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蒲 柳 人 家
刘绍棠
课堂导入
忽然,隔墙花影动,从东篱笆上的豆角秧和喇叭花藤萝里,露出一张俊俏的脸儿,轻轻地叫了一声:“满子!”
何满子一抬头,原来是望日莲姑姑,救命星光临了。
“莲姑!”何满子一肚子委屈,好容易盼来了亲人,哇的一声哭了。
坐在外屋的一丈青大娘,听见哭声,扔下手里的牛拐骨,走了出来,问道:
“满子,怎么啦?”
何满子一听奶奶的口气,明明是带着心疼的意味,于是便演出了他的拿手好戏,扯着嗓子大哭起来……
明确目标
1.了解刘绍棠及其充满浓郁民族风格和审美情趣的乡土文学创作。
2.赏析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3.品味小说富有特色的语言。
4.感受小说人物的美好品德和高尚情操,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fèi dáo kā
nì xuè yīnɡ
1.给下列生字注音。
痱子( ) 捯气( ) 咔吧( )
隐匿( ) 戏谑( ) 荣膺( )
纤夫( ) 咬文嚼字( ) 到了儿( )
qiàn jiáo liǎo
预习检测
断壁残( ) 一气( )成 不知好歹( )
如坐针( ) 两( )插刀 望眼( )穿
妙手( )春 天( )之乐
垣 呵 歹
毡 肋 欲
回 伦
2.请将括号中的汉字补充完整。
预习检测
一气呵成
咬文嚼字
如坐针毡
芒刺在背
妙手回春
望眼欲穿
预习检测
3.词语含义连线。
形容心神不宁。
医生医术高超,能把垂危的病人治愈。
形容完成整个工作的过程中不间断,不松懈。
眼睛都要望穿了。形容盼望殷切。
形容坐立不安,像芒和刺扎在背上一样。
过分地斟酌字句(指死抠字眼)。
作者介绍
刘绍棠,中国著名乡土文学作家,“荷花淀派”的代表作家之一,“大运河乡土文学体系”创立者。1948年参加革命,1949年读中学时开始发表短篇小说。1951年到河北文联工作半年,阅读了大量文学名著,深受孙犁和肖洛霍夫的影响,走上乡土文学之路。
被诗人晏明称为"神童",又因家乡儒林村临近北运河,又被称为"大运河之子"。
作品题材多以京东运河(北运河)一带农村生活为题材 ,格调清新淳朴,文笔通俗晓畅,描写从容自然,结构简洁完整,乡土色彩浓郁。长期致力于"中国气派,民族风格,地方特色,乡土气"的创作思想,是当代乡土文学的举旗人。
作品有《青枝绿叶》、《蛾眉》等短篇小说集,《运河的桨声》、《蒲柳人家》、《瓜棚柳巷》等中篇小说,《春草》、《豆棚瓜架雨如丝》等长篇小说,他的《蒲柳人家》获首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二等奖。
写作背景
《蒲柳人家》以 “九一八”事变后、芦沟桥事变前,殷汝耕在冀东建立汉奸政权,抗日活动方兴未艾这一段历史为背景。
创作《蒲柳人家》的缘由,一是“感恩图报”,由于“乡情父老兄弟姐妹扶危济困,多情重义,我(作者)才大难不死”,因此要在作品中表现和歌颂乡亲们的美德。二是“走我(作者)的乡土文学之路”,由于从个人“前后在农村生活了三十年以上”的实际出发,扬长避短,因此要写“乡土文学”,要在创作中“坚持现实主义传统,继承和发展中国文学的民族风格,保持和发扬强烈的中国气派和浓郁的地方特色,描写农民的历史和时代的命运”。
本文选自《十月》1980年第3期。
故事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花鞋杜四家的童养媳望日莲与周檎相爱,可阴险邪恶的杜四夫妇另有打算。半路又杀出巡警麻雷子,勾结杜四,要把望日莲卖给董太师做小,并要以“抗日”的罪名把周檎抓走。于是,矛盾激化,以何大学问、一丈青大娘、柳罐头、吉老秤等为首的父老乡亲一齐出现,挫败麻、杜阴谋,檎、莲顺利完婚。
《蒲柳人家》全篇共分12节,但这个主线故事只占两节的篇幅,其余10节随意分杈,记述了运河边十来个乡间人物的逸闻趣事。本文节选的是小说的前两节。
问题导学
1.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谁?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
2.哪个人物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出小说对他们的描写,
读一读,和同学说一说你的感受,并概括人物形象特征。
3.小说是如何体现浓郁民族风格和浓郁的乡土气息的?
