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上学期高一年级期中考
地理学科试卷
总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共32小题,每小题2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2021年5月15日,我国首次火星探测着陆器和巡视器(祝融号火星车)组合体穿过火星大气层(火星大气95%是二氧化碳,还有3%的氮,大气密度约为地球大气的1%),稳稳地降落在火星表面上,预计一周之后,祝融号火星车将会行驶在火星上。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关于火星所处的宇宙环境,表述正确的是
A.由物质组成,处于不停运动中 B.组成的基本天体是行星和星云
C.宇宙的范围是137亿光年 D.当彗星出现时,地球上会有灾难发生2. 下列关于火星环境的推测,合理的是
①火星表面的昼夜温差比地球大 ②火星表面的温度比地球高
③火星表面气压比地球表面高 ④火星表面常有沙尘暴现象发生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3.火星暂时未发现有生命存在,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A.火星无法获得太阳稳定的光照
B.火星附近天体运动杂乱,时常与火星发生碰撞
C.火星自转和公转周期太长,温度日变化和年变化过大
D.大气层稀薄,水汽太少
读火山喷发和地球圈层结构图,完成4-6题。
4.从火山口喷发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
A.①圈层 B.②圈层 C.③圈层 D.④圈层
5.下列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圈层厚度海洋较陆地大 B.②圈层横波不能通过
C.③④圈层之间为古登堡面 D.③圈层最可能为液态
6.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可能造成地表温度下降,其合理解释是火山爆发导致
A.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高纬度地区极光现象减少
C.地球表面长波辐射增强 D.到达地面的短波辐射减弱
2020年4月以来,多次观测到太阳表面出现"无黑子"现象,又称为"白太阳",预示着太阳活动将进入"极小期"。据此完成7-8题。
7."白太阳"现象持续期间
①全球降水均增多,洪涝灾害更加频繁②极地附近出现"极光"的范围将扩大
③地球磁场受到的干扰减弱,磁暴减少④太阳活动对无线电短波通讯干扰减弱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下列关于太阳大气层的结构,叙述正确的是
A.肉眼可以观测到光球 B.从里到外依次是:色球、光球、日冕
C.日冕的亮度比光球和色球大 D.色球层上的黑斑点叫太阳黑子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完成9-10题。
9.雷电一般产生于积雨云中,发生雷电的大气层相关特点是
A.对流运动显著 B.分布若干电离层
C.气温下冷上热 D.飞机飞行较平稳
10.雷声是大地湿度渐高而促使近地面热气上升或北上的湿
热空气势力较强与冷空气活动频繁交汇所致。我国初雷日最
晚区域位于甘肃与新疆结合部,到6月才会出现雷的踪迹。
主要原因为
A.空气干燥,云量少 B.地势高,空气稀薄
C.气温升高,温差大 D.沙漠广,对流旺盛
就地球大气来说,能量的根本来源是太阳辐射,太阳辐射能被大气吸收和转化的过程十分复杂,其加热大气的过程大致可以用下图表示。读下图,完成11-12题。
11.人们通常称之为大气的“温室效应”主要是和哪个过程相关
A.① B.② C.③ D.④
12.多云的天气昼夜温差较小,主要是因为
A.②增强,④减弱 B.②增强,④增强
C.③增强,④减弱 D.②减弱,③增强
右下图中屋顶的黑色“硅板”,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送入电网。我国有关专家指出:上海没有油田和煤矿,但有两亿平方米的屋顶,不能辜负了屋顶上这片免费的阳光。此完成13-14题。
13.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能无关的是
A.煤的形成 B.火山喷发
C.风的形成 D.水体的运动
14.上海积极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是因为
A.上海是我国太阳能资源最丰富的地区
B.太阳能资源清洁、可再生、能量集中
C.上海常规能源短缺,能源需求量大
D.上海经济发达,能源蕴藏量大
近日,云南大学脊椎动物演化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等单位,在云南省楚雄州禄丰早侏罗系地层中,发现一个体长约1.7米的恐龙幼体化石,约3岁,不属于任何已知属种。该幼体化石的牙齿呈叶状,是一类植食性恐龙,食物以蕨类和松柏类为主。据此完成15-16题。
