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上:第6课 洋务运动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上:第6课 洋务运动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2-10-15 09:50: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4张PPT)
清朝军队鸦片战争中使用的武器装备
清军八旗弓
木质帆船
大刀
冷兵器居多
清朝军队在甲午中日战争中的武器装备
马可沁机枪
铁甲战舰
克虏伯大炮
装备较先进
第6课
洋务运动
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洋务
洋务:就是指外国的事物,又称“夷务”,泛指当时一切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关的事务。诸如外事交涉、签订条约、派遣留学生、购买洋枪洋炮、开矿办厂等与外国资本主义有关的事情。

前期: 创办了以自强为口号的 军事工业
后期: 创办以求富为口号的 民用工业
军事 ;创办了三支海军
教育:开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结果:
内容
失败
背景
时间: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派与顽固派
1 洋务派就是是主张利用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来维护清朝统治的官僚集团 。
2 顽固派仇视一切外洋事物,主张原封不动
的维护清朝的统治,代表人物有倭仁、 刚毅
都是地主阶级
都是为了维护清朝统治
都没有认识到落后的原因是制度的落后
材料一:购买外洋器物……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材料二:倭仁说 “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读孔孟之书,学尧舜之道,明体达用,规模宏远足以应付,外人自会避而远之。”
洋务运动发生在中国近代社会新旧交替的特殊历史阶段中,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自救运动。洋务派的主观目的是维阿护封建统治,而不是把中国引向资本主义。它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但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使中国出现了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运动为中国近代企业积累了生产经验,培养了技术力量,在客观上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评价
练兵营
1.曾国藩等人以“自强”为口号兴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为此,我们把他们称为( )
A.镇压太平天国的刽子手
B.启动中国近代化的洋务派
C.兴办企业的民族资本家
D.推翻清政府统治的革命派
B
2.李鸿章说:“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洋务运动哪一项措施符合上述思想
A.创办天津机器局
B.成立三支海军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创设京师同文馆
3、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资本主义工业兴起,我们常称之为“近代工业”,这里“近代”的含义是
A.是机器生产,不是手工生产
B.受外商企业刺激
C.产生于近代
D.是半资本主义性质
4.“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洋布进口减少十万匹。”这说明洋务派民用工业的兴办
A.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B.抵制了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将外商排除出中国市场
D.使中国走上“自强”的道路
5.洋务运动欲“自强”而不强,从根本上说是因为
A.中央缺乏健全有力的领导核心
B.创办企业采用封建生产方式
C.没有从根本上触及封建生产关系
D.西方列强破坏
6、以下是洋务运动中洋务派开办的企业,其中属于民用工业的企业是
A.安庆内军械所
B.福州船政局
C.江南制造总局
D.轮船招商局
第一.慈禧很清楚不变法中国只有死路一条.墨守陈规是没有出路的.
第二.洋务运动是民心所向.人心思变.,那么就是和人心为敌.那是要灭种亡国的.
第三.倡导的和支持的在中央还是在地方都是一些实力派人物,这些人都是有军事实力的.联合起来慈禧也惹不起.
第四.外来的压力.英法是希望和一个友好的,开放的,弱小的中国打交道.所以,慈禧支持洋务运动也是为了向外国人示好.
奕?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中央
地方
洋务派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
曾国藩。湖南人;1838年中进士;1854年练“湘 军”;1861年创办安庆军械所;1864年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后成为地方上 的实力派。
洋务运动领袖曾国藩
兴起和发展的有利条件是什么?
1 慈禧的暂时支持
2 总理衙门的推动
3 汉族官僚的积极推行
4 中外暂时友好局面的出现
5 国际上创办近代工业浪潮日益高涨
购买外洋器物……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治国之道,在乎自强,而审时度势,则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窃自同治元年臣军到沪以来,随时购买洋枪炮,设局铸造开花炮弹,以资攻剿,甚为得力。——李鸿章
洋务运动的目的是?