找出一两句品读。
初步感知
“蒲柳人家”,就是指用蒲草和柳树枝搭起房屋的人家,在这里代指普通贫苦农家。交代描写对象。
选文共两节:
第一节主要写何满子的奶奶一丈青大娘。
第二节主要写何满子的爷爷何大学问。
思考质疑
3个人物:何满子、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
线索人物:何满子。
主要描写对象: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
1.小说的主要人物是谁?是以什么为线索展开故事情节的
小组讨论
年龄:六岁
家庭:世代单传,母亲文墨小康之家出身,漂亮、识字
父亲长得清秀,一手好字,性情温和,做了掌柜的女婿。
外貌:剃个光葫芦头,天灵盖上留着个木梳背儿。全身上下就像刚从烟囱里爬出来。
2.印象深刻的人物之——何满子
年幼、调皮!
习惯:
①不穿大红兜肚
②上学不安分
③心疼爷爷,想哄爷爷开心记性好,爱听故事,④过耳不忘,好问个字儿,过目不忘。
⑤藏在芦苇中跟奶奶捉迷藏
⑥被拴在葡萄架立柱上,觉得失去了自由,委屈又憋闷
天真可爱、机灵顽皮
2.印象深刻的人物之——何满子
3.印象深刻的人物之——何满子奶奶
人送外号—— 一丈青大娘
一丈青来历:《水浒传》扈三娘称号,梁山女将,武艺高强, 日月双刀,神出鬼没,更有阵前用绳套捉人 的绝技。漂亮,美貌,英武,
肖像:6段,大高个儿,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能骂人能打架。
性格豪爽,爱打抱不平。
肖像:8段,一丈青大娘有一双长满老茧的大手,种地、撑船、打鱼都是行家。她还会扎针、拔罐子、接生、接骨、看红伤。这个小村大人小孩有个头疼脑热,都来找她妙手回春;全村三十岁以下的人,都是她那一双粗大的手给接来了人间。
3.印象深刻的人物之——何满子奶奶
身强力壮,本领强!
语言:7段,便断喝一声:“站住!”
又吆喝了一声:“都给我穿上裤子!”
“不能叫你们腌躜了我们大姑娘小媳妇的眼睛!”
12段,奶奶只得把顶门杠子一扔,叫了声:“小祖宗儿!”
3.印象深刻的人物之——何满子奶奶
大胆泼辣,爱打抱不平,疼爱孙子。
动作:7段, 一丈青大娘火了起来,挽了挽袖口,手腕子上露出两只叮叮当当响的黄铜镯子
一丈青大娘勃然大怒,老大一个耳刮子抡圆了扇过去
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
站在河边大骂不住声,还不许那几个纤夫爬上岸来
力气大,泼辣,正直,英姿飒爽,女中豪杰!