15.据材料推测,侏罗纪时期禄丰的地理环境可能为
A.气候干旱,植被稀疏 B.气候湿热,植被茂盛
C.海洋广布,生物丰富 D.地质活跃,地震频发
16.地层被喻为研究地球历史的“书页”,下列关于地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含有丰富煤炭的地层,反映了形成时的环境较为干燥
B.由于受地质作用的影响,可能出现新的地层在下,老的地层在上
C.某一地层在某地缺失,必定是因为地层形成后被外力大量侵蚀
D.玄武岩形成于浅海环境中
下图示意2020年10月1日某时亚洲局部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分布。据此完成17-18题。
17.此时,广州与上海相比
A.风速小 B.风速大
C.气压低 D.太阳辐射弱
18.此时,甲地的风向为
A.东南风 B.西南风
C.东北风 D.西北风
白鹤滩水电站是仅次于三峡水电站的我国第二大水电站,具有发电、防洪、拦沙、改善上游航运条件和发展库区养殖等综合效益。据此完成19-21题。
19.下列示意图(虚线代表等压面),与白鹤滩库区气压垂直分布状况相符的是
20.水电站建成后,流水作用在库区发生的变化是
A.下蚀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增强 B.下蚀作用增强,沉积作用减弱
C.侧蚀作用减弱,沉积作用增强 D.侧蚀作用增强,沉积作用减弱
21.该水库的修建对下游地区的影响是
A.生物多样性增加 B.三角洲面积增大
C.平原土壤更肥沃 D.洪水期流量减小
下图为一地理科考小组在某山地不同海拔收集到的主要植被叶片,完成22-23题。
22.该山地四类植被分布的海拔上限由高到低依次是
A. ④②①③ B.①②③④
C.①③②④ D.④③②①
23.③是香樟树树叶,是下列哪个地区的典型植被
A.东北平原 B.青藏高原
C.华北平原 D.长江中下游平原
24.下列关于不同区域植被主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常绿阔叶树树冠浑圆、叶面多有绒毛 B.荒漠植物具有宽大叶片能抵抗灼热C.落叶阔叶林冬季落叶与土壤关系密切 D.草原植物具有耐旱和季节变化的特征下图为太平洋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25-26题。
25.一艘顺着d洋流航行的轮船,航行过程中经历的地理现象正确的是
A.轮船的吃水深度越来越小 B.海水的盐度越来越小
C.比相反航向更耗燃料 D.众多渔船正忙于作业
26.上图中的c洋流会使流经海域的等温线发生变化,能正确表示等温线变化的是
下图为河流不同河段河床横断面示意图,据此完成27-28题。
27.A河段河流地貌常表现为“V”型峡谷,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①地势落差大,河流侵蚀作用强 ②河流以向下侵蚀为主,河床不断加深
③该河段落差小,容易被侵蚀 ④该河段降雨集中,地表径流带来泥沙堆积所致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28.关于河流地貌的形成和分布,表述正确的是
A.在BC河段,容易形成曲流 B.在BC河段越靠近上游堆积物的颗粒越小
C.河流中下游都会形成冲击平原 D.冲积扇形成在支干流交汇处
昆明市石林风景区被联合国文教科评为“世界地质公园”,“世界自然遗产风光”。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国家5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完成29-30题。
29.塑造石林景观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海浪侵蚀 B.流水溶蚀 C.风力侵蚀 D.风力沉积
30.下图中地貌景观与石林景观成因一致的是( )
下图示意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读图,完成31-32题。
31.推测亚寒带针叶林的生长习性和植被特点为
A. 耐旱,根系较深 B.喜阴,树干挺拔
C. 喜光,叶片较大 D.耐寒,根系较浅
32.影响亚寒带针叶林在亚欧大陆东西两岸分布的纬度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洋流 B. 水分 C. 地形 D.热量
二、非选择题(共5题,共计36分。)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7分)
“地处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交汇地带的和政县是远古时代各种古脊椎动物繁衍生息的乐园,孕育了今天弥足珍贵的古脊椎动物化石群。不同化石群埋藏在不同的地层中。据了解,1000万年前的古脊椎动物化石,是研究青藏高原隆升历史及古环境、古气候的重要物质依据和信息源。”看到这个消息,某中学地理小组的同学特别感兴趣,决定利用暑假前去实地考察研究一番,在地理老师的指导下,他们给这次考察命了名,并做了大量物质、知识上的准备工作。结合相关材料,他们绘制了一幅古生物化石地表分布示意图(下图)。