维护封建统治
洋务运动的性质: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主要军事工业
创办时间
企业名称
创办人
地点
1861年
安庆内军械所
曾国藩
安庆
1865年
江南制造总局
李鸿章
上海
1866年
福州船政局
左宗棠
福州
1、创办军事工业(自强)
主要军事工业分布图
第一个军事工业
规模最大的军事工业
远东第一大船厂
地位
1861年奕奏请设立外语学校,培养外语人才和外交人才。1862年8月,同治帝正式批准成立“京师同文馆”。学员学习汉文外,主要学习外文。 同文馆完全按正规学校来办,陆续开设英文馆、俄文馆、德文馆和东文(日文)馆。
洋务运动中创办的主要民用工业
建立
时间
企业名称
创办人
地点
1872年
轮船招商局
李鸿章
上海
1878年
开平矿务局
李鸿章
唐山开平镇
1893年
湖北织布局
张之洞
湖北武昌
1893年
汉阳铁厂
张之洞
湖北汉阳
2、创办民用工业(求富)
主要民用工业分布图
地位
近代第一个轮船公司
第一个近代化煤矿
第一个近代化的钢铁厂
舰队
名称
总吨位
布防基地
北洋
舰队
41200
大沽、旅顺、威海、营口、烟台
南洋
舰队
19000
江苏、浙江海面及长江口
福建
水师
9700
厦门、马尾
三支海军舰队的规模和布防情况
3、筹建近代海军
2、派幼童出洋
1872~1875年,大清政府每年遴选30名少年赴美留学,4年共派出120名,是为中国最早地官派留学生。严复、詹天佑 是其中杰出者。
首批留学生(摄于轮船招商局前)
洋务运动的结局:
破产
标志:
清政府在甲午战争中的惨败
原因
西方列强不真心支持
顽固派的阻挠
洋务派缺乏健全的领导核心
没有彻底变革封建制度( 根本原因 )
北洋海军时代,正在进入旅顺港大船坞的“定远”舰
北洋水师,或称作北洋舰队、北洋海军,是中国清朝后期建立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舰队,同时也是清政府建立的三支近代海军中实力和规模最大的一支。号称当时亚洲第一,世界第七的北洋海军北洋水师1888年12月17日于山东威海卫的刘公岛正式成立。
北洋水师
北洋水师提督丁汝昌,摄于英国纽卡斯尔
江南制造局于1893年开始制造射程为7200米的120mm速射炮
江南制造局火炮车间
中正在组装的舰用速射炮
江南制造总局-当时中国规模最大的军事工业
返回
1872年李鸿章委派沙船 富商、浙江海运委员、候补知府朱其昂、朱其绍兄弟在上海洋泾滨永安街设局招集商股,定名为“轮船招商公司” 。从事客运和漕运等项运输业务。招商局成立后,在 艰苦、险恶的环境中与外轮展开了激烈的竞争。在华的英国太古、怡和、美国旗昌等轮船公司,联成一气,采用大 幅度降低运费等手段想挤垮招商局。李鸿章采取筹借官款、增拨漕粮及承运官物等措施,予以回击,使招商局转亏 为盈,结果旗昌公司反遭破产, 1877年以222万两银子买进美商旗昌洋行的旧船16艘,及其码头、仓库等财产,招商局初具规模。李鸿章对轮船招商局有委任董事的权力。轮船招商局在李鸿章的保护下,除了有漕粮专利生意外,还得得到政府的贷款,兴建码头货栈所需的土地,而且所承运的货品还免征厘金。
返回
位于上海的轮船招商局旧址
福建船政所造 “开济”舰
南洋水师主要负责江浙一带的海防事务,1875年新升任的两江总督、南洋大臣沈葆祯,受命开始筹办南洋海防。南洋水师的军舰主要来自江南制造局生产的军舰,和借调的福建船政军舰,后来又外购了几艘军舰,1884年,由时任两江总督曾国荃奏请清廷,委任长江水师提督李成谋统领南洋军舰,南洋水师初具规模。至甲午战争爆发时,其实力仅次于北洋水师。
南洋水师
返回
安庆内军械所旧址
1861年,曾国藩在安庆创设的制造近代武器的军事工业,也是洋务派创办的仿制西式武器的第一个军事工业。主要制造子弹、火药、炸炮等。“内”,表示这个军械所属于安庆军内的设置。1864年,清军攻陷南京后,该厂由安庆迁到南京,改名为金陵机械制造局
返回
1889年春,两广总督张之洞筹划在广州建立炼铁厂,同年他调任湖广总督,筹办的炼铁厂也随迁汉阳。1890年在大别山下动工兴建,1893年汉阳铁厂基本完工,共有六个大厂,四个小厂,两座炼铁炉。1894年投产,开始均为官办,从筹办起至1895年,共用经费五百八十余万两。中日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因无力筹措经费,于1896年改为“官督商办”。辛亥革命前夕,汉阳铁厂工人约三千人,每年出钢七万吨。抗日战争时期,汉阳铁厂部分设备被国民党政府迁往重庆成立大渡口钢铁厂。解放后收归人民所有
汉阳铁厂
汉阳铁厂简介
返回
江南制造总局
安庆内军械所
福州船政局
返回
兴办民用工业
开平煤矿
湖北织布局
轮船招商局
汉阳铁厂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