泼辣大胆 刚直不阿 性格豪爽
口苦心甜 热情正直 淳厚朴实
何满子奶奶:
人送外号——何大学问。
名讳已不可考,北运河两岸,古北口内外,在卖力气走江湖的人们中间,那可真是叫得山响。
4.印象深刻的人物之——何满子爷爷
肖像:
膀阔腰圆,面如重枣,浓眉朗目,一副关公相貌。
本领:
当过义和团,会耍大刀,拳脚上也有两下子。给地主家当赶车把式,会摆弄牲口,打一手好鞭花。
行为:
好说大话,架子大。不知道钱是好的,伙友们有谁家揭不开锅,沿路上遇见老、弱、病、残,伸手就掏荷包,抓多少就给多少,也不点数儿。
仗义轻财,慷慨豁达,爱打抱不平
行为:
①他腰里常常揣着个北京老二酉堂出版的唱本……咿咿哦哦地嘟念。
②路遇文庙,他都要下马,作个大揖,上一股高香。
③他满脸胡茬,就像根根松针,最喜欢磨蹭孙子的脸蛋儿,逗得孙子吱儿喳乱叫,笑成一团儿,打成一团儿。
服饰:
打扮得斯文模样儿,穿起了长衫,骑一匹光背儿马,左肩挂一只书囊,右肩扛一杆一丈八尺的大鞭,那形象是既威风凛凛又滑稽可笑。
人送外号——何大学问来历
他走的地方多,见的世面广;他又好戴高帽儿,讲排场,摆阔气。他这个人非常富有想像力,会故事,于是,人们一半是戏谑,一半是尊敬,就给他送了个何大学问的外号。
爱学习,爱面子,爱孙子。
神态:但是,这一趟回来……
愁眉苦脸,垂头丧气,眉头子挽成
个鸡蛋大的疙瘩。
语言:
说话也咬文嚼字。
“日本鬼子把咱们中国大卸八块啦!……”
朴实、爱国
侠肝义胆 仗义疏财
慷慨豁达 见义勇为
何满子爷爷:
合作探究
本文作为一篇乡土文学的代表作,语言采用了民间口语和俗语,并且经过加工,形成了一种伶俐活泼、精练而有动感,充满了乡土气息的语言,找出来体会其特点。
语言特色
1.活灵活现的民间口语与俗语:
①何满子在奶奶身边长大,要天上的星星,奶奶也赶快搬梯子去摘。长到四五岁,就像野鸟不入笼,一天不着家,整日在河滩野跑。
②奶奶八样不放心,怕让狗咬了,怕让鹰抓了,怕掉在土井子里,怕给拍花子的拐走。
③何满子是一丈青大娘的心尖子,肺叶子,眼珠子,命根子。
④手握着擀面杖要梆他
④人配衣裳马配鞍、窝着一肚子饿火、千里搭长棚,没有不散的筵席
⑤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白沙上,紧一口慢一口捯气,高一声低一声呻吟。
⑥只听咯吧一声,一丈青大娘折断了一棵茶碗口粗细的河柳,带着呼呼风声挥舞起来,把这几个纤夫扫下河去,就像正月十五煮元宵,纷纷落水。
充分写出了一丈青大娘的怒气和力气,这一巴掌的威力,读到这儿,仿佛觉得这情景发生在眼前一样。
①一双大脚,青铜肤色,嗓门也亮堂。
②一丈青大娘骂人,就像雨打芭蕉,长短句,四六体,鼓点似的骂一天,一气呵成,也不倒嗓子。
③那个年轻的纤夫就像风吹乍蓬,转了三转,拧了三圈儿,满脸开花,口鼻出血,一头栽倒在滚烫的沙滩上。
④小说的结构得《水浒》神韵,用外号概括人物性格特点等。
2.讲究压韵和对偶,抑扬顿挫,节俭传统小说和评书的语言。
3.具有中华民族独有的性格特点和传统美德。
①从“一丈青大娘”的外号和爷爷何大学问“一副关公相貌”,乃至为人做事的方式上,都显示了作品的民族本色。
②小说不仅情节富有传奇色彩,而且塑造人物性格时小说中如一丈青大娘大闹运河滩、何大学问威震占北口等传奇笔墨正是典型的占典传统的继承。
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没有平铺直叙地去介绍人物,而是以何满子为线索,其中又插入了一些关于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的介绍,使本文读来,生动有趣,同时也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总结感悟
本文在表达方式上没有平铺直叙地去介绍人物,而是以何满子为线索,其中又插入了一些关于奶奶一丈青大娘和爷爷何大学问的介绍,使本文读来,生动有趣,同时也体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热情赞扬了那些淳厚朴实的劳动人民,充满乡土气息。
课后作业
本文语言优美,塑造的人物形象生动、活泼,运用本文中学到的塑造人物的方法去写一个你身边的人物,抓住其主要特征,使人物个性更加鲜明。
拓展阅读
课文阅读小说的其他部分,看看之后又发生了哪些故事,人物的命运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再
!
见