(1)他们应给这次考察命名为:“ 与地质年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关系”。(1分)
(2)按成因分类,该地区的地下岩层多属于______岩,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按地质年代,该区域最老的岩层至少形成于________________代。(3分)
(3)三叶虫生活时期该地应为______环境,恐龙繁盛时期,该地应为______环境,由此推断该地地壳经历了__________。(3分)
34.读所示环流图,回答下列问题。(8分)
(1)若此图是热力环流侧视图,A、B两处比较,_______处气温较低,_______处气压较低,_______处可能有阴雨天气。引起热力环流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4分)
(2)若此图是城市热岛环流侧视图,则A、B中_______处是市区,若在图中③处建设卫星城镇或建设排放大量大气污染物的工厂,你觉得是否合理。____________,原因是
____________。(3分)
(3)若此图代表海陆间水循环,则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是( )(1分)
A.① B.② C.③ D.④
35.读“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图中⑤②③的顺序组合,可表示水循环类型中的 循环。图中数字序号为水循环环节,①为 ,⑦为 。(3分)
(2)可以通过一些措施来改善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更好地满足人们对水资源的需求。下列符合的措施有( )(双选)。(2分)
A.科学用水 B.跨流域调水
C.防治水污染 D.修建水库
(3)海绵城市是我国大力倡导的构建新型水循环系统的一种城建模式,下雨时渗水、蓄水、净水,需要时加以利用。海绵城市对城市区域水循环的主要影响: 、 ,以减轻城市内涝。(2分)
36.据新闻报导2020年10月27日,中国研发的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下潜,并成功坐底(主动安全搁浅),坐底深度10909米。海底万米的水压强度,相当于2000头非洲象同时踩在背上。甲图为8月大西洋表层海水温度、盐度、密度随纬度的变化图,乙图为红海及周边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7分)
(1) 甲图中的代表海水盐度分布的曲线是序号 。
甲图中M点的数值是 (请注明单位) 。(2分)
(2) 海水的热量主要来自 。海水深度与压力的关系: (2分)
(3) 简析红海成为世界上盐度最高海区的原因。(3分)
3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下图为三类不同的地貌。
(1)甲地貌常见于河流的 ,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
(2)在我国西北地区常见的地貌是 (甲、乙、丙),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此外,西北地区还会形成 、等风蚀地貌。
(3)横断山区中常见 (甲、乙、丙),其形成的外力作用主要是
答案
1-10 ACDBD DBAAA
11-20 DBBCB BACBA
21-30 DADDD CAABC
31-32 DA
33.(7分)
(1)古生物化石/化石/地层(1分)
(2)沉积 含有化石 古生代 (3分)
(3)海洋 陆地 上升 (3分)
34.(8分)
(1)A B B 地表冷热不均(4分)
(2)B 不合理 工厂或卫星城镇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会从近地面流向市区,加剧市区环境污染程度和相互污染。(言之有理即可)(3分)
(3) C(1分)
35. (7分)
(1)海陆间大循环;降水;下渗(每空1分,共3分)
(2)BD(选对1个得1分,选错一个均不得分,共2分)
(3)增加雨水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每空1分,共2分)
36. (7分)
(1) ①;约1025kg/m3(每空1分,共2分)
(2)太阳辐射;随着深度的增加,压力增大。(或海水压力与深度呈正相关)(每空1分,共2分)
(3)①红海地处副热带,气候干燥,蒸发量大于降水量;②沿岸淡水汇入少;③海域较为封闭,与外界水体交换少,故盐度最高。(每空1分,共3分)
37.(7分)
(1)入海口 流水沉积(流水堆积)
(2) 丙 风力沉积(风力堆积) 风蚀蘑菇 (风蚀柱、风蚀洼地)
(3)乙 流水侵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