119°E,与120°E相差1°,地方时相差4分钟,因此潍坊的地方时为10:56。正午太阳高度的空间分布规律一般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所以要先求出太阳直射点所在的纬线。已知学校所在地纬度为36°36′N,5月27日学校所在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70°24′,利用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φ-Δ|,计算出太阳直射点纬度为17°,因此,登顶当日全球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从17°N纬线向南北两侧递减。第(3)题,同纬度地区,海拔相同的情况下昼长相同,如果海拔不同,相差较大,海拔高的地方因为看到日出早、日落晚,昼长较长。不同纬度的地区,夏半年纬度较高,昼长较长,冬半年相反。5月27日属于北半球夏半年,潍坊纬度比珠峰高8°多,昼长应该长很多,但珠峰海拔高,使得珠峰的昼长远比同纬度地区长,二者相抵,导致潍坊与珠峰的昼长相差不多。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